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洁琴
笔者对照《开国大典》一文和中央档案馆解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原始影像资料,发现课文里藏着巧妙的“摄影视角”。阅读本文,犹如观看一部制作精良的纪录片。整场活动介绍得质朴生动,既庄重又深情,让读者身临其境地领略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严、隆重、热烈。
结合文本特点、语文要素及单元习作,教学本文可以设置驱动性任务情境:学校正在举行运动会,想请你拍摄运动会的场面,制作一份运动会纪录片,包含照片、视频和解说词,你打算怎么完成这项任务?
为完成好此次拍摄任务,我们必须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记录开国大典盛况的内容和方式。思考讨论:开国大典如此宏大的场面,如此众多的人物,在长达一整天的时间跨度里,作者是怎么选取素材和组织素材从而准确清楚地进行了全景式介绍的呢?
1.移动镜头交代环境。
特定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展开的,环境的布置昭示着活动气氛和活动意义。本文第2、3自然段交代了会场环境。会场设在天安门广场,作者结合广场丁字形的结构,按照从北到南的方位顺序交代了天安门广场的环境,特别写到“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然后写了主席台,“镜头”移动掠过城楼檐下的八盏大红宫灯和八面红旗。
为什么要写天安门广场和主席台周围的环境?因为这里是举行盛典的位置,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写电动旗杆,因为后面要写到升国旗;写大红宫灯、红旗,是为了体现热闹喜庆的气氛。
2.镜头聚焦展现人物。
人在特定场景中的活动构成了开国大典的主体内容。典礼前,广场上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作者的“镜头”捕捉到了人们“擎着红旗”“提着红灯”,这为后面的游行做了交代。“镜头”还聚焦了“工人队伍”和“郊区的农民”,工人和农民是当时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这样的聚焦,凸显了新中国的成立得益于广大工农阶级的全力支持,而这两大群体也正是新中国的主人。
下午三点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特写镜头”聚焦毛主席。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亲自按动电钮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以及向群众挥手致意。在这些关键节点上,“镜头”聚焦、定格,展现了毛主席的光辉形象和伟人风采。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镜头”在领袖和群众之间不断切换。以第5 自然段为例,先写“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然后写“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再写“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这样的切换体现了领袖既受万人拥戴,又与人民紧密相连,表达了人民对毛主席的敬仰和爱戴之情,“镜头”切换的目的是表达情感。
1.有序的造型空间。
开国大典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全文按照典礼进行的顺序叙述,在每一个环节中,又灵活运用时间顺序、出场顺序等进行局部介绍。
第1 自然段介绍参与人群。仅用四个“有”,就清楚地介绍了三十万参与人群的概况。典礼的主体部分按照活动程序介绍,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典礼的各个流程。阅兵式则是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先整体介绍受阅部队,再按照各个方阵的入场顺序进行介绍。在介绍的过程中,注意突出各个方阵的不同特点。
2.丰富的视听体验。
课文对场景的记述,既向读者展示了画面,又注重色彩和声音的表达,使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画面中有大量表达喜庆热闹的红色,如八盏大红宫灯、八面迎风招展的红旗、擎着红旗提着红灯的群众、游行时的火把等。
画面中还有声音的效果。如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的声音、宣读政府公告的声音、鸣礼炮的声音、群众游行时高呼的声音以及毛主席回应群众的声音。
解说词的撰写,需要学习课文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录活动场面的。
1.点面交替。
在典礼部分,“点”的描写集中在毛主席身上,因为毛主席代表新中国领导人的形象。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宣读公告,都是极具历史意义的言行,非常值得记录。“面”的描写重点是到场的三十万人,代表全国各族人民。三十万人目之所向,亦是心之所向;三十万人的欢跃,亦是全中国人民的欢跃。“镜头”不断在“点”和“面”之间交替切换,毛主席的声音与三十万民众的声音相互呼应,表达了领导与人民心连心的鱼水之情。
2.各有侧重。
在阅兵式部分,课文重点写各个方阵,这里突出的是各个“点”,表现了不同方阵的风采,如海军突出服装颜色的特点、步兵突出方阵行进的特点、炮兵突出武器装备的特点等。在群众游行部分,则侧重写“面”,重点表现游行队伍声势浩大,欢欣鼓舞。
从摄影视角看场面记录,我们就会发现作者对“点”和“面”的选取有着鲜明的目的性和强烈的情境性,文字介绍则灵活运用点面结合表现场面。基于对课文内容和写法的思考讨论,可以拟订如下拍摄框架:
记录运动会的目的,是呈现运动会精彩、热烈的活动场面,记录运动员比赛的情况,表现少年朝气蓬勃的活动风采、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相互支持的团队力量等。根据记录目的,我们需要拍摄运动会场地的环境、开幕式、比赛过程、颁奖仪式等。拍摄整体按照时间顺序进行,“面”的选择要有宏观的活动场景,要表现热闹欢腾的活动氛围;“点”的选择要有各项赛事中有突出表现的运动员,有默默付出的教练、裁判,有积极支持的啦啦队。所选内容要能交代环境、烘托气氛、表现人物。
在开幕式活动中,可以学习课文典礼部分点面交替的写法,既要写主席台上领导的致辞,又要写各班同学的表现;入场式既要写主持人,又要写各班同学的入场。在撰写具体赛事时,学习阅兵式的写法,侧重写比较突出的“点”,也要写“面”。突出的“点”是运动员的风采,啦啦队可以作为“面”来写。灵活使用不同的点面结合写法,既可以写出整个场景,又能写出同学的表现,记录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
讨论好拍摄框架后,就可以分工拍摄记录了。可以根据需要,把全班同学分为拍摄组、文字组。拍摄组“面”的拍摄可分为大场景组、小场景组;“点”的拍摄分为运动员特写组、啦啦队特写组、教师特写组、领导及后勤特写组等。文字组负责解说词的撰写、修改。影像与文字合成后,要共同讨论修改,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