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宣传工作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读《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

2022-03-02 11:11:44安虎贲
奋斗 2022年23期
关键词:信仰时代思想

■ 安虎贲

《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严格遵守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突出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忠实记录一百年来党的宣传工作服务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伟大历程和重大成就,充分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宣传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详实记述党的宣传史上重要思想、重要方针、重要事件、重要活动,系统总结党的宣传工作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对于推动全党全社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是靠宣传起家的。宣传工作因党而生,因党而兴,也必将伴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再创新辉煌。做好新时代党的宣传工作,我们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更好地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定信仰根、赓续文化脉、凝聚万众心、唱响主旋律、形成大气派,在新征程上展现宣传工作新作为新伟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增强做好新时代宣传工作的自觉性,坚定信仰根。坚定的信仰是成就百年大党的制胜密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党始终靠着坚定的信仰信念,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坚定的信仰信念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来自于一以贯之的科学理论;坚定的信仰信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持之以恒的淬炼精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宣传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理论武装,坚定全民族为之共同奋斗的信仰根基。心中有信仰,行动有方向。我们必须增强做好新时代宣传工作的自觉性,承担起举旗帜的使命任务,坚守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这个根本,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推动理论武装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不断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让崇高信仰之光照亮奋进征程。

增强做好新时代宣传工作的主动性,赓续文化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历史变迁,始终一脉相承,“文化没有断过流的”,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化是最自信自强的,也是最有凝聚力创造力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强大的文化自信是我们从容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底气。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宣传工作要承担起兴文化的使命任务,把中华文化的普遍价值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赓续民族精神血脉,提炼恒久精神价值。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积极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化人、以文铸魂,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守正创新,兼容并蓄,让中华文化激发出旺盛活力,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增强做好新时代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凝聚万众心。我们党是靠“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是党的宣传工作传统。早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同志起草的会议决议就提出,“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的第一个重大工作”,其任务就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党的宣传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宣传工作的追求是让干部群众齐心、让干部群众一心;宣传工作的价值在于发动群众、指导实践,为实现党的长远目标和阶段性历史任务汇聚宏大力量。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把聚民心作为重要使命,形成团结、稳定、鼓劲的良好氛围,为时代歌与舞,为人民鼓与呼。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新要求,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让全社会各族群众“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必须把握做好新时代宣传工作的规律性,增强针对性,把老百姓的心声当作宣传思想工作的心愿,把老百姓的需求当作宣传思想工作的追求,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提振精气神,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增强做好新时代宣传工作的坚定性,唱响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新时代宣传工作要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增强宣传工作的思想引领力,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融合网上网下,做实分众细化工作,选择合适的话语方式,讲受众能够听得懂的故事和听得进去的话,增强育人效果。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要把服务人民大众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坚持服务和教育引导相结合,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哲学社科体系,让人民群众在文化的滋养中不但‘过得好’,而且‘过得美’”。

增强做好新时代宣传工作的创造性,形成大气派。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中国要走向世界,世界要了解中国。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要建设“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的目标,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党十分重视对外传播工作。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积极利用各种渠道和形式向世界讲述延安故事,击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和政治污蔑,不但实现了“红星照耀中国”,也为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使命奠定了坚实国际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当代中国已与世界融为一体,在国际传播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当代中国自信开放形象,形成中国气派,是大国崛起、伟大复兴必不可少的一环。新时代宣传工作必须担起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始终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围绕国际社会关切,全面阐述中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有理有利有节开展国际舆论斗争,要用恰当的表述和叙事方式,更加充分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展示好大党风貌、大国气派,努力塑造可亲、可敬、可信、可爱的中国形象。

达观天地阔,豁然日月新。宣传工作是在人的心灵上做功课,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各级领导干部都负有重要责任。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领导干部要做实干家,也要做宣传家”。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力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信仰时代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与信仰同行
黄河之声(2021年19期)2021-02-24 03:27:46
信仰之光
心声歌刊(2021年6期)2021-02-16 01:12:34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信仰
心声歌刊(2019年1期)2019-05-09 03:21:26
论信仰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3:50
HANDS OFF THE WHEEL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