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2022-03-03 01:59李登鹏
新课程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华汉字教材

李登鹏

(甘肃省和政县槐庄学校,甘肃 和政)

小学语文学科在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当前的整体形势来看,虽然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理念得到了广泛运用,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仍存在诸多问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应根据当前所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改善优化,以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

(一)插图中的中国元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诸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图片或其他形式的元素,如四年级下册中的《忆江南》《黄山奇石》等,课文中的插图或通过名家著作来展示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手法,或通过古典意象来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俗或节日等,如嫦娥奔月等插图。除此之外,课文插图中还包含长城等象征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元素插图。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插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对插图的讲解来帮助学生了解与插图相关的节日、习俗等。

(二)汉字教学中的文化传承

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汉字教学不仅能够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直接影响,同时也与其他科目的学习密切相关。教师在开展汉字教学中,可将汉字与其背后的历史故事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这一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增强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真正了解汉字的来历,从而加深学生对汉字以及汉字背后所代表的文化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讲解《日月明》这一课的汉字内容时,教师可将汉字学习与古代传说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进行有机结合,帮助学生了解古代人民的传统思想,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化知识的理解。

(三)诗歌的增量

通过对语文教材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当前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数量越来越多,从这一层面来看,国家对中国古诗的传播和学习表现出了极大的重视和关注。为最大限度确保古诗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先要求学生进行背诵,并对古诗词的背景、作者等进行全方位解读,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诗文化。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策略

(一)根据教学内容推荐学生诵读经典文学作品

为了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小学教师应立足于教材内容和课程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为学生推荐经典作品。除了鼓励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对名章著作、文学常识等进行必要的摘抄和积累,确保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将优秀文化素材运用于日常学习和写作过程中。比如,教师在讲解课文中的古诗词时,如《赠刘景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可要求学生完成诗词的背诵,还应对诗词的具体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写作意图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全方位了解诗词的内容和背景,为学生的实际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借助识字教学的时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介和载体,汉字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学生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于小学教师而言,应将学生识字能力和写字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在帮助学生学习中国汉字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比如,教师在讲解汉字的过程中,可结合相关的文化知识来进行教学,如甲骨文、仓颉造字等,此类知识具有趣味性,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帮助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挖掘课文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开展教学活动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不同种类的传统文化作品。对于教师而言,应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帮助学生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目的。比如,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的过程中,可将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与白话文的表达方式进行对比和分析,通过这一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文言文字词的解释规律,除此之外,也能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语言的发展历程。通过这一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增强对中国语言以及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也能有效扩充学生的见识和认知。

三、结语

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实力不仅能够对公民的个人素质带来直接影响,同时也对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产生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优势,自觉承担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根据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客观因素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为国家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中华汉字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