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 吴晓燕 鲁志兵
患者女性,因“间断心慌4年余,再发加重5天”入院。心悸发作时伴有胸闷、头晕、黑矇,口服倍他乐克25 mg/天治疗,入院5天前曾因症状加重于当地医院就诊处理并好转。入院后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部分导联T 波改变,下壁导联可见P 波双峰,QRS波群时限108 ms。超声心动图可见三尖瓣轻中度返流,升主动脉增宽,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经食管电生理检查,患者取平卧位后,食管电极插入深度40 cm,此时食管电极记录到明显心房波,基础心率为75次/分,选择刺激电压为16 V,带起心房起搏后行经食管电生理检查。心房S1S2=666/310 ms刺激时,出现一次不明显跃增并诱发心动过速(图1)(因基础心率为75次/分,S1S2刺激时S1S1选用90次/分刺激,约666 ms)。心动过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QRS波群与未发作时基本一致,心房波与窦性P波有较明显差异,下壁导联心房波直立,a VR 导联心房波倒置,但较窦性P波显得振幅更低,时限更短。食管导联可以看出心房波较整齐,频率约为166次/分,心室波节律不整齐,但似乎有规律可循。待食管导联趋于稳定后,进一步分析发现,心动过速发作时,RR 间期大致有三种,呈现“长-短-更短”周而复始的规律出现。以最长RR 间期后一R波之前的房波为起始,相应的房波与室波间期关系表现为逐渐延长,最后脱落的规律。进一步采用频率为200次/分的S1S1刺激可终止心动过速。根据患者食管电生理检查,初步诊断为房性心动过速伴文氏下传。
患者结束检查返回病房后,又诉心慌不适,即行心电图检查,为心动过速发作,如图2。分析发作时心电图,QRS波群为类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较未发作心电图及经食管调搏诱发心电图略有差异,但节律整齐,频率约168次/分。通过比较分析此次发作心电图与未发作心电图可以发现,在QRS波群后边显露出一个心房波,在下壁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形态、振幅及时间与窦性P波不同,但与食管调搏诱发的心动过速时心房波一致,据此可以初步判断两次心动过速发作时,心房波性质是一样的。此次发作心电图心室波与心房波位置关系固定,节律整齐,未表现出偏心现象,可以初步判断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后患者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提示存在房室结跃增现象,并诱发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且心室表现出文氏下传现象(图3),消融慢径后,未见跃增现象,未诱发心动过速。术后随访5个月,心动过速再未发作。
图3 心内电生理检查诱发心动过速腔内图
讨论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房室文氏阻滞时,会给体表心电图甚至食管心电图的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本病例食管电生理检查心动过速发作时,房室呈4:3传导,易误诊为房性心动过速伴文氏下传。患者回病房后再次发作心动过速,此时房室呈1:1传导,且心房波得以显露,通过比较两次心动过速发作时的心房波形态、频率等,可以对心动过速性质进行初步判断,但最终确诊要靠心内电生理。
近年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房室结区,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径路形成、折返环部位、心动过速分类有比较深刻的认识[1],但对于折返环的下传共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可能是因其对指导治疗或消融不具太大意义。现代电生理研究认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折返环的下传共径起始点在His束水平以上,心室肌不参与构成折返环路,如若发生阻滞,亦不会终止心动过速或影响心动过速频率。理论上,下传共径如若发生阻滞,会影响折返环内激动的下传,造成心房激动次数大于心室的不等比关系,目前常见报道的是2:1房室阻滞关系[2],但也有3:1~4:1下传并造成患者晕厥的严重后果的文献报道[3]。对于这种2:1下传的形成机制,目前的研究认为可能是希浦系不应期调整引起的功能性希浦系阻滞[4]。对于房室呈文氏下传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目前的报道较少[5],理论上阻滞部位也应在His束水平以下。此患者出现房室传导呈文氏下传关系,可能与患者检查前一段时间服用倍他乐克,影响了希浦系统传导相关,此前亦有类似文献报道[6]。虽推测此患者出现文氏阻滞可能为药物影响,但不能排除患者希浦系统本身存在病变,且出现此种现象对患者远期预后有何影响,如较未出现共径传导阻滞患者消融治疗后更易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等,尚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