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
冯帆
“这几天日程议程密密麻麻,几乎没有空隙,睡觉时间也是一点点,许多朋友的微信、电话都没能及时回复,新老朋友也来不及一一问候感谢,未来几天恐怕也是如此,望大家见谅!”
2021年12月22日,时值冬至,全国人大代表冯帆发的一条“抱歉”的朋友圈引得不少点赞。临近两会,冯帆忙着为建议和议案做准备,与《方圆》记者约好的采访时间也因此一改再改,甚至在机场候机室得知自己的航班晚点时,她不无遗憾地说,“早知道那一个小时就用来接受采访,或者写写工作总结了”。
近两年,冯帆把关注重点放在检察机关的企业刑事合规工作上,也在着手进行深入的调研工作。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两会要提交的建议议案,需要把前期工作做足。一是通过走访,征集大家的意见,看看大家对哪些问题感兴趣。二是围绕线索展开调研分析,写出建议议案。此外,还有很多客户案件的讨论会,以及检察院、法院的专家咨询会要参加,普法课也不能落下……”冯帆向《方圆》记者数了数手头的工作,恨不得把自己掰开当几个人用。
除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特邀监督员、最高人民检察院特邀监督员、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咨询专家、公安部党风警风政风监督员、江西省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等,都是冯帆出现在公众视野时挂在名字前方的头衔。身处法治建设第一线,冯帆明白,这些身份不仅让她拥有了比他人更为丰富的经历,更是她肩上的一份份重任。
2021年7月15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2021企业合规国际论坛”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召开,来自社会各界的400余名人士共话企业合规,共商合规之道。大会分论坛——企业刑事合规交流研讨会更是吸引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嘉宾的关注。
“企业管理不合规,不仅会带来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产损失和声誉损失,而且会形成‘水波效应’,引发大型企业破产、地方经济受损、大量员工失业,给企业、给社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失。”冯帆在论坛上的发言引发众多嘉宾的共鸣。
在冯帆看来,企业合规是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而企业刑事合规更是其中的关键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涉罪后,刑事合规建设能够有效地建立企业与企业员工之间的“防火墙”,防止员工个人的犯罪行为演变为企业的单位犯罪行为。“企业不犯罪,老板不坐牢,公司不破产,员工不失业,经济不停滞”便是企业刑事合规最朴素的价值所在。
“最高检深知民营企业创业艰辛、发展不易,更需要、更珍视法治的呵护,多次强调检察机关要肩负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职责,打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同时鲜明地提出司法政策:在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时,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就提出适用缓刑。”冯帆说,张军检察长提出的平等保护民营企业,是对我国经济形势的深刻把握,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因为民营企业创造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对国家的发展是起到极大的支撑作用的。
2020年11月,冯帆在深圳参加调研。(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2020年12月,冯帆参观北京一家污水处理企业。(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这番发言的背后,与冯帆跟民营企业多年的接触不无关系。
“之所以对企业合规重点关注,是因为我深感民营企业之艰难,一方面是部分民营企业家的法律意识还比较薄弱,有时候已经犯罪或涉嫌犯罪了,自己都不知道。”冯帆告诉《方圆》记者,曾经她和团队在给一家企业上市项目做尽职调查时,发现企业的商业模式存在一定问题,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但企业家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后来他们跟企业做了访談,对企业进行实地走访了解情况,这才确认企业的商业模式存在着重大的风险,连上市都搁浅了。
“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更有甚者,一些原本优秀的企业家犯罪之后,企业人员涣散,以往浩浩荡荡的生产线再也产不出那么多产品,利润变成亏损,资产成为负数,扩员招工变成减员下岗,甚至濒临破产倒闭。可以见得,合规制度的建设对企业存亡是多么重要。”这个例子冯帆时常提起,它具有启发性,但也容易被大多数企业所忽视。
“另一方面是民营企业家需要更宽松的营商环境。”冯帆谈到,在她的客户中,有一家准备上市的企业因为环保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甚至还面临被起诉的风险。冯帆和团队了解到,这家企业平时经营比较规范,有一套相应的合规制度建设,在环境污染问题上,也并没有造成任何严重后果。但由于和环境污染相关的部分数据指标超标,这家企业受到了当地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在移交到检察机关后,检察机关最终作了存疑不起诉决定。
在冯帆看来,这个结果并没有那么圆满。她认为,如果当地检察机关是企业合规的试点,那么这个案子就很有可能做成典型的合规不起诉,达到一个双赢多赢共赢的法律监督结果。“所以在未来,我很期待最高检能够把试点推广到全国检察机关,给民营企业家一个相对更宽松的营商环境。这也是我准备在今年即将到来的两会上提出的建议。”冯帆说道。
从初入社会至今20多年,冯帆几乎和各行各业都打过交道。说起对企业合规与营商环境的看法,冯帆如数家珍,眼神更是透露出坚定和自信。然而这份坚定并非与生俱来,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她也曾有过自我怀疑的时刻。
2002年夏天的一个早上,因为个人原因,冯帆辞去了一份国内200强外贸公司部门经理的工作,而这份工作陪伴了她整整七年。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需要做出选择。再三考量下,冯帆选择了继续深造,在厦门大学完成了为期三年的民商法专业硕士的学习。
当冯帆怀揣着司法考试资格证书,走出大学校门时,她却再一次陷入迷茫。是放下法律知识继续从事国际贸易业务,还是学以致用投身到需要重新开始的法律领域?这个不算问题的问题,苦恼了冯帆很久。特别是对于已过而立之年的她来说,这将会是一次容错率极低的抉择。
比起在两难中进行取舍,冯帆渴望找到一条平衡之路,“为何不能把在国际贸易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法律知识结合起来,帮助那些在国际贸易纠纷中处于被动地位的中国企业讨回公道?”一念至此,思绪便一发不可收拾,冯帆越来越觉得这是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从此,国际贸易圈里少了一位干练的冯经理,多了一位怀抱梦想的实习律师小冯。
万事开头难,冯帆来到律所的第一天,就和所有的实习生一样,开始了日复一日整理资料、迁移档案、装订案卷的“忙碌”。办公用品要自带,人事调动手续要自办,午餐自行解决,交通自己安排……角色转变后的冯帆遇到的困难是实打实的。成为律师之初,冯帆无数个不眠之夜在代理词、律师函、法律意见书中度过,还在蹒跚学步的女儿想见她一面也成了奢望。苦与累的洗礼,让冯帆深刻体会到了律师职业的辛苦与不易。
但人生哪有那么多的容易?冯帆坦言,自己从来没有萌生过放弃的念头,是因为在这条路上,冯帆得到的更多是感动与收获。回忆起自己律师生涯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天,冯帆难掩激动之情。那天,律所来了一群耄耋老人。他们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返华的老华侨,因为与单位的房产纠纷没有和解,想要诉诸法律解决。在这之前,他们咨询了多家律师事务所,都被婉拒了,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希望冯帆所在的律所可以代理他们的案子。
“师父带着我看了几天案卷。因为案件涉及几十个家庭,事情发生的时间跨度长,法律适用没有先例,我们也产生了畏难情绪。可是后来,老华侨握着师父的手说,‘当年有史良(司法部首任部长),希望现在有你们。’”馮帆向《方圆》记者回忆道,正是老华侨们的这句话,和他们饱含希冀的眼神,不仅让律所决定接下案子,更是让冯帆记了好些年。
在一股热血催发之下,冯帆跟着团队查找各种资料,走访各级单位,调取各类证据,研究各项代理思路,开始了不眠不休的代理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冯帆和团队终于为这几十位老人讨回了公道,法院支持了老华侨的全部诉请,被告单位服判息讼,自动履行了义务,老人们背负多年的压力全部释放。“当我和师父走入他们为我们举办的庆功会场,当我看到百余人为我们起立鼓掌致意,当我看到师父脸上流淌的泪水,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律师的担当与荣光。”回忆当年种种,冯帆颇为自豪。
从那以后,冯帆更加确认了自己对法律的热爱。往后的日子里,冯帆的业务能力愈发纯熟,不俗的英文功底更是让她在涉外法律领域如鱼得水。凭借多年的执业经验,2020年,冯帆成为了国浩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国浩律师(南昌)事务所主任,同时担任多家政府部门、外国投资财团、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常年法律顾问,专注于重大民商事诉讼、企业境内外投融资、资本市场和政府法律服务。
冯帆(左一)和当地村民交谈。(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对于冯帆来说,律师的经历像一盏引路明灯,让她不断发现更好的自己。她谈道:“执业过程中,因为维护国有资产被对方当事人威逼利诱,我学会了律师要具备的坚韧不拔的品质;也因为帮助客户在海外投资进行合规合法性审查避免了其重大投资风险,我看到了律师的价值与作用。”2018年,冯帆当选为江西省律师界首位全国人大代表,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我希望通过多个渠道、多种方式听取全省律师的意见,形成推动国家民主法治进程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好建议。”获得新身份的冯帆,也承担起了新的责任。
作为江西省律师界首位全国人大代表,冯帆充分发挥律师专长,结合法律实践中的观察和思考,积极撰写议案和建议。除了对《民法典(草案)》提交的修改意见被全国人大采纳以外,她还提交了修改《民事诉讼法》《刑法》《传染病防治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制订《法律援助法》等议案,同时针对社会生活、法律实务中存在的问题提交了16件建议,其中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关于建立社会化协同执行机制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建议》被全国人大列为重点督办建议;2019年提交的《关于刑事诉讼庭审中辩护人携带记录人员的建议》解决了出庭刑辩律师无助手的问题,得到最高人民法院采纳。2020年,她提出的将公益法律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清单这一建议也得到了司法部及财政部的响应。
值得一提的是,冯帆在2021年提交的《关于协助企业开展刑事合规管理 扩大“企业犯罪 相对不起诉适用机制改革”试点范围的建议》也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列为最高检牵头办理的重点督办建议。
2021年9月,最高检召开“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促进企业合规经营”重点督办建议听取意见建议座谈会,强调要办好代表议案建议,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推动企业合规经营,冯帆等全国人大代表受邀出席并发表相关意见建议。她提到,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服务保障企业发展是其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法律义务。检察机关在做好指控犯罪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全面助力企业依法开展刑事合规管理。
“最高检高度重视我们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还专门召开座谈会介绍建议办理情况,我是感动的,也有机会让我能深层次、渗入式参与到检察工作中。”在座谈会上,冯帆还谈到,自从被聘任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特邀监督员、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咨询专家和江西省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以后,她对检察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比如在民事行政检察方面,她在2019年两会上提出了加大民事行政监督的检察队伍培养和建设的建议;针对司法实践中民事行政诉讼的立案难、执行难、开庭难的问题,她则提出要加大民事诉讼监督和行政诉讼监督的力度。而对于以前并不了解的公益诉讼,在与检察机关一起进行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冯帆真切地感受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背后的不易和纵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她提出了尽快就公益诉讼专门立法,进一步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公益诉讼制度的议案。
在冯帆的印象中,近年来,检察机关在保障律师职业权利上也做了很多工作,下了不少功夫。“之前最高检的工作报告里首次用到了人民律师这个说法,还用单独的篇幅去写律师职业权利保障,确实让我们律师群体挺感动。”冯帆清楚地记得,2019年,江西省检察院专门召开了座谈会征求律师意见,并出台了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意见。在座谈会上,冯帆还提出要建立检察官和律师间的联席会议制度,以及建立定期的联系交流机制的建议。后来在正式定稿上,冯帆的意见被予以采纳,这让她很是兴奋,“检察机关真正把律师当作了法律共同体的一部分,体现了对我们律师的尊重和认同。我觉得,有了最高检对我们律师群体的这个认可,以后法律职业共同体间的互动交流会更积极更有效。”
在参与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冯帆的建议被听取、议案被采纳让她深受鼓舞。“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冯帆十分珍惜每年两会的机会。在她看来,正是人大代表的每一点建议在会上汇聚、沉淀,才形成了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最坚实的脚步。
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冯帆既是在全国两会上英姿飒爽的律师代表,也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在田间地头给老百姓讲法普法。
2021年8月的一天,南昌暴雨倾盆。此刻身处南昌湖坊镇进顺村的冯帆忍不住担心,雨这么大,会不会没人来听课?但随着开讲时间越来越近,冯帆的心渐渐放下,村民们陆陆续续来到,讲台下也堆起了五颜六色的雨伞。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将民法典称作‘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吗?法律意义上,民法典就是呵護我们一生权利的‘宝典’。从呱呱坠地到结婚生子,从柴米油盐到衣食住行,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被民法典的内容所涵盖……”带着几分感动,冯帆以一段对民法典通俗易懂的解读作为开场白。两个小时的宣讲课,中途没有一个人离场,课后还有一些村民讨论议论,在场的村书记对此很是惊讶。村民最朴素的反映,也是对冯帆这位“民法典宣讲员”最好的回馈。
在宣讲过程中,村民们看到了一位风趣幽默、贴近生活的冯帆,但没有看到她为了宣讲苦熬备课的默默努力。在冯帆看来,不管是作为职业律师,还是作为人大代表,不管是出于律师的社会责任,还是代表的履职要求,普及民法典都是责无旁贷的。一方面,民法典能够帮助老百姓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形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另一方面,民法典的出台有她的心血。在民法典起草过程中,冯帆参加了四次征求意见会,前后花费两个月时间,带领团队形成近三万字的修改意见提交全国人大,其中多条建议得到采纳。2020年全国两会后,民法典正式通过,冯帆回到江西,成为了江西省民法典普法讲师团成员之一,为机关、学校、医院、银行、企业、农村等开展了50场民法典宣讲,还牵头成立江西省女律师民法典宣讲团,展现了巾帼力量。
为了让不同的宣讲对象都能从她的普法课中有所收获,冯帆制作了五个版本的演示文稿,分别是针对基层百姓的普通版,关注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的校园版,与物权、合同、侵权等内容密切相关的企业版,指导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政府部门版以及专门提供给法律专业人士的亮点新增版。每次宣讲前,冯帆还会在微信群里征求意见,在五个版本的基础上进行细分,设计不同的主题,做到量身定制,争取一场比一场讲得精彩。
2021年,冯帆(中)在调研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除了“量身定制”的讲义,冯帆还以多年奋斗在普法一线的经验为“法律明白人”加持。2018年5月,江西省下发《关于在全省农村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的意见》提出,到2019年底,全省农村各村民小组至少培养1名农村“法律明白人”骨干;到2020年底,全省农村各行政村每10户至少培养1名农村“法律明白人”骨干;此后再用两到三年,实现全省农村每户培养1名农村“法律明白人”的目标。而冯帆就是最早一批参与到以“弘扬宪法精神,树立法治信仰,争做法律明白人”为主题的法律扶贫公益活动中的律师之一。每次的普法宣传活动结束后,冯帆都会带领团队,与村民开展法律扶贫结对子活动,通过视频为村民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送法下乡成为冯帆工作的常态,虽然不一定在短时间内看到实效,但冯帆始终坚信,自己的每一句话会在未来某一时刻有所回响。
如今,江西已有300余万名农村“法律明白人”活跃在乡村法治宣传和法治实践一线,为解决邻里纠纷、家庭纠纷做出贡献。冯帆觉得,这就是送法下乡的意义和自己做这件事情的动力。
从做律师到做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冯帆觉得自己有了很明显的变化。她说,以前作为一名律师,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办好案子,解决好双方矛盾和纠纷,所有的工作也都是围绕这一目的服务。如今,冯帆习惯在办案过程中加入更多的思考,比如在一起案件中暴露出了问题,她会去揣摩这个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以及上升到一个建议或议案的可能性。有时,冯帆甚至还能从中发现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并把它写成一个立法或修改法律的建议或议案。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冯帆总想着,如果有能力的话,应该去,也必须去帮助更多的人,特别是针对弱势群体,她不能只是反映情况,还应该建言献策、为民“鼓与呼”。她说:“虽然我们不能像医务人员一样冲在救治一线,但至少可以立足本职,发挥我们的强项,用法律知识为社会解忧。”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冯帆和她的同事就连续奋战多天,整理出了一份《企业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若干法律问题指引》(下称《指引》),并在江西省政府官方网站等平台免费向社会公开。
2020年1月28日,大年初四,冯帆接到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电话。南昌某开发区管委会问道:“辖区内还有企业因为赶订单没有放假,这种情况下,要如何督促企业防控疫情、安全生产?”建筑施工企业电话来询:“因为疫情工期延误该如何处理?”还有物业出租方问道:“疫情期间是否该给承租方减免租金?”更多的企业则关心,“疫情期间要不要给员工发工资?如果疫情影响合同履行,能不能以不可抗力为由主张免责?”
“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显得更为焦虑。对于他们来说,延期开工,意味着订单无法按时交付;复工复产,又面临着可能引发聚集性感染的风险。在艰难抉择中间,这些企业家逃不掉的还有工资、租金等等成本,如果企业扛不住倒闭了,又有多少养家糊口的人要失业?”回复这些咨询的同时,冯帆也在思考:“既然这些问题是企业面临的普遍性困惑,有没有可能把这些疑问做集中回答,编写法律指引助力复工复产,让更多企业受益呢?”也就是这一想法促成了《指引》的诞生。尽管那时正值春节假期,在冯帆的牵头组织下,还是有许多律所同事纷纷加入进来,收集整理与疫情防控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最新出台的政策性文件,梳理具有普遍性的法律问题,并开始研究撰写针对性的解读意见。为了使《指引》的内容更符合江西当地的实际情况,冯帆和她的同事还注意结合了江西省颁布的各项政策,从合同履行、劳动用工、金融业务、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为企业提供简明、便捷和实用的法律实务操作指南。为了让更多有需要的企业和个人得到幫助,冯帆将这一《指引》公开发布,江西省政府官网全文转载。《指引》发布后,不仅得到众多企业好评,江西省全省企业上市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也特别向冯帆和她的团队发来表扬信。
“律师是我的职业,但人大代表的履职工作让我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冯帆说,从律师到全国人大代表,自己最大的改变在于开始关心身边的“小事”,抑或是某一个群体、某一个行业。比如去企业走访调研的时候,冯帆会主动地和工人们聊聊天,问问他们的收入情况,了解疫情对他们工作的影响。有时候,看到朋友圈有人做微商卖东西,冯帆就会格外关注这些微商的经营模式是否触犯了法律底线、电子商务环境是否优良,针对微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能否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当全国人大代表的第四年,冯帆已经把自己的调研工作碾成碎片,融入到自己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在她看来,很多建议和议案的灵感是碎片化的,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一些小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未来的时日中,我将会怀着对律师事业和代表履职的坚守、热爱与执着,义无反顾地继续在法治路上扬帆航行。”冯帆对《方圆》记者说道。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最高人民法院特邀监督员,最高人民检察院特邀监督员,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咨询专家,江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江西省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浩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2021年,冯帆提交的《关于协助企业开展刑事合规管理 扩大“企业犯罪 相对不起诉适用机制改革”试点范围的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列为重点督办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