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萍
摘要: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步摄放”技术的运用,减轻了教师的重复劳动,使得技能操作规范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多媒体教学的导入,使项目教学虚拟化,练习辅导个性化,自主学习可行化,节约了教学成本,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中职服装设计“同步摄放”和多媒体教学个性化与审美自主学习与综合能力
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已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方式乃至生活理念带来巨大的变革,当然也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困惑
(一)生源构成复杂
众所周知,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文化素养、审美修养参差不齐,相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他们缺乏自信心,自尊心脆弱,自我价值认识模糊,总为未能成为应试教育的佼佼者而觉得低人一等,这种自卑心理阻碍了学生健康成长。如何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完成教学任务,是长期困扰服装设计专业教师的一个难题。
(二)部分教具无法到位
专业课教师需要专业的教学工具,包括硬件设备和专业软件,这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但因为种种原因各种软硬件不能全部落实,专业课的教学只能因陋就简。以我们学校为例,75%的设计老师在设计教学中没有数位板,陈旧的投影仪设备无法满足色彩教學的需要;50%以上的老师没机会在实训室上课。以上因素制约着专业教师教学和成长。
(三)专业教材与学生知识无法对接
中职学校的学生90%来自农村,美术基础几乎为零,面对中职服装设计教材,无论美学知识还是美术技能都需要补缺补差。学生不能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理解和掌握应有的知识和技能,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现行的中职服装设计教材无法对接。如果要让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知识,学会服装设计专业技能,教师必须在承担设计学科教学的同时,完成对学生初中美术技能再培训的任务。怀着对职业教育的情感和对学生的理解,我只能在课余时间为学生补缺补差。这些问题仅仅依靠教师很难完成,学校应该在课程设计中关注学生的短板,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合肥工业学校一直走在教改的前沿,大力倡导并实施“同步摄放”和多媒体教学,这既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教改的必然。
二、关于“同步摄放”和多媒体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技能操作规范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将专业教师的操作步骤、示范演示过程录制下来,在课堂上播放。“同步摄放”技术的运用,减轻了教师的重复劳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
多媒体应用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多媒体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把“同步摄放”和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工作中去,能运用特写镜头把复杂技能操作过程可视化、形象化,能概括、提炼课本知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比如《时装画表现技法》中,表现各种面料的质感是教学难点,上这部分内容,如果教师用手绘操作,不仅费时、教学难度大,还必须要求学生有美术绘画基本功,否则学生学习吃力,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若教师使用Painter软件或Photoshop、Corel DRAW软件教学,各种材料的质感都能通过软件快速逼真地表现出来,真正把教师从复杂的重复技能操作中解放出来。教师只要教会操作过程和方法步骤,学生就能完全按照要求把各种服装面料呈现出来。一节课上得成功与否,关键就看教师是否突出教学重点、分解教学难点,学生有无掌握知识难点和技能要点。运用“同步摄放”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教师省出时间和精力,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过程,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予以保证。
(二)抽象理论形象化,全方位展示教学水平
多媒体的显著特点,即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全方位展示教学技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有很多基本的概念,设计程序及思维方式也很复杂,运用教授法、演示法教学不仅受时间限制,而且无法分解教学难点,但如果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场景、图表、设计实例、案例分析、视频和逻辑思维图,很多枯燥的抽象理论就会变得生动,课堂教学就会有吸引力,这样便于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这种教学形式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三)项目教学虚拟化,有利于节约教学成本
服装设计是形象思维的载体,无论创意时装还是实用成衣,都要通过模特或人台展示出效果,学生才能理解服装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定位。但在多媒体教学中,只要给出一个设计主题,教师就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出不同风格的服装,穿着场景和着装的人物个性都能很快表现出来。如设计一套出席学术研讨会的女装,教师只要调出素材库中的理想人台,直接在虚拟人体上把服装款式设计好,再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面料、着色,半小时就完成了定向设计,不仅节约了教学成本(如面料、辅料、纸张、颜料、模特等),也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这在传统的教学中最少要用4节课才能完成,使设计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练习辅导个性化,全程提高审美修养
服装设计的作业是最难评定的,一方面要强调个性设计,兼顾艺术创作规律和形式美法则;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可开发性和经济效益。侧重点不同,设计要求也不一样,设计手法的选择更是因人而异,设计效果也是各有千秋。怎样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互相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是教学难题。展示台的导入教学和辅导,使我寻找到了切入点,我在修改学生作业的时候,运用展示台来演示,可以让全体学生看见局部和细节的修改过程,每个学生的问题都不一样,修改的手法也不同。学生观察修改过程,实际上是在设计理念、审美情趣和专业技巧方面与教师交流和对接。如此不仅能够感受到习作的变化和新旧对比,也能体会到师生在价值观和审美观上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彼此间互补。这种练习和辅导,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审美修养、专业技能。而广博的文化知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丰富的人生体验,扎实的美术功底,是服装设计的基础。
同步摄放及多媒体教学在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尝试2022年1月下第3期(总第103期)(五)自主学习可行化,有利于培养综合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水平和学习的成就感,引导学生自学,获取、利用资源,突破现有书本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主活动空间。学生在主动探索未知空间、独立发现问题、丰富自己知识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减少,逐渐形成正确的观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教师定期指导学生收集时装发布会的相关信息,结合教学需要,让学生参与服装系列设计,鼓励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知识和技能,教会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促进思维纵深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设计技能。又如用亲子装设计和情侣装设计的市场前景吸引学生,指导学生进行系列设计学习和实践。在安徽省第四届“飞洋鱼杯”服装设计大赛中,我校学生的《绚叶舞》系列设计获一等奖,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