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杰
2022年伊始,随着地方“两会”的陆续召开,各地2021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陆续出炉。此外,从经济目标到民生实事,各地如何规划新一年的发展蓝图,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少代表、委员也纷纷为纺织服装行业发声,为地方“稳增长”建言献策。
大连市人大代表胡冬梅:
让智能制造助力服装产业“蝶变”
大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明确了大连三年挺进“万亿GDP城市”目标,加速推进新时代 “两先区”建设了, 奋力实现振兴发展新突破。
会议期间,大连市人大代表,大杨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胡冬梅积极建言献策,关注民生社意,就服装产业数字化、供应链改革、智能化制造、定制业务发展等方面,回答新闻媒体记者的提问。
胡冬梅提出,服装行业整体供应链的信息化和数据智能化水平不高;消费端需要呈现个性化、定制化趋势,产需协同程度有限,有限的效率成为发展瓶颈,急需通过数字赋能、智能制造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服装产业“蝶变”。
胡冬梅表示,大连市提出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方向,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恰逢其时,影响深远。作为业界资深人士,胡冬梅对服装产业数字化现状进行了剖析:服装产业链参与方多且分散,以中小企业为主,其在产品研发和IT信息化投入非常有限,管理方式落后,导致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都较低。同时,服装产业供给端对于需求端的新变化严重不适配,服装供应链的改革迫在眉睫。
胡冬梅表示,大杨集团在智能制造方面做出了探索:开拓服装定制市场,2021年完成120万件套的定制服装生产销售量;以“优思达”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中小服装企业、面辅料供应商、定制连锁店一起协同发展等。胡冬梅认为,智能制造一方面帮助生产端、品牌端和渠道端降本增效,减少库存、掌握消费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实现供需平衡、业务创新和增长;另一方面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提升时尚穿衣满意度,最终促进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
重庆市政协委员董青:
重庆国际时尚周应有更多创新提升
政协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参会的政协委员们带来了很多關于民生热点、经济领域的提案,涉及托育、科技创新、智能制造、时尚经济等话题。
重庆市第五届政协常委、重庆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董青这次带来的提案主要关注农业机械化和时尚经济。
董青在关于《加快实施重庆国际时尚周提升行动,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提案中表示,中国重庆国际时装周于2014年创立,2017年更名为中国重庆国际时尚周,每年一届。历届国际时尚周上,无论是从长江黄金邮轮、两江四岸最美重庆夜景,到解放碑、南滨路烟雨公园、长嘉汇弹子石广场、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字水广场,还是荣昌夏布小镇、万州大瀑布等室外秀场的选择,都高光点亮重庆山水城市、人文环境的独特之美和梦幻魅力,成为宣传推介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靓丽名片。
董青认为,重庆国际时尚周在内容和形式上应有更多的创新提升。应利用好国际国内顶级时尚资源,形成渝中区、南岸区、江北区三区联动,选择在两江四岸交汇核心区域,组织举办2022至2024年度的重庆国际时尚周时尚盛事盛典系列活动。同时在重庆服装时尚产业基地的渝北区,举办时尚周的时装品牌大秀活动,助力渝北区打造千亿级现代消费走廊,助推重庆服装时尚产业创新发展。
与此同时,重庆国际时尚周应进一步加大对市场和产业的研究力度,更加贴近产业、企业和市场需求,多策划民众广泛参与的时尚活动,讲好时尚品牌故事,营造时尚产业发展氛围,普及大众时尚美育观念,引领时尚健康消费。
乳山市人大代表丁洪亮:
继续完善大麻全产业链建设
乳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坚持产业立市、工业兴市的战略,加快产业链向两端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这个思想对纺织服装行业是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的。乳山市人大代表、威海汉泰大麻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洪亮表示,威海汉泰作为典型的纺织服装企业,在新的环境变化和市场挑战下要努力适应变化,提升企业竞争力和适应力。
汉泰下一步的计划,一是进一步提高现有企业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程度,减少对人的依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是加大和科研院校以及军队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发高科技含量的功能性产品。另外是继续完善大麻的全产业链建设,争取在2023年完成从种植、纺纱、织造、印染、服装以及品牌的完整建设。
江苏省政协委员周晔珺:
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在江苏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作了题为《携手扛起新使命共同谱写新篇章》的讲话,指出要聚焦扛起“三大光荣使命”,实现“六个显著提升”,着力抓好“九项重点工作”。其中,首要的重点工作就是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更大力度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吴政隆的讲话引发政协委员热烈讨论。
江苏省政协委员、无锡一棉纺织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晔珺表示,吴书记再一次明确了江苏的工作任务和方向,特别是强调扛起“三大光荣使命”,实现“六个显著提升”,要关注“九项重点工作”。因为江苏是制造业的大省和强省。要发展江苏经济,实现“强富美高”新加速,实体企业的发展不容置疑,要挑起大梁。我作为企业的一名委员代表,未来要坚持不断转型升级,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使纺织产业更具有国际竞争力。此外,要不断地坚持人才培养,这是未来的一个重要基石。还要不断地探索数字经济的发展,实现工厂智能化转型。
安徽省人大代表霍辉:
望江县要加快形成高端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望江县素有“白云之乡”美誉,是全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县、优质棉生产出口基地县,产量居全省第二,2021年全县规模纺织服装企业产值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8%,正全力打造全国纺织服装名城。安徽省人大代表、中共望江县委书记霍辉建议,省委、省政府加强规划引领,出台政策激励纺织服装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端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霍輝介绍,望江县的纺织服装一直是全县主导产业之一,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具有较大的行业竞争力。现有千余家“铺天盖地”的纺织服装相关企业,形成了集轧花、粘胶、纺纱、织布、印染、印花、成衣、水洗、包装于一体的纺织产业全链条集群,其中申洲针织更被称为中国服装界的“富士康”,2021年产值突破100亿元。从“做服装,到望江”,到“买服装,到望江”,正在成为望江新的品牌名片。
霍辉说,“当前,望江县正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对标先进,拉高标杆,顶格推进‘双招双引’,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引导相关产业类项目向望江集聚,着力打造国内知名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望江童装城、纺织服装产业新城、亮亮纺织科技园、示范创业园等园区相继投入使用或开工建设,纺织服装产业人才汇聚云集,全县从事纺织服装行业研发设计、服装加工、品牌营销达10余万人,为望江纺织服装产业聚集发展、加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望江已成为安徽纺织第一县,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业已成为安徽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霍辉表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凭借旺盛的产业活力,在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品牌建设,以及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增加社会就业和财税收入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创新动力不足、产业配套不完善、人才资源匮乏等,集群发展模式中存在的一些“痛点”也逐步显现出来。
为此他建议,省委、省政府加强规划引领,出台政策激励纺织服装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端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着力在产业价值链层次补短板,大力推广新材料新工艺,引进先进设计理念,攻克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提升产品档次,实现全省纺织服装产业由“数量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型,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通过提升“两化”融合水平,引导纺织服装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方向发展,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实现线上与线下互动体验,加大国际市场营销力度,吸引优质外部需求回流,推动国产替代加速,打通“双循环”,做大产业规模。
北京市政协委员吴立:
希望北京打出“时尚”这张名片
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充分发挥首都文化优势,传承发展独具魅力的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围绕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时尚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立希望北京能够打出“时尚”这张名片。
参加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吴立带来了一份建议北京加快培育首都时尚产业与时尚消费生态的提案,具体举措包括设立时尚博物馆与专业展示中心,建设时尚科技实验室,培育时尚文化龙头企业和本土时尚品牌等。
谈到提出这份提案的初衷,吴立表示,当前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需要提升城市时尚消费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需要时尚新科技、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等做有力支撑。近年来,虽然北京时尚产业蓬勃发展,时尚消费规模逐步扩大,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北京作为时尚消费需求较高的代表城市,对城市消费拉动贡献不足,时尚消费吸引力有待提升。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的推进,时尚产业缺乏上下游优势产业链集群,制约着全市时尚产业做大做强。”吴立表示。此外,北京市文化资源与时尚品牌消费之间的产业联系还比较弱。传统商圈的时尚度不足,缺乏具有北京文化特色的品牌店。
针对这些问题,吴立建议整合首都时尚产业资源,构建政府主导、企业牵头,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以产业链为基础的时尚产业联盟、文化创意联盟。
此外,吴立还建议要培育时尚文化龙头企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时尚文化品牌,以及北京时装周等专业的时尚产业发展平台。“可以建立时尚科技实验室,对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给予资金扶持,扶持推广以中华传统文化为IP核心元素的时尚设计,培育具有特性的国际化本土品牌。特别是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北京文化元素,又兼具国际时尚流行元素的时尚文化品牌,向国内外输出北京时尚文化观念及特色,引导时尚消费升级。”吴立说。
东莞市政协委员吴洋:
以汉服产业发展提升东莞文化影响力
东莞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巩固提升战略性支柱产业。支持制造业企业向研发设计、定制生产、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延伸拓展。实施商标品牌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支持服装玩具、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创建国潮品牌。
东莞市政协委员,民建东莞市委委员、金融支部主委吴洋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大力推动汉服产业发展 激活东莞文化和纺织服装产业新动能的建议》的提案,建议立足东莞纺织服装产业的优势,以汉服产业发展促进东莞文化影响力的提升。
汉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象体系的重要表征。汉服产业是传统文化与纺织工业跨界融合、与现代信息技术跨界融合、与时尚创意产业跨界融合的创新产物。数据显示:2015年—2020年,我国汉服市场销售规模实现了由1.9亿元到63.6亿元的激增。
吴洋认为,东莞有着良好的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产业发展基础,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配套完善的产业生态链、成熟发达的市场体系,汉服产业在东莞面临高质量发展的绝佳机遇。
但吴洋也指出,东莞纺织服装产业面临一些难题,如产业资源亟待整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同时,东莞市纺织服装产业行业外贸依存度高,全球新冠疫情影响突出,纺织服装鞋帽产业跌幅较大。此外,东莞市的纺织服装产业还面临着国内外的激烈竞争。针对这样的情况,通过近年来发展火热的汉服产业,能激活东莞文化和增加纺织服装产业新动能。吴洋认为,推动东莞市汉服产业发展,不仅可以壮大文化与纺织服装产业,实现宣传、文化、纺织服装、商贸旅游业态融合发展,更能为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中延续历史文脉,提升东莞文化在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吴洋提出建设现代汉服文化架构、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的汉服品牌体系、打造汉服特色主题商圈、促进汉服供应链协同、集中力量打造东莞高品质汉服文化IP等五项具体建议。
吴洋还表示,利用湾区文化资源和城市形象符号,东莞还可以推动汉服品牌、基地、商圈和旅游景区、文创园区、网红IP项目以及影视、动漫、游戏等跨界合作,促进汉服周边产业、衍生产业和关联产业发展,推动品牌拓圈,实现品牌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