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艳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2021年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强调,梯次推进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北京明确提出,到2035年北京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近年来,北京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但农业农村发展仍面临不少矛盾和挑战,农业农村是北京现代化的主要短板。新时期北京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形成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都样板和首善示范。
我国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认识经过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将农业现代化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巩固和加强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农村,重点强调农村的生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生产力快速发展,农村的面貌日新月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将新农村建设与农业现代化作为推动“三农”工作的重点。进入新时代,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首次把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一并作为“三农”工作的总目标。
农业农村现代化涵盖了农村产业、生态、乡风、治理、生活五个方面的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农业现代化是将传统农业改造提升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属于产业现代化的概念,具体包括种业发展、农业科技、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的现代化。农村现代化是推动落后农村发展为发达农村的过程,属于空间或区域现代化的概念。农村现代化既包括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农村产业机械化等物的现代化,也包括农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等人的现代化,还包括农村教育、医疗、公共管理等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农业现代化作为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农村现代化是空间载体,提供人口、土地等资源支撑,农村的基础设施和治理水平直接关系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
构建新发展格局拓展了广阔空间。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城乡经济循环作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释放了农业农村的投资和消费,拓宽了农村发展空间。北京的农业占比虽小,但京郊面积很大,随着农业的多种功能、乡村的多元价值的开发,城市的资金、人才流向乡村,乡村资源不断被挖掘盘活。近年来,北京创建了700多家乡村民宿品牌,盘活了闲置农宅2000余户,吸引社会资本近百亿元,成为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民宿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乡村旅游消费的增长。据统计,2021年,北京有农业观光园1009个,实现总收入18.4亿元;实际经营的乡村旅游单位(农户)6793户,总收入14.1亿元。①文中数据来自北京统计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了要素配置。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三地农业合作不断加强。在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开展产学研合作、发展都市农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北京加大了对农业龙头企业在京冀开展畜禽养殖和蔬菜生产的支持力度,深化农产品产销对接合作,农业区域合作构建环北京“1小时生活保障圈”。三地共建了京津冀农业资源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不同层次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在智慧农业、现代种业、农产品产销对接等领域创新合作推进机制,提升合作层次和质量。
城乡融合持续推进注入了新的活力。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抓手。北京立足市情特点,利用“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推动城乡功能、要素、服务等的融合发展。建立了生态涵养区与平原区结对协作机制,如东城区—怀柔区、西城区—门头沟区等,加强资源互补、共建共享。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农宅,发展乡村旅游、养老、文创等新业态;推进“北京科技小院”拓面提质,发挥科技带动作用,目前已建成60多家。北京率先建成了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全国领先,城乡养老服务设施逐步健全,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强调要把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四个优先”落到实处,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产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一是农业产业化生产不足。目前,农村耕地碎片化比较严重,大部分地块在10亩以下,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主要“菜篮子”产品自给率持续下降,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差距大。二是农业科技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偏低,据测算,农业科技投入强度为1.61%,②张光连主编:《北京乡村振兴研究报告(2020)》,中国言实出版社2021年版,第15页。为北京科技投入强度的1/4左右。农业高效设施技术储备不足,设施农业机械化率较低。科技成果应用不足,导致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2.6万元/人,相当于北京市社会劳动生产率的9%。三是农业经营主体分散,带动性不强。农民户均承包土地4.4亩,基本都是小农户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多、规模小,总体带动能力较弱。2020年底全市共有合作社7213家,社员21.1万人,平均每个合作社仅吸纳29个农户。
乡村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然薄弱,农村规划建设与美丽宜居的目标要求还有差距。基础设施存在短板。全市有近一半的村庄没有配套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处理率比全市平均水平低34个百分点。乡村部分排水、灌溉和电力等配套设施承载力不足。已建成的基础设施缺乏管理维护,乡村新基建还不够完善,智慧农业、农村电商、农业数字化的现代农业配套服务设施设备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公共服务有待提升。不少农村建立了公共文化机构,但多数条件简陋、利用率低,缺乏长效运营机制。乡村治理人才缺乏。北京农村党员60岁及以上人数占比近一半,老龄化现象严重。个别乡村治理效能不高,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偏低。
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城乡收入差距较大。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1∶1,排在全国第22位,收入绝对值差距由2015年的32290元扩大到45476元。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303元,收入差距绝对值增加为48215元。农民经营性收入较低。2020年,农民经营净收入占比只有5.35%,处于较低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产业链较短,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民收入少。同时,农村缺乏新产业、新业态,收入结构单一,增收渠道较窄。
2022年4月23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北京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十四五”时期,北京将紧紧围绕农业高质高效目标,塑强“服务市民、富裕农民”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围绕乡村宜居宜业目标,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战略后院”“美丽前院”;围绕农民富裕富足目标,推动形成城乡共建、共治、共享、共富的发展格局。全面实施稳产保供能力提升工程、现代农业发展载体打造工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工程三大工程,发展现代种业、绿色有机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五大产业,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科技赋能提升农业现代化。积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利用首都科技资源,大力发展智能温室、植物工厂、设施农业综合体,因地制宜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形成高精尖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绿色有机农业。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出台了《北京市种子条例》,推进全国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种业之都”;加快建设平谷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聚焦现代种业、高效农业设施、智能装备、数字农业等重点领域,研发农业核心技术,带动首都农业科技水平提升,把农业科技创新纳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针对当前土地零散、经营主体分散等问题,推动土地流转,实施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把具备条件的规模经营户培育成为家庭农场,引领家庭经营向标准化、专业化经营加快转型。
首善标准推进农村现代化。作为首都的乡村建设要以首善标准要求,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家园,推进农村现代化。制定乡村建设行动规划。根据国家《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高标准制定北京乡村建设行动的具体方案,明确乡村建设的原则、目标及主要任务,推进“三区四类”村庄建设。①“三区四类”,即三区为城镇建设区、生态保护红线区、乡村风貌区;四类为城镇集建型村庄、整体搬迁型村庄、特色提升型村庄、整治完善型村庄。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建设。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挖掘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沟域、人文传承、红色经典等优势,建设具有北京韵味的乡村,培育“门头沟小院”“运河村落”“京韵满乡”等特色品牌,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提高乡村建设标准和水平,完善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投入,主城区对农村乡镇学校、卫生院手拉手进行帮带,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运用科技化、数据化手段推动乡村治理转型。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首都乡村治理效率,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多措并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利用首都大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通过订单、定向、定岗培训等形式,推动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同时,开发农村社会管理服务岗位,创造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根据首都居民的消费需求,引导农民提升农产品品质,适当进行农产品的初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引导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多种经营,多渠道增加收入。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基本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并建立长效巩固提升机制。各级政府在规划、产业、土地、财政、税收等方面完善政策体系,支持集体经济发展。挖掘优势生态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盘活集体资产发展物业经济、领办创办服务实体等多种途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现代化。北京的乡村由于位置、功能定位、发展条件等不同,乡村类型多样,要结合各地实际,分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规划先行。在各区、镇村原有乡村振兴规划基础上,结合发展形势和新的要求,编制新阶段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和任务,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指引。探索不同发展路径。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结合北京涉农各区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难点问题,探索不同发展路径。如海淀区推进集体产业承接前沿技术成果转化,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平谷区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园,探索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路径等。加强考核与引导。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进行考核和监督,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加强宣传和引导,激发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良好氛围。
改革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在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政策保障,推动各类要素从城市到乡村的畅通流动。出台乡村产业发展的用地政策。在北京用地减量的背景下,尽快出台零散配套设施用地的政策,完善利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的支持机制,保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见得着地、用得着地。加强乡村各类人才建设。充分利用首都的人才资源,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加强乡村专业人才培养,如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规划师、乡村医生等,支持农业科技人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创业。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乡村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投入乡村振兴,对这些企业配套设施建设补助及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成立北京乡村振兴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构建起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