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学创新思考

2022-03-03 01:45:43孙梦碧
关键词:汉语教学内容体系

孙梦碧

(昆明城市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

目前,社会对具有实践能力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为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学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提供保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实践教学是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许多高校就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学的实践教学进行了很多探索与研究。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学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可以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发展提供保障,提高本科专业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水平。

一、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学创新现状

目前许多内地高校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中,将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学生实践教学模式、理念、体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监督管理等方面。同时,在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中,也进一步提出构建教学实践平台和实践基地的重要性。学校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实践教学创新中,积极探索全过程的实践育人模式,并通过知行研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的作用。部分学校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发展的方向、实践教学模式。总体而言,各个学校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和改革工作愈发重视,而且构建很多海外实习基地,加强国内留学生资源的运用。一些高校也通过大学国际文化交流,满足学生实践学习需要。从学校办学定位、学生实践能力发展角度而言,进一步探索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模式,依然是当前的重点内容和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学创新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新时期背景下,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学创新,是强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向。然而,当前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下,其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学依然存在缺乏实践教学体系的问题,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中,未能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点也是优化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如果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势必会给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带来不利影响。在现有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部分学校和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在实际教学中不重视实践教学。而且在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也未能有效体现出系统性、规模性,各个课程之间缺乏内外关联,对学生实践能力考核和评价的方式相对单一,进而影响相关工作有效开展。另外,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灌输,其课程的设置也是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主,学生缺乏参与实践学习的机会,进而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效果不理想,进一步阻碍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教学水平提升。

(二)未能突出实践教学的特色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内容包含校级公共性实践教学活动,该活动主要通过新生军训和寒暑假社会实践等方面体现出来,还包括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实践活动在组织与开展中运用校内模拟教学实践、校外实习实训实践等。当前因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教学的专业开设时间较短,所以在实践教学方面缺乏丰富的经验。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中,通常借鉴原有的传统实践模式和相关教育内容,未能将新时期背景下的实践教学特色彰显出来,导致专业教学很难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人才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最终使实践课程教学背离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难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创新型的应用型人才。本科专业在课程教学与发展中,汉语国际教育的实践教学应该结合学生学习需求,结合实践教学特色开展教学工作,不断培养学生一种实践与创新能力。由于部分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重视不足,所以在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建设、突出实践教学特色等方面存在不足,最终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还会导致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学创新发展效果不理想。

(三)学生实践教学条件不充足

部分院校因受到地域等因素影响,所以存在缺乏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实践教学条件、资源等情况,未能创建海外见习和实习基地。在现有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学中,部分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践仅局限在课程教学期间的模拟教学方面,或者参与当地中小学进行实习和见习,学生缺少走进留学生课堂进行实践教学的机会。这样必然会影响整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难以将国际汉语教学的特色体现出来,不利于满足对外汉语教学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课程实践要求。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中,部分学校忽略校企合作,未能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为学生实践能力发展提供充足的实践教学条件和平台,从而使学生的实践知识学习渠道单一,只能通过课堂了解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教学的相关实践内容,缺乏理论知识联系实践的应用机会,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效果不理想。

三、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学创新原则

(一)系统性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学创新与发展中,学校和教师应该坚持系统性的原则,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目前现有学校的汉语国际教育分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单一,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缺乏系统性,最终造成各门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不大。为解决相关问题,学校在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应该体现出系统性特征,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还要做好实践教学内容与其他专业之间的教学融合,循序渐进地完善语言类、跨文化类和教学技能类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在系统性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学创新中,学校和教师应该坚持理论知识联系实践的系统性原则,重点加强汉语国际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知识之间的结合,并打造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堂教学体系,从而使学生在了解汉语国际教育理论知识以后,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二)渐进性

本科专业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为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设计和优化。例如,针对大一年级的学生实践教学内容,重点为学生设计可以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育内容。在大二年级的学生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中,其教学内容应该偏重跨文化类课程,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调查与分析外国留学生语言学习情况和特点。在大三年级的学生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中,应该重点进行教学法课程的设计,加强学生对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可以模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加大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力度。在大四年级的学生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中,可以重点开展留学生课堂的真实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完成教学案例的设计以及撰写相关毕业论文,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发展。通过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学生实践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

(三)实践性

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学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教学应该坚持实践性的原则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且本科专业教学和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出具备国际汉语教学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实践教学中应该重视国际汉语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际传播能力的培养。在有效落实相关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学校应该有效组织和开展实习实训、实践类课程,并且将该专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体现出来。比如,书法创作、剪纸艺术、民歌戏曲等课程都可以将该专业教学的特色展现出来,进一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发展的学习能力。在实践性的教学原则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实践教学工作,并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学习中,提升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学创新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当前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础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其目标体系也是实践教学实施与评价的主要依据。在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中,学校应该以学科发展、专业要求、职业需求为依据,结合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设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让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通用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同时,学校和教师可以参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改革要求以及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合理优化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还要在目标体系的构建中融入基础实践能力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目标。以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为根本,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应该做好学生理论知识联系实践的课程体系建设工作,重点培养学生理论知识联系实践的创新能力。而且学校可以在重点优化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组织针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活动、创建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在实践当中,提升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此外,在实践教学体系建构中,学校和教师应该及时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教学内容,结合市场对学生实际能力发展的需求,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让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教学课程、活动学习到更多专业知识,为学生将来的实践应用和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二)有效突出实践教学的优势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中,学校和教师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将该教学的优势体现出来。首先,教师可以将实践教学培养过程化,在实践教学的安排中重视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的优化,还要结合学生学习和发展实际特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同时,实践教学要想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而非流于形式,需要遵循实践能力形成的一般规律,在实践教学全过程中渗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达到实践能力培养过程化的目的。其次,教师应该将实践能力培养精准化。在有效突出实践教学优势的过程中,其实践教学应该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有效增强实践教育的育人效果。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可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学情特点和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为导向,令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学生需求、特点之间有机融合,教师应该做好教学过程的管理控制工作,对学生进行精准培养和因材施教。从而逐渐发展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实践教育效果。最后,教师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在一体化的教学中,应该达到二者相互补充的目的,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密切配合,从而将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以及特色体现出来。

(三)做好与海外院校合作工作

在强化实践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该做好与海外院校合作办学的相关工作。一方面,学校可以构建针对实践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水平。在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中,可以积极聘请海外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然后由校内现有教师与海外院校教师组成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帮助校内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并通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实践学习效果。学校可以采用招聘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校内外人员双向流动,及时对实践教学实施结构进行优化。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在加强与海外院校合作教学过程中,可以与海外院校共同创建针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地。在实践基地和海外实践平台的建设中,应该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积极为学生提供实训实践以及实习的机会,逐渐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养。

结语

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过程中,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教学应该解决现阶段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结合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特点,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还要有效突出实践教学优势、做好与海外院校合作教学工作,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水平。

猜你喜欢
汉语教学内容体系
学汉语
金桥(2022年6期)2022-06-20 01:36:16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6
追剧宅女教汉语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8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中国火炬(2010年7期)2010-07-25 10: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