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澎,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农业大学“1512 工程”三层次人才。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内多个专业学会理事及会员,美国AACC(谷物化学家协会)会员,多个国际国内核心期刊特邀编辑和审稿专家,多个行业协会副会长,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夏威夷大学访问学者,英国皇家农业大学、切斯特大学访问学者。以第一作者在中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0 余篇,其中SCI 收录10 余篇,EI 收录20 余篇。主编出版全国高等教育规划教材10 余部,学术专著1 部,其中《中国饮食文化》一书获全国化学工业部教材类二等奖,《食品标准与法规》获山东省软科学科技成果二等奖及全国化学工业部教材类二等奖。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20 余项,申请发明专利4 项。主讲的《中国饮食文化》课程获2018 年全国生态文明信息化教学成果一等奖,2020 年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优秀共享课程一等奖,2020 年校级一流课程,2021 智慧树网“通识课人气课程”,山东省一流课程等。近年来获山东省民盟先进个人、山东农业大学“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山东农业大学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
我国对药食同源的研究由来已久,其理论与实践在维持我国民众健康、提高身体素质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当前人们对健康营养认识的提高,传统的药食同源理论开始与现代自然科学相结合,如何让传统的药食同源原料适合当前市场、符合现代营养学理论、发挥更好的食用及药用价值,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黄精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在食品、营养、保健、医疗行业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及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对黄精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功能物质的提取及食品加工两个方面。如黄精多糖、皂苷、黄酮类化合物等功能因子的提取;不同产地、成长环境、气候条件、生长年份乃至不同提取方法的黄精所含多糖的组成和含量;黄精中皂苷的主要成分、炮制方法对皂苷含量的影响;黄精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的结构类型和最佳提取工艺;黄精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组成;黄精的生物活性及炮制方法等。但目前这些研究多停留在理论阶段,真正的应用和创新研发很少,对其药用价值的机理研究还不够深入。黄精食品研发在改进传统炮制方法的基础上,出现了酒、茶、脯等形式,但总体还处于初级阶段,加工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尚没有市场主导产品,创新能力较弱。
泰山黄精是泰山四大名药之一,在国内享有盛誉。近年来,泰安市以脱贫攻坚为统领,充分发挥资源、生态优势,积极引导种植泰山黄精,实现了种植面积超过1 万亩(1 亩=667 m2)。随着泰山黄精种植面积和范围的扩大,如何科学地对其进行系统化开发利用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约为1.16 亿,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由糖尿病引发的一系列疾病会对患者的身体状况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给社会、家庭及患者自身带来沉重的负担。当正常饮食不能满足糖尿病人的营养需求时,饮食干预便成为了一种可行的手段。科学家可充分利用泰山道地黄精调节血糖的功能优势,立足地方特色资源,对黄精功能因子的作用机理进行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发特殊人群食品,以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较好的饮食替补,提高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
下一步需要针对消费市场的变化,结合黄精的药理活性,研发出方便携带食用又具有功能效果的产品,并将提取出的黄精功能因子推广应用到食品添加剂、特医食品等领域,为我国黄精资源综合开发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实现功能食品的国际化,使黄精产业散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