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2022-03-02 16:35杨广辉
新课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中生新课程资源

杨广辉

(陕西师范大学平凉实验中学,甘肃 平凉)

新课程改革吹响了地理教学锐意改革、创新发展的号角,也有效激发了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质量追求与价值诉求。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推动下,教师纷纷对地理课堂进行改革与创新,积极探寻高中生喜爱的教学方式与信息载体。教师是地理课堂的设计者与实施者,因此,应立足新课程改革理念,积极对地理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并借助一些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助力地理课堂对课程资源的大力开发与高效应用,为高中生输送更多、更好的课程信息。

一、借助电化教学直观展示教材

电化教学是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为科技支撑的教学模式,能够借助声、光、电三维表现元素对高中生形成感官刺激,提供多种直观认知途径,能够使高中生留下深刻的认知印记。因此,教师可以立足新课改理念,借助多媒体设备对地理课程资源进行直观化、虚拟化、电子化展示,减弱高中生的认知难度与理解难度,使高中生的高效认知成为可能,同时能开发课程资源的应用价值。

以湘教版必修Ⅰ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为例:对高中生而言,“地球的运动”既熟悉,又陌生。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会围绕太阳进行“公转”,因而对于一些空间立体感较弱的女生而言,根本无法在头脑中想象出地球既“自转”又“公转”的动态画面,自然难以理解教师在此基础上的知识讲解与视野拓宽。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让高中生看见地球既“自转”又“公转”的动画版展示图,借助强烈的感官刺激与认知体验帮助高中生在头脑中“入驻”一个“地球双转动态图”,帮助高中生解决认知困难,提升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效率。

二、借助对分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对分教学是教师先进行粗略的知识讲解,帮助高中生初步感知课程资源,然后再由高中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以加深对课程资源的认知程度,最后教师再将自己的主观认知与高中生的认知结果进行整合、小结。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对分教学对课程资源进行三次循序渐进的探究,以此实现高中生对课程资源的三次主体感知,进而实现对地理课程资源的高效开发与科学应用。

以湘教版必修Ⅰ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为例:教师可以为高中生展示地球上的“大气环境”带状图,并言简意赅地解释对流层的大气变化、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气压带与风带分布图、全球季风环流图、天气系统的成因与影响等教材内容,帮助高中生对“大气环境”拥有大体上的初步认识。然后,教师要让高中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再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自己对“大气环境”的个人感知结果。最后,教师要带领高中生攻克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季风成因这两个教学难点,实现高中生对课程资源认知效果的提升。

三、借助支架教学助力主体认知

支架式教学是指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选取高中生需要面对与解决的教学难点,并对其进行攻克,将教学难点转变为教学支点,帮助高中生对其他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推动高中生成为地理课堂的认知主人。因此,教师可以开展支架式教学,及时清理高中生课堂认知过程中的前进障碍,使高中生独立自主地对课程资源开展主体认知与合作学习成为可能。

以湘教版必修Ⅰ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为例: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帮助高中生攻克“我国水灾频发的根源与应对”这部分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以此为支点助力高中生对其他较为浅易的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这样高中生就会立足“我国水灾频发的根源与应对”这一参照案例去探究其他地方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策略。因此,教师的示范性讲解为高中生的课程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支点,可以帮助高中生学习更多的课程资源。

综上所述,地理课程资源是高中生积累知识、拓宽视野、增长才干的重要信息来源,是高中生地理认知、合作探究与科学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辅助。因此,教师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思想,积极借助电化教学、对分教学与支架教学三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针对地理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应用,力求在高中生与课程资源之间架构起一个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的信息通道,助力高中生的信息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处理,促进高中生科学、全面地发展。

猜你喜欢
高中生新课程资源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