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评论员 任志勇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将国家安全提升至事关“民族复兴的根基”这一高度予以阐述,并用专章“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行全面部署,为我国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推动国家安全工作实现历史性变革,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了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安全体系的四梁八柱已初步搭建。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系统观念,对国家安全现代化进行了体系化设计,提出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强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以更高的站位、全新的理念、全局的视角、整体的思路不断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从而凝聚起维护国家安全强大合力,筑牢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把维护公共安全放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来认识。保障人民根本利益,就是始终从人民群众最关切最现实的安全问题着手,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不断推进国家安全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始终把人民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力量,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
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和有效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之间风险的联动性、叠加性更加显著。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聚焦重点,抓纲带目,要求在不断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同时,夺取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战略主动,从而保证国家安全防护体系的全域联动、立体高效。
身处祖国最北端的龙江大地,正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全省人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黑龙江时的关怀嘱托,坚决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维护祖国北方生态安全,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全力保障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强边固防,坚决守好祖国“北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