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2022-03-04 02:33雷婷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2022年2期
关键词:汉字习作德育

雷婷

语文教学不仅承担着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任务,同时也肩负着文化传承和道德熏陶的重任。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学科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等方面,具有很多内在的优势。

语文教学涵盖听、说、读、写、思等多种感官活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运用专业知识将德育目标融入教学环节。笔者通过开展识字教学、拓展练习和习作训练等活动,进行德育渗透,具体可借助教材中的章节内容和拓展主题,对学生从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实施德育。

巧设导语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导语能用最简洁的文字,牵引全文,揭示课文的核心内容,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执教四年级统编教材第七单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笔者以“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读书,从小学、初中再到高中、大学,是为了什么呢?”作为引言,引出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青少年时代也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他的答案是:读书就是为了中华的崛起,为了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祖国繁荣昌盛。教师用开门见山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读书不是为了个人或父母,而是为了“中华崛起”这个大目标。以受人爱戴的周总理为例,冲击了“为父母,为光宗耀祖而读书”这一陈旧观念。

理解汉字内涵,传承中华美德

汉字是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发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精粹。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就是在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了解古代人类生存的智慧。笔者在教学汉字时,通过讲解汉字的字音、字形,解读汉字字义,既增进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也使学生感悟着汉字一撇一捺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人”属于汉字中笔画特别简单的字,但其内涵丰富、寓意深远。笔者在教学“人”字时,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汉字虽然笔画少,但要写好并不容易。书写时,撇和捺要落在同一水平线上,代表做人要脚踏实地、堂堂正正。撇和捺长短不一,表示每个人都有长处也有不足,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必骄横自大。教师通过讲述“止戈为武”的故事,让学生识记“武”的字形,并感受古人对于和平的向往,对战争的厌恶。通过汉字的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重视朗读指导,加强情感熏陶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富有感染力地朗读,往往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学生在教师深情的朗读中,既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也能感受内容中蕴含的真善美。语文课本中的许多作品也需要反复品读才能体会其神韵。

如学生要理解和感悟二年级统编教材第三单元《神州谣》等儿歌中的爱国之情,只听教师的讲解,是很难深刻感受的。只有借助教师的讲解,学生反复诵读,才能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中华儿女的团結奋进,实现培养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的目标。读的形式可以随着文章风格而不同。如配乐朗读六年级统编教材第三单元《匆匆》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轻音乐的旋律中,沉醉于优美的文字,一边读一边联想画面,在读中感受课文所表达的对时间的留恋、对光阴流逝的无奈与惋惜。授课三年级统编教材第八单元《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一课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在角色体验中与人物同悲同喜,真实感受人物性格特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情感熏陶,加深了对语言表达的领悟与理解,从而提升语言学习效果。

把握作文教学,创新德育途径

文字是思想的外化,学生在习作中会有意无意地透露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和价值判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通过习作,教师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或心理疏导。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师进行德育的有利途径。

在确定写作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德育主题进行命题。如在学习写信时,引导学生为父母、家人、朋友或老师写一封感谢信。此外,教师还可以在习作评阅中进行点评,展开因人而异的思想品德教育。如在一次习作练习课中,有学生写到,她的同学都用着很好的钢笔,而她自己的很不好看,于是想要爸爸为她买一只昂贵的钢笔却被拒绝,她觉得很烦闷。借此机会,笔者了解了学生的心理并在评语里引导她“笔只是学习工具,好用即可,不应追求贵重,更不该盲目与人攀比。父母拒绝你的要求不代表不爱你,而是不希望你成为爱慕虚荣的人。如果确实喜欢,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获取,这样的钢笔更珍贵!”与学生谈心谈话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开展课外活动,贯彻德育思想

“知情意行”一体是德育遵循的基本规律,学生的德育从知开始,最终应落实在行动上。仅依靠课堂教学,显然不能满足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求,也不符合学生道德发展规律。教师可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开展课外活动,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贯彻德育工作思想。

如笔者在执教一年级统编教材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用多大声音说话》课后,恰逢学校组织带领学生去医院接种新型冠状肺炎疫苗。笔者便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从而强化学生的公共意识,使得学生在医院表现的安静、秩序井然。在现实的情境里,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将学生道德认知内化为价值认同,最终落实到日常行为之中。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传统习俗,与社区合作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如重阳节陪爷爷奶奶登高,为他们讲故事,陪他们聊天等,也能达成良好的德育效果,润泽学生的心田。

注重家校合作,转化德育成果

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有限,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和道德能力发展水平确立德育实施阶段目标和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相关德育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为学生主动参与、真切体验、实践磨炼提供机会和条件,把语文课本中的德育因素转化为促进学生个人情感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学素材。

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德育保障,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动。如可以请家长到学生班级中参与亲子游戏活动,营造出温馨、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亲子活动中真切体验到与父母家人的亲情和与教师同学的友爱之情。教师应提醒家长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肯定学生的良好行为表现。在家校共育下,学生能更好地将美德转化为习惯性的行为,让德育显成效。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国家课程,利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是每位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并落实的任务。语文教师应善于捕捉和创造各种时机,在语文课堂的导、读、写、评各个环节渗透德育,从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杨亮亮

猜你喜欢
汉字习作德育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