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瑞雪 万萱
关键词:博物馆文创 青铜器纹饰 穿越 创新 古今贯通
引言
青铜器是各大博物馆的重要馆藏文物种类之一,随着2021年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的推进,公众对包括三星堆在内的青铜器文化关注度持续升高。青铜器纹饰作为青铜器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形式,其衍生博物馆文创也得到了较大力度的开发,但目前国内博物馆青铜器纹饰衍生文创多数仍停留在简单仿制应用上,在“质”上无法满足现代受众需求。故文章以“穿越”式的设计手法切入,进行青铜器纹饰文创的创新设计方法研究,以此开发青铜器类博物馆文创的更大价值,也使青铜器纹饰文化得以生产性的方式进行传递与保护。
一、青铜器纹饰及文创“穿越”式理念概念
(一)青铜器纹饰概念释义:青铜器纹饰指青铜器品上的装饰纹样,其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装饰形式,表现手法,图案组织上。商朝时期青铜器用途以祭祀为主,纹饰多为饕餮纹,夔纹,回纹等;纹饰表现手法为对称式,线条多为直线;图案组织为单独纹样。周代青铜器用途以礼器为主,纹饰有窃曲纹,环带纹,重环纹等;纹饰表现多为带状,线条为直线间曲线呈S形;图案组织为二方连续样式。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向生活用器发展,这个时期纹饰有蟠螭纹,绳索纹,宴饮攻战纹等;纹样的表现手法为上下左右连展,图案组织呈现四方连续样式。从文化内涵上来讲,青铜器纹饰通常代表庄严,厚重,权利与威慑力,作为流传至今的传统纹饰,不管原本寓意为何,它在经过千年的传承之后,依然构成了现代设计最基本的语言元素。[1]
(二)文创“穿越”式设计概念:“穿越”一词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文创“穿越”式设计是指将不同时间与空间要素在文创中进行集合表达,其“文化”面向的是历史和过去,“创意”面向的是现代与未来,[2]其核心是以日常实用为基础,大众审美潮流为方向,对文化进行现代设计语言的转化与表达,从而打造文创产品。实现文创的古今贯通感,让古代文化在现代日常中找到位置,使受众处于现代的生活亦可体会传统,获得“手泽如新,往事如诉”的使用体验和情感体验。
二、青铜器纹饰文创消费者现状及应用现状
(一)博物馆文创消费者现状:根据《2019博物馆文创产品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在淘宝天猫逛博物馆旗舰店的累计访问量中,1亿用户为“90后”,线上博物馆文创店铺粉丝50%以上为90后,[3]这表明新一代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对文创开发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故笔者以18-28岁之间的年轻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青铜器纹饰了解程度调查结果为:大部分人对于青铜器纹饰认知较为浅显,(见表1)可见青铜器纹饰文化的推广与传播需要进一步加强。
人们购买博物馆文创的主要用途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人购买博物馆文创主要用以纪念或实用,(见表2)可见受众对于文创的纪念性与实用性较为重视。文创纪念性体现在文化价值的可视性传达,实用性则体现在文创产品的生活应用价值。
(二)青铜器纹饰在博物馆文创的应用现状:现如今国内不少博物馆都以青铜器纹飾为设计元素进行文创产品的打造。在素材选取上,博物馆文创多依据青铜器文物与纹饰共同创作;在纹饰应用上,多为青铜器文物原型的小比例复刻、原始纹饰直接取用或简单取舍排列;在产品选择上,青铜器纹饰衍生文创会对产品进行系列化的打造,产品类型则多集中在帆布袋,冰箱贴,明信片等基础的平面化产品上。博物馆在打造青铜器纹饰类文创时,虽致力于寻求文物与纹饰一体化的设计,但也存在与现代日常脱离,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导致青铜器纹饰在文创应用中脱离现代日常与同质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1.纹饰应用再创性较弱。“再创”即二次创作,指在原有素材基础上进行创意改编。目前青铜器纹饰在文创应用多数是将文物的纹饰提取后进行简单排列组合,缺乏对纹饰的二次创作表达,无法引起受众的共鸣。纹饰的再创性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纹饰结构照搬应用:纹饰结构包括基本形的线条装饰,排列,走向与穿插等。原始的青铜器纹饰结构具有较强的时代特性,视觉观感上多显繁复冗杂;且青铜器多以填漆,浮雕式方法来凸显器物上纹饰的主次之分,若以现代平面印刷工艺将纹饰置于产品之上,会使纹饰装饰层次混乱。可见照搬原始纹样结构打造文创不仅欠缺现代审美价值,在应用时也会面临诸多局限。
(2)纹饰表达内容单薄:进入工业化生产时代,传统图案逐渐向传统符号转变,这种中国独有的设计资源为中国个性化,地域化,民族化的现代设计提供丰富的遗产宝库,[4]同时也意味着传统图案的内容需要多元化的表达。青铜纹饰在青铜文明时代具有专属的文化内涵,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多数内涵与现代人缺乏共鸣,导致纹饰表达内容单薄,应用到文创中产生与现实生活脱节的局面。
2.纹饰与产品适配度较低。“适配”指合理搭配的意思,通过对市场上文创的调研发现,青铜器纹饰应用与产品各方面因素欠缺合理化的搭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纹饰排布与产品造型搭配生硬:纹饰排布指平面纹饰在产品立体化造型之上的分布。多数文创在纹饰应用时未考虑原始纹饰在器物上的排布特性,只是简单地将纹饰图案与产品生硬结合,[5]没有注意青铜器纹饰与产品不同材质,不同造型之间的契合点,导致文创产品整体欠缺质感与美感。
(2)纹饰内涵与产品类型关联欠缺:目前青铜器纹饰多直接用于一些基础的平面化产品之上,产品的类型与纹饰的内涵缺乏关联,一来会导致受众面对文创时会产生“只知其形未了其意”的困惑心理,不利于青铜器文化的传播;二来基础的平面化产品缺乏独特性,使得市面上的青铜器纹饰类文创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给受众留下记忆点。
三、青铜器纹饰文创的研究价值
当下博物馆功能正在发生转型——教育功能逐渐转化为传播功能:即博物馆从单向理念输出向与观众进行有效互动转变;同时博物馆重视起娱乐功能的加入:为参观者提供交流场所,体验场所,购物场所等。文创产品是文物与受众互动的有效载体,其售卖区域作为博物馆购物场所的主要存在,是博物馆娱乐功能中的体现,由此可见文创是博物馆功能转型的重要助力。通过文创博物馆不仅可以为自身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而且文创有助于塑造博物馆的品牌形象,[6]以此来提升博物馆的文化产业品质与商业利润。
博物馆文创“穿越”式的设计方法贯通古今,一方面使文物独特性得以发掘,改善目前青铜器纹饰在文创应用中同质化严重的现状;另一方面使青铜器纹饰文创产品更贴合日常,促进青铜器纹样这种历史悠久,大众熟识度不高的传统图案的形式与文化内涵的推广,使青铜器文化得以更好传承发展。同时此设计方法丰富了青铜器纹饰在博物馆文创设计应用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法,青铜器纹饰衍生文创产品与受众产生更频繁深入的互动,也为此类文创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一个检测反馈的契机。
四、青铜器纹饰文创“穿越”式设计方法
博物馆文创产品既有商品属性,又有其特殊的精神属性:以文化创意内容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7]其次博物馆文创的标志性较强,地域特色与藏馆特征需要在文创中体现;其三对比同类功能产品,博物馆文创产品价格较高,设计上的形式感更强,受众对于博物馆文创外形的美感与材料工艺的品质感要求较高。根据博物馆文创的特殊性质,以“穿越”式的理念,从提高青铜器纹饰应用的再创性,加强纹饰与产品适配度二个方面出发进行创新设计,达到给受众“穿越”般的体验。
(一)化繁为简法
1.纹饰结构的再造:青铜器纹饰“繁”到“简”的再创并非单纯将原始纹饰元素大面积省略和概括,图案的化简要遵循“用尽量少结构特征把复杂元素组织成有序整体的原则,”[8]以实现新视觉信息的传达和原始图案形态的创新传承。[9]“化简”基于青铜器纹饰文化,通过对纹饰元素解构,提炼,重构三个步骤,对其基本形的结构进行创新再造。[10]结构阶段可将青铜器纹饰各部分打散,地纹主纹分离应用;提炼时提取各部分纹饰主体形态,省掉干扰视线的细枝末节;最后,根据线条的造型能力,将独立抽象的纹饰元素重新组合起来形成新图案。[11]原始青铜器纹饰结构虽繁缛复杂,但始终遵循着规则与秩序,并非杂乱无章,[12]本身的节奏感,规律感使其特征易于总结。再造后的纹饰结构需保留每种青铜器纹饰的辨识度,视觉上贴近现代人审美意识的同时,仍具有古朴传统的时代气息。
2.化繁为简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此类纹饰设计方法可以参考饕餮纹在郑州地铁标志设计中的运用,设计师去掉饕餮纹中密集的云雷纹等地纹纹线,只选取主纹结构应用。主纹与“中”字汉字形的结合保持了饕餮纹具有较多对称平行线,对称直线的结构特征;同时在线条装饰上保留饕餮纹勾形尖角尾部和阴阳纹互补的特性,提高了纹饰本身的辨识度。(见图1)标志视觉效果简洁大方,具有古韵的同时又便于应用到VI系统中。以此来看,化繁为简既能让青铜纹饰的特色得以直观呈现,还可从意的角度赋予纹饰新一层的含义,便于青铜器纹饰文化的传播。
(二)局部嫁接法
1.纹饰内容的丰富:“嫁接”原指把要繁殖的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种植物体上,使它们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独立生长的植株,用于设计表达就是不同时空的元素进行局部的替代与融合。此方法适用于元素反复性呈现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青铜纹饰,即“嫁接”部分要具有可替代性。应用时将原始纹饰的部分单位纹样进行裁剪,接着以相似的表现手法在裁剪处置入现代元素,这里的现代元素包含范围较广:商业品牌IP,地域文化形象,视觉情感符号等,使得纹饰应用具有更多联动的可能性,以解决青铜器纹饰表达内容单薄的现状。纹饰应用不失原本神韵的同时,表现内容“穿越”而来与现代接轨。
2.局部嫁接法在文创设计中的体现:成都博物馆推出的BOBOPANDA系列文创所采用的原始纹饰为周代的宴饮攻战纹,将宴饮攻战纹中的部分人物纹样替换为成都著名IP形象大熊猫,此熊猫形象着周代打扮,与纹饰中人物进行狩猎祭拜等一系列动作。将几千年前纹饰与著名城市IP形象结合,达到融汇古今的效果,增强纹饰的记忆点与现实意义。(见图2)上海博物馆的博物“奇”趣系列是上海博物馆所藏文物大克鼎与迪士尼乐园的联名文创,将大克鼎上波曲纹局部替换为迪士尼经典形象“米奇”图形,“米奇”在犹如波浪一般的波曲纹上滑板,整个图案动感加强。现代的卡通形象与古朴的纹饰发生碰撞,融合,为传统图案注入了新的活力。(见图3)通过局部嫁接法进一步赋予纹饰更多的现代意义,从而贴近现代人生活,引发受众更大的兴趣和共鸣。
3.局部嫁接法的视觉统一性原则:应用局部嫁接方法需要注意“嫁接”部分与整体图案在视觉表现上保持统一性,做到图案的表达形式相近,色彩搭配合理。如BOBO PANDA系列提取原始纹饰扁平化处理,同时也以平面卡通化的形式表现熊猫形象,色彩上以小面积的黑白色与整体色调搭配,给受众以和谐舒适的视觉感知体验。博物奇趣帆布包则以单色表现波曲纹,米奇形象也同样采用单色进行剪影化处理,模糊掉米奇内部细节,只以动感极强的外轮廓图形进行“嫁接”,嫁接部分不显突兀,与原始青铜纹饰搭配相得益彰,以此达到求同存异的效果。
(三)型纹同构法
1.纹饰排布的优化:这里的“型”指立体化造型,“纹”指平面化纹饰,原始青铜器的造型与纹饰的排布呈相关性,如商代饕餮纹多分布于兽性青铜器的腹部和显眼位置,周代环带纹常连为圈于器物上环绕一周装饰,云纹多分布于主纹之间或主纹空隙处做装饰性底纹使用,纹饰排布与器具结构的关联使得青铜器的器物之美与纹饰之美兼容。型纹同构法主要目的是优化纹饰在产品造型上的排布,设计时参考纹饰在文物造型上的原始排布形式,再根据纹饰形态,在三维空间营造的固定形框架下进行纹饰的整合排列。以此达到纹饰排布与现代产品造型相结合的視觉效果,使产品具备装饰与结构浑然一体的美感。
2.型纹同构法在文创设计的体现:河南博物院的饕餮纹眼罩文创设计,设计师重点提取饕餮纹的眼部纹饰放置于眼罩表面最显眼位置,眼罩对称的产品造型同时也贴合饕餮纹饰对称的眼部,图案装饰与产品形态结合巧妙,以此达到适配的效果。(见图4)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匽侯盂中国对杯,此文创侧重纹饰装饰与杯柄结构的搭配。将置于侯盂腹部的回首龙纹以浮雕式工艺同样装饰于杯子腹部,“中国”二字的宋体字形的杯柄紧挨纹饰,方感的纹饰贴合方正感较强的杯柄,侧面角度看杯柄仿佛为半立体纹饰在杯身之上立体性的延续展示。(见图5)型纹同构使传统图案意蕴美与现代工业产品质感美相融合,给人以时空穿梭之感。
(四)情景关联法
1.纹饰内涵的直现:情景是感情与场景的总称,感情多产生于文创所呈现的视觉效果,场景来自于文创的使用状态,设计时需要对文创引申的感情和场景同时进行分析,将文化的表现从受众的感知层面上升到行为层面。文创常引申出双向的情景:一是文物本身历史文化含义赋予的“联想情怀”,二是消费者使用时的模拟场景设置的“现实情景”,寻求双向情景之间的契合点,将文物本身的历史意义代入到产品的现实功能之中,使情景实现关联。由此纹饰文化内涵经过了视觉和行为上的产出,得以更直观的实际体现,使消费者体验感升级。情景关联法实现了文创在文物与生活之间的贯通,所传递的文化也更为贴近受众的生活;同时此方法侧重以文物特征进行产品类型打造,避免了大量同类产品的泛滥,缓解了文创市场同质化现象。
2.情景关联在文创设计的体现:国家博物馆推出的大盂鼎铭文手札,以“游”“感”“律”三个大盂鼎的铭文作为手札封面装饰。“游”字有游历之意,“感”字为感知之意,“律”表示深度思考与知行合一探索出律己规律。此类鼓励寻求探索的内涵结合手札使用者在旅途中所想所思的双向情景代入,使消费者在使用时有深刻的情感共鸣,并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见图6)河南博物院的云纹铜禁冰箱贴,其设计灵感来自周代的云纹铜禁,铜禁在周代有禁酒之意。将云纹则作为主要的装饰元素,并放置一醉猫形象,意在提醒打开冰箱的人们不要贪杯,纹饰与文物的文化从产品外形一目了然得体现,同时为文创增加了一定的趣味性。(见图7)
五、青铜器纹饰文创“穿越”式设计实践
运用“穿越”式设计手法,基于“妇好鸮尊”青铜器及其纹饰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
(一)设计构思:本次设计实践的创作母体为商代青铜器妇好鸮尊及其纹饰。妇好鸮尊被誉为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表面纹饰丰富,有饕餮纹,夔龙纹,蝉纹等,可以说是商代青铜纹饰的大集合者。“鸮”在商代被奉为吉祥鸟,其本身具有灵敏警觉的特性,且听觉极好。河南博物馆也推出了妇好鸮尊金属徽章与明信片等文创产品,但缺少一定的创意性与实用性,对妇好鸮尊与纹饰背后文化内涵的直观诠释较为浅显。
(二)设计方案:在色彩的设计上,因为青铜器纹饰本身颜色单一加上其传统属性,所以选择了三色“中国色”——佛手黄,竹青,合欢红来丰富装饰色彩。为贴合青铜器文物给人的固有色彩印象,将竹青作为主体色,佛手黄,合欢红二色为辅助色。符合现代人审美偏好的同时,又兼具古典韵味。
1.产品类型:采用情景关联的方法,将“鸮”敏锐的听觉特征与耳机套这种现代产品功能关联,同时根据文物造型打造产品外形结构,保留具有特色与萌点的耳朵,爪子,尾巴在耳机套造型之中,既能吸引消费者的兴趣,又可以加强产品竖直放置时的稳固性。
2.纹饰构造:采用化繁为简的方法。将原本较为繁复的夔龙纹主要枝干作为装饰要素,两侧的蛇纹则归纳为简洁的曲线,耳部较为复杂的组合纹饰进行归类取舍,在简化的同时保留原始纹饰构造特征,以此给受众视觉平衡的感知体验。
3.纹饰排布:采用型纹构成法,依据纹饰在器品上原始排布规律,对照产品的立体造型,对原本多样的装饰纹样进行取舍与归纳,提取原本位于鸮尊颈部的文物的夔纹纹样,做为耳机盒套开口处的条状装饰纹饰,重点刻画耳朵,爪子等单独结构部分的纹饰,使产品造型与纹饰排布做到适配结合。(见图8)
(三)設计应用:此文创属于电子产品类型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迎合了文创目标消费者即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通过“穿越”式的设计方法,也使得妇好鸮尊纹饰在应用上贴合受众现代审美观念,并为此文物衍生文创的产品多样性提供更多可能。
结语
青铜器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青铜纹饰更是被称为“青铜器的语言”,其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不言而喻,博物馆是向人们展示青铜器纹饰的重要场所,文创是青铜器纹饰文化的物化形态。所以文章以“穿越”式的理念将青铜器纹饰的文化与现代创意集结,做到古今贯通,以此解决青铜器纹饰在博物馆文创应用中与现代日常脱离,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增强青铜器纹饰在文创应用中的现代感和创意性。进一步传承和发扬青铜器纹饰的文化与审美价值,并结合时代脉络,将这一价值生发出经济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价值。[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