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建伟
(湖北交投紫云铁路有限公司,宜昌 443000)
伴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工费用逐渐提升,以至于各类型建筑项目的建设成本呈逐渐增长趋势,传统建筑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于现阶段建筑业发展需求,装配形式的建筑项目逐渐增多。为更好地开展装配形式建筑施工建设,把握好住宅高层建筑装配式的建筑技术具体运用相关要点较为必要且重要。
建筑装配形式,主要是集成设计环节、生产与施工环节、装修和监管管理等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集成化优势十分突出。对于施工方法,装配式的建筑与传统建筑有着较大差异性,集中体现在了建筑物构配件方面,装配式的建筑生产方法有着工业化特点。结束生产,直接安装配件,有着十分显著的工业化特点,更集中凸显出了装配式的建筑较少现场施工、不易受季节因素所影响、可实现高效化生产等。
因住宅高层建筑开展建筑装配式具体施工期间,需实行工厂流水化的生产作业后,将其送至施工现场实施组装作业。生产批量化,施工单位可更加有效开展施工质控工作。因高层住宅项目施工所需用到较多钢筋,对钢筋安装有着一定严格要求,故建设单位需结合施工图和现行施工要求等开展施工操作。建筑装配形式高层住宅项目所用建筑结构具备着设计模数化、生产工业化、安装整体化等优越性,故住宅项目则可实现工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及高效的节能化等,施工单位能够实施统一监测及安装,项目建设品质得以保障。
传统类型的建筑具体施工期间,水泥、钢材等均为使用最多的材料,但因其从属不可再生性建材,且极易污染周边环境。而建筑装配形式住宅高层建筑,则可将墙板用量减少,钢材、木材等资源得以节省,也能保护周边的环境,资源可实现高利用率,工程成本也得到节约。
住宅高层建筑中,主体结构完成,才可进入其余施工工序,而建筑装配形式住宅高层建筑,可实现工厂化预制,时间得以缩短,施工期间还可穿插其余工序实现流水作业,施工工期必然得以缩短。
相比传统类型的施工工艺,建筑装配形式的施工工艺最大不同就是,其构件均于工厂中完成预制作业,再运至现场实施吊装和拼接作业,有着极高机械化的程度,技术员数量可减少,人工费得以节省,劳动生产效率提高。
国内运用建筑装配形式作业技术开展建筑施工活动时间并不是很长,实际运用期间,在理论基础和技术水准上还不够成熟化。故技术实操期间有着一定难点,若遇问题,则会对此项技术高效运用产生影响,甚至延误施工的工期,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只有精细分析好建筑装配形式技术难点,才能更好地运用此项技术,确保建筑装配形式技术实际运用效果得到提升,建造品质较高的住宅高层建筑,下列为此项技术实操难点。
建筑装配形式的技术工艺具体运用期间,其往往涉及节点、步骤相对较多,只有组织安排妥当,才可顺利完成技术操作。
建筑装配形式的技术运用期间,所需用到预制的构件相对多一些,叠合板、阳台、外部墙体等均为大体型,相对较重,运输较为困难,保持方式若缺乏合理性,则变形极易出现。因该部分装配所需构件均要在工厂中完成生产,才将其运送至现场,两者距离倘若较远些,则会潜在运输安全层面问题。
建筑装配形式技术具体运用期间,通常需以灌浆套筒、钢筋预留等手段来实施预制外墙安设。针对此情况,插筋定位要求通常相对较高,若有大偏移产生,则整体标高及质量均会受影响。
建筑装配形式技术实操,其对施工员有着较高技能要求及标准,大部分施工单位均在用以往传统技术模式,用建筑装配形式技术时间较短,施工员们自身技能有限,且缺少对此方面专业培训,则很难更好地发挥建筑装配形式技术优越性,技术实操极易有不到位现象产生,对工程质量、效率及安全均会产生影响。
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对高层住宅建筑的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要实现装配式施工技术的良好应用,在施工过程中有一些要点需要注意。
在传统的建筑施工中,施工材料需要在施工活动前制成各种施工设备。这些活动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建筑的施工效率有负面的影响。如果采用装配式施工技术,可以提前制作建筑构件。由于住宅建筑的规律性比较大,可以批量生产大量相同规格的建筑构件。而且这些建筑构件的制造都可以用工业机械来完成,与人力相比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因此,将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到高层住宅中,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周期,对整个建筑的建设和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传统的建筑施工成本分为设计成本和施工成本,其中施工成本又分为建筑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由于传统的建筑施工方法主要依靠人力,需要在施工队伍中花费大量的成本,形成非常高的人工成本。同时,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偏差,对建筑设计的精度要求也非常高。因此,高层住宅的设计成本也很高。采用装配式施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所需的人力,而且由于大量工作由机械完成,节省了大量的设计成本。
从预制件生产到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中,装配式施工技术将大量应用到机器上。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施工机械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相对较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可以为人们提供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和信息传递能力。因此,人们可以在施工现场建立必要的管理系统,对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进行管理。采用智能化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装配式施工技术在高层住宅中的应用。
某市装配式的建筑项目工程主要是由两栋23层的高层、附属裙房、地下车库所构成,总建筑面积约79242.8㎡,该工程主楼框架部分用钢框架形式架构体系与钢管束核心筒搭配,钢管方柱与钢管束内部均适当填充自密实砼。主体结构部分所划分施工时间相对较短,各个部件产品规范化、现场施工作业的装配化等均可实现,钢柱与钢管束墙均以整节吊装形式为主,其高度维持一节三层,房屋属于装配形式钢筋桁架自承楼板,场内完成加工作业和铺装,同步抵消楼板下部分与普通脚手架整个支撑体系,以多层浇筑手段铺设好砼。
6.2.1 前期准备
技术实操期间,装配形式预制砼需结合设计需求,选定好生产模具厂、生产预制构件厂等,将构件临时性的支撑体系、窗框、预埋件等均选好,其余施工准备落实好即可。
6.2.2 拆分装配形式构件
技术操作中,通常需运用到预制外墙、叠合板、阳台相关预制构件。安装作业期间,为便捷化实施技术操作,需合理拆分好较低体积预制构件,并一块块安装好。故预制构件具体设定期间,务必与安装要求相结合,合理把控好单块的预制构件实际面积大小,防止过大现象产生,对后期的运输和吊装作业产生影响,避免安装期间有裂缝产生,以至于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6.2.3注重预制的叠合板实际厚度有效把控
预制的叠合板通常要求6cm-8cm,但预制的叠合板实际厚度最低不可在6cm以下,以确保整体结构安全、稳定,应当与住宅建筑实际属性来决定是否需再额外借助预应力的构件予以加固处理。本项目工作预制的叠合板设厚度8cm,全面覆盖顶板钢筋,为住宅建筑总体安全提供保障。
6.2.4 优化锚固筋
依照着实际需求,把控好预制的叠合板所预留的锚固筋实际长度,以>10cm为宜,梁上面应为>3.5cm长度、剪力墙上面应为>1.5cm长度。安装期间,锚固筋极易有严重变形产生,对此,需与实际的情况相结合,以厚度是8cm现浇层及无锚固手段开展技术操作,板上应设附加筋,以起到稳固作用。
6.2.5 叠合板作业
叠合板在进场前期,务必全面清理好施工现场,便于后期合理存放叠合板。依照着设计要求,实施脚架插放,脚架务必靠在所在座架上方,左右两侧应保持对称性,以叠层平放形式,放置好叠合板及阳台,确保四层以上堆放阳台。叠放期间,需借助垫木予以间隔处理好,确保上下保持对齐状态。依照类型不同的叠合板,将分类管理落实好,确保构件、地基等满足承载力实际要求。预制的叠合板所有成品,待一定时间后务必予以洒水养护,避免因干燥所致裂缝产生。叠合板具体进场时,质量需把控好,依照着吊装要求,将相应标记做好,实施数量及规格清点,依照着吊装顺序予以合理放置好。为保证高效及安全完成吊装作业,应对楼板处搭设好独立性的支撑系统,合理调整好叠合板的防线和标高,按照前期标记予以逐次安装操作。待完成安装,吊点务必脱钩完全,便于安装下个叠合板。预制的叠合板实施现浇砼作业期间,需把控好浇筑的厚度,以8cm为宜,避免预留及预埋结构。因此住宅为高层,故需以升级附着形式的脚手架开展施工操作,确保现浇梁总体结构上面预埋好爬架埋件,合理标高墙体根部板面,避免漏浆产生。
6.2.6 外墙部分作业
结合现场的吊装安排,预先把所需的型号、规格外部墙体板及时运输到现场。在外部墙体板进场之前,需对其几何尺寸、外观、预埋钢筋做好检查及记录,确定合格便可进场。塔吊范围内堆放外部墙体板,便于后期吊装作业,以立方形式,依照计划堆放好。
具体操作:一是,在找抹平层作业层面。拼接外部墙体前期,先依照着标高将找平层抹好,平面所在表面强度务必要增强,外部墙体板安装前期,内部需实施砼浇灌作业,且予以固定好,高度需予以把控好;
二是,在定位放线层面。定位放线是否精准,关系着建筑装配形式高层住宅整个项目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建筑装配形式所有构件均于工厂完成成品构件的预制,项目施工现场往往很难修改该部分成品构件,故放线务必确定精准。为防止人工放线有偏差产生,则此项目要求将放线精度提升,确保偏差把控于2mm以内;
三是,在安装墙体层面。先是吊装外部墙体板,具体安装前期,务必对施工环境实施安全检查,吊环及卡环务必确保已锁紧,调运外部墙体板期间,安装位置需确保准确,位置找准后便可下降。那么,下降期间,技术务必结合现场情况,对外部墙体板实际下降角度予以合理调整好,外部墙体板应和墙面持平,且缝隙应正确连接。临时固定好外部墙体板,把外部墙体板逐步调运至所需安装位置,应借助工具对外部墙体板及大模板予以固定处理,确保连续且稳定,避免安装期间有脱钩现象产生。
四是,在机械灌浆作业层面。灌浆作业前期,需将座浆封堵好灌浆区域,封堵作业期间,为保证密实封堵,避免过深封堵所致预埋套筒被堵塞住,需借助机械实施灌浆作业。
从总体上说,建筑装配式技术优越性集中表现为施工质控、资源的利用率、施工工期、施工成本各个层面,但也存在着工艺安排、装配构件、插筋定位、施工人员层面技术难点,但只要前期准备踏实搞好、拆分好装配形式构件、注重预制的叠合板实际厚度有效把控、优化锚固筋、叠合板及其外墙部分作业,才可确保住宅高层建筑装配式的建筑技术优越性有效发挥,保证项目总体建设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