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燕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需要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诸多的社会主体中,学校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物质基础的教育,因此,教育人员应深刻意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将体育工作放在教育发展的重要位置,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下,构建特色体育课堂、开发特色体育校本课程,均衡德智体美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根据学生学习现状与成长需求,探究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如何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加快体育教学改革步伐,使得体育教育与新时代教育思想保持高度一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五育并举培养人”的理念下体育教育的地位
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每一个完整的个体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成长与发展轨迹,而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往往体现在其发展的不同方向以及在社会活动中所体现的素质。人的每一种素质特性都是其发展的不同方面,每种素质的养成和发展都由个体在社会活动中的不同体现得以凸显,教育则是对其起到正确引导作用的关键力量。教育中的五育是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综合考量,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其中体育教育为其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身体条件。首先,正确理解体育。体育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身体健康方面,更是体育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价值观。体育教育不但与体育强国建设有关,也与学生的学习、身体有着密切联系。“五育”中的重要环节是体育。体育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学校应重视体育教育的发展,诠释体育教育的基本理念,承担起体育强国的责任和使命。
2 “五育并举培养人”的理念下体育教育的使命
当下国家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应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而目前社会存在一个普遍现状:大多数学校存在重视学生智育教育轻视体育教育,重视分数轻视健康等观念。甚至出现语数外老师代替体育老师上课等情况。这都是学校对体育教育的忽略。体育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体育技能和体育技巧,更多的是提高学生的精神追求。在“五育并举培养人”背景下,要了解认识体育教育的意义以及体育教育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教育使命。体育教育意义是广泛的,一方面学生可以学会体育技能,运动知识,在体育课堂的各项活动中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提高团队合作的意识,磨练意志,在团队比赛中每个人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增强集体荣誉感。不仅加强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还强健了学生的体魄,体育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 “五育并举培养人”的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目的
3.1 培养学生体育素质
在21世纪新时代社会的发展下,对现代化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作为学生的教育启蒙阶段,因此体育教育必须在小学阶段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小学体育的教学强度不大,其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运动的習惯,提高身体免疫力,培养他们的体育素质。体育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活动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如果一个学生文化成绩优异,他不一定比其他同学吃苦耐劳。但是如果一个学生体育成绩优异,那么他一定比其他同学吃苦耐劳。而且一般体育成绩优异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也是比较强的。这才是小学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
3.2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在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互帮互助精神。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不成熟阶段。爱玩是他们的天性。体育教育中的体育游戏活动是将“玩”和“学”有效集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方式。小学体育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体育课堂上教师确定好教学游戏,让学生自己理解和进行游戏。教学游戏可以是团队合作的游戏也可以是团队竞技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和体会合作的意义,通过充分合作和良性竞争完成游戏。游戏结束后让学生理解竞争和合作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在团队的游戏过程中,让每位学生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团队做出贡献,实现个人价值,共同完成团队目标。
3.3 培养学生体育技能
学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师通过为学生传授各种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坚毅的品质,从而最终达到学生全面发展、五育均衡发展。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是学习体育技能、提高体育素养。在适当的时机教师应加入“安全知识及实践”的学习内容。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可适当的阅读相关体育与健康的资料,给学生留有广阔的学习空间,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学生根据自己身体素质情况,可参加课外比赛、校外比赛以及其他兴趣班,培养自己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经常运动的习惯。
3.4 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
在学校体育课上,教师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带领学生全面锻炼并舒展身体,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教师通过教给学生体操动作等活动,促进学生力量、速度、柔韧性等身体素质的发展。学生通过学习体操动作后增强自身关节柔韧性和骨骼力量。通过教给学生基本的安全知识,时刻注意自身防范,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避免出现身体的意外损伤。
4 新时代学生具备的能力
4.1 学习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具备三种能力分别是感知能力、逻辑分辨能力、总结概括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主动接受各种知识和技能。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让学生获得知识。
4.2 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它不仅是一种综合性能力,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创新思维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理解和表达问题时,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有自己的观察想象,有自己的情感态度。在解决问题时,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3 独立能力
独立能力指的是在问题考量方面的独立性和成熟程度。独立自主的思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培养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学习能力,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往往比让学生掌握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体交流的进步,使学生学习知识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视野越来越开阔,好奇心越来越强,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愈来愈强烈。由于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不同,教师在制定相应教学计划时,也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学生的学习发展目标,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学生观察、思维、探索、动手实践的自由。
4.4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涵盖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具体表现,它包括了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以及对新知识的汲取,在人际交往方面及社会活动的能力,参与问题思考过程并利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对得出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改进的能力等,都属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范畴内。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计划是依据“善行”这一教育目标而确立的,是依据社会规范的相关要求而展开的,它强调对学习行为的切实体验与感受。
5 课堂评价的内涵
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更为科学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就需要建立起系统性的课堂评价体系,这是使得课程目标得到具体落实的重要保障。教师的课程评价环节应当以最初设立的教学标准及教学要求为主要参考依据,将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作为课程质量的考察重点,从而实现对教学过程及教学结果的有效监督。通过完成课程评价这一教学环节,能够使得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成果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知,及时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做出反思与调整,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教师所进行的课堂教学评价也是学校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考察,能够及时对教学管理方式加以改进,使得教学方向更加利于学生发展。系统化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少不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全面的评价标准,教师在进行课程评价的过程中,应对学生体育基本知识的掌握和体育能力提升的具体情况作出评价,这是符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新课程标准的做法,能够使得教学评价达到应尽的教学效果。
6 正确有效的评价方式
6.1 幽默风趣的评价
谈到评价,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语言评价,语言评价的得体性和幽默性是十分关键的。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想要使得评价更具有效性,采取了命令式,甚至是批评式的评价语言,这不仅严重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一些叛逆心理较重的学生而言,反而会激发学生的逆向心理,使得教师的评价失去其原本的作用。这时,而风趣幽默的评价语就更加凸显了其重要性,它避免了严厉评价的诸多弊端,更容易令学生接受,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又起到了纠正学生错误的根本目的,既缓和了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营造了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又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使学生保持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去学习。此外,学生由于没有请教问题后遭到批评的负担,能够更加主动地向老师提出问题和疑惑,教师也能够对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加以了解,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6.2 鼓励性的评价
鼓励性评价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是一种以激励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的评价行为。众所周知,教育教学的本质属性就是交往,课堂教学也应充分体现教学的本质特点,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突出表现,并利用鼓励性的言语和肢体动作,建立学生的自信心。需要着重注意的一点是,鼓励性评价不仅是针对教师而言的,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优异的课堂表现进行鼓励,让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找到发言中的闪光点,学会运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的同时,也学会了尊重并欣赏他人。
6.3 即时性评价
即时性評价指的是教师要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做出即时评估的一种评价方式,它强调评价的时效性,也是当前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较常使用的一种评价方式,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时性评价要求教师在学生做出问题回答或一些活动后,当即完成评价工作,是一种有效建立师生交流沟通的方式。正确的即时性评价,不仅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得到良好建立,还可以对课程教学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更好地激励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当注意的是,虽然这种评价方式对评价的反馈速度具有一定要求,但教师切不可敷衍了事,潦草的评价话语不仅难以达到促进作用,反而会使得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师要从多方面、多维度去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7 体育课堂评价的积极作用
7.1 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教师通过风趣幽默的评价,缓解学生回答问题的紧张,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可以使学生减少紧张,开展思维想象,提高学习效率。反之,如果教师十分严肃的批评学生,使师生处于紧张对峙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又怎么能够大胆地回答问题呢?对学生的表现尽量做出正面的评价和引导,让学生感觉不到讲错的压力。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地参与课堂,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活跃。
7.2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适当的鼓励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利于带动学生的个体发展。在学生积极响应教师互动时,教师首先应对学生积极学习的行为予以鼓励和赞扬,使学生的主动得到认可,增强了自信心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力。教师对学生的鼓励,需要教师具有赏识的目光,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都有一些特有的优点等待教师的挖掘和引导。对于班级里的后进生,要用鼓励的、期待的眼神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请他们回答一些较简单的问题,然后做出瞬时的肯定的评价,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7.3 激发学生学习潜力
由于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自身特有的心理特点,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略有不同,因此,教师在做出评价时定要考虑到评价语言的针对性,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评价,以更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在对想象能力较强的学生做出评价时,教师可以这样说:“你的发言每次都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能够提出一些我们想不到的新观点和新思路,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要与我们大家多多分享你的观点哦”,让学生更具自信心,利于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形成与培养;对于性格较为内向、缺乏自信心的同学,教师可以这样评价:“你回答的很不错,下次老师还要叫你回答问题”,在鼓励学生自信心的同时,也对学生不爱回答问题的习惯加以纠正,用温和的语言去一点点地感化学生,引导学生改正自身的缺点,更好地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7.4 保护学生探索的热情
教师的职责是让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学生的进步不仅仅体现在作业和学分上,更体现在心理的成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回答了错误答案,教师应该对错误答案做出富于鼓励的评价,如“你可以做的更好”“你的答案不完全正确”等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学习情况的不足,然后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查漏补缺。这样的做法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8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课堂过程中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对实际问题更具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意识,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高效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因此,教师更应掌握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手段,选取适于本班学生发展特点的评价方式,更好地完成课堂评价的教学环节,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系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五育’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促学生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为FZ2021ZX04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福州市闽清县坂东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