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符号及其传播系统建构

2022-03-03 03:26焦红波
新闻爱好者 2022年7期
关键词:符码接收者符号

□焦红波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困难的有力武器和传家宝,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呈不可逆转之势,但“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汇聚中华民族磅礴力量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在现代符号学视域中,文化传播是一个符号过程,其依靠符号发出者符号编码和接受者解码并不断交流互动的文化意义过程。本文尝试以文化符号为视角分析红色文化的生成逻辑和内在机理,探讨红色文化传播的载体和路径。

一、红色文化符号及其生成机理

百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站起来”,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起来”以及发展形成新型现代化道路走向“强起来”的历史实践中,共同创造和不断发展了具有鲜明特质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内涵丰富、立场鲜明、功能强大,是对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象征与表达,是符合主流价值、时代主题、文化习俗和人民需求的文化系统及价值体系。可以说,红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文化、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并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符号化进程。

那么,红色文化符号是如何生成的呢? 在符号学视域中,人不仅仅生活在现实的物质世界中,而且还生活在自己创造的文化符号世界之中。人类历史与其他生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类社会可以不断创造和使用属于自身的符号系统来认识及把握外在世界,整个社会历史的过程就是不断符号化的过程。“文化表示的是从历史上留下来的存在于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借此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3]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价值观念通过客体得以实现,客体凭借主体的价值取向而成为有意义的存在物。因此,意义就是人面对客观世界、主体、事件、文本等产生的解释行为。意义活动是人的生存的基本方式,也是人与其他动物的重要区别。当然,意义表达必须要有物质载体,也就是符号,没有符号意义活动无法进行,即使能够生成知觉意义或前符号的意义,没有符号载体意义也无法外在化表达出来,其他主体也就无法接收与解释。符号、文化、人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断生成着人之生存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属于人的世界、文化的世界、符号的世界。

内在而言,红色文化的生成机理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符号的编码对红色价值的融入。符号必须能够表达和传递意义,符号接收者必须对符号进行解释,否则就无法理解符号所表达的特定意义,而要解释符号就需要掌握符号的编码规则和符号构成要素,即元符号。元符号是解释符号意义的符码的集合。意义不是直接给予的,任何一个符号文本都是按照一定编码规则(语法)编制的,而符号意义的植入和被解释或者重建都需要相同的编码规则,即符码。单独的符码不具有编码规则和语法控制作用,它作为元素,仅在个别符号文本的构成和理解中起作用,而符码的集合也即包含最广的覆盖面和意义植入及重建规则的符码所构成的元符号才是符号文本成立的条件。因此,符号活动的底层是符号的意义文本,研究符号就必须深入到元符号,即符码和编码规则层面。就红色文化而言,红色文化价值观念主要是在文化对人的意识观念形成产生影响的过程中“植入”人的意识的。红色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的对象化,首先通过语词表达、概念置换等方式而进入文化符号的符码甚至编码规则,即元符号,其次是以构成文化的基本元素和构成条件参与到文化生成和发展过程,而一旦携带一定红色文化价值观念的意识进入社会文化就形成潜移默化的力量,让人们通过文化全盘接收下来,并通过各种文化形式渗透到日常生活,红色文化得以弘扬与传承。二是语言、图像、音响、色彩等元素的媒介符号化。这主要是指,在将红色文化的价值观念作为符码进入编码规则时,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的历史事实及现实活动符号化,形成携带以“崇高革命精神”和“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核心价值的“物质符号”的文化形式或文化载体。三是马克思主义及相关思想学说对红色元素的概念符号化。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的历史事实和现实活动进行符号化的过程中,有一个思想主线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这主要是对革命和建设实践活动的认识论建构和意义阐释,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中国红色文化的话语体系。

二、文化符号及其传播机制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和火热的建设实践中积淀形成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是宝贵斗争经验和制胜“传家宝”。要将这一“传家宝”更好地传递下去,让红色文化符号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着力完善文化符号的传播机制。在符号学视域中,这个机制必然包括三个环节:发出者、接收者及媒介。发出者和接收者不言而喻,而这里的媒介作为文化符号而言,是介于发出者与接收者之间发挥推动意义解释作用,使符号接收者使用自己的符号系统对接收到的符号进行解释和理解,从而掌握符号发出者的意图和内容。

第一,从发出者的角度看,文化符号的意义必须着力向媒介转移或倾斜。文化符号理念或意义向媒介转移的过程中主要受两类主体的操控。一方面,发出者通过运用编码规则对图像、文字、颜色等进行符号化操作,将特定的文化符号、红色元素、红色价值观念融入其中,形成符号或符号组合(文本),也就是向媒介符号转移。另一方面,在发出者以外的人或人群,不仅要对所接收的文化符号理念进行意义操作或解释,从而直接影响意义向媒介符号的转移,并且在宣传文化机构或权威专家的解读下,还将推动文化符号的解读、创新文化符号的意义等,从而影响符号意义的形成。在发出者进行文化符号传播操作时,最重要的就是将意义融入文化符号文本之中,并且通过一系列符号运作将符号的意义准确地传递给接收者,引导接收者进行意义解读和理解。商业广告意义的产生本质就在于此。

第二,从接收者的角度看,媒介所传达的文化符号必须能够实现意义沟通。接收者通过媒介接收相关的文化符号及其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符号发出者主动丰富传播途径或符号载体构建符号传递的情景,并积极创造出有利于构建彼此身份认同感的文化符号行为、符号情境、符号语境等,这种特定的认同感也就是符号背景或语境,这些有利于吸引符号接收者更容易进入符号解释语境,引导符号接收者准确地解释和理解符号发出者的意义意图,从而达到交流互动的目的;另一方面,接收者通过媒介符号接收并解释符号意义,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文化符号的文本背景或语境,并对符号进行系统的意义化解释。也就是说,在内化了这些文化符号以及其背后的意义之后,接收者可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地位、品位等,从而实现文化符号的自我表达,将特殊的符号系统化、语境化甚至生活化,从而使文化符号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

第三,从传播的效果看,文化符号传播的生命在于沟通互动。在符号传播中,意义的传递、媒介与接收因受到个人文化背景、人的经历、价值观念等影响,往往造成符号意义表达的歪曲、误解或模糊等真实性与效应性问题。因此,要实现符号化过程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就必须加强互动,在互动中构建符号交往关系,从而使文化符号的意义解释交互由个人层面上升为社会层面,成为一种符号化的生活。仍以商业广告为例。在广告传播的效果下,人们逐渐接受符号形象嫁接的意义所指也即消费某一品牌商品可以获得的意义。随着人们不断地选择和讨论,这一品牌就会成为象征符号,引导人们形成品牌社区,如某品牌汽车俱乐部等。在此时,某一品牌的符号意义就超出个人的范围而上升为社群意义,变成了把某一类群联结起来的某种意义象征。人们往往通过参考社群中其他个体的符号行为对某一符号刺激作出反应从而实现符号交往。从这一意义来讲,社群中每个成员都是符号意义的分享者和贡献者,文化符号所携带的意义也正是在个体与社群不断地互动交流中,由个体上升到社群、再由社群具体到个体循环往复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三、红色文化符号表达与传播系统建构

第一,拓展红色文化符号表达的场域。场域是红色文化符号的传播载体。一方面要拓展红色文化符号的内容体系: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是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坚定的理念信念和崇高的价值理念于一体的价值体系和思想体系。这一思想内涵丰富、价值理念鲜明的文化符号系统要求红色文化符号表达必须准确体现红色文化的价值导向,必须保证红色文化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因此要在红色文化题材挖掘、历史事实还原、红色文化价值阐发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提升红色文化的理论导向作用,引导人们感悟红色文化的精神魅力,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价值理念,不断扩大宣传教育,从而不断增进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践行。另一方面,拓展红色文化符号的形式体系:红色文化承载着革命历史,凸显着红色价值观,凝聚着共同记忆,因此,着力拓展红色文化符号的形式场域,让人们能够参与其中,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的魅力,如当前一些红色教育基地举行的重走长征路、忆苦思甜饭等形式的活动,结合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沟通方式、交往行为习惯和社会行为模式等,不断创新红色文化的符号表达载体或形式,将红色文化融入生活、融入日常。

第二,促进红色文化符号表达的符号编码与解码专业化。人们运用符号进行定义,通过符号进行交流,而符号交流就是对于定义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大众文化已然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文化修辞,为现代人生存编码了一套耀眼的符码”。[4]大众文化作为现代性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占领”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日用不知的生活方式。这是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征或文化背景。这启示我们:弘扬红色文化必须要突破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沟壑,对传统的红色文化进行话语转换。这一转换过程就是解码和编码。一个符号之所以能够成立,就是因为它可以被另外一个符号解释,这就是编码和解码存在的意义。上文已述及,符号的意义不是直接给予的,而是按照一定编码规则(语法)编制而成的,而编码就是在元符号系统下进行的符码处理过程。因此,红色文化的符号表达必须深刻了解红色文化背后的意义,对红色文化所意指的事件、人物、话语进行一定形成和意义上的阐释,赋予其现代话语体系的内涵,以现代化、专业化的符号系统进行编码。与此同时,在符号传播的过程中,着力强化对于符号的解码与解释工作,红色文化符号具有属于其自身的独一无二的意义指向,因此,强有力的解码和编码解释是能够保证其意义连贯性的核心与关键所在。

第三,推进红色文化符号的宏观微观双重叙事方式。在一定的场域之下,通过一定的编码规则和解码操作,从而实现红色文化符号的宏观微观双重叙事方式共同发力。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通过国家各级各类媒体传播结构或平台构建形成强力的红色文化的传播场域,建立形成一系列包括仪式体系化、事件标识化、事实故事化等符号文本体系,发挥这些符号文本的标志性、象征性和影响力对受众进行思想感染、精神熏陶和心灵洗礼。宏大叙事的传播往往由领导人或其他官方途径予以支持,这些内容往往都是标志性事件,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可以借助其进行立体化、全方位、多时空的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来加大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从微观的角度来说,与宏大叙事不同,微观角度的传播侧重于日常生活的传播,这种方式持续时间长,接受程度也相对温和,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浸润人们的精神世界,对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交往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如定期出版的红色刊物、精心编排的红色剧目、连续播出的红色电视节目等都是红色文化日常传播的典型方式。不管是宏大叙事,还是微观传播,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因此,必须推进宏观微观双重叙事方式共同发力,让红色文化符号表达深入生活、深入人心,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红色文化在我国不仅仅是作为文化的一种而存在,其背后更凝聚了我们厚重的历史底蕴和坚韧的精神力量。以马克思主义真理为内在灵魂的红色文化符号,充实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使古老的中国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断丰富红色文化符号,传承弘扬红色基因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猜你喜欢
符码接收者符号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的电影符码解读
学符号,比多少
向真而死——论《菲德拉的爱》的消费符码与悲剧情感
基于SDN的组播安全机制
“+”“-”符号的由来
符码的游戏艺术
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的群体记忆与精神符码
单粒子未知态的分级量子通信
变符号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