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设新形势下提升独立学院招生就业率的方法探讨
——以经济学为例

2022-03-03 08:52裴东慧
关键词:经济学新生院校

裴东慧

(湛江科技学院 广东湛江 524000)

一、独立院校经济学系现状

独立院校大部分成立于2000年左右,距今不过二十年历史,经济学专业一般十几年前才获准招收普通本科生。

目前,独立院校经济学专业专任教师整体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高,究其原因,一是青年教师居多,大多还不具备评比高级职称的资格;二是青年教师以95后为主,个性鲜明,注重生活质量,而且大部分物质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对授课之余的各项比赛、科研、荣誉等的获取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足;另外,“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主要是部分教师对双师型教师没有概念,部分教师认为对评职称加持不大,没有考取的动力。

同时,独立院校的教学管理、办学的基础设施条件等与一本、二本等公立院校也存在一定差距。而这些,都是影响独立院校各专业、也是经济学专业招生、就业方面的关键。

因此,转设后为了提高招生就业率,经济学专业应该结合自身特色,紧抓社会发展机遇,对接企业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

二、存在问题

独立院校成功完成转设后,各项工作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期,然而机遇与挑战永远并存,由于很多学校校名变化后学校知名度下降及脱离母体后社会认可度降低,导致经济学专业就业与招生工作均遇到一定困难,为了长远发展考虑,针对此严峻形势,本文认为应该以建设经济学专业为核心,以招生、教学、科研、就业为抓手,不断提高新生入学率、毕业生就业率,提升经济学专业知名度、社会满意度。

三、经济学发展规划

1.强化专业特色

经济学专业是我校开设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的老牌专业,也是全国各大高职院校普遍开始的本科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宽,可选择继续深造,也可以考公、进入职场等众多选择。然而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经济学专业偏理论远实际、偏学术远应用等弊端导致毕业生就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针对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经济学专业应依托当地经济发展需求,重点建设专业特色,通过差异化发展完成我系培养目标,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社会知名度[2]。

(1)因材施教——分方向培养

目前大学本科招收的新生已全为00后,大部分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对报考专业及毕业后去向均有不同程度了解,基于此经济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可以按新生个人兴趣设立三个不同方向培养,即继续深造方向、企业管理方向、政府管理方向。这三个方向的班级设立在新生报到工作完成以后立即开展,再进行新生调研并按照各自意愿组成班级。

第一,继续深造方向。

①分班结束后,继续深造方向班级有倾向性地配备有名校考研经历、副高级职称的优秀教师任教,针对性提高学生考研信心,树立考研目标,培养学生继续深造的远大理想,打响学院经济学专业知名度。

②该班学生在后续的选修课程中,可以有侧重地选择相关的课程,同时学生参加由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组建的科研小组,提前了解经济学前沿课题,深度参与课题开展,培养学生科研兴趣、科研能力,提高学生考研成功后迈入高水平学校的融入能力;若考研不成功,依托本科阶段有侧重的学习,掌握的系统性知识,也有利于其后续的就业。

③继续深造班设立灵活的进入退出机制。每学期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综合情况申请加入或退出其他培养方向的班级。力争将系部培养资源利用彻底,保证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让人才培养方案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企业管理方向。

①配备双师型、有各种竞赛指导经验的教师,为学生不仅传授经济学专业知识,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及校级比赛,不断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并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及学院现有资源联系当地企业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实习机会,以促使学生早日融入社会。

②设立“精英班”。该班由有企业任职经验的教师担任导师,以校内投教实训基地为依托,主要面向经济学专业大一至大三学生,从中选拔出有扎实的学识基础,对经济、金融行业有自己的洞见或掌握实战技巧的学生,可参与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实习实训机会、参与学院产业研究所、经济研究的科研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时,通过协助组织银行理财、证券投资等经济、金融类竞赛活动、相关讲座及宣传,提升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第三,政府管理方向。

该方向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为有毕业后考公务员意向的学生单独设置。通过了解,近几年,经济学专业部分学生考公务员的意愿比较强烈。根据近几年国家公务员和省公务员岗位要求,经济学专业学生有较大选择空间,但是不足在于公务员笔试主要考查行测和申论,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知识面、应变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基于此针对此方向学生开设相关选修课,并组织相关竞赛,通过提前演练针对性提高笔试水平和临场应变能力。

(2)成立教学团队

作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乃重中之重,唯有不断提高任课教师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扎实的经济学基本功,才能树立学生对美好未来的信心,也才能对得起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职业责任。

①针对核心课程成立优秀教师带头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分别由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教师组成,主要开展教学模式、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教学团队建立微信群,不定期发送提升教学技巧、加强课堂思政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团队每学期需定期组织召开教研活动,相互交流教学经验、观摩优秀教师的授课过程、学习优秀大纲和教案等,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素质;团队需根据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时调整教学大纲和教案的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将最前沿的经济学理念和知识传授给学生。该团队和微信群日前已组建完成,相关工作已着手开展,后续会按照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将工作做扎实。

②同时,拟组建教学质量评价小组,通过课堂听课,全部教师相互之间就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评估,并结合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与年终考核挂钩,通过不断倒逼提高教师责任心,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督促任课教师认真听课、备课,做好听课记录,不再将听课当作是可以敷衍的任务,逐步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3)建立科研团队

为扩大专业知名度,响应学校成功转设之后新形势下的要求,经济学专业必须重点提升专业科研水平,成立由有副高级职称、博士学位的科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带头的科研团队。

①团队建好微信群,对可以申请的课题及时互通有无。团队每学期也需要定期开展讨论活动,有经验的科研人员积极分享有关课题申报、论文写作、修改等方面的经验,通过“传、帮、带”等方式提升新晋教师的科研水平;对取得突出成果的科研人员,应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在学院及学校大力宣传,鼓励其再接再厉,激励其他成员,努力提升全体教师的科研水平。

②针对当地经济发展需求,联合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横向课题、纵向课题申报,拿出滴水穿石的劲头、铁杵磨针的功夫,争取一年见效,三年出成果,五年上台阶,不断提高经济学专业科研水平,提升社会知名度。

(4)成立竞赛指导团队

全面建设成熟的省赛、国赛等学科竞赛体系,后续初步规划依托专业拥有的实验室软件,首先在经济学内部进行竞赛,并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激发学生和教师的比赛积极性,加深教师和学生对比赛的认知,然后逐渐扩大学生参与比赛的范围和类型,逐步形成浓厚的氛围和风气,建立成熟的学科竞赛报考、参赛程序。

可以建立竞赛指导团队,并建立微信群,对本专业学生进行培训,然后参加经济学相关的学科竞赛,通过比赛一步步开展工作计划,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既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经济学知识,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

2.加大招生宣传,提高我系知名度

独立院校经济学专业近两年招生报到率低,要从两大块分析,其中一块是专升本。其招生率低主要是因为专业课考试科目由管理学改为了西方经济学,并增加了数学考试。科目的改变直接增加了专升本的考试难度,造成了报考人数的直线下降。要想提高专升本人群的报考率,目前可行的办法就是加大在理科生中的宣传,该部分学生数学底子较强,报考成功率较高,相应的报考意愿会较强。

转设后,针对普高学生,为了提高招生报到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为全面了解新生报考经济学专业经历,可以计划下一步首先开展对新生的调查问卷,主要了解新生是通过何种途径了解学校、了解学院、了解经济学专业的;对大二至大四学生的调查问卷主要了解学生在求学过程中的自身规划以及对学校对专业的印象等,为下一步招生宣传工作指明方向。

(2)针对后续的招生工作,应该提前谋划,提早着手,组建招生工作专职小组,由专业负责人亲自挂帅,挑选热心本专业发展、专业性强、有亲和力的教师,及形象气质佳、镜头感强的高年级学生,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本专业,提高学校和专业知名度。

(3)线上计划采用目前火爆全网的抖音、微信公众号,拍摄MV发布在学校及学院、系部官网等,面向社会介绍专业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校园美景及校内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及就业前景,并为学生科普经济学是干什么的,主要学什么,应用在什么方向,以及经济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经济学兴趣,提高经济学专业在新生中的知名度。

(4)线下计划结合专业生源地情况,联合校招生办针对性前往生源大市开展讲座、面对面交流等形式为后续新生当面讲解学校和专业情况,扩大学校和专业的知名度。

(5)针对部分学生入学后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经济学专业可计划为新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提高新生对经济学专业的兴趣、信心,并为新生班挑选部分品学兼优、政治素质过硬的高年级学生担任新生班兼职辅导员,关心新生心理变化,及时疏导新生情绪,避免新生入学后因为心理落差等其他因素产生的转专业、退学等个人情绪变化,提高报到率。

3.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率

独立院校作为民办高校,生源普遍分数较低,要想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上与公立高校毕业生竞争,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近几年走访就业地相关企业了解到,企业对毕业生除看重在校成绩之外,更看重学生进入企业之后的融入能力。

(1)首先,在校期间务必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向学生灌输学生的本质任务是学习,如果学习搞不好,怎么让别人相信你有能力做好别的事情的理念,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其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团、各种比赛、活动,同时联系校办、院办举办多种多样的演讲、辩论等活动,锻炼学生沟通能力、表达能力。

(3)再次,针对目前就业市场饱和现状,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努力考取普通话证、教师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等证书,既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又为毕业后就业拓展新渠道。

(4)同时,经济学专业教师每年可以与合作企业人员对大三、大四学生进行模拟面试,针对学生简历制作、回答问题、展示自我各个方面进行指导,既让学生能够了解市场需求,同时提高学生的求职成功率。

(5)最后,争取更多的企业对系部学生进行线上、线下宣讲会;并鼓励学生到周边学校参加宣讲会、招聘会;到正规求职网站投递简历;不要仅仅把求职的目光局限于本校,而是扩大求职渠道。

(6)最后的最后,为大四毕业生开设就业咨询,及时疏导毕业生就业焦虑,帮扶学生树立坚强信心,扶上马送一程,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猜你喜欢
经济学新生院校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重获新生 庇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简明经济学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经济学
新生娃萌萌哒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