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金 超
(河南工程学院 人文政法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
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社会由传统媒体时代进入了自媒体时代。自媒体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模式和生活方式,而且还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充分认识运用自媒体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化路径,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大学生是使用自媒体的主要群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对象。分析自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影响,是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具体来说,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低位、自主的传播主体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以报纸、电视、广播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采用的是“高位”的传播方式,即由官方实施的自上而下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信息发布和思想交流,传播主体的政治站位高、话语权威强、教育内容正、育人意义大。而自媒体采用的是“人人都是‘麦克风’‘摄像机’、个个都是‘电视台’‘广播站’”的“低位”传播方式,传播的信息具有随意性、自主性、开放性。人们使用自媒体可以随心所欲发布讯息、随时随地接受信息、我行我素发表意见,改变了以往信息传播途径单一、信息传播速度缓慢、思想交流困难的状况,加快了学生接受、宣传、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节奏和速度。
(二)平等、交互的传播方式提高了教育对象的广度。自媒体传播的平民性、平等性、交互性激发了使用主体的激情和兴趣,改变了传统媒体“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填鸭式”、灌输式教育,实现了教育的零距离接触和“无缝对接”,创设了一种平等、自主、互动、和谐的交流氛围。这种交流氛围深受学生的喜爱,使学生心甘情愿地参与其中、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新渠道,拓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广度,提高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覆盖面和接受度。
(三)即时、繁杂的传播内容增大了思想引领的难度。传统媒体传播的内容都要经过有关部门的严格审查、认真筛选和过滤优化,传播的信息体现国家意志,彰显主流价值,反映社情民意,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自媒体延伸了人的身体器官,使信息流动的频率加快,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减弱,人们使用自媒体所传递的信息纷繁庞杂、良莠不齐,传播的政治观点多元、思想观念多样、价值理念多变。在这些信息中既有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和主流价值取向的,也有怀疑、违背、反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增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难度。
(四)虚拟、隐蔽的传播渠道降低了教育内容的信度。自媒体使用的低门槛和平民化使其更具虚拟性和隐秘性,其传播的信息有的是客观的、全面的、真实的,有的是主观的、片面的、虚假的。由于其隐蔽性,大学生可以毫无顾忌地发布信息、发表意见、发泄情绪,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心理困惑、情感需求、利益诉求,影响了大学生的正确认知和理性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其对教育内容的认同和对教育者的信任。
(五)自发、随意的传播环境减弱了价值认同的效度。自媒体的“低门槛”和“零距离”特点,使其传播的信息具有随意性、碎片化。不同文化层次、不同人生阅历、不同收入群体、不同利益诉求的人们对自媒体上的同一条信息、同一个事件发表的观点和所持的意见不同,难以形成情感共鸣和思想共识,减弱了大学生接受、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是培育时代新人的摇篮,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要积极引领和指导学生学习、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自媒体已经深入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高校只有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开展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将其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激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思潮、腐朽思想不断渗入我国,给青年学生的成长带来了消极影响和严重危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控制着国际舆论的主动权和网络的发言权,无时无刻不在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争夺高校这块意识形态阵地,争夺青年学生这一群体,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教育显得异常重要。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3]。价值观对文化发展来说十分重要,要想取得这场斗争的胜利,就必须赢得新时代的大学生,就要掌握以自媒体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使其擦亮眼睛、清醒头脑、明辨是非、识别善恶,提高抵御腐朽思想侵蚀和反动言论蛊惑的能力,站稳自己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正确引导和精心栽培。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00”后,他们的知识结构尚未完善、心理情感尚未成熟、价值观念尚未定型,他们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但也容易思想迷茫、心理脆弱、情感冲动。面对自媒体上浩瀚、繁杂的信息,他们会感到有些疑惑和盲从,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其学习和生活,才能使其认清政治方向、廓清思想迷雾、明晰价值选择,才能使其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人生态度、树立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从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等角度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南。大学生只有认真学习、自觉认同和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觉悟水平和个人文明程度,增强自己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本领。
自媒体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良好机遇,也给其带来了严峻挑战,高校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拓展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吸引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来源于生活且超越于生活。教育者要借助自媒体,运用视频、图像、文字、音效等形式,通过各种感官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情感,激发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兴趣和激情,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学生的思想同频、情感共鸣,并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和实际行动。要运用多种形式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情国情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民主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文明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加强思想修养、提升文明程度;要培树先进典型,让学生学有目标、做有所得;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和生活中的堵点,增加宣传的含金量、时效性、趣味性;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校园舆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嵌入学生关心的“信息库”和“问题源”,达到“以小博大”“小中见大”的教育效果。
(二)融入人文关怀,增强教育的感召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教育内容的政治性、政策性,忽视了教育内容的时代性、生活性,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自媒体的发展使教育内容的选取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使教育方式拉近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心理距离,有利于赢得学生的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高校要积极运用自媒体平台,在坚持政治立场、思想引领、道德要求的前提下,渗透人文因素,融入人文关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状况、情感需要和利益诉求,精准掌握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实现与学生“点对点”“心与心”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想、所感、所愿,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魅力和实践价值,把以往抽象、枯燥的被动说教变为生动、有趣的互动交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召力,提升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创新话语表达,增强教育的说服力。说服力是教育富有成效的关键。在“人往网里走,事在网上办”的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处于“无时不网、无处不网、无人不网”的状态。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创新话语表达。要“按照重在建设、以立为本的要求,采用青年学生喜欢的话语表达方式,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教育,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4]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生活实际,采用通俗易懂、轻松活泼、独特新颖的“网言网语”,使教育的表达方式、话语体系符合青年学生的口味。要把教育过程中的政治话语、学术话语转换为符合大学生心理和兴趣的大众话语,使教育者与学生站在同一个角度同一个维度上,切实提升话语的温度,增强教育的说服力。
(四)搭建教育平台,增强教育的辐射力。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被人们所接受、认同、践行,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自媒体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通过自媒体开展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高校要开设自媒体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和教育者个人自媒体用户,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介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通过图像、视频、声音、动漫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展现在自媒体上,引入思政课课堂教学中,使自媒体堂堂正正地走进课堂,使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要充分使用微博、微信公众号宣传伟人事迹、民族英雄、道德模范、身边榜样,制作深受学生喜爱的微视频、微电影等,邀请成功人士和优秀师生进行视频座谈,与学生交流互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受到教育。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学生“意见领袖”,发挥他们“弘扬时代新风、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示范作用,引领和带动其他学生弃恶扬善、见贤思齐。
(五)健全监管机制,增强教育的影响力。高校要成立网络信息监管部门,运用先进的自媒体监控技术,准确掌握学生使用自媒体的数据,及时关注学生在自媒体上接收和发布的信息,建立大学生自媒体使用档案。要建立奖惩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褒奖,对言行失范的学生给予惩戒,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媒体不是私人领地、法外之地,核心价值理念必须被认同被遵从。要构建学校、院系、班级、社团、学生“五位一体”的自媒体教育体系,整合QQ群、微博、微信朋友圈、社交网站等资源,形成各负其责、优势互补、广泛参与的宣传教育机制。要建立联动教育机制,调动教师、家长、员工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构建各方齐抓共管、同向同行的“大思政”格局,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
(六)锻造工作队伍,增强教育的引领力。要加强对教育者的培养培训,提高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强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指导,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改进思政课教学评价方式,增强思政课的互动性、趣味性,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提升境界、增长才干;建立一支以社团组织、学生骨干为主的自媒体运营队伍,培养一些理想信念坚定、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意见领袖”,指导和监管自媒体的运行;开设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学生自觉认同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发挥自媒体的独特优势,营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浓郁氛围,形成齐抓共管、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