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文丽
在实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活动成为课程的重点。科学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活动正是打开思维大门的钥匙。探究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探究的过程实际上是猜想、假设、探索、验证的过程,完整的探究过程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因此,如何设计好的探究活动,提高科学探究中思维的“含金量”,就成了小学科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探究与思维同行的视角,提出若干具有实用性的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的探究不能停留在形式上,要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同时要促进学生思维的进步。缺少了思维的探究活动是不完整的,变成了学生盲目摸索的过程,并且,没有思考会让探究变得粗浅。小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是促使他们开展探索的驱动力。教师应当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将科学融入其生活,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科学观念,使学生在科学的探究活动中积极地思考,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其学习原动力。在探究过程中,要追求思维的有效性,发现思维的“含金量”,而不是仅停留在为了活动而去设计探究,一定要寻求探究和思维的深刻性,用思维的发展来检验探究活动。
一、构建探究课堂,点燃思维的火花
开放民主的课堂环境,友好共处的师生关系,是营造探究氛围的基础,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擦出不一样的火花。而探究性课堂的构建,是促进思维发展的阶梯。只有构建好探究性课堂的常规,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展现精彩的表现,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展思维空间,发挥思维的批判性。
小组讨论是构建探究型课堂的基本方法。然而,如果不严格把控讨论的秩序,极容易造成课堂混乱,学生的思维也会受到干扰,产生注意力分散的状况。小组长的作用很关键,教师在分小组的时候要选择有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由小组长来把控小组的整体讨论进程。同时,小组的讨论也要注意方法,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应该积极参与讨论,而不是一个人的主秀场。针对不同的讨论问题,教师也一定要严格把控好时间,小型的问题控制在三分钟左右,较大的题目可以延长到五分钟。在科学的探究课堂中,会设计很多的小组讨论活动,教师一定要严格把控课堂的讨论秩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课堂内容发散思维,提出自己的看法。
能在科学的探究课堂中让学生产生思维碰撞的,必然是交流的过程。在交流的过程中,每个学生一定都有两种身份,一个是表达者,一个是倾听者。当小组成员总结自己小组结论的时候,他所代表的意见是小组全部成员的看法,同组的学生也可以对缺失的内容进行补充。由一个学生的发言,拓展到全班学生的讨论,实现点面结合的交流方式。另外,交流的时间一定要安排合理,对那些难以讨论出结果的问题,可以安排较长的时间,而对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都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可以用较短的时间。交流的技巧,就是从组内交流,再扩大为全班的分享交流。
科学的探究过程,实际上就是思维碰撞的交流过程。学生的思维活动会在探究活动中表现得极为强烈,尤其是探究的实验性活动,很多学生都会兴致勃勃地参与。这虽然营造了热烈的学习氛围,但可能会破坏课堂的原本计划,所以交流一定要点到为止。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训练活动,与学生约法三章,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摆出停止的手势时,哪个小组最快安静下来,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这对于喜欢鼓励的小学生来说,是很有效的方法。经过长时间训练,每个小组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地进行思想的交流和讨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更有利于学生的思想交流。
二、鼓励学生提问,促进思维发展
问题是思维发展的开始。当需要解决难题的时候,人自然而然就会调动自己的思维。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提问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但如果仅是教师单方面提问,则很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发出提问,将他们自身对科学内容有疑惑的地方提出来,解放学生的天性,帮助学生培养主动思考的好习惯,使他们的思维常处于活跃状态。
探究活动中的问题引导很关键,这是打开学生思路的一把钥匙。教师可以利用一个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将自己对课堂内容的疑惑提出来。而这些问题是五花八门的,有的与课程内容息息相关,有的则是彻底跑题了。对于跑题现象,教师不要忽视学生,也要给予积极的回应,然后对学生的提问进行梳理,将最基础的问题先拿出来,让班里的学生一起交流讨论。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启发,引发更多的思路,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思维。如,在教学《水的变化》一课时,教师讲解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哪几种变化,学生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学生问:“为什么河流的水流向大海,但是大海始终没有被填满呢?”也有的学生问:“云也是水形成的吗?”这些问题有很多是围绕教学内容提出的,十分有价值,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内容,帮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思考的乐趣。
三、培养学生创新力,提高思维的“含金量”
实践的过程是认识真理的过程。在具体的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探索的乐趣,有利于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自主探究活动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他们自主发现问题,利用身边的工具解决问题,发现科学的奥秘,感悟科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既能够提高自己的思维创造力,又能够增加其观察能力。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巩固了所学的科学知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参与课堂活动。
为了帮助学生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师应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并用实际的操作来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想一想:我们身边有那么多事物会发出声音,这些声音有的好听,有的难听,它们都是怎么产生的呢?学生会提出不同的猜想,教师可以让他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直尺以及小皮筋,引导他们发出拍打和拨动的声音,然后让学生思考,将尺子弯曲会产生声音吗?学生通过对比就可以发现,声音是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的时候,声音也就消失了。人说话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声带在振动。学生通过亲自试验操作,掌握了声音产生的根源,由此对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现象也产生了好奇,愿意主动地去探索,用思考的眼光看待世界,这就使他们拥有了發现问题的眼睛,提高了思维的“含金量”。
四、明确教学目标,强化学生思维意识
笔者认为,小学课程教育特别是小学科学课程教育,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上。小学生正处于思维的发育阶段,会对所学的知识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产生好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一步演变为学习兴趣,而并不是一开始就渴求全面掌握小学科学课程所学知识。小学科学教师在教授课程知识时要明确教学目标,通过合理可行的课程设计,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小学生对课本知识内容思维的理解上。首先要让其对这门课程产生好奇,形成一种主动了解的心理,以此激发其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强化小学生思考問题的思维意识。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往往是天马行空般的发散性思维,他们对自己好奇的事物更有思维敏感,愿意有意识有目的地主动探索,会提出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以寻求解答。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科学《各种各样的天气》一课时,教师应当避免直白地给小学生讲解各种天气现象及其所形成的原因,而要给其提供路径方法,向他们提供一个可供思考的方向,以充分调动和发散小学生的思维,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会对同一种天气现象产生多种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如对阴雨天气的看法,喜欢下雨天的小学生会表述在雨天做的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而不喜欢下雨天的小学生则会抱怨由于下雨不能出去滑滑梯等。教师在小学生表达完对天气现象的看法后,要积极引导其结合自身经历对天气现象形成一个准确的认识,这样他们便会尝试着去解释另外一种天气现象,从而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
五、尊重学生差异,锻炼思维方式
小学科学课程的教育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现象的注意力和思考力,以及对某些生活方式的记忆力,运用初步掌握的科学知识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小学生尚处于思维模式的养成阶段,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学习思考问题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基于这样的不同背景,教师一定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根据其不同的思维模式因地制宜地制定培养方案。对学生就课程所提问题的回答,要兼听多种声音,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因为大多数小学生会有一种渴望被认同和被重视的心理需求。教师在提问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所在,因为有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地参与师生互动,在课程交流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科学《天气和我们的生活》一课时,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冗杂且分散,小学生理解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当教师直接问“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或者“天气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以及“天气影响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等问题时,大部分小学生是答不上来的,因为他们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去回答,他们还没有应变的思维意识。当涉及大家都哑口无言的问题时,小学生便会发散自己的思维,充分利用想象开始凭空产生问题的答案。他们的回答可能是“龙飞凤舞”的,回答的差异也折射出了各自思维的不同。教师应当尊重这种差异,然后根据回答的同一类型的答案进行接地气的讲解,让他们感兴趣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从而使之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而前提是教师首先要认同每位小学生的回答,兼顾到每位小学生,而并非让他们沉湎于自己的想象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科学探究活动已经成为科学课程教学主流,而对学生的思维培养则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加强实践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奇妙现象,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锻炼动手实践能力,提高思维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