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元 张 乐
图/视觉中国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中华文明之光。
本单元的写作任务:学会阐述自己的观点。
学习本单元,既要整体把握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又要思考其现代意义,学会理性表达,让传统文化绽放出时代之光。
“诸子”以说理为宗,“史传”以记事为本。流派众多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古代史籍,都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古人对待传统文化也抱持着不同的态度。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对先哲的言论心存敬畏;而王安石却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强调要在思想上破除守旧心理,打破前人既定的观点与态度。
你对传统文化经典持有怎样的观点与态度呢?若现在请你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请在阐述的过程中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最重要的话只有一句。
第二,学会“思辨性”思考。
第三,学会“结构化”表达。
情境创设
理想的社会是什么样的?我们该做些什么可以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人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生存于世?……关于对社会、历史、生活的思考,从古至今人们都不曾停下探寻的脚步——孔子赞叹的“沂水春风”,孟子提倡的“保民而王”,庄子重视的“依乎天理”,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发;烛之武的“机智善辩”,项羽的“为人不忍”,也让我们心生敬佩。
在现实背景下,这些经典选篇也会引发人们新的思考。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他对理想社会的设想,在今天看来有哪些不足?《庖丁解牛》的寓意是要表达“顺应自然”的思想,还是在强调人要“保全天性”?你认为两国的争端,可以单凭“三寸不烂之舌”解决吗?……
训练一:最重要的话只有一句。
相同的史料,使用者却见仁见智。《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三篇文章都涉及战国时代六国灭亡、秦国统一这段史实,但不同的文章,主旨却全然不同。请结合三篇课文的时代背景,写一段评论性文字,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时代背景:
《过秦论》
春秋以来,战乱频繁,社会经济遭受了持续数百年的特大破坏。西汉初年,战事甫定,人口稀少,经济凋敝,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阿房宫赋》
与作者杜牧同时期的唐敬宗昏庸荒淫,“游戏无度,狎昵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又“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
《六国论》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与契丹缔结澶渊之盟后,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庆历三年(1043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点拨:先得把观点想清楚,“想”是“写”的前提。
此题为一道“文学微评论”题,注重学生的读写融合,意在引导学生拓展教材篇目中的对“理想社会”的思考,在阅读古代经典论述类作品时,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其观点。
《过秦论》用“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规劝汉文帝要施行仁政,休养生息,莫蹈暴秦覆辙。《阿房宫赋》借秦始皇荒淫奢侈、大兴土木的史实,讽喻唐敬宗应以史为鉴、节俭爱民。《六国论》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告诫当时的统治者不应“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对契丹和西夏屈膝求和。
“最重要的话只有一句”,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要做到意图清晰、观点明确。把自己的写作意图“想清楚”,通过提炼出明确的观点,让文章的条理清晰,内容有“主心骨”。避免出现下笔千言不知所云的结果。
训练二:学会“思辨性”思考。
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他对实现理想社会的设想,在今天看来有什么可资借鉴之处?又有哪些不足?
点拨:转换角度,理性思考,和而不同。
孟子反对武力“霸道”,主张和平“王道”,重视民生教化,勾画美好社会蓝图,这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展现出来的儒家先“足民”后“礼乐”思想的传承与发展。这些思想至今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也是一代代仁人志士奋力追求的目标。但是,孟子的思想也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比如将治国的期望寄托在君王的观念转变上,期待贤君推己及人,“保民而王”,本质上仍属“人治”;孟子重视道德教化,却未认识到有些人性之恶不是单凭道德教化就可以约束的。
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既不能一概奉为圭臬、敬若神明,也不能嗤之以鼻、全盘否定。应学会“思辨性”思考,转换看问题的角度,理性客观地分析他人观点的利弊得失。
“思辨性”思考不仅可用于分析他人的观点,更可以用来审视自己的观点。“思辨性”思考并不是为了争论辩之“胜”,而是为了求思想之“真”,是为了让自己的思考更为全面、精确、深刻。
训练三:学会“结构化”表达。
从形成观点到写成文章,要有明确的思路。阐述观点的目的是说服读者,这就需要对观点做充分的解释、论证,要预设文章的整体布局,安排作品内部的逻辑结构,并列式、层进式、对比式都是常见的结构。
例如,从“志”的角度,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进行解读。
点拨:纲是观点,目是层次;纲举目张,思路明确。
这是一篇“侍坐”的短文,也是一部“言志”的大书,他们心怀家国,以生践志。
据资料推断,当时孔子至少60岁,子路51 岁,曾皙39 岁,冉有31岁,公西华18 岁,师生的最大年龄差达40 多岁。当结合其年龄进行思考,众人之“志”就更深刻了一些。不以年岁易志,这是“志”的第一层内涵。
这是一群在当时无人赏识、不被任用的苦闷者,在这样的处境下,孔子的“问志”就更富深意了。听其志,知其人,“志”的成色也更能彰显。不因困厄而改志,这是“志”的第二层内涵。
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正好对应一个国家先后发展的三个不同的阶段:“庶之”“富之”“教之”。曾皙的志向虽不言政事,却是治国的最高境界:天下大同,人民康乐。更难能可贵的是,四子身处困厄,却志在国邦庙堂,为公不为己,这是“志”的第三层内涵。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从孔子的评价中亦可看出,三子并未胡乱夸口,而是言行一致、以生践志,这是“志”的第四层内涵。
心存敬畏,方能无畏
韩允淇
我们对先哲的言论心存敬畏,其实是对文字背后透射出的传承千年的民族记忆心存敬畏,这种记忆已融入了国家民族的精神气血之中,成了一种精神信仰。存有这份敬畏,就是守住了自己精神的圣土,心存敬畏,方能无畏。
两千多年前,一道思想的闪电,划破了古老中国灰暗的政治苍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提出具有现代意义的政治理想和主张,这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的骄傲和里程碑。
前仆后继之人不断涌现,一代代的士人们,以心行志,他们为国为民,死而后已,薪火相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范仲淹,“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的文天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的谭嗣同……一个“志”字,就是士人之心。
但是,对文化之“畏”,并不是畏之如雷霆,因其古奥而望之却步;对文明之“敬”,也并不是敬之如神明,因其经典而奉为圭臬。我们都应是中华文明的受用者和传承者。否则,天地之道,自然之则,人生之矩,言行之尺,都将会成为我们的束缚,使我们不敢越雷池一步。
其实,这种“畏”源自“敬”。我们似乎只有用“畏”这个字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深深敬意,那一份“畏”,正是敬意使然。而这份“敬”也终归于“爱”,只有我们对于中华文化亲之、敬之、爱之,不断提升自我,打破自身与经典文化本身的岁月隔膜,将其视为自身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能真正根植于我们的精神灵魂。
敬畏传统文化,需要汲取精华,古为今用。中华民族的根系深深植入传统文化土壤,在其滋养下茁壮成长。我们不能沾沾自喜、夜郎自大,我们应该对我们的文化进行深刻的自知自省,才能果断无畏地进行发扬创新。我们借鉴传统,汲取养分;我们大胆扬弃,发扬特色。我们站在时代的潮头,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日常生活中,历久弥新的中华文明必将绽放出无比璀璨的时代之光。
心怀敬畏,方能不落于云端。
心无所畏,方能翱翔于天际。
【点 评】
本文第一部分开门见山,提出微评论观点,“心存敬畏,方能无畏”,重复标题立意,强化观点表达。紧接着把孟子具有现代意义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作为论证的起点,列举前仆后继仁人志士的不断涌现,来说明什么是“心存敬畏,方能无畏”。第二部分纲举目张,思路明确,说明“什么才是心存敬畏”,认为对文化的敬畏,并不是畏之如雷霆,而是对文化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对文明的敬意,也不是敬之如神明,而是要亲之敬之爱之,不断提升自我,缩短与经典文化的差距。第三部分着重探讨“如何才能做到心存敬畏”,认为需要古为今用,汲取精华,也需要与时俱进,大胆开创,用拿来主义的态度来对待传统文化经典,才能够在发扬中成就自己,在创新中磨炼自己。但文章事例偏少,全文略显空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