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三大发展战略

2022-03-03 07:09何云峰
现代大学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东部战略人才

何云峰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部地区(本文特指西南和西北各省份,不包括广西和内蒙古)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是,与中部和东部地区的高等教育相比,整体上有很大的差距。为了进一步推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结合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切实有效的战略和策略,通过筑牢底部、硬件高标准建设、灵活招揽人才和多渠道拓宽生源等战略,为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提供发展方略。

一、筑牢底部战略,争取后发先至

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要走与东中部地区不同的道路,尤其是要避免与发达地区开展优质高校竞争,也就是要防止加入中国高等教育的内卷。东中部地区总体上经济实力雄厚,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大,发展程度高,而且有很多部委直属高校,西部地区高校要赶上和超越他们,是相当困难的。所以,西部地区不宜追求“赶超”,而是要强调筑牢底部,将每一所高校的质量都提高,形成整体集群效应。

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布虽然有较大的地区差异,但国家总体上还是比较关注缩小地区差异的。根据软科2020年发布的中国大学排名数据,全国前100强高校中西部地区有15所,占15%,其中“985工程”高校7所,“211工程”高校2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7所。[1]从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西部地区人口约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7.12%。[2]这一比例与西部地区23所入围全国100强高校的比例大致相当。中东部高校每年有一定的面向西部地区倾斜招生政策,因此,西部地区的人均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并不是很落后。问题的关键在于西部地区省际差异过大,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在西部各省份之间如何实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是后发追赶,推动整体提升。虽然西部地区的人均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与中东部相比差距不大,但总体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追赶”战略的意义不大,建议选择大力提高整体水平的发展战略。西部地区整体高等教育底部筑高之后会产生“拱出效应”,也就是会把现在的优质高校进一步抬高,拱到更高的水平,即使保持现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水平,也能明显缩小与中东部的差距。把战略重点放在抬升底部,用后进追赶先进的办法,可迫使先进在后进的追兵压力下,继续发展和前进。这样的战略选择,符合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即通过高等教育内部驱动力的作用推动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事物内部的发展动力才是根本动力。如果过于强调外部施压,往往会破坏高等教育的发展生态,造成揠苗助长的结果。即使一个地区没有优质的一流学校,但是,只要没有绝对薄弱学校,那么这个地区的整体教育水平就不会太差。走平均水平提升路线还是走少数冒尖发展路线,是两种不同的思路。

二是底部抬升,形成错位优势。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各种教育资源有限,尤其是对人才的吸引力有限,过于集中力量与其他地区开展优质高校竞争,要取得胜局是非常困难的。即使达到了中东部地区优质高校的水平,也可能沦为后者的人才蓄水池,从而导致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亟须的人才仍然短缺,使高等教育对本地区的实质贡献不大。这会大大降低投入产出的效能比。筑牢底部意味着优先重视区域内后发薄弱高校的发展。抬升底部高校既能提升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又能和中东部高校形成错位发展的优势。换言之,照搬东部集中培育优质高校的做法,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是“不划算的买卖”。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实力整体要雄厚许多,跟他们进行优质高校竞争,无疑会形成高等教育的严重内卷。

三是有效避免人才流失。高校应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但是,不同层次的高校对社会的实质性贡献是不同的。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可以发现,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来自地方高校,这意味着非“双一流” 的地方高校往往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很高的贡献显示度。筑牢底部的战略正好是把战略重点放在对地方发展有实质贡献的地方高校上。事实上,西部地区优质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流向东部居多,而从中东部高校反向流动到西部地区的人才却很少。因此,集中发展少数优质高校的结果是人才的净流失严重。可以说,人才流失是西部实现后发先至的最大障碍。加大对地方高校建设的投入,是留住地方性人才扎根地方的根本途径。把中低层次的地方高校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既能够留住地方人才,又有利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总之,西部地区应该好好梳理一下高等教育的家底。在摸清实情之后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底部发展战略。特别是要避免长期困扰中国高等教育的高校标签化问题,一旦学校被贴上“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等标签,其他高校就会被歧视和边缘化。所以,在实施筑牢底部战略的时候,一定要去标签化,要有整体发展思路,而不是重点发展几个所谓的“标杆”当花瓶。

二、高标准硬件战略,平衡地区差异

西部高等教育的振兴可用高标准的硬件建设来弥补地理区位的劣势。随着脱贫攻坚任务取得胜利,西部高校作为后发地区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机遇,充分利用战略倾斜和政策优势,在学校硬件建设方面努力做到一步到位。也就是,要制定和实施跟发达国家差不多的硬件建设标准,以展现西部地区走教育优先发展的道路。所谓优先发展,就是先于其他所有方面而得到有保障的超前发展。而硬件高标准建设正可以很好地体现发展的优先性。

一是用高标准教育设施弥补地理区位劣势,彰显西部地区的发展追求。国际上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国家的校园设施建设,基本上是向商务楼建设标准看齐。有的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并不十分雄厚,但是,采取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施非常高的校园设施标准。如果西部高校也采用这样的硬件超前发展战略,那么硬件设施建设的高标准就可以充分展示高标准建设的西部教育发展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高起点的硬件设施会对人才甚至生源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在交通和通信越来越便捷和发达的现代社会,地理区位的重要性逐渐被淡化,代之而起的是一流的硬件设施对人才产生的魅力。为了助推西部腾飞,高等教育要走在前面,起引领作用,学校硬件的高标准建设,既彰显高校设施的先进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地区发展的追求高度。

二是用高质量的数字化建设实现发展跃升。数字化发展程度高可以迅速缩小西部地区高校与中东部发达地区高校之间的差距。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主要依靠图书资料、数据库、数字化文献资料和发达的通信设施,而不是主要依赖于实验设备、装备和仪器。因此,信息化时代数字化建设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十分关键。这既包括“智慧教室”“在线教学平台”等的建设和有效运用,也包括数字化校园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现阶段人工智能在校园数字化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重视,在校园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智能搜索、智能控制、语言和图像理解等。西部高校要顺应数字化校园发展的大趋势,在数字化信息和网络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全方位地建立起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形成超越传统教育教学手段的新型虚拟教育环境。例如,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建设。由于期刊数量过于庞大,没有哪家高校图书馆能够订阅所有期刊,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订阅期刊数据库。当然,现在还有大量的数字图书馆,通过传统书籍的电子化,大大提高检索和使用效率。现有的各种数字化渠道,对于西部地区高校的厚积薄发,将起到弯道超车的急速推进效果。

三是从国家战略安全高度在西部适度布局高精尖实验室,以克服东部过度集聚的弊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说,重点科学研究实验设施在各地的分布应该有长远考虑,不宜过于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要适当布局于西部地区。尤其是某些跟西部地区发展直接相关的科学研究设施,完全可以由国家直接投入建在西部高校。如果西部高校的某些实验室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就自然而然可以吸引世界级科学家来开展科学研究合作。这样,国家的战略发展布局跟西部高校的战略发展直接挂钩,可以提升西部振兴的站位高度。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的时候,中国的高等教育几乎一片空白,国家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在全国各地布局了不少战略性的高校,这一举措对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四是用高参与度的社会力量取代政府包办,形成全方位的支持结构。高校应该被看作是自食其力的办学主体,强调由举办方、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分担办学成本[3]。西部高校应该按照这样的成本分担理念去配置资源。也就是说,西部地区高校的发展首先要坚持政府主导,以显示在战略上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但是,同时也要调动各方积极性,让社会力量助推高等教育发展。比如,许多发达国家对高等教育有特殊的扶持政策。在这些国家,除了捐资建造教学设施可以获得税收优惠以外,电力公司、电话公司、互联网公司、煤气公司等都对高校采取优惠措施,以显示对教育的社会责任;许多企业面向高校招聘寒暑假实习生,向学校提供产学研一体化基地支持;企业直接将产品开发实验室设在高校;等等。高校是办学主体,政府是管理主体,学生和家长是求学主体,社会是辅助力量。四方应该各就各位,各自不缺位,才能很好地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

总之,西部高校在硬件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应该走循序渐进的道路,而是要一步到位,实现硬件的跨越式发展。要像居屋购置和安家那样,先让硬装修达到应有的高度,再逐步配置软装饰,短时间把所有高校的硬件配置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然后再逐渐提高软件能级。

三、灵活招揽人才战略,加强制度创新

高等教育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硬件能级提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西部高校的地域劣势,但不能彻底改变这种劣势。更重要的是,高校的优秀人才引入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这里的关键是灵活的人才战略定位。换言之,西部高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在人才招揽的灵活性上下功夫,要学会用灵活性去消解地理空间的劣势。

一是人才流动机制要有灵活性。目前,高校一般有全职入编的长聘教师、短期聘请的合同岗位教师、兼职教师、代课教师、退休再就业教师等多种用人机制,其中,以全职入编的长聘教师为主。把不同的用人机制加以清晰分类,然后设定不同的条件,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交给教师自己,可能会更有吸引力。如果教师入职的时候可以自由选择合同聘期的长短,到期自由流动,那么,这种灵活的人才使用机制的效果可能更好。人才流动过于频繁,甚至留不住人才,是西部高校最头疼的问题。为了留住人才,高校通常会设置各种制度障碍,卡住人才流动。而靠硬卡,往往留得住人留不住心。关键是要做好各种服务工作,让人才可以真正发挥作用。人尽其才,每个人有自我实现、自我出彩和发展的机会,这才是最重要的。正常的人才流动应该鼓励,哪怕是做人才跳板,也不要担心。因为只要用人机制好,流出容易,流入也会容易。目前流入之所以难,是因为担心流不出去,担心被卡,担忧来了就走不了。如果来去自由,自主选择合同期限,反而可能吸引很多人才流入。西部高校如果想把人才紧紧拴住,死死拽在一个学校,反而可能没有人愿意进来。按照马克思的自由劳动理论,劳动者有权自由选择工作单位,否则,就会成为他一贯反对的“强制劳动”。马克思说:“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此,这种劳动不是满足一种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4]用人机制的灵活性体现劳动者的自主性,能提高教师劳动的自由属性。当劳动的自由属性得到丰富和提升的时候,教师才会有“劳动幸福”[5]。西部高校应该在这样的灵活机制上去发展,才符合高等教育自身的客观规律。

二是人才退休制度要有灵活性。可以通过大力开发高层次退休人才再就业的潜力去激活他们的劳动创造力。高校教师60岁退休,的确有点浪费。特别是文科教师,很多到了退休年龄仍然处于劳动力旺盛期,而他们退休之后便处于闲置状态。如果西部高校能够制定专门的针对性政策,把这种人才充分利用起来,就极有可能激活这个人才群体,使之发挥巨大的作用。目前的法律条文对退休后再就业人员法律主体地位的规定模糊,劳动权益保护也存在一定的困境,因此,“需要对退休制度的内涵、社会保险待遇与退休制度相互依附的问题进行立法重构”[6]。我们可以从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找到依据,即用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的方式进行约束。《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23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7]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部高校通过劳务合同关系大量使用退休再就业人才,是可行的一种选择。西部高校在必要时可以实行灵活的弹性退休制度,这样就可以招揽不少人才。

三是人才培养制度要有灵活性。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都是统包统分的。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计划,高校按照计划培养人才,实行工作分配制度。这样,高校学生只要毕业就有工作保障。高校毕业生按计划分配的最大好处是不会导致人才浪费和闲置。西部高校是否可以有限额地采取这样的计划经济政策呢?我觉得完全可以尝试对部分人才实行有计划的定向培养,可以先试点后推广。高校自身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为西部高校定向培养的人才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在中东部地区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下,西部高校局部采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才培养政策,提高人才自给自足保障比例,减少对外部培养的依赖,有助于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比如,招收博士研究生同时配备留校名额,就可能会吸引一些优秀人才进入西部高校。

四是招生制度要有灵活性。中东部地区高考的难度在不断加大,而西部地区相应的难度要低一些。有鉴于此,西部应该有不同的教育政策。例如,不强调普职过早分流,或者降低职业教育的分流比例。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适龄人群进入西部高校学习,从而给西部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本土人才。这样的因地制宜政策可以给西部高校提供更多的本土生源。同时,中东部高考入学难度高,导致大量的高中毕业生有高等教育入学意愿却不能进入中东部高校深造,西部高校可以针对中东部地区的这种情况制定适当的申请制入学制度,吸引中东部生源到西部高校学习。

从筑牢高等教育的底部,到硬件优先超标准发展,再到灵活招揽人才,西部高校需要一系列的组合拳,制定符合西部实际且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战略,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中东部战略人才
人才云
吉林一号卫星在吉林省中东部松林变色立木监测中的应用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中东部地区历史文化古城镇色彩的表现特征
战略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战略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