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江波
党的二十大报告郑重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系统而深刻地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极大激发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信自强,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伟力,发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员令。
建设现代化国家,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带领人民扎根中国大地,矢志不渝对现代化道路进行艰辛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逐渐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更加丰富,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目标,对现代化道路作了方向性选择。近代以来,西方殖民入侵打断了中国由传统封建社会自发地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孙中山的《建国方略》描绘了中国谋求现代化的第一张蓝图,但辛亥革命失败的事实证明,中国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行不通。在迷茫困境中,中国共产党寻求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带领人民英勇斗争实现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根本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必然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也必然选择了社会主义方向。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以“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为导向,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大厦的地基。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邓小平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坚定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协调发展中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国现代化建设沿着从“三步走”到“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逐步推进,久久为功,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彰显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十年来,我们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以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凝聚精神力量,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系统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项工作,迈入了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非凡成就。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怎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问题,形成了系统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原创性理论成果。
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历史进程以来,后发国家纷纷效仿西方模式进行现代化建设,当今世界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无一例外都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科学论断高度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深刻揭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的本质区别。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既不是社会自然演进形成的,更不是西方经验的“舶来品”,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一起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探索实现现代化道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史。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工业化、城镇化、民主化、法治化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具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是中国最基本的独特国情,实现整体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必然要比其他国家更为不易,因此“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资本主义现代化在实现着“富裕”的同时也生产着“贫困”,只有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拜金主义、物质主义膨胀的顽疾。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破除了经济发展必然破坏生态环境的魔咒,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阶段。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对内剥削压迫、对外殖民掠夺,中国式现代化依靠全体人民艰苦奋斗赢得了现代化发展成果,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不断以现代化的成就造福自己、惠及世界。中国式现代化破除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认知迷思,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深刻总结凝练出来的。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和正确政治方向,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原则和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着眼于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提出来的本质要求,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布局和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各方面是紧密联系、内在贯通的,构成了一个系统完备、科学严密的有机整体,饱含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和智慧结晶,为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将使中华民族在工业文明阶段重新崛起于世界东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年梦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时代新征程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继续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阔步前进,就一定能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