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学教育实践
——以西安交通大学援助阿里地区人民医院为例

2022-03-02 18:55陶一方王子明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2年6期
关键词:阿里地区西安交通大学医生

薛 力,刘 芳,陶一方,王 红,张 鹏,王子明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陕西 西安 710004)

西藏自古以来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大会上说“治国先治边,治边先稳藏”。我们要不断提高西藏各族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而这其中最关键就是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1-3]。自2015年开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医院响应国家组织部号召,委派医疗骨干对阿里地区人民医院进行医疗援助,在医学教育与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 500米,占地30.4万平方千米,人口12.33万[4],位于西藏的西北部,和印度及尼泊尔接壤,是国内经济最不发达,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气候恶劣,条件艰苦,地理位置偏远,目前阿里地区内只有一个三级医院就是阿里地区人民医院。以往,病情复杂或严重的患者都要转到拉萨等地治疗,给患者身体和经济上带来很大负担。近些年,尤其是2015年以后,国家加大对阿里地区的援助力度,阿里地区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尤其是医疗卫生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全国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西藏自治区人口的平均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均排在全国末位[5-6]。而阿里地区这些指标在西藏自治区内排在倒数。造成阿里地区医疗条件落后的原因主要包括:首先,阿里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寒缺氧,不适合人类生存,再加上交通不便,很多患者患病后得不到及时救治就去世了。其次,阿里地区地广人稀,人口还不及一个县城人口多,患病人数较少,医生每年处理的患者数量少,经验得不到积累。此外,阿里地区医生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很多是临床毕业后直接进入临床,没有接受完整的规范化培训,没有经过临床各科室轮转。还有,由于阿里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工作政策,引进的人才大部分是刚毕业的医学生,而医学生在阿里地区工作拿到医师资格证后,又大部分都回本地工作,人才流失严重。很多医疗骨干50多岁就退休,导致医院及科室中坚力量流失,同时也限制了年轻医生的学习和培养[7]。最后,阿里地区由于古格王朝统治多年,是西藏地区原生教派—“苯教”的发源地之一,本地人民对西藏传统藏医普遍信奉[8],历史上长期依靠寺庙的僧人对病患“诊治”,对于现代医学缺乏认识,也限制了医学的正常发展。

医学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如何快速培养阿里当地医疗人才、做好人才建设是重中之重。西安交通大学是985、211建设高校,在这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但是两地相隔万里,如何整合优质资源对他们进行医学教育和实践,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现整理如下。

1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

大力发展线上教育: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执业医师通过率低,很多医务人员没有机会接触到正规培训,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医师考试点,每年承担大量的考试培训和考试。我们借助西安交通大学网上资源,和当地卫健委合作,收集备考资料放在网上,给考生注册账号,进行线上培训学习,取得了良好效果。

建立线上医疗联盟:阿里地区有七个县医院,首先从促进阿里地区医疗联盟建设和普及医生专业知识做起。我们联系噶尔县、日土县、札达县、措勤县、普兰县、改则县和革吉县医院负责人召开阿里地区医疗联盟启动会,成立医疗联盟,把阿里地区所有专业外科医生纳入联盟微信群,定期开展线上讲座及会诊。此举极大提高了阿里各县医生的专业知识,同时开辟了绿色通道,方便阿里各县患者前来就诊。还记得开展的第一个膀胱肿瘤手术就是普兰县的同道介绍过来的,我们给患者十分成功地实施了膀胱肿瘤电切术。这位患者的儿子之前在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就诊时出过事故,所以就诊时非常犹豫,但是我们通过这次手术改变了他对阿里地区人民医院的看法,不仅拉近了陕藏情谊,还促进了民族团结,出院时还送来了“情洒狮泉河,陕藏一家亲”的锦旗。在我院可能就是一台简单手术,但是在阿里,每台手术承载了更多的意义。除此之外,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医疗联盟,我们也把阿里地区各级医院纳入西安交通大学医疗联盟,联盟定期召开线上会议邀请阿里地区同道参加,同时还有机会邀请他们去学习讲课。

每周云上阿里大讲堂:我们利用线上会议平台,每周在阿里地区人民医院进行云上大讲堂,每位医生都可以把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上传至云上大讲堂,同时邀请周边县区的同道一起进行探讨学习。

以讲课带动学习:我们积极鼓励当地医生给我们讲课,发挥当地医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形成常态化讲课机制。具体做法是安排好讲课顺序,3位援藏教师后面跟1位当地医生,每一堂课都有督导听课,给予打分。当地医生和工作绩效相挂钩,援藏教师和援藏业绩相挂钩。援藏教师讲课的同时,给当地医生解决PPT制作及专业上问题,帮助他们把课讲好,把医学相关内容学到手。

2 大量医疗传帮实践提高阿里地区医生诊疗水平

医学是一门实践的学科,在进行医学知识传授同时,还需要大量的医疗实践[9-10]。借助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医院经验,我们完善大查房制度,每周三早晨进行教学查房,下午进行病案讨论。上午教学查房时候要求当地医生进行病案汇报和查体,开始大家很不适应,因语言不通他们问病史时候,我们也听不懂,需要另一个藏族医生进行翻译,但是坚持下来,这个制度不但提高了大家病案书写的质量,还对三基进行了培训,可谓一举两得。下午病案讨论时,以科室疑难危重病人为重点进行讨论,并制定手术方案。以往当地医生上手术时甚至不知道做的什么手术,只是机械被动的拉钩或举镜。我们通过术前讨论和制定手术方案的方式,让他们主动把手术过程在心里过两遍,找到自己不懂或有疑问的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学习。这些措施也让当地医生在手术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手术进步速度明显加快。此外,对于当地医生的培养,对外科每一个医务人员,我们都要为他们量身定制长远学习计划,及早确定他们专业方向,避免重复教学。我们根据以往师带徒经验,和科室年轻医生结成两年对子,不仅教他们手术,还要教授工作思维,避免他们重复归零学习。

我们在援助阿里地区人民医院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师带徒体制。在西藏医疗教育实践中,一位援藏教师就可以帮扶1~3位当地医生,但因为医疗援藏是一年,往往援藏教师申请的设备还没有购置回来,就需要返回,因此给予当地医生的指导和帮助有限。根据对每一位医生的培养计划,制定两年的师带徒协议,如果援藏教师返回本地则需要带自己的徒弟到自己的单位进修1年,这样可以依靠丰富的病源和病种,给学生充分上手机会,让当地医生有机会学习我院医疗制度体系。这样,学生返回阿里后就完全可以满足当地医疗需求。这一改进,不但让师带徒初衷落到实处,还进一步加强了和阿里的联系,促进了边疆的稳定。

3 因地制宜,探索阿里地区诊疗培训新模式

在援藏过程中,由于阿里地区的特殊性,西安交通大学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创性地探索出一些适合当地的新模式。包括以建促改,以建提升。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帮助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建立胸痛中心,在建立的过程中对内科大量医疗人员进行培训,之后再进行手术培训,最终通过自治区和国家检审,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了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医生对于急性胸痛知识的学习,提升了整个阿里地区的胸痛治疗能力。以建促学,以点带面。西安交通大学增材制造中心,根据阿里地区患者口腔特点,为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口腔科捐赠3D打印设备,这极大促进了当地医生学习热情。当地医生通过实地培训和网上培训,很快掌握了这套设备操作流程。随着这台设备的应用,也结束了以往印模制取、石膏模型及物流发送等环节,极大地方便了阿里地区人民群众。以研促学,提升自身造血能力。阿里地区高寒缺氧,这里对于一些高原病研究有着天然优势。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多项科研课题和阿里地区人民院进行了合作,在课题进展过程中,既让当地医务人员知道高原病发病的机理和治疗的原则,又锻炼了他们的科研思维。而且项目成果的发表,大大增加了他们自己对于高原病的兴趣和申报课题的信心。

4 结语

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给予了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大力支持,多位领导曾先后亲赴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指导工作,支持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建设完善外科、信息化、远程会诊平台、胸痛中心以及口腔科种植牙改造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资助一批移动远程查房系统、手术器械等前沿高端设备;“以院包科”医院签订帮扶协议,选派援藏医疗专家将近50名,涵盖泌尿、普外、新生儿、心内、呼吸、超声、病理、疼痛、妇产、急诊、重症等专业。传授肾脏切除、心脏支架植入、口腔牙齿种植等40余项高难度的新技术新业务,打包移植420项先进经验,完善制度200多项,填补技术空白150项,帮助其打造内科、外科、超声科、呼吸科等具有高原特色、符合群众需求的“拳头”科室,并与100多名本地医疗人才结成帮带对子。通过一批批医疗骨干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旧貌换新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8年12月,医院结束了无等级的历史,成功创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如今,阿里地区人民医院的医疗队伍也从2015年仅有的76名增加至如今的462名,软硬件设施焕然一新,医疗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医院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和精细化。尤其是今年,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增长90.3%,手术人次增长530.6%,门诊转诊率下降41.2%,妇产科无一例孕产妇死亡病例,患者满意度上升至98%,阿里各族群众的健康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在西迁精神和援藏精神的感召下,一代又一代的西安交通大学援藏医疗骨干,他们不怕困难、不忘初心、无私奉献地奋战在雪域高原,在医学教育和实践领域结出了累累硕果,极大地推动了阿里地区人民医院的发展。

猜你喜欢
阿里地区西安交通大学医生
最美医生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版)》青年编委招募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版)》再获“最受欢迎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阿里地区传统舞蹈的再生产
西安交通大学社科三刊简介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阿里地区历史移民研究
浅谈阿里地区建筑物接地网的降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