文/金仁暄
今年以来,成都市金牛区坚持以建好工作机制为基础,以稳定市场主体为根本,以发力稳岗扩岗为关键,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重点,以做优“金”字号就业服务为保障,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
完善三级就业促进机制。发挥金牛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制定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方案及任务清单,推动街道社区各项就业创业工作落地落实。
优化就业形势监测机制。建立多方参与的就业形势研判机制,整合部门、街道统计力量,适时引入第三方服务,打造多元合作的就业监测和数据分析体系,定期分析形成《金牛区就业形势分析报告》,为针对性开展就业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细化落实“降、缓、返、补”政策。全力助企纾困,保市场主体稳定就业。截至7 月,已通过“免申即享”方式为全区3.28 万户服务业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6692.5 万元,稳定就业岗位45.2 万个;落实用人单位吸纳重点群体补贴政策,审核发放社保补贴、岗位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资金1242.15 万元。
积极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打造“金创扶”服务品牌,为创业者提供系列跟踪服务,优化创业孵化生态,支持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园创业载体建设,指导曹家巷等社区打造社区创业新场景。截至7 月,审核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84 万元、创业补贴38 万元;依托“成渝就业创业导师团”深化专家资源跨区域共享,开展“金创扶”活动9 场,惠及创业青年及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3045 人。
加强企业用工保障。实施签约落地重点企业人力资源保障服务温暖行动,区、街两级安排重点企业就业服务专员26名,“一对一”服务全区9 家成都市重点企业,新招募1305 人。充分发挥金牛区灵活从业劳务市场实体优势,与“宜业成都”平台等线上招聘渠道相结合,加强跨区域劳务协作,多渠道搭建求职用工对接平台。截至7 月,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88 场,发布招聘岗位7.3 万个;开展跨区域线上招聘会8 场,共享岗位信息9260 个。
加强青年群体就业。加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管理,挖掘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和重点企业招工潜力,增加就业见习岗位,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5 场,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9270 个。向24 家见习基地募集见习岗位982 个,组织211 名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
推进农民工就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岗位对接平台,累计举办农民工专场招聘会35 场,创新开展“就业有困难‘码’上告诉我”活动,积极服务农民工群体求职需求。
优化就业援助服务。依托街道、社区加强实名制动态管理,建好就业困难人员基础信息和就业帮扶“两本台账”,落实“1+3+1”就业帮扶服务,今年已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53 人。加强就业援助基地认定和岗位管理,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目前全区公益性岗位在职人员2324 人,已认定就业援助基地2 家,受理审核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34.55 万元、岗位补贴71.02 万元。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和托底安置,为97 名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71.04 万元。
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金牛区人社就业部门会同街道搭建多元共治基层就业创业服务平台,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引进社会组织,推动实现社区就业创业服务精准化、多元化。纵深推进“微就业”系列服务活动,着力打造金牛就业“金”字服务品牌,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以“小规模、多频次、精准化”为特色的系列服务活动274 场。
促进人力资源协同产业发展。依托金牛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核心园区),吸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优质企业集聚,推进多层次、多元化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畅通劳动力要素流动渠道。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聚焦“建圈强链”人才要素配置需求和重点群体就业需要,探索开设“区县品牌班”“行业重点班”“企业定制班”等项目制培训,打造“金牛茶艺”“金熹守护”等“金”字号特色技能培训品牌,促进培训资源向疫情影响大、市场急需、企业生产急需等领域集中,发挥好技能增收、技能就业的作用。截至7 月,已为24 家文旅企业启动50 个职工项目制培训,预拨培训资金201.73 万元;组织申报9 个“区县品牌班”培训项目、15 个“企业定制班”培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