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麟峰小学 张志萍
听辨能力是学生听音和辨音的能力,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分辨音色、认清音乐要素、了解音乐情感,这是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前提,也是进行音乐表现与创造的基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较大的忽视听辨能力培养的问题,这导致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整体偏弱,这要求教师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设计有益于学生听辨能力培养和提升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听辨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应用多种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以此更好地启发学生的音乐感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音乐故事等积极组织各类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听辨能力的机会。特别是反复聆听、多媒体播放等,其能够更好培养学生的乐感,教师在给予适当提醒后,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音乐听辨上要有明确的方向,教师要能给出具体的听辨设计,为学生规划清晰的操作流程。比如,在《拍皮球》教学上,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来播放音乐,教师在这其中给学生提出任务“通过观看多媒体画面,能够了解到歌曲有哪些特点?”让学生讨论,教师给予引导,让学生能够掌握情绪、节拍等,认真听赏歌曲,从而很快进入到角色中,针对歌曲有更深的理解。在展示阶段学生能够给出自己的见解,教师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给予纠正点评,从而深刻体会歌曲内容所包含的更深层的含义。教师通过对多媒体的利用,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通过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给出具体的听辨任务,保证了音乐课堂的有效学习。
小学音乐听辨教学资源较多,教师要有效地进行整合资源,针对音乐听辨教学进行深入了解,以此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音乐教材、辅助材料等,都能够从中找到很多音乐听辨素材。教师要合理应用采集手段来收集信息,以此来为音乐课听辨教学提供更多素材,从而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对网络和流行歌曲有着独特的情感,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一方面来给予听辨任务,让学生积极踊跃参与到其中。比如,教师可以收集民歌,因为民歌具有地方特色,能够突出体现人们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时,就可以为学生布置听辨任务。利用这样的方法来让学生找出歌曲的特点,并跟随着演唱,整个环节氛围非常好,学生对于歌曲也有着自己的认知,能够给出直接的判断。利用这样的方法不仅仅是对音乐资源的合理应用,也能激发学生音乐感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听辨音乐敏感性。
在开展音乐听辨活动上,教师要合理处理操作流程,以此来为学生设计合适的听辨互动,让学生能够在这其中来优化资源,帮助学生能形成正确的音乐基础。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设计听辨活动,让学生能够对音阶有更好的理解,通过演唱音阶的方法就能够加强音符感知。教师可以播放具有特点的音乐作品,从而来让学生感知,辨别旋律,了解音乐的特点,从节拍、节奏等角度分析。可以设置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其中,真正地将听辨转化为具体实践,从而来有效提高音乐素养。比如,在《学雷锋》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教师先范唱,让学生说说歌曲情绪特点。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歌曲有更好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让学生对音乐内容有一定了解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演唱。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对歌曲的主题、旋律等有了充分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说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来为其规划学习线路,引导学生能够逐渐地掌握音乐的核心,从而来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感受,只有学生有听辨基础,这样才能够顺利开展课堂演绎。
音乐听辨能力的形成并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漫长训练。教师要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训练,有效地拓宽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感受到音乐鉴赏,并自身努力提升听辨能力。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接触音乐的机会,教师就可以给予长期任务,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辨别音乐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能够自己搜集喜欢的音乐,并且在网上进行共享,让学生们相互都能够了解更多音乐形式。教师也可以在这其中来发起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音乐体验。比如,教师针对音乐可以从节拍入手,要能够让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来练习,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充分的感受到节拍的实际应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积极行动,针对节拍来训练,利用多媒体来播放音乐,让学生自己感受。利用这样的方法课堂氛围有很好的提升,教师在发现学生掌握旋律后,可以帮助学生分工合作,以此来演唱歌曲。通过合作的方法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音乐素养。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就能够对节拍有更好的了解,以此来提高自身的音乐学习水平。
教学反思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更是让教师能够合理运用听辨技能的重要体现。在小学音乐课听辨能力培养上,教师要能够积极做好反思,从而来为后续的教学顺利开展打下基础。比如,就以《各族小朋友在一起》这一歌曲教学,教师首先要能够先了解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然后再通过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教师则是要对各个听辨环节上的内容及时的分析,做好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此来为学生能够营造一个良好情境。
首先,要能先启发学生思维,通过对比和实践的方法,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发声,教师在所构建的情境中帮助学生掌握节奏特点,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下得以更好发展。其次,要对学生的兴趣及时利用,根据歌曲内容来编排舞蹈,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听辨能力,而且还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更好想象,有效的认识自身和他人,在反复锻炼中提升听辨能力。教师不仅是要让学生能够对歌曲的旋律及时了解,也是需要能够通过听辨来提高学生素养。最后,针对在听辨能力教学上所存在的问题要能够及时解决,轻松地驾驭课堂,有效地让学生参与到其中,从而充分地体现出师生互动。
利用这样的方法,能够让教师感受到学生在听辨能力养成上存在的问题,解决学生在错误行为和习惯。教师在教学上要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从而来提高学生兴趣。教师在具体教学上虽然已经重视这一内容,但是依然还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优化,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教师要深入探究探索,从而来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体系,能够在教学中明确风格,清晰结构,只有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兴趣,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听辨能力。
在构建情境上,需要教师能够先明确具体音乐听辨教学任务,并以此为基础来构建相应情境。就以《幸福花儿开心上》为例,这一阶段的学生针对音乐已经具备的感召力,并且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听辨能力培养上,就可以采取动静结合的方法,以此来带领学生能够参与到音乐中,感受音乐背后的民族历史和发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在这其中,教师要让学生能够准确的掌握歌曲旋律、节奏,并充分了解音乐背后满足和特点。
教师先为学生营造一个情境,提出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一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并在这基础上为学生播放多媒体,在这种情境下教师在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让学生能够模仿。整个流程完成后,教师做好总结,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这首歌曲因为歌曲情绪热烈,能够表达出当地人们的幸福生活。因此,教师在引导下来帮助学生能通过听辨的方法来有效的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充分的感受到歌曲的热烈情绪,这也是这一节课需要达到的效果。教师在这一课教学中,要能够为学生构建一个平等和谐教学环境,教师和学生共同了解民族风俗特点,因为是一首合唱歌曲,所以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发声练习,解决合唱中存在的难点,并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效的参与到其中,以此来引导学生更好注意情绪变化。在听辨处理上,教师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内容问题,比如在学生的合唱方式上能够更加灵活,利用更大的激情来有效的学习歌曲,从而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激趣导入的目的是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其中,以此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以《山谷回音真好听》为例,这首歌曲主要是体现儿童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全曲短小精练,能够生动地描绘声音在山谷中的回荡现象。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新课标基本理念,以此来制定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能够聆听自然和生活声音,学会分辨声音强弱,还要能够学会演唱这首歌曲,了解回音的现象,从而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能力。
教师在这其中要能够知道学生有感情演唱,并通过强弱不同力度来表达。先通过问题来导入,然后提出具体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听到哪些声音?,学生就能够自己举例。然后,教师利用游戏的方法来让学生通过敲击不同强弱的声音来加以互动。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感知、想象的情况下,有效的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来通过游戏活动来对声音强弱及时了解,也能够为后续学习歌曲打下良好基础。教师通过回放视听的方法来对回音和喊声强弱进行对比,辨别喊声和回音表现力度的不同。教师为突出体现听辨能力培养,可以让学生通过录音示范,教师进行弹唱,然后鼓励学生,利用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其中,有感情的表达和演唱,感受回音的对比效果。
此外,为让学生能够更好参与其中,还可以启发创编,比如提出除去山谷中有回音,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回音,通过相互讨论来细心观察,并鼓励小学生能够自己编歌词,真正将学习内容和创作结合,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丰富的表达音乐。在完成课堂教学后,教师还要能够做好课后延伸,并进行课堂小结。这一教学设计上主要是体现出面向全体学生,并突出以人为本理念,能够注重培养学生兴趣,注重个性发展,能够更加重视音乐实践,能够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听辨能力养成中,感受到情感和创造活动,并发挥想象,有效的提高合作、创造意识,为听辨能力的形成提供帮助。
律动是听辨能力培养中的重要因素,也是吸引学生参与到其中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应用律动,通过律动来帮助学生演唱歌曲,利用听辨的方法能够掌握不同的演唱方法,并注重歌曲中的换气,要学会通过正确换气,从而来懂得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能够更好的保护自然、爱护动物。比如,在《小鸟请到这里来》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让学生能够利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上,首先要能够利用律动来让学生感受到乐曲,有效的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来表达歌曲主题。教师为充分体现出听辨能力培养,则是可以通过加入动作的方法,以此来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乐曲旋律,在每一段教学中通过对比的方法来让学生更好的记忆。因为这一首歌曲的时间较长,所以教师就可以通过研究旋律的方法,以此来开展教学。为保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通过分段教学的方法,能够将歌曲的每一部分都分别进行讲解,然后逐一让学生练习,在基本上会唱的情况下能够采取接龙的方法来巩固,保证唱的准确。比如,教师可以讲解同头异尾的方法,先明确这一方法理念,然后让学生自己寻找整个歌曲应用这一方法的地方。教师在讲解这一创作方法上,需要先让学生能理解这一方法,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寻找对应语句,从而来了解学生是否准确掌握,通过这样的方法才能够让学生得以更好学习,取得理想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听辨能力是学生一项基础的音乐能力,是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内容。有了良好的听辨能力,学生的音乐审美、表达与创造才有基础。要立足小学音乐课堂,创设充分的听辨情境,让学生在聆听中发现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