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2022-03-03 13:06弘文
党史文苑 2022年1期
关键词:经济工作发展

弘文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这是在经济全球化遭遇回头浪、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着眼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轮行稳致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于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审时度势,针对做好2022年的经济工作提出的总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提出,充分贯彻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维度

习近平经济思想渊源有自、博大精深,是指引新时代我国经济工作开拓前行的思想武器。在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崭新理论篇章中,贯穿始终的是体现唯物辩证法精神的科学方法论即“稳中求进”。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实践进程,“稳中求进”既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科学方法论,构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维度。

“稳中求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88年,而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和要求,则是由199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的。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把“稳中求进”明确为做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2012年12月,在党的十八大后召开的新时代第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的政治判断;2016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作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重要内容,纳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中;2017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把它明确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稳);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提出要全面做好“六稳”工作;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提出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稳中求进,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的工作方针。上述这些原则制定和政策变化的背后深刻反映的是,执政党在改革发展实践中逐步深化了对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规律性的认识。

之所以始终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国已经处于一个与既往不同的新的历史方位。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势头,2010年GDP首次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受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如何在保持一定增长率的条件下推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一大时代课题。而对中国经济发展新态势的探索,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关注的问题。中国经济运行轨道正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的关键时段。在中国经济的改革发展中,既有过去“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也有现在和未来面对的“硬骨头”和“险滩”,需要一种既坚守已有成就和经验的经济发展的“常态”,又不断开拓进取的新态势。这就要求摆脱高速度增长的“纠结”,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让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坚守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目标,以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产业竞争力、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根本手段,缜密谋划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新态势。对于中国经济新态势的认识,关键之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稳”与“进”的辩证关系——“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从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列入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七个坚持”,再到这次会议提出了“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我们进一步积累了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把“必须坚持稳中求进,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作为“四个必须”的一条,同样是“稳中求进”,但在相关表述和具体要求上却有所不同。这说明,如何贯彻“稳中求进”的原则要求,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静止的,而是与时俱进的。就像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历史性地提出“稳字当头”的原则,无疑是对“稳”这一基础和前提的空前关注,实际上也是贯穿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题词。据统计,会议公报中计有25处之多提及“稳”字,由此可见一斑。“稳中求进”总基调的坚持和运用,展现的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深度交织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极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的我国经济蹄疾步稳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执政党以逐步深化的理性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逻辑进程。

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指针

2021年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与此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直面问题,冲破压力,全力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仍是首要的和根本的。

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政绩观。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执政理念,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根本价值原则。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最直接、最深刻的思想根源在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能否充分贯彻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根本上取决于当事人能否学深悟透力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政绩观”。

正确的决策从来离不开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指引下,我国经济建设才能够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取得长年高速增长的奇迹,但不可讳言,在这一过程中,实际工作的一定层面上存在着漠视群众利益、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追求GDP等不良风气。党的十八大以后,这股风气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有了很大改观,但在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仍有一些干部显得极不适应,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时有抬头。如果不从思想根源上加以有效解决,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就必然缺乏坚实的认识根基,经济建设各项艰巨任务就可能面临落空的危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就能充分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领导经济工作必须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必须有系统思维、科学谋划”“要加强经济学知识、科技知识学习,特别是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政绩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慎重决策、慎重用权。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三严三实’,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所具有的强烈现实针对性和深刻用意。

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以不变应万变。做好自己的事情,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深刻哲学依据。“稳字当头”,首要的就是要有时刻明了自己是谁、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绝不能随波逐流、迷失方向。这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的,“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做强经济基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多边主义,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关键就是“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全党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这里,党中央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给人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其实不然,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从来都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党的十九大报告还将“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并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经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但“中心任务”的地位始终没有变,变的是从高速增长转向质的提升和量的扩展有机统一的高质量发展上来。“发展”从来都是质与量的统一,没有一定量的扩展,质的提升也就失去了应有的物质基础。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的“高质量发展”不论有几重规定性,首先还是“发展”。正如会议指出的,“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们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坚定信心。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尽管困难不少,但通过努力保持我国经济较高的增长速度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

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至关重要。宏观经济运行注重平稳健康,最忌大起大落。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带来的必然是经济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乃至整个社会的历史性跃迁。诸多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早已说明,在艰难迈向高收入国家的过程中,来自金融风险、能源粮食安全、收入差距、贫富分化、失业潮、环境恶化等方面的冲击始终存在,更不用说高技术领域升级迭代的“瓶颈”制约,无不需要妥善应对。因此,如何想方设法保持宏观经济的动态稳定,是一个历史关口,也是一场重大考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所以鲜明地提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战略部署,就是基于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着眼维护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基本态势而作出的精准判断。

众所周知,2020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一万美元大关,开始步入中等收入国家序列,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在这个基点上的国家能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归根到底是一个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按照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2035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大体在两万美元左右,相应地,年均经济增长率就必须保持在一定的区间。以此为目标,从2021年起的整个“十四五”时期,都将是决定性的阶段。由此看来,当前尽管我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当前其实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有两大关口需要跨越,第一个就是非常规的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特有的关口,特别是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第二个就是常规性的长期性关口,也就是要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特别是要净化市场环境,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目前,精准脱贫的任务已经宣告完成,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降污减排依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而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更是新发展阶段的主要目标。而要完成这些目标任务,首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离不开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大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必须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如果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稳中求进”侧重于防止经济过热,那么,随着我国经济由多年两位数高速增长转入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安全、更为公平、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今天“稳”的着力点已逐渐转向稳增长、稳就业、稳市场主体、稳预期等上来。

鉴于当前经济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七大政策部署。一是稳健有效的宏观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党政机关要带头节约,坚持过紧日子等。二是激发活力的微观政策。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的就业创业。有数据表明,2015年,中国平均每新增一个市场主体能带来0.9个新增岗位。2020年,平均每新增一个市场主体,只能带来0.5个新增岗位。为此,必须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三是畅通循环的结构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应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要求,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四是扎实落地的科技政策。面向“十四五”时期,面对西方国家对我“卡脖子”的严酷现实,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必须加紧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等。五是激发动力的改革开放政策。越是形势严峻、环境趋紧,就越是向改革开放要动力。为此,要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调动地方改革积极性,鼓励各地因地制宜、主动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六是平衡协调的区域政策。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等。七是兜牢底线的社会政策。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要想维系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时刻注意发挥就业、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社会政策的兜底保障作用,但要避免福利国家的陷阱。为此,要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

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问题包括“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初级产品供给保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碳达峰碳中和”,皆是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提出的涉及全局、关乎根本、影响深远的重大课题,需要给予高度关注和深入回答。所以讲“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一则在于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分歧乃至误区,一则由于这些问题源于实践,尚有一个在实践中逐步呈现的过程。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而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正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生长点。习近平经济思想植根于波澜壮阔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生动而丰富的改革发展实践是其形成和发展的最直接、最坚实的物质基础。从“三期叠加”、经济发展新常态到新发展阶段,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打好三大攻坚战,从共同富裕到新发展格局,贯穿其中的逻辑主线是科学认识、有效解决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这五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都是我国经济社会步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深切呼唤的反映,体现了在内外环境急剧变化的形势下,执政党恪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致力于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过程及其每一个侧面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

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路径。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将贯穿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在实践中展现为明显的历史性、阶段性特征和要求。共同富裕与两极分化相对应,但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也不是西方“福利国家”的模式,而是包含差异和个性、蕴含丰富生机和活力的社会形态。从当初的温饱不足到解决温饱问题,再从基本小康到全面小康,进而从全面小康走向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一个接续以进、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经过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十四五”期间我国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迈出扎实步伐,2035年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而到了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候,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衡量指标有很多,但归根到底是“人的尺度”,即以“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宗旨的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如此,在实践路径上就必然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在参与主体上就必然是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在覆盖范围上就必然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富裕,在实现进度上就必然是先富带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具体到现阶段,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上,就是要求在效率与公平、生产与分配、供给与需求、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等重要关系问题把握好辩证关系,在执其两端中寻求动态平衡,而不可偏于一隅。

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创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然会有国外的、民营的、国有的等各种形态的资本。按照《资本论》的观点,资本作为生产要素,既有扩大再生产的促进作用,也存在着无序扩张、野蠻生长的消极一面,因而具有两重性,需要给予辩证认识。在行为方式上,资本天然是逐利的,也就是说,哪里有利润空间,哪里就会有资本的运动,哪里的制约少、监管松,哪里的资本就会走向无序扩张、野蛮生长,最后发展到“大而不能倒”的地步。有鉴于此,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就是要给资本必要的利润空间,营造相应的运作环境,在政策上一视同仁,鼓励各类资本的投入和参与,特别是对于支撑海量中小企业的民营资本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政策,给予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同时要针对平台经济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资本诸多消极影响,要通过强化反垄断等举措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粮食、能源、原材料等作为初级产品,始终是大国经济平稳运行乃至维系国家安全的生命线所在。目前,我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第五大出口国,也是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进口和消费大国。在大国地缘竞争日趋加剧、世界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统筹发展与安全已经提到了“国之大者”的历史高度,必须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牢牢守住安全的底线。这其中,想方设法确保粮食、能源、部分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供给保障,就是首要的。须知,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四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吃饭问题始终大于天,须臾不可有所放松,必须在任何时候都要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绝不可过度依赖进口。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也是如此。纵观世界大国成长史,在竞争激烈甚至充满狂风骇浪的国际舞台上,举凡能够实现初级产品供给保障的,均能有效抵御和抗击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反之,则必然遭受遏制及至走向全面崩溃。正是基于这样深沉的历史考量和强烈的忧患意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等重大政策部署。

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一以贯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历来强调和坚持的治国理政重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种风险我们都要防控,但重点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这是我一直强调底线思维的根本含义”。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迈向新阶段,目标任务日趋艰巨,前进的难度也是倍增,这时就越是要倍加珍惜和维护已有的发展成果,特别是要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各类风险处置工作。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重大风险有来自自然界的,譬如地震、洪水、病毒等,也有来自社会的,如因收入分配差距、青年人失业引起的各种问题等;有来自经济领域的,如因债务问题而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等,也有来自政治领域的,如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推波助澜下可能引发的“颜色革命”威胁等。对此,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增强风险意识,做到“草摇叶响知鹿过,风声一起知虎来”,切实提高风险处置能力,防患于未然。当前,针对个别大型房企资金链断裂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重点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化解风险要有充足资源,研究制定化解风险的政策,要广泛配合,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等。

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重要目标。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占有一席之地。2020年我国首次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所谓“碳达峰”,就是指二氧化碳年总量的排放在某一个时期达到历史最高值,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而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植树、节能减排、碳捕集、碳封存等方式抵消人为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净排放为零,也就实现了“碳中和”。确立并努力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发展目标,对于我国来说,不仅是积极抢占引领全球发展的制高点的要求,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由低水平、粗放式、不可持续向高质量、集约式、可持续发展转型的迫切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要如期实现“碳中和”目标,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不能仅仅关注产出粗放式效益,更加需要关注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对广大企业来说,今后除了要算经济效益外,还得加上一笔“能源账”,也就是要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这就是说,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一则要咬定目标不放松,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一则要尊重我国的基本国情,清醒地看到以煤为主的现有能源结构不会也不可能在一夜间彻底改变,因此不能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要坚决防止运动式减污降碳等将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全局目标部门化的行为,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当前,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确保能源供应,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等重要精神和部署上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新事物,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结合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而不断获得新认识、赢得新自觉。自从黨的十四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们党就是在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有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中,不断获得规律性认识,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反过来又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实践向纵深拓展。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五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给出了精辟阐述和深入揭示,其蕴藏的深刻理论内涵及巨大思想伟力必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进程中得以验证和展现。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2022年,是我国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标志,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无疑将贯穿全年各项工作的始终,而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以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领导力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汪洋

猜你喜欢
经济工作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不工作,爽飞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选工作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