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22-03-02 19:44:24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蔡江淮
学苑教育 2022年18期
关键词:劳动历史精神

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蔡江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习总书记的讲话为历史学科和劳动教育的融合指明了方向,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教学过程可以借助各种资源,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提升他们的劳动素养,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一、加强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现实需要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涉及普通高中教育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等相关表述中,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修订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模块2(经济与社会生活)》《2.2:生产工具和劳作方式》的“内容要求”中提出:“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与之相配套,高中统编教材相关章节呈现大量的与劳动实践相关的内容,可见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劳动教育渗透,将成为一种常态。

新修订的历史《考试大纲》与过去相比,也增加了“引导其(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新的表述。回顾近年来的高考历史卷,应该说充分体现了《考试大纲》的理念。高考试题加大对劳动价值、劳动精神的考查力度,这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也说明了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劳动教育渗透是很有必要的。

新一轮高考改革,要求学生要有职业生涯规划,他们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未来设想从事的职业进行选科。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有助于他们了解各种职业及其劳动的特点,也有利于学生在多样化学习中发掘兴趣、发展特长。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可见,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劳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1.深挖教材资源,提升劳动素养。

历史教材中与劳动话题相关的资源特别多,特别是一些著名的劳动成就。如学习唐朝“曲辕犁”的由来和改进,在唐代,由于人口数量急速增加,超过了8000万人。人口的迅速增长对农业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效率?当时的劳动人民在实践的基础上,将直辕犁改进为曲辕犁,它可以调节耕地的深浅,又可以减轻耕牛的负担,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同样让我们叹为观止的还有千秋工程——都江堰,在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战国时期,聪明的中国先人就懂得以分洪来减轻水患对人们的影响,甚至可以变害为利,引水灌溉成都平原,使其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直至今天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的勇气和创新精神,让人敬仰。通过这些素材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劳动知识,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创新精神,提升了劳动素养。

2.开辟第二课堂,丰富劳动实践。

古人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结合学校相关劳动课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学生研学旅行时开展劳动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劳动生产项目,如拔花生、插秧、戽水灌溉等农业生产,还有进入工厂参与机器操作、现场加工制作等工业生产。特别是针对历史书上介绍的劳动工具,如灌溉工具翻车(又叫水车)、戽斗,学生只能看到书本上的图片,具体怎么操作、怎么灌溉,“纸上谈兵”是没用的,让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参与实地操作,他们发现:用脚踩翻车要求两脚用力要协调、节奏快慢要合适;两个人配合用戽斗从低处往高处提水灌溉,要求就更高了,不经历几番失败、调整,是做不好的。这样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能切实体会到古代劳动群众的智慧与辛劳,达到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教育目的。同时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

3.开展小组探究,加强劳动合作。

劳动素养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无形的情感,无法直接将其生搬硬套地灌输给学生。课前给班级各个合作小组布置不同的作业,让他们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体现劳动教育、劳动素养的材料,课堂上再一起细细解读和体会。可以组织主题为“当地美食与劳动教育”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本地习俗、自选美食项目,分组探究由来、制作美食、展示成果。比如端午节前,利用本地有制作粽子纪念屈原的风俗,让负责该课题的小组规划、参与制作粽子的劳动,从备料、制作到现场展示、拍照、写心得等。其他,诸如春节传统美食制作、元宵节吃汤圆等课题,都可以按此操作。这就给学生创造一个较为熟悉的劳动场景,同时也让他们真实体会到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在劳动过程中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4.弘扬乡土教育,体验劳动智慧。

结合地方史,开设课外手工课程,让同学参加本地民间传统工艺捏面人、纸花、青光瓷等项目的学习和制作,体验民间劳动者的创新精神。组织学生参观本地苏颂科技馆,了解本地伟大科学家苏颂及其发明:他是杰出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特别是他领导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学生在苏颂科技馆现场观看仪象台模型、了解其运作模式的时候,就能理解为什么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称对苏颂赞赏有加,而他们作为同乡人、对苏颂既佩服又深感自豪。通过地方史相关劳动成就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身边劳动者的聪明才智,也增强了他们对家乡、民族和祖国的认同感,增强他们用双手创造家乡、改变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讲好劳模故事,感悟劳模精神。

通过向学生讲述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劳模的劳动事迹,引导学生思考领悟劳模精神。如三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没有选择生活相当稳定的城市,而是选择学农、选择到农村去,人生绝大部分的时间都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课堂上,让学生阐述可以从袁爷爷身上学到哪些高贵的品质?学生说要学习他始终坚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学习他始终坚持着崇尚科学的信念,也感受到了袁隆平爷爷为解决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努力劳动(工作)的家国情怀。袁隆平爷爷虽然已经离世,但其体现的劳模精神必将激发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撸起袖子加油干,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又如有一道高考题,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质量管理之父”刘源张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个人事迹为素材,突出其将科学的质量理论广泛应用到生产劳动实践领域,意在讴歌实干精神,传颂劳动美德,使学生感悟到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认识到劳动创造价值,激励学生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6.关注高考考向,厚植劳动精神。

近年来,高考命题贯彻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精神,通过考题使劳动观念、劳动精神深深植根于学生的心中。如全国卷有一道题,以1953 年创作的年画《数他劳动强》入题,结合年画所体现的1953 年人们的劳动场景和“一五计划”的相关史实,可知此画旨在倡导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气——民众勤俭节约和乐于奉献的精神,这个题目让学生感悟了为祖国建设甘于奉献的劳动精神。这道题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政府的政策和措施落实到位,社会就能和谐劳动关系,就能大大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又如全国卷“《墨子》记载的科学成就”和“蒸汽机的发明过程”两题,墨家代表的是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他们对自然科学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反映了墨家思想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墨子》中的相关记载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蒸汽机的发明,突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创造发明大多来源于普通工匠和技师的实践经验,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7.剖析热点新闻,端正劳动态度。

网络上的热点新闻,对学生来讲比较有吸引力,在引起学生关注兴趣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机会。如对新华网《一位重庆“棒棒”的坚守》中冉光辉父子相隔10 年、火遍全网的2 张照片的评析。10 年前照片中的冉光辉在重庆南天门从事特殊职业——“棒棒”(属于“挑夫”“搬运工”的范畴),肩负重物、右手抓着重物,打着赤膊,缓缓走下朝天门的阶梯,腾出的左手牵着幼小的儿子冉俊超。10 年后,冉光辉还在做“棒棒”,不过他已经在重庆买了房,牵着的孩子冉俊超也长成了清秀的少年,他们又在朝天门拍了一张照片。这2 张照片为什么会火呢?讨论后,学生认识到:劳动没有上下贵贱之分,所有劳动者的地位都平等。冉光辉父子是中国社会中的缩影,冉光辉是我们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者中的一份子,他和所有踏实工作、辛勤劳动的人一样,通过努力奋斗让全家过上了好日子,而冉俊超则为爸爸的努力感到自豪和心疼。照片火正说明了:全社会正营造尊重劳动的氛围,“让所有人的劳动成果得到尊重”的观念正也得到广泛认可。通过学习和讨论,学生受到了思想教育,明确了对所有劳动者应有的平等对待、尊重的态度,达到渗透劳动教育的目的。

三、用唯物史观视角审视劳动教育

1.理解“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所提出的“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这一科学论断,怎么理解呢?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角度分析:首先,劳动引起了古猿的四肢、大脑等身体结构的进化;其次,古猿在劳动中学会使用制造工具,从而与动物有了根本性的区别;第三,古猿在劳动中逐渐产生了语言;第四,在劳动中早期人类学会了人工取火。通过以上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劳动造就人本身,劳动是人类文明诞生的重要因素。

2.认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物质生产而不是‘自我意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是历史的‘诞生地’在历史长河之中。”古今中外的历史,从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到生产方式的变革,再到各个举世闻名的重大工程,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文明和进步,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诞生与发展,并进一步认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

3.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坚持“五育并举”。在学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重大影响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人民以伟大的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从而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坚持不懈、勤奋刻苦的劳动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在历史教学中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又如,在学习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成就时,除了欣赏青铜器、纺织品、青花瓷等物品的艺术美之外,还要引导学生体验作品中的劳动美。这样,达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目的。

四、劳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当前我国学校家庭教育中长期存在着重视学习理论、疏忽实践的问题,学生的综合实践特别是动手能力整体较弱。历史教学中的劳动教育,很多史实是以劳动实践为中心,能够有效克服当前教育事业中存在忽视培养动手能力的不足。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创意物化的能力,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劳动实践的价值、光荣和自豪,从而形成爱劳动、爱动手实践的劳动文化。

历史教学中的劳动教育,大多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有趣、成功的劳动实践,不仅让学生学会劳动、热爱劳动,而且也能让他们发现劳动中的美和快乐,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促进其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品质和创造性劳动的复合型劳动人才,从而有助于个人发展、有助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总之,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掌握某种劳动技术,而是要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肯为的劳动精神、良好的劳动习惯和优秀的劳动品质。而这一任务的完成,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猜你喜欢
劳动历史精神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拿出精神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