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22-03-03 01:59黄明霞
新课程 2022年3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语文课堂意识

黄明霞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清水镇中心小学,甘肃 定西)

如果教师能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那么就能让学生的知识体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能让学生掌握思考的方向和方法,非常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成长,有效激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具体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尝试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引导,使学生能逐渐掌握思考的方法,主动提出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进而促使学生形成较强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指的是一个人在认知的过程中,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如探索、困惑、混乱等。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较强的好奇心,但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反过来又能激励学生去思考和探究。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问题情境,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利用学生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探究文本,进而实现学生问题意识、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步提高。

一、小学语文问题意识培养的相关概述

(一)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1.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能够带给学生充足的学习动力,使其能主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和探究。如果教师能够运用有趣的方式提出问题,那么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主动参与到语文知识的探究中,使其能在整节课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能够主动发现、分析、思考并解决问题。语文学科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具有独特的魅力,问题意识的培养还能让学生从更多角度和更多方面探究语文知识、文化知识,有利于学生文化修养的提升,使其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

2.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尚不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1]。如果学生无法顺利解决这些问题,无法从问题中获取知识,那么就会积累越来越多的问题,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既要围绕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还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利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促使学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3.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在语文学科的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始终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这也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如果在课堂中提出一些高质量的探究问题,那么就能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语文知识,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打造出一个适合学生学习、满足学生需求的语文课堂。

(二)培养问题意识的原则

要想实现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那么就需要教师改变常规的教学方式,切勿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要让学生借助自己、团队的力量分析、发现并解决问题[2]。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给予学生适当引导,避免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出现偏离主题的情况,使其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遵从两个原则:第一,启发性原则。在增强学生问题意识时,应当主要利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切勿直接把问题扔给学生,而是要逐步引导学生,使其能主动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第二,针对性原则。小学生的思维相对活跃,有时在上课时会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脱离教学内容。因此,教师需要认真观察学生,时刻关注和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逐步提高问题的科学性与针对性,进而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的同步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的方法和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不仅是学生产生的一种心理需求,还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体现。对于同学提出的问题,或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普遍较为关注和重视,因而也能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究。因此,在具体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就可创设多样化、趣味化的问题情境。在教室内,教师可利用后黑板设置“问题墙”,学生可将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知道答案的学生可将自己的答案写在问题下方。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其问题意识也会得到有效提升。除了创造良好的教室环境外,教师还应当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较为轻松的氛围,适当放低自己的姿态,与学生平等交流,逐渐消除学生学习、提问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紧张感。教师需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好奇心,切勿立刻否定学生的异议,而是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逐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逐步营造质疑氛围,使学生逐渐萌生出问题意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则需要教师能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学生适当引导。因此,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和方面提出问题,逐步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方法和思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点入手进行引导和点拨。

1.围绕着课文的题目提出问题

在一篇文章中,题目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明确课文的主旨。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围绕题目提出问题,使其能明确学习的方向。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围绕题目提出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将题目写在黑板上,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有的学生说:“曹冲是谁?”有的学生问:“曹冲为什么要称象?”还有的学生提出问题:“曹冲是怎样完成称象的?”这些问题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能从题目中准确把握整篇文章的脉络,促使学生对该课文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2.围绕着课文的重点词句提出问题

每篇课文中都有重点的字词和语句,这些内容能够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内涵、感受作者情感,也能使学生感受和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巧妙性。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找春天》时,教师就可提炼出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如“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教师需鼓励学生围绕这句话提出问题,有的学生问:“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还有的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作者要用这些描写方法?”不同的学生会提出不同的问题,而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在组内分析并讨论这些问题,尝试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进而实现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

3.针对存在冲突的问题进行提问

在一些课文中,部分情节看似较为矛盾,但实际上是作者有意而为,运用冲突的方式引人深思。如果教师能在教学时准确利用课文中存在冲突的地方,并引导学生提出质疑,那么就能让学生准确把握文本内涵,找到突破文章主旨的切入点。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一匹出色的马》时,教师就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和鼓励。在阅读时,有的学生就已经发现了课文中的矛盾点,有的学生提出:在回家的路上,妹妹明明已经说自己走不动了,撒娇着让妈妈抱,但为何后文中,妹妹却蹦跳着先比我们进家门呢?此时,教师就可与学生一起深入阅读课文内容,之后进行逐步引导,进行适当总结:之所以妹妹出现这样的变化,是因为爸爸利用游戏的方式逐步分散了妹妹的注意力,使其逐渐忘记了疲劳,开开心心地回家。课文中出现冲突的部分,能够体现出爸爸教育孩子时的机智,能够体现出妹妹的可爱与天真,还能在教室内营造出充满关爱、亲情的良好氛围。

(二)恰当时机引导,帮助学生解疑

如果学生敢于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那么就意味着学生已经变成课堂的主人翁。教师除了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从自身角度提出问题,还需要帮助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和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与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再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有些问题的解决可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有些问题可借助与他人沟通的方式解决,还有的问题可从教师处获取思路,也有些问题与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存在紧密关联,需要教师能准确把握时机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学生能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三、结语

总而言之,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关键环节,需要语文教师引起重视。在具体的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明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在教室内营造良好的问题氛围,在课堂中创设趣味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分析课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还应当带领学生从更加深入的角度分析文本,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和引导,促使学生能在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语文课堂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