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护理联合全程健康教育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2022-03-04 10:26:54刘海梅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性生活全程宫颈癌

刘海梅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健康教育科 264000

宫颈癌是女性群体中常见的妇科疾病,属于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临床症状为阴道不规则出血,病灶大小不同,出血量也不尽相同。研究发现,我国每年宫颈癌患病者为13.24万人,其死亡率占癌症死亡率的第五位。宫颈癌主要的治疗方式为全子宫切除术,其能有效降低致死率和复发率,得到满意的临床效果。但术后会对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躯体变化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还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如阴道缩短、盆腔顽固性的疼痛、腹泻、尿失禁等,使术后与配偶直接的性生活质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对患者术后的早期健康教育也极为重要,但由于患者对宫颈癌的疾病认知不够全面,常规的健康护理只能在术后对患者饮食、卫生和口头宣教等方面进行干预,患者仍会对术后产生恐慌、自卑心理,产生消极态度。探讨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使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改善,促使患者加强自我管理信念,从而使患者做出行为改变,已成为临床共同的目标。有研究指出,将行为护理联合全程健康教育应用在宫颈癌术后患者中,可达到以上的理想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行为护理联合全程健康教育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性生活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该院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宫颈癌患者12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宫颈癌诊断标准;②能正常沟通,无交流障碍。③无其他精神方面疾病;④配合治疗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资料不全;②合并心肺、肝肾等器官疾病;③药物过敏;④酒精依赖。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教育组,各60例。常规组年龄29~60岁,平均(40.45±5.12)岁;身高155~170 cm;体重49~60 kg;文化程度:小学以上30例,高中以上30例。教育组年龄30~55岁,平均(45.12±3.56)岁;身高150~168 cm;体重40~62 kg;文化程度:小学以上35例,高中以上25例。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采用传统的宣教方式,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以及日后个人生活方式对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同时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指导患者多吃粗粮、蔬菜水果保证450~700 g/d,荤类食物70 g/d,少油,少盐,少吃高脂食物如动物肝脏、烧烤、腌肉等,保证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其次嘱咐患者每周坚持做的强度一般的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慢跑、快走、拉伸等,每次30 min,5次/w,针对日常吸烟、喝酒的患者,要特别嘱咐在术后做到禁酒、戒烟以及远离二手烟的环境,以促进术后更好的康复。教育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实施行为护理联合全程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1

.

2

.

1

成立联合护理小组 成立由专科医生1名、护士长1名、专科护士2名的护理小组,组内成员均具有5年以上的疾病治疗经验与临床护理经验,具有充分的耐心与良好的沟通能力,且对小组人员进行统一的专业知识培训,要求小组人员掌握宫颈癌专业理论知识及护理技能,同时对行为护理与全程健康教育的核心理念进行学习并掌握干预技巧后,再通过小组讨论、专家咨询与查阅文献后,共同制定行为护理联合全程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案。

1

.

2

.

2

行为护理联合全程健康教育

1

.

2

.

2

.

1

全程健康教育干预 ①制定教育方案:针对患者不同的家庭情况、文化程度、心理特点及病情状况等方面,为患者制定个体化、全面化的健康教育方案,教育的内容可包括疾病知识、心理指导、饮食指导、生活运动、手术切口卫生护理、随访指导及并发症监测、性生活指导及注意事项等。教育方式可通过健康讲座、个体交谈、发放健康手册、电话随访等,教育阶段主要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及院外等,通过全程健康教育的方式,促进患者采取健康的行为改变,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②术前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术后常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的副作用,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讲解,如出现腹胀、尿潴留、淋巴囊肿等,并告知患者对这些并发症如何去防治。同时还可邀请术后恢复良好的康复期宫颈癌患者分享自身经验和生活体验,如术后应该怎么做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生术后的不良反应及药物副作用时应怎么应对等,是患者对疾病治疗充满信心,减少内心恐惧,从而积极面对疾病、配合参与治疗。③术后健康教育:详细向患者讲解术后的一系列康复护理和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以及锻炼方式和正确的动作。如盆底肌的锻炼可使身体机能尽快得到恢复,同时还可对已发生并发症如泌尿系统失禁进行治疗作用。同时嘱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和生活方式给宫颈癌术后带来的影响,如在日常卫生护理中应做到加强阴道护理,如勤换内衣、勤清洗、避免出汗、细菌感染等所导致阴道感染。

1

.

2

.

2

.

2

行为护理 ①饮食行为:嘱咐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避免吃辛辣、高脂肪的食物,如油炸、动物内脏等,以消胀、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粗纤维食物为主,如薏仁米、胡萝卜、木耳、山药、红薯等,以保持大便的通畅。谨慎反复食用牛奶、鸡蛋、马铃薯、小麦等食物以免饮食过敏,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戒烟、禁酒,以免使伤口发炎感染,督促患者适当多饮水,每日饮水量需保持1 000~1 500 ml,有利于改善血液黏稠状态,提醒患者注意睡眠质量,以保证伤口更快更好的康复。②运动行为:在患者手术后6 h,生命体征良好,且患者耐受的情况下,适当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首先进行下肢肌肉舒缩活动,加强腓肠肌收缩训练。次日可逐步开展运动训练,协助患者做足背屈伸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随后做膝、踝关节的主动、被动屈伸运动,以促进静脉回流,并根据患者的手术恢复情况,积极鼓励患者尽早进行下床活动。③康复训练行为指导:将患者分成三组,分别对盆底肌进行恢复锻炼,并教导正确的标准动作,首先收紧提起肛门、阴道及会阴部位,保持5 s,然后放松;休息10 s重复以上动作,反复练习10次,进而使每次收缩时间加为10 s。嘱咐其家属提醒患者坚持训练,每次15~30 min,2次/d,并在锻炼中进行陪同,共同坚持锻炼4~6 w,在锻炼结束后可对患者进行口头称赞,并告知其这样做可改善患者泌尿系统的失禁表现。④性行为指导:多数患者在术后因为害怕疼痛,加上感觉自身象征性器官缺失等原因存在大量焦虑与自卑感,害怕进行性生活会对产生刺激从而导致癌症复发,因此对术后的性生活十分抗拒。护理人员首先应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指导其配偶多给予情感支持,另外对患者的术后性生活技巧进行指导,指导患者怎么正确进行性生活,性生活之前应该先做些什么,可通过拥抱、抚摸、亲吻等的肢体接触增进夫妻感情,注意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发生疼痛,并嘱咐注意卫生和保持有规律、有克制的性生活。

1.3 观察指标

①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制的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问卷评定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该问卷共有42个条目,分为健康知识认知、情绪管理能力、遵医行为和定时复查四个维度,每个维度采取1~4级评分,分数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高。②生活质量:选用自制生活质量问卷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问卷包含对生理功能、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精神健康等6个维度进行评估,每个维度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③性生活质量:选用性生活质量调查表(SLQQ)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性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该表含有31个条目,其中包括性欲望、性唤起、阴道滑润、性满意度、性交疼痛和性高潮6个维度,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则性生活质量越好。④术后康复: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术后康复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疼痛程度、睡眠障碍、呼吸困难等症状指标,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

实施行为护理联合全程健康教育后,教育组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常规组(

P

<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实施行为护理联合全程健康教育后,教育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常规组(

P

<0.05)。见表2。

2.3 两组干预前后SLQQ评分

实施行为护理联合全程健康教育后,教育组的SLQQ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

P

<0.05)。见表3。

表3 两组SLQQ评分(分,

2.4 两组干预前后康复情况

实施行为护理联合全程健康教育后,教育组的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

P

<0.05)。见表4。

3 讨论

宫颈癌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其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初期临床表现为阴道排液和流血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会使病情继续发展,从而出现恶性病毒性质症状,直接对其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产生影响。主要治疗方式为子宫切除术,此治疗临床上效果显著,但因手术范围较大术后会导致卵巢功能受损及破坏,易发生术后感染、膀胱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发热、盗汗、骨质疏松和焦虑、烦躁等不良表现。加上对疾病及治疗所产生机体的不适感以及患者社会功能受损、经济压力较大和对疾病的预后担忧等方面的因素,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普遍较差,因此对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尤为重要。在术后早期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加强对自身病情恢复的管理,对术后并发症也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但仍因形式单一,无法切入患者日常生活,患者的参与性和依从性偏低,使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仍无法得到改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观念的意识也不断加强,加之宫颈癌发病年龄的年轻化,对大部分患者带来的不仅身体的危害,同时给心理、家庭及婚姻状况等均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为患者采取一种全程、连续且有效的健康指导,使患者对疾病与手术有全面的认识,来改变患者的情绪、感受与、态度及行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尤为重要。行为护理联合全程健康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与护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对患者治疗过程中提供全程化的健康知识教育,强化患者对术后康复及自我护理的意识与责任,并且使其感知到以往的错误行为对疾病的损害,从而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采取并维持健康良好的行为方式,最终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临床上已广泛被应用于饮食、锻炼、康复和预防等行为干预的研究中,均取得良好反馈,此模式通常将自身感知的控制来引导行为意向和实际行为,为个体完成健康康复行为提供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将行为护理联合全程健康教育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干预,结果显示,教育组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常规组、教育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常规组、教育组的SLQQ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教育组的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分析可能原因:①通过术前对患者进行一次健康教育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及术后并发症的表现,同时通过其他康复良好的同伴交谈康复经验和生活体会,使患者对疾病康复充满信心以及对术后生活的期待,从而建立起更加积极的行为态度和遵从动机。②针对术后出现的泌尿系统失禁、静脉血栓等相关的并发症,通过在术后告知患者在生活中的康复护理和康复锻炼的意义与重要性,同时教于患者正确的锻炼动作,并嘱咐其家属坚持陪同锻炼,从而引导患者主体规范。③另外加强对患者的行为护理,从饮食、运动、性生活、康复等行为中为其加强护理,嘱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所有能对疾病康复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相关知识普及,如日常饮食和个人卫生护理以及生活方式等的不注意会导致的后果,让患者对完成某种行为的同时知道所带来的负影响,增强知觉行为控制能力。同时针对疾病所导致患者术后性生活水平明显下降的情况进行正确的教育,使患者消除对术后性生活的恐惧,逐渐恢复夫妻和谐,最后指导家属在生活中给予关心和鼓励,减少患者负性情绪,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逐渐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将行为护理联合全程健康教育实施在宫颈癌术后患者中,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情况与性生活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性生活全程宫颈癌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你的性生活是否安全
美满性生活的秘诀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河北医学(2016年5期)2016-12-01 03:58:55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疾病(2015年3期)2015-12-05 01:45:07
手工制鞋全程LOOK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22:23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
Survivin、NF-кB和STAT3 mRN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