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昊,傅秋野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互联网作为人们获得信息、表达诉求、展现个性、释放情感的重要工具,已经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方法。“95 后”“00 后”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受互联网的影响比任何时期、任何人都要强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的快速增长,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1]因此,探究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有针对性、具有实效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策略和新方法,有利于我们守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块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真正肩负起“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使命和责任。
2019 年1 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多次说过,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2]同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过不了网络这一关,就会在波诡云谲的意识形态交锋中,失去互联网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互联网是社会舆论迅速传播扩散的转化器和放大器,深刻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它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为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新的信息传播和接收平台,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递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过程。在传统网络环境中,教育者一般掌握着信息发布平台、媒介技术资源和权威信息,因而具有权威性,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2006年后,在Web2.0 技术的加持下,以微博、微信、短视频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和融媒体高速发展,传播方式和信息发布渠道都由原来的单向度、集中式转变成现在的多向度、个性化、互动式。这就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互联网领域中具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来获取知识、交流情感、传播信息。在这个平等交互过程中,教育者失去了掌握信息发布平台和信息传播的优势,受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或自媒体与其他传播主体互动而形成新的声音,进而相互影响。新媒体的即时性、自主性、开放性、互助性客观上起到了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和控制性的作用。
另外,个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本身存在着工作方法陈旧、人格魅力不足、媒介素养不高、信息技术技能较差等问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能够整合网络信息、把握话题走向、分析社会热点、引导网络舆论。有学者指出,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观已让大学生对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和规范产生抵触、否定情绪并提出新的需求。[3]相较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模式”,学生更喜欢在网络空间中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相较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宏大叙事”,学生更喜欢在网络空间中发现“自我”;相较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语言”,学生更喜欢网络空间中的“嬉笑怒骂”。这些变化都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影响力下降。
网络是一张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网,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资讯和信息,它们有主流的也有非主流的,有高雅的也有低俗的,有精英的也有大众的,可谓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些博主或主播为了获得较高的关注度或点击率,以此谋取经济利益,便利用刺激眼球的标题,传播破坏道德底线、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等内容。这些信息通过新媒体渠道自由转播,挤占了主流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大学生正处于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阶段,虽然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面对如此庞杂、是非难辨的网络传播内容,面对如此激烈的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他们没有能力筛选、整合、优化网络信息,没有能力通过网络信息辨别事情真伪,没有能力透过现象而观察事物本身,很容易被欺骗、被蒙蔽,陷入观念的模糊和认知的偏差之中,最终迷失方向,被“非主流”言论所左右。
碎片化就是将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它目前是遍及所有媒体平台最重要的趋势之一。碎片化现象鼓励人们个性化需求,鼓励人们构建自己的生活、精神世界。碎片化的背后是价值观的形成和政治观的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由价值体系、规范体系、问题体系、需求体系构成的整体。[4]在网络碎片化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极易被破坏、被破碎成诸多零块,甚至会被“断章取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内涵在碎片化现象中无法系统地呈现,故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被模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被复杂,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被消解。
话语是指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因此话语不仅仅是一种言语,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交往的实践活动。法国思想家福柯认为:“话语是一种权利关系,它意味着谁有发言权和谁无发言权。”[5]在任何时期,话语和权利都是紧密相连的,没有言语的话语不能体现权利的内涵,没有权利的力量就没有说话的机会。话语权就是话语的背后隐藏的权利对话语进行主导、调控,以增强话语的政治辐射力和影响力。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2021 年2 月发布的第47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 年12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86 亿,在网民群体中学生占比21%,20 岁至29 岁网民占比为17.8%,受过大学专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群体占比19.8%。[6]结合其他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是网络信息场域的主要参与者和建构者,他们通过网络媒介了解时事、认识世界、获得知识,也通过新媒体平台表达观点、展现个性、释放情感。在“去中心化”和“碎片化”的网络场域中,他们更喜欢以“言未尽而意深远”的方式释放情感,更喜欢创造网络语言展现个性,更喜欢调侃时事热点阐述自己的观点。无形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就被消解,其声音被淹没在众多繁杂的网络观点中,话语影响力逐步减弱。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话语权建构方面还存着诸多问题。首先,一些教育者没有及时认清互联网特点并转变教育理念,依然延续着“我教你听”的灌输模式,仅将网络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和载体,对学生知识和价值需求没有进行研判,在各个网络平台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不足,大学生很难在这种语境下获得情感上的共鸣,汲取成长成才的养料。其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性不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由其教育内容和目标所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是重点,道德教育是基础以及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7]目前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仍局限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没有真正挖掘出新时代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滞后于网络舆论场域新发展和时代新变革,没有将单一的、抽象的传统话语转变为形象、生动的网络话语,没有达到讲好“中国故事”、阐述“中国精神”、形成“中国力量”的目标,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网络上理不能说服人、情不能感染人的被动局面。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不仅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践行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题中之义,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不断满足大学生思想形成与发展的需求,也是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始于1994 年,缘于互联网技术在中国大地的蓬勃兴起。经过二十几年的探索,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94—1998年是初步探索阶段。这个时期主要是网络硬件快速发展,软环境还没有形成,网络信息的负面影响还没有真正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教育者主要从“防、堵、管”三方面来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第二阶段从1999—2000年是主动建设时期。2000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快速发展。各高校主动建设各类教育网站,注重网络负面影响,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网络的方法和形式,既开始丰富内容又进行合理布局。第三阶段从2001年至今是深入发展时期。高校学生对网络依赖日渐加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明显,教育工作者开始全面总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经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
纵观这三个阶段的发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实践和理论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教育实践方面,逐步形成了网络思想政治理论宣传矩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发生了显著改变,同时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应对网络舆情能力增强。在理论研究层面,研究者确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明晰其内涵和外延,并从多学科、多视角展开研究,研究成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实现跨越式增长。这些历史经验为进一步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奠定了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历史前提。
大学生是网络时代的主力军,是民族复兴伟业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的人”的问题。
要做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青年学生肩负起民族使命和时代责任,就必须熟悉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形成与发展规律。“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要真正了解人的本质就必须深入了解他的社会关系。人思想的形成完全由社会存在而决定,并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是在客观外界条件和主观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同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8]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重大变化,处在这个时代洪流中的大学生,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相应也发生变化。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精进教育理念,积极应对这种变化,从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与发展要求出发,主动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生命困顿和信仰追求问题,全面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如果一味地墨守成规,不在内容、方法、载体上进行创新,就必然会落后时代,必然会失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新阵地。
今天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开放的系统,成为人们沟通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重要也是最快捷的工具。所有网民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国度、意识形态的限制自由地进入互联网,满足自己的需求。
目前互联网已经变成了意识形态交锋的最前沿。历史和现实证明,颠覆一个政权、搞乱一个社会,往往从破坏意识形态领域开始。西方反华势力妄图运用互联网来扳倒中国。近年来,网络舆论不断出现一些负面倾向,如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新自由主义、道德相对主义等思潮甚嚣尘上;还有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提出质疑的言论,割裂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历史功绩,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难实现等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正确性提出质疑,甚至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产生质疑。面对这些时代挑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正确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提升自己运用互联网、驾驭互联网的能力,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植入到网络图文视频、音频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持续深化创新各种思政要素,使之在交织之中张力互撑,在交错之中协调互助,真正使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价值认同、道德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不畏艰险、舍生忘死,用臂膀扛起时代的责任,用智慧挑起民族的脊梁,用青春担起世界的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应始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意识形态主战场、面向国家人才战略、面向学生最迫切需求,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问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聚焦的是造就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网络场域后,由于互联网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的特点,造成了教育对象“反客为主”的情况,大学生能否自主地、自发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关键。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个人看法以及地位,即人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虽然是受教育者,但却不是仅仅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他们根据自身的需求,在思想政治活动中能够自主、自动、自觉地发出自身力量,展示出其能动作用,与教育者处于同等的主体地位。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大学生的主动性主要表现为主观能动性、自主选择性和创新超越性。互联网空间是一个“无边界”“去中心”自由开放、多变交互的场域,其中充斥着海量的信息和快捷的信息,大学生会根据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求自主地选择信息资源,并能动地调动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经验,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进而更新自己的知识图谱,有时甚至可以倒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拓展或创新,完成自我超越。
马克思说:“人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10]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彰显大学生主体性,就要研究互联网中如何以学生的内在需求为核心,探索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方法,加强平等对话、互动交流,激发其接受的内驱力。
首先,要重视学生的多层次需求。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方向性、多层次性,其主要源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人生阶段、教育水平、知识结构、道德情操、认知水平等的差异而形成的。多层次的需求决定了接受的多层次性,一方面表现为同一接受主体的多层次需求,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不同接受主体对统一对象的不同需求层次。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的他们有期待自我价值实现的发展需求,有追求公平与正义的社会需求,有拼搏向上的理想需求,有民族复兴的强国需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关切点,立足解决学生的生命困顿和信仰危机,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具体而言,就是要深入研究和关注学生的切实内心需求和价值取向,利用网络空间突破时间、地点等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对学生关注的自身成长发展问题及社会现实热点问题进行有理论、有视频、有图片、有源头的讲解,让学生在虚拟实践中真实感受到理论的力量、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感受到祖国的力量。
其次,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是态度的一部分,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情感无处不在,有时甚至起到了催化或阻碍的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情感最丰富、最敏感、最细腻的时期,也是情感表达最奔放、最强烈、最冲动、有时也是最脆弱的时期,由于人生阅历的不足,他们很容易被误导、被裹挟。因此,我们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善于引导网络虚拟空间中所渲染的情绪,分析网络热点背后的原因,帮助学生建立理性的情感世界,搭建正确的人生信仰的基石。另外,还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严肃认真的,但是它可以通过一种轻松、明快、学生喜爱和愿意接受的网络方式来呈现,多样态、多形式、多技术的网络思想政治环境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化。
虽然高校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彰显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开展工作,但是也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立足于大学生全生命周期流程的现实需要,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趣味,必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
“内容为王”是媒体发展的基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获得大学生的青睐,就必须坚持内容为王。只有秉持工匠精神,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坚持打造有品质、接地气的真实内容,有内涵、意象高远的原创内容,有情怀、感情真挚的情感内容,才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受教育感受和情感体验,才能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性、有效性和导向性。
人在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地确定自己、超越自己、重新认知自己,在历史中确定了自己的“方位”,在时空中锁定自己的“坐标”,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主观判断和奋斗目标。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总是向两个方面努力:认识本质和能动改造。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其实是维持现状保持稳定的过程,是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发现自我本质力量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本身就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客观性和深刻性等特点,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就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可接受性,将这种可接受性转化为教育内容的可接受性,使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和人生目标。
“可接受性教育内容”是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在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社会交往的经历,这些现实经验初步形成了他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评判标准,构成了学生主体的接受心理,且具有导向性,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教育内容的主动选择和客观评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就需要将理论植根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教育工作者要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和自媒体平台积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在党史、国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中汲取人生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中剖析社会现实、掌握民族发展大势,用生动的实践活动阐释理论,用科学的理论解答学生的人生困惑,这样的理论才能被学生选择、接受、理解,才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因此,想要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必须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前经验”,深入挖掘经验中那些积极的、创造性的因素,设计好教育内容,促进学生能够顺利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动力源泉。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并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和改变这个世界,每一次突破都是人类的一次进步和飞跃。大学生在网络场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是自我扬弃和自我净化的过程。一方面他要寻找到与自身经历和主观判断相切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另一方面他会突破和创新,自动地选择那些“新、奇、特”的对象,不断拓宽认知领域、突破思维范式、拓展原有视野,从而获得了新的感悟、新的意义和新的体验,最终提升和净化自己的心灵空间。
“创造性教育内容”是优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本质要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具体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三观教育等内容。它们是内容广博、思想深邃、气势宏大的一幅壮美画卷;它们是蕴涵科学精神、体现实事求是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的精神图谱;它们是以人为本、为民谋利的价值航标。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11]大学生在知识储备上更加完备,在思想观念上更加独立自主,在价值取向上更加求真、求实、求善,这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不能简单复制粘贴过去的教育内容设计,而是要整合教育内容资源,创造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内容,不能一味地“宏大叙事”、脱离学生期待心理,要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多制造“意外”和“彩蛋”,激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积极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切实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和时效性。
话语就是在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动,是一种社会行为,具有解释世界、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的作用。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话语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符号向受教育者传递价值理念、道德标准和政治立场,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沟通媒介。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话语体系方面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索网络语言的特点,厘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话语体系的变革之路,无论在理论研究还在实践探索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较于与传统的话语体系,网络话语更呈现出“可视化”“小叙事”“泛话语权”的特点。在话语的表达上,大家放弃了过去“宏大叙事”和“大道理”的灌输,而以“小中见大”的方式来进行。通常采用记录身边人、身边事为主线的“小叙事”来展现“诗与远方”,凸显出平凡之中的伟大、琐碎之中的恒常,这既是个人意识的觉醒也是对生活本质的透彻领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人们认识方式的转变。新媒体时代,人们的认识途径不仅只靠文字和图片,更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图片来认知世界、呈现自我、传递思想、获取信息。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语言呈现新的特点,要求我们更应厘清思路回到构建网络话语体系的问题中,解决那些“有理说不出”“说出没人听”的痼疾问题。
首先,我们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精心设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网络信息正处于“碎片化”和“快餐消费”时代,我们应该运用“首映”效应,精心制作标题,通过标题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进而滋润其心田。比如《今天,新冠“毒王”落网了》《4 条“分钟定律”,改变无数人》等标题既准确地表达了文章主旨,又引起大家的悬念,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12]
其次,转变表达方式,传统的“宏观叙事”和“大道理”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和表达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要通过平等的对话方式,完成“官方话民间化”“抽象化故事化”的转变,提升表达方式的亲和力和感召力。绝大多数的学生喜欢接受“图文并茂”和“视频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这样会让学生更有体验感、带入感,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最后,加强网络话语权的建构。一方面,深化话语权内涵。创作丰富多彩的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思政文化产品引起大学生关注,并将主流意识形态、爱国主义情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产品中,做到润物细无声,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建立信仰型话语权,这是将“认同”转变成“信仰”的重要方式,只有将情感转化成信仰,学生才能在黑暗之中寻找到光明,在挫败之中寻找到力量,在迷茫之中寻找到方向,才能信念更深、定力更强、意志更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力争在大学生网络互动交流中成为“网络意见领袖”,解决其学习生活问题、生命困顿问题、信仰价值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烙刻在学生的意识形态中,使学生健康的、积极的、正能量的思想道德在网络空间中“安家落户”,使信仰的话语权在此动态变化过程中不断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