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玲
(吉林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课程思政教育是目前大学课程的主流趋势。在课程中挖掘思政教育因素,更充分地作用于学生群体,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得到思想进步,促进人格发展与社会化,这一过程不仅是学生吸收专业知识与个人得到成长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反思自我促进个人进一步社会化的过程。课程思政的对象不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这是一个师生共同发展的课堂教育过程。
社会工作专业以专业助人为目标,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这一专业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与价值理念,同时要遵守专业行为原则。这样的专业要求促使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教育,更多地体现了课程思政的作用与意义。本文以家庭社会工作课程为例,分析思政教育改革的独特之处及其对师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家庭社会工作课程历来围绕家庭发展特点,结合西方社会工作理论进行专业研究与讨论,其具体内容也是围绕西方家庭社会工作流派的内容进行讲解与专业分析。时至今日,需要结合课程特点对家庭社会工作课程进行反思。
国内的家庭社会工作借鉴了大量的西方家庭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本土的家庭理念与方法并没有结合到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之中。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对家庭的定义与理解也是不同的。中国具有传统的家文化思想,家庭在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而中国的家庭社会工作课程只是一味地讲授西方专业及理论的发展,与中国的家庭理念无法完全契合。理论与方法是专业化的,而内在的价值理念仍然是中国式的,在实务过程中还要遵守西方经验基础上的价值理念,从而形成了矛盾和冲突,不利于对中国家庭问题的分析与总结。
理论与实务的专业训练是专业社会工作的基本要求,实务操作性较强的家庭社会工作更是要求理论与实务的有效结合。在家庭社会工作教学过程中,强调二者的结合与专业性联系的时候,更多地体现于课程训练或者模拟实务操作过程中;而当学生在实践中面对具体复杂的家庭问题时,理论与实务的结合性就不是那么紧密了。实践者往往为了解决问题而过于强调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忽视专业理念与专业要求,因此,我国的家庭社会工作在实务中往往体现不出专业性。也就是说,专业学习中的理论与实务是紧密联系的,而实践中的理论与实务是完全分开的,缺少对实践中二者关系的反思。这不仅是专业能力与水平问题,更是专业理论实务与具体问题特征无法结合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行推进性反思,使得理论与实务的专业联系能够建立起来。
在家庭社会工作研究过程中,无论是案例讲解还是实务操作案例,其复杂性相对较低,并且在专业工作模式下,其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与缓解。学生认为只要掌握工作模式,遇到具体问题按照要求操作就可以了。而事实上,家庭问题成因复杂,甚至有些问题无法单纯地定性为某一种家庭问题。面对这样的家庭进行工作时,具体的家庭问题分析时间长,解决问题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根据问题性质的变化不断调整分析视角与工作方案。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到的实际案例较少,即使接触到一些实际案例也是经过简化的,学生体会不到家庭的复杂性需求,这对学生应对具体家庭问题而言是不利的。
家庭社会工作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大,每个人都是存在于家庭组织之中的。从教学角度来讲,即使学生还没有经历过婚姻,对一些家庭问题认识不足,但处于家庭关系中的学生仍然可以通过学习家庭社会工作课程解决问题,从而积累经验,更好地从事专业社会工作,同时避免自身家庭出现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现在的教育模式以单向的对学生的教育为主,但是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过程,是输出与吸收的关系,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受益匪浅。正如萨提亚女士所说,家庭社会工作必须重视社会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不断通过学习提高素质,一方面要在实务工作中进行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向学生传输知识,更要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反思。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与进步的过程。
专业家庭社会工作的发展起源于欧美国家,形成专业的理论体系也是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我国有自己的家文化体系,长期的家庭文化影响,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家庭文化认识。我国学者在借鉴家庭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时却往往强调西方理论特色,在本土化应用上仍然没有实现与中国家文化的有效融合,这容易导致学生在家庭社会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解决效果不好、问题解决不彻底的现象。
要想实现家庭社会工作在中国落地、生根,在学习与教育这一环节上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分析,其中的思政改革更是师生双方互惠互利的有效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应用方面,应尽可能地运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如果受条件与规范制约,不得不使用一些相对清晰的案例,建议增加案例的难度与复杂性,让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学会对家庭的专业分析,特别要意识到准确确定家庭问题是解决家庭问题的关键。实际案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与认可,便于学生从实际出发去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家庭生活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真实案例训练使学生在实务操作中更易于接受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更容易在实务中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案例复杂性的增加能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时抓住重点与核心,学会如何把复杂的问题简约化。
在家庭社会工作教学活动中,为了进一步提炼思政教育内容,考虑从教学方式上进行促进性改革,即增加实务模拟与开放性讨论。实务模拟部分分为案例过程干预的模拟及家庭生活状态的模拟,并就相关模拟内容在课外进行开放性讨论。以往教学中也会开展实务模拟,但都是以案例过程干预为主,由学生再现案例并进行直接的社会工作专业干预。在此过程中学生体会家庭问题的特征、表现以及案主的需求,同时通过介入过程明确社会工作的切入视角,特别是能够体会到不同的家庭社会工作技巧的应用及效果。实务模拟还有一部分对学生的重要训练,就是进行不同家庭生活状态的模拟:选取不同的家庭生活状态的主题,确定家庭成员的角色后展示这一主题的内容。这一模拟过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家庭状态下家庭成员的感受,并通过相互交流对家庭状态有切身的体验。
为了让一些家庭问题与家庭社会工作方法更深入地被学生理解与接受,在实务课程之后可相应地开展开放性讨论,即学生围绕实务主题开展多视角讨论,既准确把握问题,又对问题进行反思,从而形成自身的家庭生活经验。开放性讨论有利于学生专业经验的增长。
教学内容中的概念、特征与应用特点等知识性教学内容在任何课堂讲解中都会充分体现,但结合社会工作的专业特点,实务是专业的最终落脚点。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熟练记忆或吸收内化于个人生活之中,决定着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与专业技巧的应用程度。因此,课程测量应以学生的操作性与问题反思性为主,反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内化程度。这种内化程度会影响学生的家庭认知与家庭经验,有利于减少家庭问题的出现,促进良性家庭关系的建立。同时,问题的反思性测量强化了课程思政的目标。通过问题的分析过程,形成思想政治要素的核心内容,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的价值理念与实际行动的价值标准。
家庭社会工作的课程讲授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讲是一次家庭过程的全程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都从不同角度得到了家庭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社会工作教学过程主要分三部分内容:一是家庭形成过程研究;二是家庭典型问题研究;三是家庭社会工作的实务操作研究。前两部分是课程的重点,这会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加准确深入地把握家庭问题;第三部分主要是专业技能与技巧的学习与掌握,且前提是对问题的掌握精准。在具体课程学习中,师生需要花费大部分精力去认识家庭、理解家庭。师生通过课程的讲解、实务的模拟以及开放式讨论,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家庭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体验,并形成不同程度的反思。教学过程中,师生更容易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所见所闻进行反思与分享,甚至相互求助,解决自身面临的具体问题。
家庭问题是复杂、多样的,不能凭借简单的是非对错标准进行评判。家庭问题总是和复杂的个人情感掺杂在一起,很多问题无法用绝对的理性与科学的理论加以解决。因此,家庭社会工作的学习过程并不过于强调专业理论与应用程序,而更多强调经验分享。通过经验分享,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好视角。在这样的专业学习背景下,每位研究者不得不思考各自的人生价值理念。在分析与分享不同问题时,各自的人生价值理念都会得到补充与升华,形成相对更为完善的理念。这一过程对学生有积极影响;对教师而言,不同年龄的学生对家庭问题认识的不同反应也在冲击着教师的人生价值理念。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师生之间在每一次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都会形成更新的价值观念,这有利于个人发展与对家庭问题的理解。
家庭关系是家庭生活的主要构建方式,也是研究家庭问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家庭问题就是在家庭关系与家庭成员互动中产生的,家庭问题的解决也必然在家庭关系的互动影响中实现。良好的家庭关系建立良好的家庭结构,家庭遇到问题会迅速得到解决;反之则使家庭问题加深、扩大,甚至引起家庭结构解体,家庭关系断裂。在家庭社会工作讲授与学习过程中,教师会不断地强调家庭关系的重要作用,并会详细地阐述家庭关系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家庭关系理顺了,家庭问题就随之解决。所以,这一课程的学习会实现师生对家庭关系的正确认识与有效处理。学生进行实务模拟也是对不同家庭关系的再现,可从中切身体会到家庭成员的感受,结合教师的引导,形成对问题家庭关系的干预和防范。在对家庭关系的认识过程中,师生之间会进行分享并进行讨论,共同找到不同发展阶段家庭关系的正确表达方式与问题处理方式。师生在此过程中受益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
对师生双方来讲,在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过程中最受益的一个方面就是各自对自我成长过程进行反思并形成再认识。对教师而言,结合自身的家庭发展过程与形成的家庭生活经验,课程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使其对自身的成长过程有了专业视角的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身的偏差行为。通过自我反思,教师对每一次课程讲授都会有新的认识,并切实地影响自身的家庭生活互动模式。对学生而言,在正式进入以自己为核心的家庭之前,会通过课程反思并结合父母的家庭生活方式,对家庭有切身的认识与感受,并在未来的家庭生活中尽量减少家庭问题的出现。有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对父母为核心构成的家庭进行了反思,尝试解决自己家庭的问题。每次课程学习都会对教师与学生形成不同影响,师生都会形成对自我成长的反思与再认识,当然这样的反思与再认识是与课程讲授中师生互动效果直接相关的。
家庭社会工作属于“舶来品”,西方的专业知识与理念为我国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捷径。要想在我国落地生根,一定要有专业研究者的本土化认识与反思。家庭社会工作的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师生共发展的家庭教育研究过程,课程本身值得进行专业研究,受课程影响形成的家庭教育也需要专业研究。课程思政要素的挖掘与改革更有利于课程的本土化建设与中国传统家文化的结合,形成师生共发展家庭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