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敏
(酒泉市北关小学,甘肃 酒泉)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小学阶段,“解决问题”这一教学理念已经广泛推广开来。“解决问题”这一课改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数学问题。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持久等特点导致其接受能力差且不易被调动起来;同时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够成熟,难以理解抽象、枯燥无味的数学问题,所以学生很难从学习中真正获得知识并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新课程中,“解决问题”这一章主要是用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问题”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哲学,是当时的社会实践,也应用于教育领域。数学新课程将这个理念很好地融入教学过程中来并加以利用,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活跃、轻松起来,激发了他们对“问题解决”这节课的兴趣与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各种方式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
“问题解决”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强调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数学知识上得到发展,让其学会用科学方法和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就需要从教学内容出发。在小学数学新课程中,“问题解决”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生活实际,从身边的情境出发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感知周围存在的事物。“问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数学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改革和教育目标对教材内容、结构以及实施策略的要求做出相应调整。
首先,在小学的课堂上,教师一般是以口授为主,主要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对题意、解题方法和技巧等。但是这种做法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对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其次,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解决问题”这个词,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而放弃做其他事情。教师在组织新授课时,往往会把“解决问题”和“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作为重点,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精深的学识以及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但是学生缺乏这方面能力,导致其不知道怎样去处理数学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
其次,在小学数学新课程中,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丰富多彩、多样立体且不固定。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情况来进行教学,如有些学生没有识字、认字;有的只是简简单单地画出汉字轮廓线或者用文字记录法表示出来等,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困难所在。
通过培养儿童学习策略能力促进儿童学会学习的目的,教师以“问题解决”为契机,从“解决问题学习策略”入手,提出了“解决问题学习步骤”和“解决问题常见学习策略”。
首先,在小学数学新课改之后,“问题”教学法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他们完成做题、分析数据和解决问题等任务而不给他们提供思考的余地,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出一些比较有趣、有用且容易被自己接受的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趣味性较强且能激发小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实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问题,让他们通过独立解决问题来体会成就感。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兴趣,鼓励学生多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家长参与到学校举行的“家长会”、开展“校企合作”等方面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也可定期举办相关课题研究比赛或培训班等活动,促进师生间交流互动与沟通;还应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学习环境。
通过以上的实践与思考,我们知道了“解决问题”这一教学方法是有效且有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教师在小学数学新课改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但是问题解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定过程的。首先应从“课程标准”出发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其次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且体验探索成功经验;最后培养其独立思考、敢于提出意见与想法等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学习和创新精神。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而不是只关注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基本思想道德品质和实践能力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