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制作法》一书是由青年古琴演奏家、斫琴家陶运成著述并于2014年6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的学术著作。全书分别从“斫琴述略”“斫琴前的准备”“选材、音色”“制作木胎”“制作灰胎”“髹漆”“配件安装及调试” 等方面,重点探讨了古琴的文化渊源、艺术创造、制作选材、实际操作以及音节调试等问题。本书综合了陶运成在学习古琴技艺上的高深艺术,同时身兼九嶷与虞山两大古琴流派的特征,表现出了既苍劲有力又超然脱俗的艺术审美追求。由于古琴演奏技术与古琴的制作具有极强的关联性,陶运成在谈及古琴制作中的事前准备 (工作场地与工具选择、选材标准)、实际操作(制作木胎与灰胎、髹漆、配件安装)、张弦调试等环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罗列;该书立足历史与科学文献,以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科学全面地概括出了古琴的文化历史与实际制作等理论主张,为国人对传统文化技艺的流传与发扬光大做了铺垫。
在古代典籍中,记载“古琴”制作的书籍很多,其有一个鲜明特点,那就是古琴的创制多与中华文明之初的帝王有关,例如《琴操》中的:“伏羲作琴”、《琴当序》中的“伏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礼记》中的“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都印证了这一看法。在“斫琴述略”一章中,陶运成主要通过“历史上的古琴”“古琴的构造和历代琴式”“古琴的审美和艺术价值”等文化常识方面进行了详备的论述。在其看来,对古琴文化历史的挖掘有利于学习古琴者更好地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此外,古琴演奏的最高境界是“人琴合一”,只有对古琴的文化渊源有了清晰认知,才会真正进入忘我的琴艺音乐世界。对于“古琴的构造和历代琴式”的介绍,可以使读者扩大对古琴的零部件构造以及演变流程的认识,其以醒目直观的样式向大众传播古琴文化。对“古琴的审美和艺术价值”论述,将会使读者从当下的材料选择以及设计审美层面进行深入挖掘与探寻,进而与当下人们的审美倾向相适应。
明朝的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一文,通过钟子期之口,向读者介绍了古琴选材的确切标准:“伏羲氏知梧桐乃树中之良材,夺造化之精气,堪为雅乐,令人伐之。其树高三丈三尺,按三十三天之数,截为三段,分天、地、人三才。取上一段叩之,其声太清,以其过轻而废之;取下一段叩之,其声太浊,以其过重而废之;取中一段叩之,其声清浊相济,轻重相兼。”在钟子期看来,桐木是制作古琴的上好材料,同时对桐木的各个部位的材质选择亦是对制琴匠师的侧面考验。在陶运成看来,选择良好的材质与古琴的演奏发音、存放环境以及使用年限等问题息息相关;当然,与木料选择有直接审美关系的当属音色问题,好的音色带来的音质效应将直接决定古琴制作的成功与否。此外,陶运成在第二章“斫琴前的准备”中,亦大篇幅地介绍了“工作场地的划分”“荫房的建造”“工具的选择”“木材的干燥和存放” 等问题,更凸显了材质选择与其对应的生产制作环境以及各种其他预案的编排等问题。总的来看,效法于古人将是“临摹”的关键所在,这也是通过音乐与古人进行人生境界交流的内在本质显现。
该书中主要通过第四章的“木胎制作”、第五章的“灰胎制作”、第六章的“髹漆”向读者间接呈现了古琴制作中的设计美学理念。在“制作木胎”一章中,陶运成认为模板制作类似于“描形画符”;一个质量上乘的木胎将会对古琴的基本音质产生重要影响。该章节通过 “制作模板”“制作面板”“制作底板”“初次合琴” 以及安装附件等步骤向读者详细介绍了木胎的制作流程,其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与知识架构。总之,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中的设计美学重点观照内在的“质”与外在的“形”之间的有机结合,并在“合琴”的过程中迸发出音韵之美。
该书研究理念新颖而重点突出,其研究方法更是科学而严谨。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政策引领下,我们还应该秉持开拓创新并做到与时俱进。可以预见的是,古琴制作中的材料选择与设计理念将会继续出现在古琴的发展史中,其以既古老又新颖的身姿出现在众多古琴爱好者面前,并在中国的音乐文化传承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