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下东北亚区域产业供应链的修复与多边重组

2022-03-02 15:46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东北亚产业链供应链

殷 勇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创伤,全球经济深度衰退,收缩幅度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上升。随着部分国家疫情的二次暴发,全球经济复苏出现结构性分化,加剧了原有的深层次问题。疫情已经导致多数国家的经济活动突然停滞,使得全球供应链出现收缩,各国的出口行业都面临一定的调整。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并没有放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消费瓦解带来市场需求冲击

面对全球疫情快速蔓延的严峻态势,许多国家在积极采取防控举措,限制和减少民众出行,禁止或减少群体聚集风险以及一系列防疫措施,除必要生活消费外,其他消费锐减。因为疫情影响,很多人面临失业、降薪的问题,并且在短期内这种情况在全球范围会不停地发生,失业率也会不断上涨。这种需求的冲击直接给零售、商贸、餐饮、文娱及旅游等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同时,实行边境控制,采取严格的旅行限制等措施严重制约了批发、物流等行业发展,加剧经济下行压力。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将抑制投资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加剧了全球经济衰退。

(二)全球产业供应链断链风险上升

疫情的反复导致部分企业延迟复工,甚至停工停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全球性生产,导致销售滞缓、劳动力不足、供应链断裂,对制造业等影响较大,进出口受阻导致产能利用不足,从而加剧了供给冲击。这使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航运业等行业发展严重受阻,并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全球经济产业供应链将不得不面临短缩及大面积调整的局面。

(三)对各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呈现破坏性的冲击态势

短期来看,任何国家采取的防疫措施,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全球产业供应链中的部分环节受到重大冲击。从中期影响来看,随着疫情防控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全球企业复工复产后,负面的影响逐渐减少,经济会出现报复性增长。但是经济全方面的复苏还是难有起色,因为全球产业供应链的重组和修复需要一段时间,蝴蝶效应继续发酵。长期来看,个别国家将继续实行贸易单边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破坏世界正常的经济秩序,对全球经济一体化产生不良的影响,要比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更具有破坏性。

(四)诱发全球金融市场进一步大幅动荡

疫情冲击实体经济,股票大跌从而影响投资者信心。2020年3月美国新冠疫情恶化,股市不断走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多次熔断,道琼斯指数出现了暴跌3000点的罕见现象。资料显示除美国之外,东南亚、南美等11个国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短融。新冠疫情持续蔓延以来,欧美国家为了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及金融市场的冲击相继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增加流动性,导致全球债务扩大,通货膨胀增加,很有可能导致金融市场暴跌引发债务危机,全球债务水平攀升增大了风险隐患。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的债务规模已经达到250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额的322%,债务总额已经远远超出了危机的警戒线。同时,为应对疫情冲击,全球的主要经济体推出了空前规模的货币宽松政策,这把双刃剑在刺激经济发展同时,也增大了经济风险隐患。全球各大央行维持低利率政策,资产负债迅速扩张,近几年欧洲等国由于生产力下降且内需消费不足,债务问题非常严峻。全球经济将难以摆脱“利率低、负债高、风险高”的局面。

总之,新冠疫情的大流行对全球经济打击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对国际进出口贸易、金融市场的冲击。新冠疫情作为典型的“黑天鹅”事件,势必引起全球经济中枢及全球利益分配、结构性的大格局调整,全球市场将进入动荡变革期。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产业供应链的影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范围内的进出口订单减少、停工停产、失业人口增加、消费低迷,跨境人员流动、跨境物流、防控防疫等疫情管控升级,金融市场和原油价格大波动等因素,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同时对全球贸易和产业供应链构成严峻挑战。世界贸易组织预测,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全球贸易将缩水13%到32%。新冠疫情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来重创。

经济全球化时代,各经济体在全球产业分工合作中命运与共。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诱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多点“梗阻”,全球贸易和对外投资面临巨大困难。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报告显示,疫情可能导致今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最高下降40%。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动摇了产品内分工体系的基础。在疫情冲击下,生产和供应链的断裂,充分暴露了这一分工体系的脆弱性。疫情期间各国产业链复工复产复销的节奏相异,破坏了整个及时交货系统,产业链龙头企业难以担负起协调不同生产工序和生产区段的任务,产业链协作机制趋于崩溃,全球范围内的最优化生产配置成为空谈。

从时间角度来看,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20年1月疫情在武汉暴发蔓延全国,中国是全球产业供应链最重要的中间品供应国和原材料采购国,在产业供应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阶段由于国内疫情防控的需要,武汉封城,部分企业停工停产、物流运输不畅,使国内的部分企业自身在产业供应链上被去除和替代的风险提高。同时,进出口生产供应链影响和波及他国,造成全球产业供应链局部断链的风险。第二阶段,2020年2月韩国、意大利、伊朗等国家相继出现确诊病例,3月份美国疫情暴发,疫情全球蔓延的态势致使一些国际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停摆,海外的产业供应链出现阻梗和需求回落等现象,这一阶段全球的供应链出现断供和滞销的双重风险。随着疫情的不断扩大,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众多国家的企业受到影响,全球产业供应链断链的风险越来越大。第三阶段,后疫情阶段。随着各国对疫情防控的重视和疫苗研发的推进,疫情逐步受到控制。跨国大企业出于对产业供应链安全的考虑,会对自身的企业生产和供应链条进行调整,避免一国生产过度集中,增加多渠道的供应和采购模式,调整全球的投资布局,这无疑会对产业供应链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新冠肺炎疫情对东北亚各国产业供应链的影响

(一)疫情对中国的产业供应链影响

新冠疫情的暴发,中国产业链和供应链面临巨大风险,大范围企业的停工停产、物流运输不畅,全球范围内的订单减少、生产能力下降、出入境人员受限、进出口贸易减少等因素使中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受到严峻挑战。从中国2020年一季度进出口来看,1-2月份我国出口份额同比下降了17.2%,大幅度减少;进口份额同步下降了4%,略低于2019年水平,表现出了韧性较强的特点。新冠疫情对中国2020年第一季度进出口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于中国对疫情积极防疫政策出台,影响范围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1-2月,进出口总额8344.9亿美元,同比增长41.2%;出口4688.7亿美元,同比增长60.6%;进口3656.2亿美元,同比增长22.2%。虽然2020年受疫情1-2月份基数的影响,进出口份额出现两位数增长并不意外,但进出口份额同时大于市场预期还是出人意料的。这与国际疫情大幅改善和经济恢复、需求大幅回升是密不可分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全球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过去十多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供应链网络的中心,是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对外贸易国已经扩展到2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中间品供应国和原材料采购国之一。当前,中国与全球产业链的密切程度与非典时期不可同日而语,中国通过多种方式深度融入全球生产链和产业链当中。中国产业链和供应链较早实现恢复,成为世界经贸恢复的重要动力和全球经济的引擎。据推算,中国的制造业生产每减少100亿美元,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就被拉低67亿美元,韩国、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受到的影响尤其大。

2019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比接近30%,其中汽车零部件、家电、制造机器人、光伏等出口占比都在30%以上。供应链中计算机和通讯产业、电子设备制造业、机械设备产业、家具安全消防、纺织业都已占比在28%以上,早已成为产业枢纽的地位。中国的生产停滞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巨大,据日本相关研究分析了中国的生产减少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例如从韩国来看,中国的制造业在生产减少100亿美元的情况下,中国厂商从韩国的采购额将减少近3亿美元。此外,受来自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减少的影响,完成品的出货变得困难,生产将下滑约2亿美元,合计将产生近5亿美元的影响。将中国的生产停滞对世界各国和地区产生的影响额相加发现,海外整体影响约达67亿美元。

2020年2月7日,本田宣布将湖北省武汉市的工厂复工时间推迟到17日。丰田汽车将中国4家工厂的复工时间比原计划推迟了1周,决定再次推迟至17日之后。受中国国内的生产减少影响,来自日本的生产设备和核心零部件等的采购可能出现减少。受影响的不仅是设在中国的工厂,现代汽车在韩国的大部分工厂也于2020年2月7日暂停生产,起亚汽车也从2020年2月10日起停工,因为中国的供应商无法继续提供相应零部件。据了解,韩国进口线束中有87%是中国制造。欧洲的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也表示,假如疫情仍未得到控制,其位于欧洲的工厂也面临因无法继续生产而暂时停工。

(二)疫情对日本的产业供应链影响

日本新冠疫情不容乐观,东京已经处于多次紧急状态。据日本新华侨报报道,日本《东洋经济新报》社发布的《会社四季报2020年4集秋号》,受新冠疫情影响相比夏季阶段,日本制造业销售额下降10.9%,营业收入下降了26.8%;非制造业的销售额下降了8.6%,利润下降了20.4%。日本的半导体原材料渗透在整个产业链的方方面面,如果这些方面发生问题,不仅会导致中国产业原材料发生问题,也会间接影响到美国和其他国家零部件短缺的问题。2020年2月由于武汉疫情被迫“封城”,2月日本的汽车行业总产量较去年同比下降了10%,3-4月全球疫情泛滥,汽车行业减产了一半商务产量。这次疫情对靠国内产能不高的日本来说,产业链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在供应链方面日本暴露出医疗物品、生活用品的供应不足等问题,唤起了日本各界对于供应链稳定性的担忧。日本经济产业省2020年4月公布了《疫情紧急经济对策》,拨出高达2486亿日元的企业补助金,用来提高供应链的韧性。主要用于海外企业投资本国生产据点、建立医药制品及原材料生产基地、支援日本企业海外供应链的多元化等。根据野村综合研究所2020年6月发布的日本制造业企业应对疫情的供应链调查显示,有半数的企业通过减少生产来缩减订货配送规模,近四成企业减少订购货物库存,疫情对日本企业供应链整体萎缩可见一斑。

(三)疫情对韩国的产业供应链影响

疫情加剧,整体的韩国经济受到影响,国内的消费、进出口贸易、投资出现明显下滑。庆尚北道是韩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龟尾市又被称为韩国的“硅谷”,三星电子、LG电子等都在该园区设有工厂。由于发现厂区员工感染新冠病毒,三星和LG在龟尾的工厂停工、停产。显示面板产业是韩国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全球面板产业中占据较大份额。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和汽车产业是出口主要的支柱产业,在半导体产业链上游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韩国作为世界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有很多生产的零部件企业将产品出口到美国和世界各地,韩国受到疫情冲击,势必影响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其他国家和地区。韩国经济主要依靠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可想而知这次疫情对于韩国的灾难性。

(四)疫情对俄罗斯的产业供应链影响

新冠疫情在俄罗斯迅速发展,2020年3月上旬开始,中旬迅速爆发,3月底疫情管控措施广泛实施,给俄罗斯经济增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疫情导致其国内经济停顿,居民消费减少。据俄罗斯海关总署统计显示,2020年前4个月燃料和能源产品的出口同比下降9.0%。据俄罗斯财政部2020年5月发布消息,4月俄罗斯名义GDP同比下降28.3%,环比下降33%。失业人口不断增加,疫情爆发以来失业人口增加了29.5%。在疫情的冲击下,企业停工停产、失业率上升、原油价格暴跌,俄罗斯经济已经陷入衰退和倒退之中。

俄罗斯在产业链方面,作为典型的能源原料出口型经济体,属于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单一型国家。俄罗斯也进行了产业转型与升级,主要包括原材料出口转向粗加工和精加工,但并没有向全球生产中心方向转型。虽然,俄罗斯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不得不指出的是,总体而言是不成功的。

从中俄贸易来看,2020年1-8月中俄贸易额为686.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2%,虽然新冠疫情给全世界产业链和供应链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中俄经贸合作降幅并不明显,表现出了较高的韧性。上半年中方出口到俄罗斯主要以医疗器械、纺织原料、电子电器产品为主,从俄方进口主要以能源矿产、农产品为主。随着疫情逐步控制,人员和物流往来逐渐恢复,两国贸易将加速回暖。

(五)疫情对蒙古国的产业供应链影响

蒙古国的新冠疫情是先少后多的发展形势,最初新冠疫情暴发,蒙古国很快就关闭了陆路进入蒙古国的通道。蒙古国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全球第二大内陆国家,面积高达156万余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00万左右,每平方公里只有2人左右,是全球人口密度最稀少的国家之一。人口少、内陆、欠发达的农业国、外界接触少是蒙古国最初疫情确诊病例少的主要原因。但后期蒙古国的疫情确诊人数猛增,疫情对蒙古国经济影响还是很严重的。2020年第一季度,蒙古国数个陆路口岸关闭,导致整个季度对外商品出口仅仅22亿美元,同比下降28.2%。第二季度,随着口岸的陆续开放,二季度出口贸易降幅略有缩减至不到20%。蒙古国是欠发达的内陆农业国家,主要以出口矿产、农产品、畜牧业肉类为主,产业处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低端水平,煤炭是蒙古国主要的出口产品,是出口贸易最重要的来源,由于疫情的影响及疫情管控严格,很多国家关闭进口通道,蒙古国的煤炭难以出口,导致其巨大经济损失。

四、后疫情下东北亚区域产业供应链修复建议

在疫情影响下,东北亚区域各国的产业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疫情全球流行导致产业供应链的需求减少和出现不确定性;上游工厂停产或减产,导致下游的供应与生产受到牵连和挑战,造成区域和国际间物流中断和延误。投资决策被延后或搁置要想修复产业供应链,应该从以下几点开始修复:

(一)增加市场需求

由于疫情的影响东北亚区域间各国市场对商品需求减少,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地区、国家或者市场能把完整的产业和供应链的链条修复和重新组合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市场首当其冲,因为中国在此次全球抗击疫情中虽然存在不足,但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中国人口达到14亿之多,市场需求大,对全球的高端产品、奢侈品、医药等需求非常高。首先,中国具有制造业最全门类从上到下的完整制造链条。其次,中国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这些产业链和供应链东移提供了有力条件。

(二)复工复产打通企业主链

保障企业的复工复产,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基本生活,更关系到几年来的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运行。首先,打通企业的主链,如原材料、采购、生产、配套、市场等主链。目前来看,现在原材料短缺的现象非常普遍,例如许多汽车企业缺乏芯片,造成产能低下,顾客买不到车的现象还在持续,主要因为原材料生产国家疫情还没有受到控制,生产还没有恢复。如何打通企业的主生产链,已成为现在企业的主要问题。其次,受疫情影响,许多企业的资金链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各金融机构针对各企业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融资方案。同时,靠政府贴息和降低贷款利息等措施来降低企业融资的成本。第三,做好企业的疫情防护工作,防止疫情卷土重来。现在东北亚区域内的国家,疫情还没有得到完全控制,日本、韩国、蒙古国的疫情有卷土重来之势,防疫工作还任重道远,不可松懈。

(三)提高国际物流运输效率

目前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国际物流面临海运和航班大幅减少、物流效率过低、物流成本提升等现象。国际物流是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纽带,如今东北亚各国的疫情已经有效控制,后疫情时代国际物流面临更大的挑战。首先,线下线上一体化。大数据智能化一直是国际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疫情的爆发加速了智能物流,许多国际大型物流企业实施线下和线上的一体化运营模式。其次,加强国际协作,对疫情期间国际货运航线给予政策支持。支持航运公司和物流公司联合重组,打通国际物流供应链。

(四)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数字化升级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冲击着全球与东北亚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对资源配置方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供应方式也发生巨大的变化。许多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经济发展安全,要求本国企业回归本土,产业链和供应链就会发生变化,链条会变得更短,区域化和本土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在东北亚各国复工复产的阶段,优化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柔性和韧性,数字化的升级与优化,是打造高效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必由之路。由于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本土化和区域化的改变,市场竞争和合作从原来的全球市场和企业转变为区域市场、区域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从“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和合作,转变为“链条与链条”之间的竞争和合作。东北亚区域各国应该更好地融合大链条(国际)和小链条(国内)的相互融合,更好地降低综合成本,获取投资收益。为此东北亚区域各国在后疫情时代,要把搭建更加安全开放的现代化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共同应对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新变化和挑战成为共识。

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数字化升级将极大地扩展东北亚区域各国经济的发展空间,催生新的产业发展业态,改变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面貌,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平台进一步合作,从而推动各国数字经济发展。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东北亚区域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数字化发展合作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五、后疫情下东北亚区域产业供应链的多边重组

这次疫情加速了产业链的多边重组,未来将以制造体系最完善的区域平台为核心重组产业和供应链。东北亚区域各国在参与全球产业链重组的过程中,增加市场需求是王牌,产业链和供应链是王中王。从数据上看,全球产业链最主要的产业集群和企业集中在亚太地区,亚太地区又以亚洲为主,亚洲以东北亚区域为主,全球制造业产出的50%以上来自亚洲。2019年亚洲制造业GDP超过7.1万亿美元,其中的三大支柱分别是中国(4.1万亿美元,占亚洲的58.3%)、日本(1万亿美元,14.7%)和韩国(5000亿美元,6.3%)。①张茉楠:《面对疫情冲击推动加快亚洲区域循环》,http://ydyl.china.com.cn/2020-06/12/content_76155943.htm。由于全球抗疫措施已启动,加上中国是全球所有商品和工业品品类最多的主要制造和供应国,东北亚区域已成为全球依赖的重要制造基地。

后疫情的产业链多边重组有几大特点:第一,需求市场是决定产业链多边重组的关键,规模巨大和需求旺盛的市场将成为产业链和供应链多边重组的中心;第二,靠近人才资源和创新力强的区域;第三,靠近地缘政治、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稳定的区域;第四,制造业回流也是产业链多边重组的原因之一。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提出安全大于效率的观点,鼓励本国的企业回国建立工厂,并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后疫情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多边重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将以中日韩为中心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圈发展为全球产业发展的中心。全球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从西到东”的转移,全球的高科技产业,例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材料等产业向东北亚区域汇集。

这次疫情造成的世界经济下滑,通过产业链和供应链等渠道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不小的打击。此次疫情也充分暴露出中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不足,制造业核心领域过于依赖国外产品,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例如,华为芯片断供问题,高端的芯片和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等关键技术自主生产能力不够,关键技术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的创新和补齐短板是我们打造相对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关键底牌,只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加强技术创新能力,中国的企业一定会突破技术封锁、补齐产业链短板,中国制造的产业链集群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链集群。

猜你喜欢
东北亚产业链供应链
筑牢产业链安全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国家标准委率团参加第十八届东北亚标准合作会议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东北亚丝绸之路发展历程考察
古代东北亚民族关系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