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延伸引领学生连续性探究

2022-03-03 10:56李斌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蚯蚓桥梁科学

李斌

名师简介

李   斌  小学科学特级教师,四川省“国培计划”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全国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雅安市科学名师工作坊领衔人。多次担任省级科学优质课大赛评委;主持研究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科院等国家级、省级课题12项;撰写的多篇论文在《中国科技教育》《新课程实验研究》《班主任》等杂志上发表;参与编写《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解析》等多部专著。

《义务教育小學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各种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的深入推进,给课堂教学带来深刻变革,以探究活动为重要学习方式的科学课堂,在落实课堂目标的同时,注重拓展与延伸,把学生的科学兴趣、探究活动引入生活中,将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科学、理解科学,实现问题的连续性探究,发展科学素养。

一、课堂延伸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课程标准》指出,校园、家庭、社区、公园、田野、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到处都有科学学习资源,到处都可以作为科学学习的场所,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实验室这些狭小的空间里。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学习科学,需要教师精心策划,要让课堂内所学的内容有活化、整合、运用的机会,要让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建立有机联系。

2017年9月开始使用的教科版科学教材,“聚焦、探索、研讨、拓展”是课堂学习的基本环节。不仅凸显了课程的开放性,而且更注重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对他们认为重要的问题、现象、事物进行解释。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都已习惯把本节课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把科学的学习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把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在全国及省级科学公开课中,都能看到教师非常优秀的课内拓展,这给听课教师很多有益的启发。在学校常态科学课中,教师也普遍注重课堂学习的拓展。但课外延伸做得很少,甚至没有。

学生理解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方法更多是在课外,要精心设计学生进行课外探究的延伸引导,让科学学习与探究不再拘泥于课堂。课堂的拓展与延伸,不是扩展与本课(本单元)无关联的学习内容的广度,而是要引导学生从课堂学习中生成的想法开始,在包含科学信息的真实情境中观察现象、记录数据、收集证据、分析和解释所获得的实证,建立更为有用、科学的认知,并以此对新的现象及事件进行解释。这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获得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

基于此,科学课堂的拓展与延伸,就其设计的项目而言,应该是一个引导学生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清晰进程,要考虑到学生的多样性、发展的层次性,要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学习。

二、课堂延伸引领学生连续性探究

科学学习注重课堂生成,学生在课堂探究活动中新的问题、新的发现、新的兴趣点,是学生渴望得到满足的自我需求,是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内驱力。把课堂探究延伸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科学必然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特别是与数学、工程与技术组合。这需要多学科的教师协作,甚至需要聘请社会行业专家参与指导。

我们学校有很多这样的实践,如,六年级上册在学习“形状与结构”这一单元时,很多学生表现出对桥梁的关注,教研组组织学生代表一起设计了“家乡桥梁”的探究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网络搜索、图书查阅、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家乡桥梁的种类、结构、功能、建筑材料等,了解我国桥梁及其对世界桥梁发展做出的贡献。通过这一阶段的探究实践,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本内容,深化了对形状与结构的认知,更聚焦了家乡桥梁。在活动中,学生知道了许多桥梁垮塌的事件,看到了许多危桥、病桥,心里萌生出许多关于桥的憧憬。

本已准备结束的活动又往深处发展:科学教研组与美术组组成指导小组,组织学生开展“我用彩笔描绘心中的桥梁”活动。学生在前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上,描绘心中的桥梁:有为山区学生不再有独木桥的危险而设计的“爱心桥”;有为家乡一座封闭危桥设计的“安心桥”;有为家乡增添美丽而设计的“彩虹桥”……一幅幅习作体现了学生的绘画水平,反映出前一阶段的学习成果,表达出学生美好的愿望。

为进一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创新创造力,科学教研组组织学生开展了“巧手造桥”活动,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建造自己心中的桥梁。在年级展评基础上,面向全校开展了六年级“桥梁探究成果展”,学生在展示活动中介绍自己的作品,愉悦的体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喜爱。

科学组把这一活动进行梳理,提炼出“识桥—绘桥—造桥”科技活动。活动分为三个层次:识桥—科学探究;绘桥—科学想象;造桥—科学创造。形成成果报告,参加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通过层层选拔,最终获得全国一等奖,该活动同时被评为“全国十佳优秀科技实践活动”。

科学教育要基于课堂、重于课堂,又不能拘泥于课堂,科学教师要为学生设计贴近生活、由浅入深、连续性的科学探究“项目”。项目应开口窄,有深度,并与当前的科学和教育理念契合。学生在这样的项目活动中,能充分体验到科学和科学探究,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同时发展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然而然地实现学科融合、渗透五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学生在这样的探究实践中学到的相互有联系的知识,比分离的知识碎片更加有用,更能自觉运用于新遇到的情况,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课堂延伸引领学生深度探究

《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具体方法和技能,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发现和提出生活实际中的简单科学问题,并尝试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予以解决,在实践中体验和积累认知世界的经验,提高科学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学习与同伴的交流、交往与合作。

把科学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真实生活中,更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所以,科学学习活动应该让学生带着真实的问题,接触真实的探究对象,开展真实的探究活动。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生能触及更宽泛的科学问题、触碰更有社会意义的问题。学生能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科学认知,在活动中尽情地观察、质疑、表达、思考、操作。

如,在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学习中,教材是以凤仙花为例。凤仙花易种植,种子从网上也容易购买,学生通过种植凤仙花,认识植物的生长变化,兴趣浓厚。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科学教研组组织学生开展了太空蔬菜种植实践。

学生对种植实践表现出浓厚兴趣。教研组精心设计太空蔬菜种植活动:种子观察,对比种植设计,太空蔬菜专家讲座,多种方法育苗,肥水控制,生长过程观察记录,蚜虫的生态防治探究,蔬果烹饪体验,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促进了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理解,亲历太空蔬菜种植,系统认识了太空蔬菜的起源、发展、常见种类,食品安全,发展前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把学生的认知引向科技前沿。

种植活动结束后,在科学教师的指导下,形成了《种植太空蔬菜,放飞科技梦想》成果报告,并参加区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获得全国一等奖,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四、课堂延伸引领学生痴迷探究

科学课堂延伸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习惯、科学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喜欢科学,让学生体会到科学与他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延伸的内容可以少一点、切口小一点,但可以深一点。

教科版科学(2003版)五年级上册编排了《蚯蚓的选择》一课。课前,我组织学生到野外挖掘蚯蚓供课堂观察。在挖掘过程中,有的蚯蚓被挖成两截,学生聚在一起,观察着、议论着……“蚯蚓好痛哦,你们看,都出血了。”“你们看,它痛得在地上扭动。”“书上说蚯蚓再生能力很强,切成两截就能再生成两条蚯蚓,切成三截就再生成三条。”“真的吗?”学生向我求证,我似乎也有蚯蚓再生能力很强的记忆,但我没有给他们答案:“回去在网上好好查询一下吧!”第二天,学生到我办公室汇报,都说蚯蚓再生能力很强。一个女生眨巴着眼睛说:“如果蚯蚓被竖着剖开,会长成两条蚯蚓吗?”

为解开学生的疑惑,我和学生一起开展了“秉氏环毛蚓再生能力”的探究活动。我们从野外挖掘了394条蚯蚓,选择了当地常见的秉氏环毛蚓70条做研究。把蚯蚓按体长比例的1/11,1/10,1/9,1/8,1/7,1/6,1/5,1/4,1/3,1/2,分别从头部、尾部进行横切、纵切,放在饲养盒中,进行观察、记录。不管是平常上课,还是周末、暑假,学生每天坚持,兴致浓厚,很多时候都是他们到办公室催我,暑假里,也总是在我前边到校等候我。在实验过程中,被切蚯蚓很多都死去了。6个月后,我们带着存活的蚯蚓请川农动科院教授做了切片分析。经过研究,得出秉氏环毛蚓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再生出被切除的部分,也长不出两头或两尾的蚯蚓。

学生的研究得到川农大、中科院動科所专家的指导、帮助。他们始终表现出对探究的痴迷,由一节平常的课前准备延伸到科研最前沿。研究成果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被评为最具创新的研究,代表成果参赛的三个学生被赞誉为“四川来的小科学家”。

猜你喜欢
蚯蚓桥梁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句子也需要桥梁
“害羞”的小蚯蚓
挖蚯蚓
挖蚯蚓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
科学拔牙
用爱心架起希望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