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2-03-02 19:44江苏省如皋市李渔小学刘培培
学苑教育 2022年18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语文文化

江苏省如皋市李渔小学 刘培培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彩绘卷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传统节日所涵盖的基本价值观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情怀,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思想精华。它们自古以来一脉相通,构成中华民族的思想内涵,成为每个人文化归属感最可靠的阵营。在小学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是爱国精神注入文化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博大精深,消化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注当下的文化活动,重视多元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成分。语文课程具有弘扬中华文化突出的历史使命感,两者殊途同归。他们与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不谋而合、殊方同致、异曲同工。有效挖掘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中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将其与语文读写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文教学内容,而且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开放,更加灵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探究空间,也是一项值得思考和实践的课题研究。

中华传统节日包括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与生活实践中创造的,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代表着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是中国思想文化与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体现。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语文课程内容,引入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此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统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节日内容,分散在课文、综合性学习等项目中,教师可以根据主题与内容,加强相关方面的教学,以此更好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文化内涵。

一、运用教材,挖掘传统节日内涵

结合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点,从课程内容实施的角度,结合语文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对传统节日资源进行适当有效的选择和整合,充分发掘节日的意义。根据传统节日的先后顺序,对教材内容和与传统节日背景风俗相关的具体内容进行选择和整合,使其成为学科活动教材的内容,使传统节日文化与语文课的听、说、读、写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与节日文化相结合,丰富语文课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语文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节日文化,实现让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在学生们身上生根发芽的伟大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教师也可以根据教程的主要内容,运用教材上的各类资源,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通过创设生动、直观、有趣的情景,提出若干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趣味探究,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与探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探讨与回答情况进行点拨与总结,运用图文资料和微课视频等详解传统文化知识,渗透文化内涵,进而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例如,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就是传统文化,标明的人文主题是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的根。在《古诗三首》的教学中,可以看出这三首古诗的主题都是关于传统节日的内容:《元日》的主题是春节,《清明》的主题是清明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主题是重阳节。在《元日》这首古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如今春节贴春联、拜年、吃团圆饭、放鞭炮等情景,提出问题:这是什么传统节日啊?你还知道有哪些传统风俗吗?你知道古代节日的风俗是什么吗?引发学生思考和交流,导入关于春节的风俗习惯。

在让学生自主朗读本诗和熟悉内容之后,继续提问:“爆竹声中一岁除”中的“爆竹”是什么?“新桃”和“旧符”是指什么?接着让各小组进行探讨,之后解释关于从爆竹演变成鞭炮的文化知识,讲解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教学实效。

二、丰富课堂,宣传传统节日文化

教材收录的课文中和传统节日有关的数量不多,这就要求教师对相关篇目文章进行适当补充,使学生的阅读知识面拓宽,使有关节日文化的文本资料丰富起来。和传统节日关联的民间传说故事、美妙的散文诗赋俯拾皆是,但学生一般会忽略这些内容,教师可对此和学生一道进行详尽计划的制定,有效指导学生的阅读。首先,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阅读和接受的能力等,推荐描写节日的美妙的散文诗赋,或是将一些篇目推荐给学生由他们自主选择喜爱的篇目,对节日的由来和风俗进行阅读了解,并将阅读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自己不同的需求泛读和精读各类文本,学生也可以将阅读的收获在课堂进行介绍。为更好指引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教师还可以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引入与之相关的图片、文本、微视频等内容,制作丰富多样和生动有趣的电子课件与微课视频,运用在教学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宣传传统节日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感受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很多课文都与传统节日相关,比如五年级上册的《牛郎织女》的两篇课文,六年级下册的《北京的春节》《腊八粥》等,教师可以结合文中的描述,结合本地的风俗习惯,讲解相关传统节日的知识。比如在《牛郎织女(一)》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播放同名动画的“鹊桥相会”的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思考这个片段与哪个传统节日相关。接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说明是“七夕节”,并简单介绍一下七夕节的背景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熟悉文本的主要内容。之后再次提出问题:文中体现了牛郎、织女怎样的精神?这篇神话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什么精神?留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思考与探讨。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总结:体现了牛郎、织女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体现劳动人民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并为之勇敢作斗争的精神。通过课文教学讲解关于精神文化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感受传统节日之美。

三、小组探讨,述说节日趣味经历

人生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是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上面的与传统节日相关的主题活动中,更多的是由教师去演示、去讲述,以及从多个方面认识传统节日,搜集传统节日的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为更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布置自主表达任务,让学生先根据生活经验写作过节过程中趣味经历的提纲,然后进行述说。

例如,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的《北京的春节》一文,是由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所作,文章运用朴实无华和生动灵巧的语言,生动而直观地描写了北京地区的春节风俗习惯,代表着北方春节的传统。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国幅员辽阔,文化差异巨大,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本地过春节的具体风俗习惯,指导学生写出提纲,分清内容的主次,然后参与讲述。一般而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饮食习惯、穿衣习惯、娱乐活动等方面去说。为帮助学生更好表达,教师还可以运用电子课件展示本地特色的春节习俗。一般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部互相说一说,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上台讲述,最后根据讲述的结果进行投票,对说的好的小组代表进行表扬,教师总结本地的春节风俗习惯。

关于这项与传统节日相关的主题活动,重点在于培养小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教师通过引入本地特色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的资料,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感受家乡传统节日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更好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四、锤炼语言,书写传统节日过程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识记汉语字词,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教学活动可以缓解正常课堂教学工作中的低沉气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结合传统节日的文化,开展丰富多样和生动有趣的活动,制定更合理的学习计划。为了更好地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学生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在中国传统节日提供一些相应的教育活动,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们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节日增色添彩。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锤炼语言,书写传统节日的过程。

例如,在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的《北京的春节》课程教学中,老舍先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有详写、有略写,主次分明,让读者既可以窥探北京的春节全貌,又可以了解北京的春节细节。结合课后的习题:找出文中描写海门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对应的部分,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然后解析这部分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仿写。比如文章的第四自然段“孩子们准备过年……”,先分析:本段分为三部分描写孩子们如何过春节,分别是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买杂拌儿详写,举了例子说明杂拌儿是什么样的。之后要求学生根据这段文字仿写,做好指导和点评。

对于结合传统节日文化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选择合适的课文与段落,分析他们感兴趣的部分,详细解析文本结构和描写方式,之后再让学生进行仿写,可以更好达成阶段教学目标。

五、组织活动,开展传统节日活动

在小学语文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开展传统节日相关的活动,以此更好发挥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从而更好提高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

例如,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版块的教学中,对于“中华传统节日”主题的内容,教师需要先结合生动直观的图文资料,介绍主要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由于春节是最为盛大隆重的节日,所以以春节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想一想自己印象中家里过春节的主要过程,然后试着写一篇作文,记录下曾经发生过的印象深刻的故事。教师进行指导:春节时我们吃什么?我们要穿什么衣服?房屋要不要打扫?有什么娱乐活动?以此更好启发学生的思维。接着,教师可以要求各小组各自出一个关于春节的节目,可以是表演小品,可以是互相对对联,可以展示制作饺子或汤圆的过程,也可以结合春节主题进行诗歌朗诵。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组织开展一些传统节日相关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根据学生的展现情况,对各个小组进行评分与总结,从而更好提高传统节日文化的教学效果。

六、布置任务,参与传统节日实践

传统节日文化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当前的日期,选择临近的一个传统节日,布置丰富多样的任务,要求学生参与传统节日实践,回校后展示实践成果。

例如,通过研读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得知,其中包含有春节、腊八节、清明节、七夕节、中秋节等,描述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运用丰富多彩的电子课件与微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比如包粽子、赛龙舟、插艾叶或菖蒲、赛龙舟、五彩丝缠手足腕等。在此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与端午节相关的实践任务,比如:查阅资料或者跟着父母学包粽子。以此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要求学生在回校后拿一个粽子成品,或者将自己包的粽子拍成照片,让父母发送到班级群中。

教师在布置任务,指引学生参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实践中,需要先通过展示丰富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相关节日的风俗习惯。之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容易操作的项目,让学生参与实践,最后根据学生实践的成果进行点评,作出表扬和奖励。

综上所述,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教师应当根据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引入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相关的教学资源,创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以此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发挥传统节日文化在培养学生道德品格、提升学生文化内涵等方面的作用,进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语文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年味里的“虎文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谁远谁近?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