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和实现路径分析
——以《计量经济学》为例

2022-03-03 01:45张宇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变量案例

张宇

(南京审计大学 江苏南京 211815)

教育是国之大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同时,他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给高校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把思政教育贯穿学科专业培养体系,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完成价值塑造的任务。已有文献从高校“课程思政”的体系化建设[1]、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2]、和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的特殊性[3]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以经济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计量经济学》为例,试析如何挖掘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将“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与课程知识点、案例有机结合。

一、经济学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目标——以《计量经济学》为例

经济学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的能力。作为经济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计量经济学综合了经济理论和数学、统计学方法,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定量分析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变量关系[4]。

与经济学专业中的纯理论课程不同,计量经济学更注重以数量分析路径将经济理论和社会现象联系起来。例如,分析甲变量与乙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更进一步的,判断二者的关系否具有因果性。从某种程度上说,计量经济学教导学生分析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正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主张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和综合后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内涵之一,即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计量分析方法背后所暗含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

计量经济学的另一特点是,课程含有大量数学公式推导,学生普遍具有畏难情绪。因此,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非常强调结合案例分析,引入经管热点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内涵之二,就是在选择案例时,不能只满足于解释相关概念和方法,更要通过精心选择的案例为预先设定的思政教育主题服务。案例教学既要瞄准专业知识点,也要融入适当的思政点,在传授学生数理分析能力的同时,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实现上述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就要在教学设计方案中,除了要明确学科专业培养目标,还要明确思政目标,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文建议,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总目标可以设置为:第一,帮助学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重温内因与外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关系原理;第二,以基于我国基本国情的数据事实,向学生展现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未来的挑战;第三,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以积极正面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第四,重视实操教学和小组作业,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协作互补的团队精神。

二、《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Theoretical Econometrics)和应用计量经济学(Applied Econometrics)。理论计量经济学侧重于理论与方法的数学证明与推导,研究经典模型的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应用经济计量学主要以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数据为素材,以计量建模和量化分析为手段,一方面为各种互为竞争的经济理论提供“证伪”的可能,另一方面为政策评估提供科学决策的基础[6]。从专业课教学视角看,要落实“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需要从排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入手,在各个具体章节的教学环节中都要体现思政场景。

下面,本文将从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两部分,分别阐述具体的思政实施路径。

(一)理论计量经济学思政教学的实施路径

理论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案一般遵循“数据描述——建立模型——回归分析——假设检验——处理变量的内生性”的思路。理论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开展应在每一环节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找准切入点,形成完整的思政体系框架。下面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出发,尝试将相关马克思主义思想原理融入具体的专业知识点中。

“数据描述”是对看似杂乱无章的经济活动数据进行加工和提炼,利用统计学描述找出规律,刻画出原始数据的特征。社会经济数据的获取和统计描述是一切后续量化分析的基础,这反映了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建立模型”是以变量表达经济现象,以方程式或方程组简洁地概括真实经济系统的数量特征,更深刻地揭示出该经济系统的数量变化规律。计量经济模型中变量的取舍十分重要,既要尽可能包含同时影响被解释变量和核心解释变量的其他因素,又要注意出现“面面俱到”的情况,影响模型的简洁性。变量的选择暗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起领导或支配作用,影响或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我们在分析复杂的经济问题时,就需要分清事情的主此、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同时兼顾次要矛盾。

以教学中常见的一元线性回归为例,在收集数据获得多个观察样本后,“回归分析”得到拟合方程,确定变量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拟合方程得到的关系必然会与实际情况有所差别,在计量模型中用“误差”代表。线性回归基于真实值,但输出的结果是代表平均趋势的、与真实值存在误差的拟合值,这反映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离开特殊性的普遍性。正因为有普遍性的存在,才有千差万别特殊性的现象,正因为有特殊性的现象存在,普遍性才会依存。通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要从个别情况入手,总结归纳事物的一般规律。

在用回归分析估计出变量系数后,需要对其进行“假设检验”,以判断该变量在模型中是否真的重要。由于我们是通过随机的样本来判断总体参数的假设是否成立,因而“假设检验”有可能出现小概率的错误。这种错误分两种,一种是弃真错误(即原假设实际上是真的,但我们拒绝了原假设),另一种是取伪错误(即原假设实际上是假的,但我们接受了原假设)。在介绍这一部分知识点时,可以将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融入其中。帮助学生认识到:真理发展的过程,是由相对向绝对转化的过程,是不断同谬误作斗争并战胜谬误的过程。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人类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难免发生谬误。

理论计量经济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是识别和处理“变量的内生性”。经典回归分析通常假设解释变量具有外生性,即解释变量与扰动项不相关。如果不满足这个假设,则模型具有内生性,导致估计参数偏误。只有较好地处理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才能得出变量之间的因果性关系。解释变量自身的影响可以被视为内因,处理变量的内生性就是聚焦于解释变量自身影响的过程。这反映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即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二)应用计量经济学思政教学的实施路径

在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后,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点转向应用性,一方面避免一味地照本宣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原理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实操能力,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和科研中使用相关计量模型处理实际问题。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离不开特定的案例。由于计量经济学引入我国的时间较晚,目前教学案例的设计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国外教材的影响[5],较少考虑在教学案例中融入思政元素。本文建议,计量经济学课程中所选择的案例不仅要为课程特定的内容服务,还要尽可能的根据具体章节内容,有目的性的选择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案例。下面试举若干案例,展示如何从案例中提炼思政元素。

第一,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成就。在介绍时间序列数据这一数据类别时,可以通过我国的GDP 年均增长率、贫困人口人数、铁路里程数等数据集,具体生动地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第二,回顾扶贫开发事业的中国实践。在介绍横截面数据时,可以通过对比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的数据,凸显我国在世界减贫进程中的作用。2013 年以来,我国推进精准扶贫,经过8 年持续奋斗,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近1 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通过展现近年来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的变化趋势,既可以介绍面板数据的概念,又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意识到中国脱贫攻坚在人类减贫史上的意义。

第三,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环境保护意识。在介绍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时,可以选择空气污染对人们身体健康、主观幸福感、迁徙选择、劳动生产率、和创新活力的影响作为案例,启发学生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环境关系民生福祉的民生观。

第四,科学评价我国经济政策的效果。健全的政策评估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评估政策效果的难点在于经济政策的内生性问题,这也是计量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介绍因果推断和处理效应模型时,应立足中国制度背景,从中国实际问题出发选择案例,例如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碳排放交易制度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等。

第五,对健康生活方式、良好学习习惯的提倡。大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知识和塑造行为的黄金时期,为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选择诸如吸烟与肺癌发生的关系、课堂出勤率和成绩的关系等案例。

结语

在高等教育领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时代,课程思政作为立德树人重要落实机制,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极大地拓展课堂育人的内涵。本文结合经济学类专业中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基本特征和教学内容,分别从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两方面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在理论层面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理相联系,在应用层面有针对性地选择积极正面的新时代案例,做到思政内容和教学内容的自然融合。

猜你喜欢
计量经济学变量案例
抓住不变量解题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也谈分离变量
关于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改革与思考*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关于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问题探讨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部深度反思计量经济学科之作
——《计量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评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