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宏伟
摘要:竖笛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较为独特的表演方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青睐,并逐渐走进音乐课堂。其中,竖笛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应用符合中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目标与中学生音乐素养发展规律,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应深刻意识到技术美是艺术美的载体,艺术美则是技术美的升华,并基于此创新课教学实践方式,促使竖笛教学在中学音乐课堂焕发持久生命力。本文结合笔者实践经验,探究中学音乐课堂中的竖笛有效教学策略,以期让每一个中学生享受器乐学习的快乐。
关键字:中学音乐课堂;竖笛;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竖笛艺术随着人们审美意思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在自我调整中实现继承与创新,在走进中学课堂的过程中,让每一个中学生享受器乐学习的快乐。中学音乐教师有从中学生乐学出发,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将竖笛教学科学引进中学课堂,帮助中学生在竖笛乐器学习中实现个人的成长。
一、激发中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乐器学习的原动力,也是中学生快乐学习的前提,传统音乐教学之所以难以吸引中学生,使他们感到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就是因为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在中学竖笛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中学音乐课程标准强化中学生音乐实践,让中学生依靠实践掌握吹奏技能技巧、形成一定的审美体验。
例如:教学分音演奏技巧时,教师可引导中学生练习吹奏某一段乐曲,将不同的演奏技巧训练目标整合到中学生实践项目中,让中学生在反复的技巧训练感受笛音纯正清丽,促使中学生始终保持对竖笛演奏技巧的学习兴趣。只有使中学生对学习任务感兴趣,让中学生感受到音乐之美,中学生才能在练习中跨越重重困难,通过不断的练习实现学习目标。为了促使孩子掌握一种音乐特长,很多中学生家长会支持孩子学习竖笛,这种支持中具有教育功利倾向,并会传递给中学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加强兴趣激发与学习观念引导,消除中学生在学习中的功利思想,使中学生保持乐学状态。
二、指法训练艺术化
竖笛是一种吹奏乐器,主要借助手指与嘴巴的配合完成演奏发音,故而对指法的训练十分重要。在引导中学生开展竖笛指法练习时,教师应关心中学生状态与指法的规范性的和谐统一,促使中学生始终在快乐的精神状态下参加课堂活动。中学生精神愉悦,可以放松肌肉和骨骼,才能够加强对手指动作的控制力,并追求指法的规范性与整个乐曲演奏的个性化。竖笛文化历史悠久,凭借其柔和轻盈、纯正清丽博得人们的青睐,促使人们不断追求属于自己的演奏风格。演奏指法的个性化及其与嘴巴的相互配合方式,正是形成竖笛表演艺术风格的基础。在竖笛指法训练中,教师可以引导中学生与乐曲形成情感共鸣,让中学生在情感表达中掌握吹奏技巧,形成别具演奏风格的韵味,促进中学生音乐素养的个性化发展。
三、教学内容贴合中学生兴趣
多数中学生热情活泼,偏爱节奏更加明快音乐,教师为了实现竖笛教学在中学音乐课程的科学融入,让中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快乐,教师可以将竖笛音乐与节奏更明快的音乐进行融合。教学内容的创新与优化,可以促使竖笛音乐教学内容贴合中学生兴趣,有利于实现对中学生竖笛演奏技巧与音乐审美意识的有效培养,能够推动中学音乐教学的创新发展。
客观上而言,竖笛教学需要走出保守的教育思想,以传统教学模式的打破局限性,借助先进的音樂教育观念提升教学有效性。在竖笛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将快乐学习的理念传递给中学生,将寓教于乐的教育观念无形渗透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内容设计要兼具开放与包容的,将不同的知识呈现形式与学生参与形式引入课堂。需要中学音乐教师特别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教学实施方式都应在教学实践中突出竖笛音乐本身的文化特色与审美特色。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中学生对不同音乐表演形式进行对比,促使学生在对比中形成对竖笛音乐艺术风格的深刻理论,让竖笛音乐带给中学生独特听觉体验。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学音乐课程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从而促使学生享受器乐学习的快乐。在乐器课堂上,竖笛所带给中学生的不仅是音乐的享受,而且是艺术与文化的熏陶,可以促进学生演奏技能与审美意识的协同发展。音乐教师需要探究竖笛音乐中蕴含的文化特色与演奏技能训练特点,在寓教于乐理念指导下帮助中学生学会演奏竖笛、欣赏竖笛,学生的多方面音乐素养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同卉.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初中音乐课堂[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2):193-194.
[2]赵文卿.基于新课程背景刍议通过高中音乐鉴赏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J].新课程,2021(49):115.
本文系: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2019年规划课题“竖笛辅助教学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立项编号:FTJY1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