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可持续的国际设计教育

2022-03-02 07:14Writer张弛李乐人梁月辉山娜刘源李盛弘王浩晨
设计 2022年24期
关键词:学院院校设计

Writer 张弛 李乐人 梁月辉 山娜 刘源 李盛弘 王浩晨

本期的一系列访谈源自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未来设计种子基金”立项项目“当代国际设计思潮及未来设计教育发展研究”。回顾设计史,我们会发现,目前在国际设计教育领域影响较大的当代设计思想大都在20世纪下半叶就已经有迹可循,是设计领域研究者们对设计现代性的沉淀与反思;而形成后的设计思潮的影响力又伴随着国际一流高校专业设计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扩散,对设计行业、消费生态、社会关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迫使我们不得不反思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的长期影响所导致的潜在危机。疫情的大规模流行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无论是政府、产业还是公众纷纷意识到面对富有不确定性的风险和冲击,人类是非常脆弱的,健康危机会影响到所有人,无论贫富、年龄、性别和国籍。疫情之下,教育方式、工作方式、社交方式被迫改变,这些改变也极大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生活空间、学习空间和工作空间都将发生变革。以此为背景,各学科发展必将面临重塑与转型,设计学科当然也必须应对这一挑战。在本课题中,我们希望通过考察海外一流设计学院、设计博物馆和设计期刊,探讨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设计思潮的源起与发展脉络,了解在全新发展格局之下海外设计教育的发展,并结合中国设计学发展实际,讨论面向未来的设计教育创新。

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由于英美设计教育的强势地位,大部分英美院校的设计教育现状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个案调研,本课题更希望能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教育院校及交叉学科较为突出的院校,以期对未来设计教育发展趋势有进一步的判断。为了使本研究更具针对性,我们选择的研究对象通常具有一定的设计学招生规模,兼顾工业设计与艺术设计领域,并积极考虑当下设计学与其他学科,尤其是计算机、机械工程、生物学、材料学等学科的交叉特征,参考近年来 Quacquarelli Symonds(QS) 艺术与设计类、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类、生物科学类、材料科学类的综合排名情况,同时兼顾地域方面的考量,我们选择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芬兰阿尔托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荷兰埃因霍温设计学院、日本千叶大学、韩国国民大学等14所设计学院展开了基础信息的调研。

通过调研,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设计学院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引下所做出的不同层面的教学与研究探索。首先,在目前已有专业体系的基础上,一部分高校做出了新的尝试,主要体现在新的材料使用、新的设计形式,以及新的设计方法三个不同维度。新的材料具体表现为在物、环境以及人的身体塑造方面采用新材料,比如使用3D打印的材料来完成建筑,采用太阳能的智能服装面料等等。新的设计形式主要表现为从物质化的设计转向非物质设计的趋势,从确切的物质实体转向虚拟和抽象的系统,从有形走向无形。在新的设计方法层面,设计合作的机制在不断变化,以参与式设计和协同设计为主的设计方法在被大多数项目团体使用。

另一方面,一批专门针对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专业也涌现出来,呈现出多元化、跨学科的特征,例如中央圣马丁的再生设计专业,未来材料设计专业、阿尔托大学的创意可持续发展专业,还有部分学校对传统设计专业进行了升级,例如芬兰阿尔托大学开设了“协同与工业设计方向”( Collaborative and IndustrialDesign, CoID) 研究生项目。这个项目中的培养目标围绕社会设计的需求展开,把对人的研究作为设计行动的起点,将研究范围扩展到社会环境和商业环境下的协同设 计过程、交互技术的使用和服务设计。还有部分院校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专业教学结构,比如荷兰埃因霍温设计学院设立了 11 个工作室作为教学单位,每一个设计工作室都体现不同的视角和立场。此外,还有一些综合性院校设立了新的设计学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新建的晨兴设计研究院(MIT Morningside Academyfor Design),该校希望运用新形态教育环境培养具备设计软实力的新型设计师,鼓勵所有学生跨学科综合思考,通过设计研究院进一步促进麻省理工学院各学科与设计学科之间的融合。

在基础信息调研的基础之上,我们还从可持续与设计教育、设计发展观、设计教育观、毕业设计、产学研合作、疫情与设计教育方式变革等角度出发采访了包括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意大利米兰理工学院、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本千叶大学、韩国国民大学、荷兰埃因霍温设计学院、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学院等十四所学校的教师。他们当中有富有多年教学管理经验的学科带头人或者校级领导,也有多年活跃于教学一线的教师。通过他们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海外设计院校如何从教学、科研等维度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不同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着哪些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各海外院校如何迎接疫情的挑战以及这些学院的教师们如何看待今天设计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未来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等问题。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设计越来越被视为一种行动模式,而不仅仅只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它在社会过程和结构中创造价值,在塑造更宏观的整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承担起更广阔的社会责任。

猜你喜欢
学院院校设计
初等教育学院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学院掠影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院校传真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