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李选上 符洪崧 符超翔 何光丰
马约翰认为体育对人民有两个最大贡献:一是用科学方法锻炼人民健全的体格;二是辅助教育,培养人的优秀品质,达到教育的目的。体育最重要的功效是培养人格,补充教育的不足,培养一种“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精神。在体育比赛的过程中可以不在乎输赢,但不能不讲体育道德,参赛的运动员需要遵守规则,违反规则将受到惩罚。通过开展体育比赛和体育活动,培养青年人健康的道德品质和习惯,在运动场上养成自然本能和特性,能够矫正不良习惯。贯彻体育育人教学思想,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自我决定理论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提出的理念,该理论认为人主要依靠自我判断,做出符合自身决定的行为动作。同时根据自我发挥作用的不同,将行为动作划分为两类:非自我决定行为和自我决定行为。在大学体育课堂中,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及在体育课程中的感受,对课程安排进行自我选择,判断接受或者拒绝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针对大学生的体育运动,自我决定理论的影响作用主要为认同调节,使学生在做决定前,体育教师能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判断出大学生能够接受的行为,并从可接受行为中,挑选对大学生身体健康有促进作用的体育活动。
现阶段,尽管大学生运动观念非常积极,但对体育运动喜爱程度较低。在大学课程中,体育课程的内部动机排名较靠后。首先,学生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且对体育运动缺少具体认知,很难产生运动的需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运动参与行为,使其无法在运动行为中得到满足,因体育运动量不足而产生害怕心理,认为自己无法完成体育任务。在体育课上,大学生参与运动的心情比较被动,同时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并没有认识到体育运动对自身的帮助,对体育运动呈消极心态,态度不够积极热情和认真,导致学生缺乏对体育运动的坚持,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作用,从而直接影响了大学体育目标的实现。其次,在体育运动参与方面,学生内心没有产生运动的意愿,体育课程的布置任务不具备自我决定性,需要外界的监督刺激才能进行,从而对体育课程没有认同感,认为体育运动毫无意义,在自我行为上就直接表现为讨厌参与体育活动,身心对体育运动产生排斥性。基于此,一大部分学生宁可在宿舍里打游戏、刷视频、看剧,也不愿意花点时间去锻炼身体;又或者在体育课程上表现出应付性的举措,敷衍着直到体育课程结束。最后,大学的体育课程教学手段、方式较为单一,教师对教学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知识没有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较为传统,几乎没有融入创新元素。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及技能等方面的训练,缺乏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的传播与渗透。当前的体育课程教学中,除了体育专业之外,其他专业基本上采用的方式是教师教,学生机械地进行模仿,整个授课过程乏味且单一,学生只知道这个体育动作怎么做却不知道这个动作是如何产生的,有的学生甚至连体育动作都不知道怎么做,这些都导致学生的体育课程自我决定理论没有达到自主性要求,从而削弱了体育课程的价值导向,育人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
因此在自我决定理论视域下,对大学体育课程育人路径进行研究,推动大学生产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内部心理动因,增强体育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使学生在运动中身心得到满足,通过体育运动来确保身心健康,同时对帮助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激发大学生运动兴趣。充分发挥自我决定理论的作用效果,强调大学生个体的内因作用,帮助端正大学生的体育态度,使其对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参与产生热爱与兴趣。在大学体育教学方面,首先教师应该选择能够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课程内容,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教学。例如采用形式多样的竞赛和体育游戏,使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找到乐趣,让情绪一直处于被激发的状态,将体育运动的兴趣具体转化为自我决定理论的内部动因,从而使其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产生一种身心的愉悦感,体会到进行体育行为的满足感,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活动,确保体育锻炼行为的持续性。将外在因素转化成学生的个体内在兴趣,体育教师要设法满足学生的内部心理需要,使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是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行为动因,这样才可能确保进行体育运动的稳定和持久。其次,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遗传因素和社会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到体育课程教学的外在环境,使体育运动尽可能满足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舒适轻松的外在环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程和体育锻炼的认知和认识,理解体育运动的意义,从而真正了解到体育运动的价值作用。
教师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榜样,自觉带头参与体育运动,强化学生的体育态度,提高参与体育课程的动机,激发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使体育运动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个体本能,同时加速个体本能的内化过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体育价值观进行内化后,还会反过来促进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同感,使内化过程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积极对学生进行赞美和表扬。基于普遍大学生体育基础不好的事实,设置难度适中的体育动作,再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给予学生相应的体育锻炼机会,使其在体育课程中获得自我满足感。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体育游戏,对学生进行体质测评,根据学生自身的体质和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引导其参与到体育游戏的活动当中;又或者学生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无法完成体育项目,对体育课程布置的任务产生抵触心理,根据这种情况,教师要调整体育课程的教学计划,建立一个开放性的课堂氛围,使大学生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中,能够保持身心愉悦、放松,同时还能够提高身体素质,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课堂体验,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
2.增强体育课程参与动机。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视程度,使其认同体育课程的育人价值,增强参与体育课程内部动机。在进行体育运动项目之前,体育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合理判断,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完成该体育运动项目。由于自我认同感在完成体育运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确保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保持平衡状态,再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主动且独立地完成体育运动,提高大学生自身的体育成就动机,使学生对体育课程和体育运动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自我决定理论的内部动机因素。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降低体育课程的任务难度,使学生能够较为顺利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体育任务,在体育运动项目中体会到成功,以此来提高体育课程和体育运动的自我效能感。教师可以对成就动机等有关概念进行讲解,布置体育课程的运动目标,丰富体育课程的教学手段,强调学生自身进行体育运动前和进行体育运动后的对比,使学生自己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成就感,并更加认同地进行体育锻炼。针对策略感较弱的学生,应该专门为其设置相应的体育运动目标。对于部分抵触体育运动的学生,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自主选择体育课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分层次的体育教学,设计学生擅长和喜欢的体育项目,让其自主完成体育运动任务。同时教师应该突出知识传授的专业性,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投入更多专注力到体育课堂中。
一方面,学生可以个性化选择体育运动项目,在满足自身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还应符合自身的体质情况。选择的体育运动项目除了能够帮助自身强身健体之外,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同时还能够扩展自身体育技能,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增强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团队比赛的方式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之中,通过俱乐部和运动队等多种组织方式,进行合作性的体育课堂教学和进行体育运动。由于体育课堂教学具有示范性和行为教育的特点,在团队实践中,教师可以示范规范性的体育动作要领,并传授该体育动作的相关知识,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的锻炼需求,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运动,对体育课程和体育运动产生正确的认知,从而提高大学生参与课程的内部动机。
3.开展多样化体育活动。自我决定理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动机,但也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开展多种多样、符合学生学情的体育运动项目,创新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我决定理论产生作用,积极参与到教师的课程教学当中。自我决定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指导教师进行全面的体育教学,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体育教学知识,注重知识更新,做到与时俱进,不能固步自封。教师还需熟练地掌握和了解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扩展自身的知识储备,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体育专业知识进行传授和学习,使教学理念能够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增加教师本人的教学魅力。
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增加体育课程的运动项目,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培养良好的品格。例如举办趣味体育竞技赛,在竞技赛中设置多层次和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交友圈进行组队,然后挑战课程中的体育项目。教师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竞赛奖励,当学生挑战成功后,根据挑战体育项目的多少和困难程度进行颁奖。当然,竞赛项目要有所创新,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融入创新元素,弘扬传统体育项目中的优秀部分。例如可以设置袋鼠接力、旋转跳跃、同舟共济、夹筷区分红绿豆等多种竞技项目,还可以设置扔飞镖和投壶游戏等趣味小游戏。同时,可利用对抗的方式,培育大学生的体育精神,通过多种运动项目,提升学生体质、团队精神和精神面貌,达到体育课程的育人目的。
加强大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质,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推动国民健康素质向前发展。基于此,学校要把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代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的新路径,不断完善大学校园的体育课程的育人模式和方法手段,努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