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空间变化万千”
——以巧用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栏目为例

2022-03-02 22:01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五中学薛伟
学苑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板报道德与法治法治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五中学薛伟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里《拓展空间》栏目属于经验型活动设计,内容大多是经典案例或者社会实践材料,我们要基于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和认知,在开放性问题驱动下,力图打造道德知识和生活实践的价值链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及实践创新的能力。因为《道德与法治》课的每个“拓展空间”栏目都是放在每节课最后一个环节。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大多数采用读一读或者一带而过的处理方式,时间紧时也是最容易被老师和学生直接忽略掉的部分。于是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里“拓展空间”栏目在教学中的运用与创新,有几点思考,并以八年级下册内容为例展开探讨。

一、把握学情,经典案例传热度

根据目前八年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创设情境及开展讨论探究活动极其重要。我们首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与立场,通过问卷、采访、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经验,慎重判断学生的情绪状态与参与程度,观察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情况等,再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势利导。然后,在课前备课和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在提前把握学情的基础上,选择人性化,接地气,灵活有趣的案例,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激情地投入情境问题中,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在八年级下册教学“尊重和保障人权”中,“拓展空间”里是展示关于扶贫几幅漫画及两个简单问题设置(国家为什么要开展扶贫工作?你希望国家如何帮助贫困人群?)。在备课时我选择最近几年的关于扶贫热点案例与这个材料相衔接,还在上课临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身边遇到过的扶贫故事。学生们举例大都是近年来亲眼所见身边被帮扶的学生和很多老师或家长下乡镇扶贫情况。这样运用他们身边真实又经典的例子,再加上漫画内容与问题,除了能打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情对话,对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实现和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也起到绝佳效果。首先这更加深刻地让学生明白尊重和保障人权不只是冰冷地写在宪法书上,而是践行就在我们身边,从我们做起,每个人都可以是参与者与实践者。国家要想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全中国人民一起努力;其次是这样把握学情来选择经典案例,不但可以深化本节课“尊重和保障人权”相关知识,而且引导学生培养家国情怀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做到了最大升华,热度也不言而喻!

二、锁定目标,任务驱动有准度

目标指引前进的方向,任务驱动解决问题。在“拓展空间”栏目中,不论是课本教材呈现什么形式内容,万变不离其宗。每次本节课的中心任务及学生的发展任务一定是清晰的,确定性的。每节课最后的总结与定位不能发生错误,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在每一节课快结束时,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围绕本节课中心任务展开巩固与练习,正确定位,把握方向,树立目标,帮助学生激发探索的欲望,最后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如在八年级下册教学“国家行政机关”时,“拓展空间”介绍的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发展史,问题是问法治政府建设原因。备课时我首先对这个问题进行改编与创新,由浅入深设置三个问题:1.这段材料说明我国实施什么样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第一单元学过了。)2.为什么我国要打造法治政府?(本节课学习的重点)3.你能为法治政府建设做些什么?(落脚实际)这样一个简单的改编设计,基本上遵循道德与法治课“三步走”规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按照这个设计进行上课,过程非常精彩,学生上课时也积极参与,师生配合默契。首先是问题改编后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能大面积覆盖知识结构不同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其次是每个问题的设置都是围绕学生最近学习目标,整合了知识体系,而且还综合前后知识融合,培养学生循序渐进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是这个“拓展空间”改编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一下子全潜移默化地实现了。这就是锁定目标,有的放矢。

三、精设问题,思维创新推深度

精妙的问题设计是促进学生深度思维的发动机。在“拓展空间”栏目中,问题设计要关注教学目标导向和思维进阶,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提升,不断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感受到思维的挑战,向深处学习和探索,提升学生分析、应用、综合、评价的高水平能力。

如在八年级下册教学“基本经济制度”时,“拓展空间”栏目里是调查本地一家企业的发展经营现状。这个学习任务不论是活动设置还是知识考查都具有难度。由于考虑开展学生实践活动课可能会遇到一些安全问题,以及我本人带有四个班级,实地去调查人数太多、规模太大。于是我备课时把这个社会调查改编成社会实践课题。改后例子:我们本地八里河水产养殖厂,每年产出很多美味的鱼畅销各地。最后设置三个问题:1.该企业是什么性质?2.完成社会调查注意哪些问题?3.谈谈如果你们本次参与此项活动调查,会有哪些收获?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第一个问题设置简单,只要本节课知识学习领会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与内容区分,很容易判断出来本题是公有制经济中的集体经济;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设置不论是从学生目前具备能力的角度还是从中考知识与概括能力的角度,都具有一定综合和实践的难度,它需要学生具备很高的概括组织语言能力。如果第二个问题老师给予很好的引导与启发,让学生从调查的时间、地点、人员分工、任务布置等角度思考,还是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提升;第三个问题,在第二个问题解决的基础上,老师可以播放关于学生实地调查的视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情境,如果是你们自己去现场调查,结束后会有哪些收获与同学和家人分享呢。这时再让学生从知识收获、能力锻炼、集体交往、社会影响等角度分析概括,问题就变简单了。其实,在备课和上课时很多精心设置的问题,只要去剖析,思维就会打开,创新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四、展示成果,合作共享调温度

构建共建共享、和谐有序的交流展示平台,是引领学生分享成果有效方法。一人智短,众人智长,我们作为一线老师要善于把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活动和探究成果转换为正能量分享,引导学生“抱团取暖”,包容不同,达成共识,感受合作共享带来的集体温度。

如在八年级下册教学“依法履行义务”时,在“拓展空间”栏目里,要求:运用已经学过相关法律知识,在班级里展开模拟法庭活动,选择“阅读感悟”“探究与分享”中的案例,进行案情分析、角色分配、程序准备、法庭开庭等活动,模拟民事、行政、刑事庭审。根据活动准备条件和活动难度,考虑到学生已有法律知识和话题的生活经验缺乏,我先把学生分三组,分别负责探讨并演示关于民事、行政、刑事案例。民事组向我们演示了书本56页“阅读感悟”关于赡养父母的案例:经过学生改编后,模拟法庭上增添很多案情细节,使故事更加真实感人;同时给全体师生带来一场视觉盛宴,真正诠释“道德和法律”内涵,也让学生明白孝敬父母不仅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还因为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含辛茹苦养育我们(复习八上知识);小组成员合作与配合默契,让他们在活动中深化知识,也锻炼了实践能力。行政组选择56页“探究与分享”镜头一:小组代表们表演过程简单易懂,学生在观赏中理解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区别及责任承担方式不同;故事中小军爸爸违法停车做了法律禁止行为,应当受法律制裁,说明法不可违。刑事组选择的是56页镜头二:小组成员生动有趣演绎了一场关于“一块石头”的引发犯罪故事,每个环节设计都很用心,辩护双方激烈对决,让人震撼;故事精彩呈现,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侵占罪”及承担责任是刑事责任。三个模拟法庭活动结束后,教师总结引导升华很重要。师生一起把三个案例进行分析概括,形成鲜明对比,最后联系本节课教学目标,深化了教学主题;这样展示成果,学生在合作共享中增长了见识,锻炼了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融洽了同学情感。

五、提升经验,人生境界指高度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是每个老师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古人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合格的好教师都是传授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把好的经验教给他们比什么都重要。其实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学习探讨的过程中,彼此分享经验和学习技巧最是难得。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说过:“教学绝对不仅仅是简单地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该多关注学生经验提升,对他们以后三观形成和人生境界提升有一定的好处。

如在八年级下册教学“公平正义的守护”时,在“拓展空间”栏目里“向正义的榜样学习”,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多渠道收集古今中外正义榜样的案例和视频素材,上课时把学生收集材料提前分享和播放给学生观赏。然后让他们通过集体谈论,谈谈以后自己如何学习这些榜样身上的正义感?你身边有正义感的人和事吗?从学生身边人的经验开始思考,让他们有话可说,说真实故事,表达真感情,这样可以把他们讨论的结果及心理认为对的观点内化于心,对以后提升自己人生的境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记得上这节课时,同学们分享的故事大部分都是近期和抗疫有关的医生、护士、志愿者、快递员等,一个个生动又真实感人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很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其他同学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看法和感受,这种以点带面的方式,激发了同学们之间讨论和学习的激情与欲望;分享彼此经验与方法同时,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得到很大程度的升华,人生境界也会不断提高。

六、践行素养,合格公民树风度

21世纪的青少年,为了适应终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他们必须具备中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必然要求。那作为中学生必备素养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能力六个方面。这分别给培养中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关键能力提供了明确方向。而新改版的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课,就是依据中学生核心素养为标准,让中学生以后生活中、学习中都能践行素养,做合格的公民。

如八年级下册教学“自由平等的追求”时,“拓展空间”里是主题探究活动,办一期以践行平等为主题的板报;活动目的是增强法治观念,增进对平等意义认识;活动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形式新颖,知识准确,材料运用恰当等。所以这要求老师上课前选取小组成员,积极宣传活动方案与目的,让所有同学参与板报策划和材料征集(以典型案例和漫画为素材),最后由几位擅长书法和绘画同学完成板报。上课时,让同学们观看板报内容,带着学前准备和记忆,学习这节课内容,课程学完时,再次回归板报环节,这样既做到首尾呼应,又让同学们一起总结践行平等的做法(板报内容里有);同学们从收集材料,筛选材料,板报成品出现的整个过程,所有人或多或少地提前预习本节知识情况,重点参与板报策划和落实成员,更是锻炼了组织能力和创作能力;综合本次探究活动过程和成果,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特别是人文底蕴(板报绘画与书法),学会学习(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责任担当(分工与合作),实践能力(板报素材收集与呈现),都大大地提升了,这就是典型地践行核心素养,为做合格公民树立新风!

《拓展空间》栏目在资源选择和呈现形式具有新颖性,生活性和探讨性,在每节课的最后都不断尝试创新运用“拓展空间”的内容,做到经典案例传热度,任务驱动有准度,思维创新推深度,人生境界指高度,真正实现“拓展空间变化万千”。让原来容易被遗忘与冷落的材料变得更有吸引力、挑战性和实践性,借以构建师生情感体验场、增进师生体验感,让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开花!

猜你喜欢
板报道德与法治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把板报办出滋味来”
——记长春市双阳区云山街道博山社区关工委板报员祁振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我和孙子做主编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耄耋老翁坚持40载 办板报800多期
板报稿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