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薇
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下发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但由于缺少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国内中小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能力发展缓慢。项目式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在主动探索、完成该项目的过程中,不仅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而且还能进一步掌握操作技能、学习方法以及协作能力等。本文按照確定学习项目、开展探究活动、鼓励作品制作以及成果交流展示的先后顺序,详细阐述项目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
一、确定学习项目
项目是教和学的重要载体,在实施项目式教学之前,先要确定一个恰当的学习项目。首先,学习项目必须为课堂教学服务。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学习项目,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引导和启发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其次,学习项目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只有形式多样、内容有趣的学习项目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驱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项目,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最后,学习项目还要体现实用性。可以从日常生活或者其他学科中取材,以更贴近现实问题的项目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填充颜色》一课教学中,笔者就设计了“绘制七色彩虹”这个学习项目。要完成七色彩虹的绘制,学生不仅需回顾之前学过的“初识画图”这部分知识,还很自然地引出了本节课需学习的内容。此外,相比以往枯燥的理论讲解,色彩斑斓的彩虹更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完成“绘制七色彩虹”项目,学生熟练地掌握了自定义颜色的设置,也能够运用颜色填充工具为图画上色。在本节课中,笔者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融入具体的学习项目中,以寓教于乐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最终达到了预期效果。项目式教学具有明显的实践性、操作性特征,教师在确立学习项目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经验,营造一个完整的“任务情境框架”,引导学生从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视角,独立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教师:“雨后,太阳崭露头角,阳光照射水滴会折射光线,分散出7种颜色的光。彩虹的色带分明,观察视频赤、橙、黄、绿、青、蓝、紫颜色形状特征,如何使用工具在画布上绘制出七色彩虹?”项目活动中师生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要以启发者、引导者的身份,协助学生自主搜集、交流、探究、思考:“哪个工具可以填充颜色?”“填充工具是什么样?”“填充颜色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支持学生在合作、交流、互助中带着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调整画布大小”“保存图画文件”,灵活使用刷子、铅笔、椭圆工具绘制填充彩虹图形,并配合使用“撤销”命令,设计出极具个性的彩虹景色。项目实施进程要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完全由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颜色,自主查找、了解工具箱中各工具的名称,独立尝试在画布上绘制7个矩形,展开“背景色使用”“渐变色填充”“自定义颜色填充”等操作,让学生在掌握填充工具使用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填充出精美的图画,提高观察、想象、审美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展探究活动
完成项目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往往要尝试各种途径,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开展探究活动是项目式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应从旁观察项目进展情况,一旦陷入停滞就要及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一方面,教师和学生要共同讨论,将项目主题进行细化。通常一个完整的项目包含若干个子项目,也就对应着若干知识点,学生逐一完成子项目也就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要给学生留有自主的空间,项目式教学法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活动探究环节最好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各小组群策群力完成项目,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还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有很大帮助。
例如,在《幻灯片链接》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制作花名册”项目,要求点击该学生姓名即跳转至个人信息详情页。虽然前面几节课已经学习了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声音和视频的方法,但面对这样特殊的要求学生立刻束手无策了。于是笔者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要实现该操作需要解决哪些事项?”学生思考后意识到,除了要制作包含全班学生姓名的表格以及每一位同学对应的个人信息页面外,还需借助信息技术将个人信息页面“插入”到花名册中。此时再讲解关于“文本超链接”的相关知识,学生顿时豁然开朗。在分工合作下,学生很快就按照项目要求制作了一份花名册,本节课的重难点也就被很好地解决了。教师要在恰当的时机提出建议指导,引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与对智慧的挑战,教师:“怎样实现幻灯片的自由跳转?如何从一张幻灯片跳转到另一张幻灯片?”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发散思维,自主探究、发现、归纳、总结“超级链接”知识要点,体会超级链接的实际应用意义和思想内涵。《幻灯片的链接》属于“多媒体演示文稿”主题单元,要求学生掌握“插入超级链接”对话框的使用。教师在项目进行中,要关注学生探究的思考方向,在“图形链接,浏览网页”“文本链接,发送邮件”“图片链接,新幻灯片”的实践环节,合理抛出问题和辅助材料,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求知的情感状态,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拓宽思维广度,丰富情感体验,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项目完全交给学生独立实践,另一方面要在恰当的时机为学生提供资料和辅助,启发引导各小组明确分工。让他们运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自主插入自选图形、图片、文本,熟练掌握“插入超级链接”对话框的使用方法,感受信息技术学习的乐趣和创作幻灯片超级链接的成就感,提高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鼓励作品制作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强化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但以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大多只关注理论知识讲授,而没有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这导致很多学生存在“高分低能”的问题。鉴于此,小学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绝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必须让学生制作作品,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学科能力和素养。
例如,教学《修饰文章》这一课时,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改变字号、字体以及颜色的方法,但大多缺乏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设计了“文章个性化修饰”项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对任意文章进行修饰,并在下课之前提交随堂作品。起初,学生大多是盲目地调整文章的字体字号和颜色,呈现出的效果可以说是“不堪入目”。经过动手实践后,学生开始意识到,字体、字号以及颜色必须合理搭配,才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比如在对儿歌《春天在哪里》歌词进行修饰时,有的学生用丰富的颜色来表现红花、绿草和小黄鹂等动植物,令人目不暇接;也有的学生通过调整字体类型和字号大小,使文章充满了生动、欢快的情绪,让人不禁跟着哼唱。学生在完成“修饰文章”作品的过程中,系统地将本节课主要知识点梳理了一遍,不仅对这些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形成了综合运用知识进行个性化修饰的能力。项目活动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系统的实践过程,引导他们在自主反思、概括、归纳中,正确认识到求多求繁、任意修饰的操作误区。所以,教师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合理监督、引领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检查修改,让他们在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交流、梳理、内化的过程中,不断调整选择恰当的修饰格式,进行标准化、规范化修饰。在《春天在哪里》歌词修饰中,诸如“怎样让歌词可读性更强?”“怎样才能让歌词段落分明、版面美观?”这样的问题要由学生自己发现、调整,自主找到问题的本质,自主提出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项目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让学生在反复审视、相互协助、集思广益的实践中,总结出文字修饰原则,扎实掌握菜单栏、工具栏中命令的使用方法,提高收集信息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自主内化建构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
四、成果交流展示
在项目式教学下,学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比以往要多得多,因此对成果进行展示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交流展示是对学生能力的高度肯定,有助于树立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同时也让他们了解该项目的实际价值;另一方面,交流展示也是对项目式教学的反思,可帮助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准确把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优化项目式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
例如,在教学博客这部分知识时,笔者设计了“管理个人博客”项目,并先后组织了阶段性成果交流展示、最终成果交流展示。在阶段性成果交流展示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建立的微博过于简单,不仅没有对个人主页进行装饰,而且发布的内容也很少。在笔者的建议下,学生之间开始互相添加好友完善自己的博客人际圈,同时还在博客上写日志、发照片。在最终成果交流展示中,上述问题果然得到了极大改善,笔者对表现出色的小组进行了表扬,肯定了他们的个人能力和在项目上的付出。但不可否认的是,各小组最终成果还存在一些不足,对此也必须让学生明白。如很多学生为了充实博客内容发布了大量的日志,显得非常杂乱。于是,笔者再次要求学生将日志分类管理,确保整个博客漂亮整洁。经过两次成果交流展示,笔者直截了当地指出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在项目式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项目活动要将评价、启发、提问、展示贯穿课程始终,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博客布局、色调、风格、装饰进行点评、探讨、质疑、交流,不断完善改进版面设计和整体修饰。相对于传统教学,项目实践活动更注重学生创新思维、信息应用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综合培养,教师需要做的是为学生提供自主改进、实施的空间,并通过启示激励,强化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信心。教师:“恭喜同学们拥有了美丽的网上家园,我们建立了博客,充实了博客,你会管理自己的博客吗?”教师要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思维从不同层次思考细节、解释证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学习优势,支持学生在深入持续的探究、反思、调整、充实中获得信息技术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整体发展。在成果展示环节,教师可鼓励各小组派出代表,根据实际经验和探究结果,汇报自己对日志管理功能的理解,并演示日志的修改、日志的美化、日志的删除、日志的管理、专题的分类等管理组织次序,让学生在智慧碰撞中丰富知识经验,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五、结语
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具体项目为主线,给学生创造实践和应用的机会,并使他们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总之,项目式教学法与小学信息技术强调应用的学科特点非常契合,应将其积极引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可以按照确定学习项目、开展探究活动、鼓励作品制作以及成功交流展示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落实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确定恰当的项目,给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要组织形式多樣、内容有趣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子项目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将碎片化的知识点整理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最后还应提供成果交流展示的机会,通过阶段性成果交流展示、最终成果交流展示发现学生完成项目时存在的不足以及项目式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缺陷,促进教学的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