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婷
(庄浪县南湖镇第二小学,甘肃 平凉)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渗透在小学教育中,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从树立榜样、创设情境及开展活动的角度提出建议,希望能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有所助益。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坚持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围绕学生的素质提升需求开展各项语文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师表作用,加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念的渗透,使学生树立健康的学习观念,情感得到熏陶,精神境界得到升华。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学习党的工作会议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将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到位。通过做好传道、授业和解惑工作,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和丰富知识储备;通过充分展现个人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构建心灵世界和塑造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情境教学法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在现代化教学中有较为广泛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采取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积累。创设教学情境就是一种直观、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处于特定的情境中,能够全方位地对文字中的情感加以体会。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采用此种方法,将枯燥、乏味、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生动、有趣、简单的情景画面,不断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如在教授《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视频的方式创设三个情境:一是呈现当时社会历史背景,展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渗透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二是呈现人民不畏牺牲,勇敢反抗英法联军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民族大义和爱国精神(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三是呈现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火烧圆明园的情景,反映中国文化遭受的劫难及造成的巨大损失(深化保护文化意识)。在观看这三个视频后,提出“如果你是清朝皇帝,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当时知名的学者,你会怎么做?”等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应该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而应当走出课堂,深入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明白知识的来源,体会知识的妙用,从而使学生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理解。如在渗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念时,教师可以引入刘胡兰、王进喜、孔繁森、焦裕禄等人物事迹,从国家、社会及个人的层面引导学生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同时以课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体会爱国精神、上进意识及责任心,不断获取心得体会和智慧启发,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语文学科中学生所接触的课文都是文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当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时候,学生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束缚,通过文字与文人进行精神和思想上的交流,而这种精神交流的成果,最直接的体现就在于学生文学素养和个人综合品质的提升。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有许多。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运用互联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对课堂教学进行适当的补充,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一些名篇名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加强知识的积累。将经典的文学作品和名言警句引入课堂教学中,将其延展为当前语文教育中所需要的一部分,这样就可以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生正处于开阔眼界、汲取知识、发展思维及升华情感的初始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会对学生的成长与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引导学生丰富思想内容和吸收知识,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