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长河
一、前言
大学计算机导论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认识、掌握和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入门课程,其操作性强,授课对象广,并且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计算机导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着眼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自觉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目的,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同时,突出教学实践性。因此,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贯穿于整个大学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过程。以下分三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对目前院校大学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其次,依据计算机技术知识特点,遵照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提出了适合的教学模式;最后,总结全文并指出了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二、大学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比较研究
(一)大学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比较
目前,各学校教师都已经明确大学计算机导论课程操作性强特点,摒弃了单纯课堂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上机实践紧密结合。但有不少学生仍然以机械记忆和模仿操作为主,缺乏创造性、探索性。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主三学”教学模式,在明确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地位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性。同时,提出协作式教学,在上机实训课中推行协作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方法都有助于提高学生掌握计算机的能力。但是,以下两方面仍有发展空间:
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②引导学生将计算机导论知识应用于本专业学习。
为此,我们针对大学计算机导论课程特点展开讨论。在此导论上,寻求一種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二)大学计算机导论课程特点
大学计算机导论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强,但是深奥难懂且理论较少。这为学生自主学习或者协作学习提供了可能。其次,该课程基本内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计算机基本知识、实际操作;常用办公软件及应用;多媒体网络及应用等。内容之间逻辑性不强、易于分割知识点。
(三)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Task-based Learning)是以建构主义认知灵活性理论为导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学生感兴趣、有意义的具体任务,教学中以完成任务为主线,把知识点巧妙隐含在任务中,由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知识。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把知识分解成若干个点,包含在各项“具体”任务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导论上学到相应理论知识。这与大学计算机导论课程内容之间逻辑性不强特点吻合。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都是围绕着一个目标、基于几项任务来完成,着重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这符合进一步提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及灵活运用计算机导论知识能力的目标。因此,采用了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施大学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
三、任务驱动课程教学模式具体设计及实践
(一)教学模式设计
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一般,因此,笔者在研究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的导论上,提出适合生源特征的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一方面,教师首先根据每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任务,任务与学生所学专业背景应尽可能吻合,这样可使学生知道学习这门课对所学专业的价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出学习任务。在任务完成阶段,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处于帮助者和指导者的地位,具体表现在:其一,告诉学生解决问题思路的同时,引导学生碰到相关问题应如何寻找其解决途径,例如从哪里获取相关的资料,寻找相关的帮助等。多给学生以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完成任务;其二,由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是将新知识分解融入具体的任务之中,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不突出,因此,在一个学习单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完成深层次的知识建构。其次,在任务完成之后,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教师还应周期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方式。
另一方面,课堂上,学生得到了学习任务后,首先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通过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教师、书本、软件等寻求帮助。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于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另外,当学习进入到一定阶段或任务难以独立完成时,学生可通过协作学习完成任务。在此,“协作”包含两个方面,即同学之间的协作和师生之间的协作。同学之间的协作体现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协作解决问题。在小组的协作中,学生可表达自己的见解,聆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做法,学会接纳和反思。通过这种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不同的解决问题途径,开阔了思路,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而师生之间的协作体现在一单元或一周期学习完成后,学生与教师协作完成知识的建构。课后,学生选择有兴趣的课后任务,对所掌握的知识及时应用并不断积累。
(二)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将基于任务的教学模式融入在学生的大学计算机导论课程中。学期末,对学生的思考性、创新性、技术性和艺术性进行评价并与原始数据进行比较,评价综合水平比较。从比较的数据来看,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能力。
四、结束语
从教学效果上来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因而该教学法的应用成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有待改进的地方。如任务设计阶段,所设计的任务多样性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对于基于“任务驱动”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是着重于课堂任务的设计,而忽视了课后任务,这些都需要在下一次的教学过程中予以注意。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