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课堂“真活趣” 追寻教学幸福梦

2022-03-03 00:43金丽蓉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活力课文语文

金丽蓉

(太仓市科教新城南郊小学 江苏 太仓 215400)

“活力课堂”是“有效课堂”和“高效课堂”基础上的更高要求。“活力课堂”除知识和技能的维度外,强调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关注,以及对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的更加人本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关注。“活力课堂”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关注思维的“深造”;不仅深入研究教师的主导设计,更关注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建构;不仅关注学习本身,更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和成长——这都是“活力课堂”的价值追求。那么,如何打造课堂的真、活、趣,关注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同步共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体会到学的快乐,让教师体会到教的幸福呢?笔者提出了面向人人、充满童趣、体验成功和学科融合等策略,力求打造属于自己的活力课堂。

1 活力课堂——面向人人的“自由场所”

活力课堂是面向人人的,老师要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充满活力的课堂,应该是老师与学生教和学的一个互动的场所,也应该是老师与学生体验幸福的自由场所。记得,美国的罗杰斯在《我的人际关系哲学及其形成》一书中提到的:“我认为我在做人的工作的过程中正越来越倾向于‘使他们自由地表现本性,自由地趋向自己的归宿’”。

例如,教学二年级《小真的长头发》一文时,我抓住文本的空白处设计说话练习。先思:小真的长头发还可以做什么;再想:把自己的想法在纸上画下来;最后说:用上“要是……就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完整,全班交流。

我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你觉得小真的长头发可以做什么,就做什么;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孩子们在这样自由、宽松的情境中大胆想象,积极发言。

生1:要是能和同学们一起跳长绳就好了!

生2:要是能变成一把大扫帚,打扫整个教室就好了!

生3:要是能变成缆绳,从这里荡回家就好了……

这样的训练,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让他们在言语实践中,进一步感受到了语言文字之美。我及时称赞他:“你真聪明,会把书本中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你真了不起!”此时,学生受到了鼓舞,自信满满。

又如:部编版二年级《彩色的梦》第2小节:脚尖滑过的地方,大块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野花,红了;大片的天空,蓝了,蓝——得——透——明!

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想象说话,针对诗歌言语形式进行拓展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

脚尖滑过的地方,

大块的______,_____了;

大朵的______,_____了;

大片的______,_____了;

——得——______——______!

先出示填空,再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最后进行合理地创作。这样的训练,不仅让学生的心灵得到自由舒展,还加深了他们对诗歌丰富内涵的感悟,让他们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言语美和韵律美。有位学生这样说道:

脚尖滑过的地方,

大块的田野,黄了;

大朵的菊花,粉了;

大片的枫树,红了;

红——得——鲜——艳 !

我向她竖起了大拇指:“你真棒,创作的这段小诗很有灵气,像个小诗人,你真厉害!”此时此刻,看着一个个孩子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我觉得自己也是快乐的。

自由,是每一个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他们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实现程度怎么样,孩子们的身心能不能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发展,都需要依赖于自由生存、学习空间的大小。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内在的交流、对话、质疑、反思以及达成新见解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自觉、自愿、自由的,所有外在的强迫都不利于启动和维持这一过程。

课堂上,正是通过这种师生、生生之间的自由交流、交往,使小学语文教学在自由地互动中产生群体的动力,形成和谐的整体。

2 活力课堂——充满童趣的“生命律动”

活力课堂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将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愉快、自由起来,以童心培育童心,让智慧生成智慧,让课堂展现灵动的旋律和七彩的光芒。活力课堂承载着师生之间的生命律动,课堂上常常洋溢着轻松与愉悦。

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在引导学生从布局、建筑、历史文物三个方面细细体会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在大家的交流互动中,学生深深沉浸在祖国的灿烂文化之中。课堂上,学到课文第5自然段圆明园的毁灭时,我立刻追问: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作者要用那么多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问题一出,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在沉默几秒以后,有同学发言了“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更能突出侵略者的残暴、无耻、贪婪。”我首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接着引导,仅仅只是这样吗?学生又思考了几秒后有了新的答案,一生说:“通过对比,更能突出人们的惋惜之情。”“对,也更能突出对英法联军的憎恨。”……这堂课,孩子们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思维有了广度,对话有了深度,课堂也就更具活力了。

又如,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第3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再采用比擂台的形式,开展朗读比赛,用上“我来挑战,挑战成功”等激励语,激发学生的朗读激情,然后围绕蝴蝶谷里的黄蝶谷和彩蝶谷两种景象,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感受到了什么?从课文中的哪些词或者那句话中感受到的?在交流“黄蝶谷”一段时,一位学生抓住了“金光灿灿,十分壮观”等词语谈体会;在学习“彩蝶谷”一段时,另一位学生抓住了“五彩缤纷”、“像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等词句,体会用词的精当和比喻的精妙,最后让学生开展四人小组合作,学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蝴蝶谷的迷人景象。有一位“小导游”这样介绍:“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蝴蝶谷,请跟我先去黄蝶谷看看吧!彩蝶谷的景色也很迷人,大家不能错过。彩蝶谷里的蝴蝶,它们动作灵活,上下翻飞,颜色漂亮,五彩缤纷,好像谁在天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飘去,美丽极了!”小导游在介绍的同时,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黄蝶谷和彩蝶谷的迷人景象,孩子们兴致勃勃,跟着导游沉浸在这美妙的情境中了。孩子们在游玩蝴蝶谷的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言语智慧进行了交流、互动、擦出了思维的火花,师生的言语智慧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最大的发展。充满活力的课堂,让学生尝到了角色体验的乐趣,体会到了心灵交流的美好。

由此可见,活力课堂具有一种诱人的趣味,不是冰冷生硬的灌输,不是枯燥无味的填鸭,不是令人生厌的言说,不是机械呆板的演练,课堂教学充满着令人回味的意趣、情趣和灵趣,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灵活,教师的点拨、学生的探究、师生的互动都那么趣味横生。

3 活力课堂——体验成功的“小小舞台”

活力课堂是师生同向的,要激活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情感、思维等,使之交互探究、合作共享、智慧生成,让知识传授活化为人文交流,让课堂焕发生命力。作为老师,我们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研究学生的学情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展示欲。我们的课堂要为每个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互动活动,将课堂变为有序的交流空间,让师生在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里探索合作,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充满活力的课堂,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多为学生搭建体验成功的舞台。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的文章多数是记叙文,文中少不了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等描写,这就为学生的课堂表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表演时,可以抓住课文中的一个动作、一种神态来演,可以选取课文中的一个片段来演,可以围绕整篇课文,设计课本剧来演,也可以对课文内容补白,进行创新表演。

例如,《三袋麦子》一文,我设计了两次情境表演。第一次表演续编故事。在学完了课文后,老师创设情境:“同学们,第一年土地爷爷给了小动物们每人一袋麦子,它们各有各的做法,最后的结果也各不相同。到了第二年,土地爷爷又给了他们每人一袋麦子,如果你是文中的小动物,请你猜一猜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我先提出合作要求,学生上台表演前,先让组内的四名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自主分配好角色,由一人主持,进行表演练习说话;表演时,孩子们角色转换,扮演起了各自选定的人物角色,认真演出,台下的观众们认真聆听,仔细观察;表演结束后,观众们要对演员进行恰当地评价,以鼓励为主,对于所指出的不足,在第二小组上台汇报的时候进行修正。第二次表演课本剧,孩子们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不仅演出了文本的内容,还加上了自己的创意。学生在老师搭建好的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演出了精彩。

又如,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一文时,根据文本特点,抓住文中西门豹与老大爷的四次对话,紧扣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探究其惩治恶人、破除迷信的周密步骤,感受其智慧。我让学生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小组合作学习,为文中的人物设计台词,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根据需要对课文进行适当改编。如:怎样将叙述性的人物语言转换为人物之间的对话?怎么设计相应的动作、表情,表现人物的内心或者突显其性格?以西门豹给卫士三次下达惩处命令为例。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西门豹是怎样对卫士下的命令,他的语气、神情、动作是怎样的。同时引导学生讨论,与西门豹的命令相对应,卫士们会怎么回答,巫婆和官绅又会有怎样的语言、表情、动作,继而进行师生、生生合作表演。表演前,老师可以提示学生,在对话中辅以人物相应的动作、表情,可以使表演更生动。表演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练习表演,最后全班展示交流,引导学生再次感受剧本通过人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的特点。

课堂上,老师为每个学生创造了体验成功的机会,给孩子们一个尽情展示自己的舞台,提高了学生说、演、创、编的综合能力。课堂变成了小小的舞台,每个孩子都是其中的一个角色,学生在体验中走进了角色,走进了文本,创作了文本,获得了成功。

课堂上,师生、生生的言语智慧进行了交流、互动。教学气氛和谐,师生快乐合作,言语习得过程愉悦,知识学习学得轻松,语文课堂充满着思维的畅达和表达的灵动,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和生命的欢乐,课堂焕发生命力。

4 活力课堂——学科融合的“游乐天地”

活力课堂要将多个学科知识整合起来,通过信息化手段以多学科融合渗透的方式,把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等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让课堂更具感染力。小学语文课程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非常密切地联系。也就是说,教师要恰当地把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意识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让其他学科为语文教学服务。

例如,把音乐与语文整合。老师在创设情境时,适时地播放音乐,能让学生更快地引起情感的共鸣,渲染气氛,很好地进行情感和审美教育。我在教学《赶海》时,插入大海的画面,配上音乐《大海啊,故乡》,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仿佛自己就是来到了大海边,与小作者一同赶海。学生聆听着优美的旋律,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完全陶醉在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感受赶海的乐趣,激起阅读的欲望。音乐资源的利用,开启了学生的难开之口。

又如,把信息与语文整合。在教学部编版教材四年级《观潮》一文前,我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上网收集关于钱塘江的图片以及一些相关知识;收集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散文、诗句;在网上观看钱塘江大潮的相关视频等。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浏览、阅读。有的做摘记,有的制作钱塘江的资料卡,有的画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还有的收集了与钱塘江大潮相关的古诗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横江词》,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宋代苏轼的《观浙江涛》,罗隐的《钱塘江潮》……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关于钱塘江的全方位的信息,更主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把课外的学习资源有机地融入教学中,丰厚学生的积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此外,把构思巧妙、色彩鲜明的美术与语文整合,可以让画面更美轮美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练习4》“诵读与积累”中跟京剧有关的十二个成语:生旦净丑、喜闻乐见、粉墨登场、锣鼓喧天、唱念做打、有板有眼等这一内容时,我并不是用常规的教学方法:读读背背,说说每个成语的意思就结束了,而是结合美术课的内容《画脸》,请美术老师在课前对学生进行“生旦净丑”绘画技巧的讲解。在课堂上,我和学生列举一些著名的人物,比如:诸葛亮、张飞、关羽、包青天、孙悟空等,讲讲他们的故事,说说人物的性格。学完课文后,同学们还可以向美术老师请教如何画脸。此时,学生把已有的读书体验和脸谱的色彩线条结合起来,书上的这些成语,仿佛演绎了一出别样的京剧。而这十二个成语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读起来朗朗上口,就是一首“成语歌”。学生一边背诵,一边在脑海里上演一幕幕京剧,充满了童趣。

总之,多学科融合,把音乐、美术、科学、信息等多种元素融入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这种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更好地实现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渗透”得恰到好处,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善于打通各学科之间的壁垒,使其融会贯通。

活力课堂,探寻课堂教学改革新视角,尊重教学规律,坚持面向人人,拓展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路径,构建 “以学定教”新范式。让我们一起探寻未来教育改革新形态,激活教与学的未来潜能,拓宽开放融合视野,培植创新发展思维、培植核心素养、培植把握未来的关键能力,构建未来“跨学科教学”“项目式学习”新样态,打造属于自己的小学语文“真、活、趣”活力课堂。

猜你喜欢
活力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活力
背课文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