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闻语篇中感觉动词的言据意义*

2022-03-02 09:17
外语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指向客体语料

辛 斌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 210097)

提 要:表示视觉、听觉等的“感觉动词”(perception verb)是最重要的直接言据表达手段。 以往的文体学研究和话语分析表明,各种语言成分、语言的形式或结构在不同的语类中其用法和表意功能往往会有所不同。 本文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关于南海争端的报道为语料分析新闻语篇中感觉动词的言据用法与表意功能。 本文的分析一方面证明了Viberg (1983)按使用频率提出的感觉动词的重要性顺序,另一方面也发现了新闻报道中言据感觉动词的一些使用特点,表明其言据功能和主客观性会受到语类、议题、词汇搭配和句法结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1 引言

任何语言都有表达言据意义的词汇手段(Aikhenvald 2004:10)。 Whitt(2011)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对比分析英语和德语中视觉感觉动词的“言据”(evidential)意义和用法,认为表示视觉、听觉等的“感觉动词”(perception verb)是英语中最重要的直接言据表达手段。 以往的文体学研究和话语分析表明,各种语言成分、语言的形式或结构在不同的语类中其用法和表意功能往往会有所不同。 本文拟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关于南海争端的报道为语料考察分析新闻语篇中感觉动词的言据用法与表意功能。

2 言据及其主观性和客观性

语言学中的“言据性”(evidentiality)这个术语最早见于Boas 的研究(1947),但其推广使用应该始于Jacobson(1957)。 其实,在这个概念出现之前人们就早已开始关注到了人们做出断言时背后的信息或知识来源(source of information/knowledge),例如,Sapir(1921:114)就讨论过表达“说话者知识来源和性质”的一些表达形式,关于信息来源的讨论从一开始就与说话者对信息或知识的确定性的态度和承诺密切相关。 狭义上的言据性指人们如何获得所表达的信息,而广义上的言据性则指说话者对某命题的证据的语言表达(Hardman 1986:115, Whitt 2011:347)。 因此,言据性往往既指说话者的信息或知识来源,又指对其话语可靠性的态度表达,后者传统上主要属于“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ity)。

本文将采用Aikhenvald(2004)对狭义言据性的定义,即它主要指信息来源:“我们将看到这涵盖信息获得的方式,而不一定与说话者对陈述的确定性程度或者其真假相关”(同上:3)。 “言据性所做的全部就是提供信息来源。 获得信息的方式(通过看、听或者任何其它途径)是其核心意义。”(同上:4)

Plungian(2001)将语言所表达的言据首先区分为“直接证据”(direct evidence)和“间接证据”(indirect evidence),后者又分为“映现证据”(reflected evidence) 和“传 达 证 据” (mediated evidence)。 设P 为所描述的事物或情景,那么直接证据是指通过外在的五官感觉直接接触到P,或者通过内在感受而感觉到P,例如“我饿了”“我想睡觉”“我知道答案”等,这里的P 是说话者的内部状态。 间接证据中的映现证据指的是通过接触或观察与P 相关的情景而做出的推断,即“是P,因为我可以观察到P 的一些征兆”,或者“是P,因为我可以观察到P 的一些迹象”,例如“他肯定饿了”(因为他显示出一些饥饿的征兆)、“他肯定刚起来”(因为我看见了他凌乱的床)。 映现证据也可以通过逻辑推理获得,即“是P,因为我知道Q,而Q 会导致P”。 传达证据既不包括对P 的直接接触,也不包括对其映现接触,它主要指对他人话语的转述,即“是P,因为有人告诉我是P”。Mushin(2012:272 -273)将言据区分为“感官证据”(sensory evidence)和“语言证据”(linguistic evidence)。 前者类似于Plungian 的“直接证据”,表示说话人由于直接的感官经验而知道某事,这种经历往往是视觉的,但也可能是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或者其他身体感觉的;“语言证据”则类似于Plungian 的“间接证据”中的“传达证据”,指的是从他人话语或者传闻得来的信息。 本文分析的感觉动词所表达的言据主要属于Plungian 的“直接证据”或Mushin 的“感官证据”。

Nuyts(2001)认为,对言据的主客观性分析涉及两个相互关联的语义领域,一个是说话者对事态可能性的评价,即“认识限定”(epistemic qualification),另一个是说话者对认识限定所依赖的证据的性质的评价,即人们常说的“言据性”:“因此主观性和客观性并不仅仅是认识情态问题,也是言据性的问题,我们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个情态和言据性的互动问题”(同上:386)。 就言据性而言,Nuyts(2001)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主观性。一是说话者做出认识评价时所依赖的证据的质量或性质,即说话者是具有有效的、数理或形式上可靠的证据(即客观性),还是他只有笼统含糊仅凭直觉的证据(即主观性)。 二是可以从语境中交际对象的角度来看待言据和基于言据的认识评价的状况或性质,即说话者或者表明只有他自己知道或掌握证据并据此得出结论(主观性),或者表明此证据被更多人了解、掌握并据此得出相同的结论(客观性);在前一种情况下说话者对认识限定承担严格意义上的个人责任,在后一种情况下说话者与那些了解证据并持相同结论的人共同承担责任。 因此,在Nuyts 看来,言据的主客观性不应该按传统那样被定义为评价某事态的证据的性质,而应该是一个关于证据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只是为说话者所掌握还是为包括听话者的更多的人所了解或掌握,而这就涉及到“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 Whitt 将语言中的“主观性”(Subjectivity)广义上定义为“对说话者在话语中存在的语言表达”,而主体间性则指对“言语事件中说话者对受话人的关注或者双方关系的语言表达”(Whitt 2011:348 -350)。 Verstraete(2001:1512)持类似的观点,认为主观性和客观性并非指一个语言成分是否与说话者相关,而是指说话者在多大程度上显性地存在于话语中。 Nuyts,Whitt 和Verstraete 的观点构成本文判断言据的主观性、客观性和主体间性的主要依据。

3 英语中的言据感觉动词

Whitt(2011)指出,在直接证据中表示五官感觉的“感觉动词”是英语中最常用的言据性手段,它们既可表达言据为说话者所独有,也可表达言据为更多人所知道或掌握。 例如:

①I see Anita swimming in the lake.

②We see Anita swimming in the lake. (Whitt 2011:348)

例①可以被视为主观的,因为用于表达感知者的句子主语为第一人称单数,表明只有说话者拥有该视觉证据,但例②就涉及主体间性,因为句子的主语为第一人称复数,表示说话者是与更多的目击者共享证据。 既然感觉动词在英语中经常用于表达言据,那么它们就是研究言据性的主客观性和主体间性的理想对象。

五官感觉对我们获取外部知识并非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例如视觉和听觉之于我们可能远比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更重要,使用的更频繁。 Viberg经过对世界很多语言的研究,按五官感觉动词的使用频率给出其重要性顺序:Sight >Hearing >Touch >Smell >Taste(Viberg 1983:136)。 在这个顺序中,越靠左的动词越重要,出现的频率越高。Whitt(2011)在此基础上将感觉动词分为“主体指向的”(subject-oriented)和“客体指向的”(Objectoriented)。 前者通常为及物动词,强调的是实际的感觉行为,其主语为感觉者。 感觉者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感觉者为主动的“行为者”(agent),另一种是感觉者为被动的“体验者”(experiencer),按Viberg 的重要性顺序分别排列如下(同上:349):

行为者感觉动词:look, listen, feel, smell,taste

体验者感觉动词:see, hear, feel, smell, taste

值得注意的是,左边重要性程度较高的表示视觉和听觉的动词按感觉者类型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动词,而重要性程度较低的触觉、嗅觉和味觉则使用相同的动词。 “客体指向的”感觉动词通常为不及物动词,突出作为句子主语的感觉对象,感觉者不一定会表达出来。 从表意上看,客体指向的感觉动词一般表达感觉者的一种评价或判断,而不是感觉行为本身。 英语中客体指向的感觉动词主要包括look, sound, feel, smell, taste等。 Whitt 指出,主体指向的言据感觉动词其语法主语通常必须是第一人称,而客体指向的言据感觉动词则允许第二和第三人称的语法主语(同上:350)。 一般认为,主体指向的感觉动词要比客体指向的更为客观,因为在前者的使用中感觉者无论是否是说话者总会被表达出来,或者由听者/读者在语境上下文中推导出来。 另外,即使是主体指向的感觉动词其言据的主客观性和主体间性的程度也不一样。 语法主语为第一人称复数的主体指向的感觉动词总是带有主体间性,因此“与客体指向的感觉动词类似,正是对感觉主体的明确表达帮助我们标示出感觉证据是主观性质的还是主体间性质的”(同上:352)。

4 南海争端报道中的感觉动词

本文的语料来自《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Post)和《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2011 年至2016 年9 月7 日关于中国南海(the South China Sea)争端的报道,共计239 篇,其中《华盛顿邮报》127 篇,《纽约时报》112 篇,总字数约17 万6千字。 作为参照,我们还考察了2016 年美国白宫、国防部和国务院网页上与南海争端相关的政府声明、官员的评论或演说、记者招待会和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稿等共计58 份,总字数约为十四万二千字。 上文中提到的英语感觉动词的各种形式在我们分析的新闻报道中总共出现213 次,其中see 和look 分别为128 次和43 次,hear 为17 次(包括两次overhear),listen 和sound 各为2 次,feel 为21 次;嗅觉和味觉动词未出现。

4.1 视觉动词

话语所传递的信息内容的可靠性往往取决于其获得的方式,视觉信息通常被认为是最可靠的。英语中的视觉动词主要是see 和look,均属多义词。 根据Whitt(2011)的分类,see 为主体指向的体验者感觉动词,look 既可以为主体指向的行为者感觉动词,又可以为客体指向的感觉动词。 在我们的语料中,see 在否定句中出现16 处,在表示“假设”或对未来的“预期”或“预测”的句子中出现24 处,表示想象中看见或设想的有2 处,表示“会见”的有1 处,这些用法暂不列入本文分析的范围。 下面我们将只考查其余85 处,它们基本都出现在对以往发生的事件的回忆性陈述中,主要用于表达下列4 种言据意义:(1)看见、看到;(2)目睹、经历;(3)(从报刊等)得悉、知道;(4)看出、发现、领会、理解、认为、把……看作。

4.1.1 第一种意义

说话者经常依赖的直接视觉证据。 See 的这种用法在我们的语料中十分罕见,只在《纽约时报》中发现4 处,例如:

③But then came the murder, in October, of a transgender person who witnesses say was last seen leaving a local bar with a U. S. Marine. (Washington Post, May 18, 2015)

④During a visit to the Solomon Islands earlier this week, Mr. Kerry saw the erosion and damage caused by a major storm.(The New York Times, August 13,2014)

按照Whitt(2011)的观点,即主体指向的言据感觉动词其语法主语必须是第一人称,那么上面例子中的4 处see 只有第三处可以称得上是“主体指向的”用法,而第二和第四处从表意上看应该是指向感知主体而非感知客体。 我们注意到,上面例子中的see 虽然表达的是直接证据,但却全部出现在转述言语中,而转述者并非其感知者。 Biber 和Finegan 认为,当说话者(即例子中的转述者或报道者)不是感觉者时,句子表达的是“次要立场”(secondary stance),即与“说话者立场”(speaker stance)不同的观点(Biber, Finegan 1989:97)。 因此,这些例子中的see 本质上提供的是间接证据,表达的是“次要立场”,被用来证明或支持报道者(或说话者)的立场观点。 由于本文所考察分析的言据感觉动词绝大多数都出现在转述言语中,因此主体指向的言据感觉动词的语法主语为第三人称是一种普遍现象。

感觉动词see 有时也会出现在祈使句中,表示“瞧、注意、当心、参看、见……”等意义,《朗曼当代英语词典》将其归于第一种用法,在我们的语料中有3 处,例如:

⑤The vast majority have made very vague comments ... and China takes that and says, ‘See,they side with us in the arbitration’.(Washington Post, June 19,2016)

⑥Among other issues, it ruled that ... (see map below).(Washington Post, July 13, 2016)

例⑤中的see 同样出现在转述言语中,属于间接证据,而例⑥中的see 旨在为话语提供直接证据。

4.1.2 第二种用法

这种用法共有5 处,且有4 处在同一篇报道里,例如:

⑦Since then, he's seen a steady rise in ships and sailors, with pit stops by U. S. war and supply vessels, ...(Washington Post, May 6, 2016)

⑧Such frictions have persisted despite an economic relationship that has seen the world's largest economies.(Washington Post, September 2,2016)

例⑦这篇报道说的是随着中国在南海不断南进,美军开始重返菲律宾并深受当地人欢迎,感觉动词see 出现在间接转述言语中,因此虽然这里的see 表达的是感知主体的亲身经历,但其语篇功能却只能是报道者引用的间接证据。 例⑧来自一篇关于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的成果和挑战的报道,其中感觉动词see 应该属于一种比喻的用法,其体验者并非具体的个人,而是“关系”。 与其说这里表达的是言据意义不如说是报道者的一种基于其知识或观察的评价或判断,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4.1.3 第三种用法

在我们的语料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这种用法,达13 次。 这实属正常,因为在当今资讯发达、各种媒体无孔不入的时代,人们的“所知”往往都是读来的,而非亲眼所见,例如:

⑨“Over the past year, [the Pentagon] has seen improvements in [Chinese] actions, flying in a safe and professional manner”, Baldanza said in a written statement.(Washington Post, May 18,2016)

⑩“We have seen worrisome instances of economic coercion and the problematic use of military and government vessels in connection with disputes among fishermen”, she said.(The New York Times, July 12,2012)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例子中所表达的信息是感知主体从新闻报道和其他渠道获得的,其实这一用法的see 并不限于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经常也包括“所闻”(Aikhenvald 2004:154)。 例⑩中感觉动词see 的语法主语是第一人称复数,表达一种客观性程度更高的主体间性,就好像报道者身临其境,与感知主体进行着面对面的对话。这不仅意味着多人共享同样的证据,也意味着交际各方在言据的可及性和由此得出的结论上的共同参与和介入。

4.1.4 第四种用法

在我们的语料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第四种用法,达60 次。 这样的用法大多属于报道者自己的评价、判断或推测,主观性较强,例如:

⑪ It's easy to see how Duterte has drawn comparisons to Trump.(Washington Post, May 7,2016)

⑫ Either way, China's response to the decision will be seen as a test of what kind of country it is becoming.(The New York Times, July 10, 2016)

从语言表达看,例⑫的主观性更高,因为句子丝毫未提see 的主体是谁,即“看出杜特尔特拿特朗普做比较”对谁是容易的? 感觉动词see 第四种用法的高出现频率表明,至少是在新闻语篇中see 很少用来表示真正意义上的视觉感觉,而更多的是用于凸出知识、理解和推断的认知过程。

感觉动词look 在词典里主要有3 个义项:(1)看,(2)注意、留意,(3)显得、好像;其中(1)和(2)意义上的look 属于主体指向中的行为者感觉动词,(3)则为客体指向的感觉动词。 Look 的各种形式在我们的语料中总计出现43 次,其中大多数(22次)是与各种介词或副词搭配,衍生出一些其他意义,例如look for,look at,look on,look into,look to,look forward to,look inward. 这些搭配中的look 从语境上下文看应该属于主体指向的感觉动词,但由于整个短语表达的通常是高度抽象化和隐喻化的意义,因此经常很难确定其感知者是行为者还是体验者。

其余21 处中有18 处属于义项(3),即look 为客体指向的感觉动词,属于义项(1)和(2)的只有3处,例如:

⑬ I will say I'm a military guy. I look through the lenses darkly, and that's what I'm paid to do.(The New York Times, May 6, 2016)

⑭ “China's actions there challeng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we can't look the other way”,Carter said. (Washington Post, May 27, 2016)

例⑬和⑭的感觉主体分别为当时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哈里斯(H. Harris)和国防部长卡特(A.B. Carter),前者使用的语法主语为第一人称单数,表示这只是个人观点,后者使用的是第一人称复数,表示这不仅仅是他自己的看法,其言据意义和主体间性更强。

其余18 处look 都属于客体指向的感觉动词,这样用法的look 无论出现在何种结构中都只有一种言据意义,即表达感觉者基于观察上的评价或判断,例如:

⑮ “It looks as though they go over and over it again to make it thick, and can take any kind of plane”, he said in a telephone interview. (The New York Times, May 22, 2015)

客体指向的look 不仅能表示对已有事态的推断,也可表示对可能事态的推断,例如:

⑯ As Philippines picks new president, ‘the Punisher’ looks poised to win. (Washington Post, May 10,2016)

新闻话语和政治话语中有许多命题并非表征当下现实,而是建构未来的各种可能现实(Chilton 2004:90)。 客体指向的look 其感知主体往往不被提及,含糊不清,故导致较强的主观性。

4.2 听觉和触觉动词

在我们的语料中,出现的听觉动词有listen,hear 和sound,前两个分别为主体指向的行为者感觉动词和体验者感觉动词,sound 为客体指向的感觉动词。 listen 只出现2 次,而且表达的均非实际发生过的感觉行为,因此在语篇中并不具有言据功能,例如:

⑰ ... the United States may have better luck in inducing Beijing to listen to those words.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27, 2015)

在17 处hear 的各种形式中有4 处表达的是“审理案件”(hear a case)的意义,还有2 处出现在否定句中,1 处在疑问句中。 表示对以往的事情实际听到的只有10 例(包括2 例overhear),其中表示报道者(即说话者)是或可能是感知主体的直接证据只有两例:

⑱ We hear a lot about the militariz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Washington Post, March 10,2016)

⑲ One could argue that Sanders is speaking out of conviction,though it is strange to hear the idealistic socialist viciously denounce trade policies... (Washington Post, September 1,2016)

例⑱中的语法主语we 有效增强话语的客观性和主体间性,而⑲的表达方式则掩盖或模糊感知主体,增强其主观性。 其余8 例全部出现在转述言语中。

转述言语中的感觉动词所提供的只能是间接证据。 Sound 属于客体指向的听觉动词,在我们的语料中只出现两次:

⑳ While that sounds like a potential recipe for conflict,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was right to order the sail-by.(Washington Post, October 27, 2015)

在这里报道者只提到被感知的客体,而未提及感知主体,让读者从上下文中去推测。

英语中最常见的触觉、嗅觉和味觉动词分别为feel, smell 和taste,这3 个动词既可以用做主体指向,又可用作客体指向。 在用作前者时,既可以是行为者感觉动词,又可以是体验者感觉动词。smell 和taste 在我们的语料中未出现,feel 出现21次,有13 次出现在转述言语中,例如:

㉑ Malaysia has also felt pressure from China after a Malaysia Airlines jet disappeared en route to Beijing with 153 Chinese passengers on board in March.(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13,2014)

在所有21 个例子中,感觉动词feel 都属于主体指向的,感知者为体验者,没有发现行为者的例子。 其中句子主语为第一人称的4 例,第二人称的1 例,其余为第三人称。 主语为第二人称的例子直接出自报道者之口:

㉒And when Xi paid a state visit to Vietnam last month, you could almost feel the chill. (Washington Post, December 28, 2015)

根据Aikhenvald(2004:233),像㉒这样的例子经常发生在说话者具有某个“陈述”的证据而受话者没有的情况下,“说话者为了取得‘移情’(empathy)效果而采取听者的视角”。 另外,这里的第二人称主语给人一种报道者身临其境、现场报道、与读者或听者共同参与互动对话的感觉,既生动又能有效增强话语的客观性和主体间性,间接引语中的第三人称就很难产生这样的效果。

间接引语经过报道者的介入,带上更多的主观性,经常令读者难以判断感觉动词涉及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是被转述者的感觉。

5 结束语

从本文的分析我们基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分析证明了Viberg (1983:136)提出的感觉动词的重要性顺序,在我们的语料中视觉动词出现的频率最高,占80.3%;听觉和触觉动词次之,占19.7%;嗅觉和味觉动词没有出现。 其次,只有在用于表达直接证据的情况下,主体指向的言据感觉动词的语法主语才通常是第一人称,在新闻语篇中很多这样的动词出现在间接言语中,其语法主语往往是第三人称。 第三,既然新闻报道高度依赖转述言语,那么言据感觉动词提供直接证据的功能被弱化,其使用虽然看起来客观,但实际上是经过报道者的解读、过滤、选择和再语境化。

第四,感觉动词在不同语类中的出现频率和功能会有较大的差异。 在我们考察的新闻语篇中,其出现次数只占语料总字数的0.12%,用于提供直接证据的例子很少,视觉和听觉动词中只有17 处,绝大部分都是出现在转述言语中提供间接证据;而在我们考察的58 篇官方语篇中,其出现次数占语料总字数的0.27%,尤其在约6.5 万字的11 篇记者招待会和新闻发布会语篇中占比更高,在总计383 次感官动词中有261 次出现在这11 篇中,占68.1%,占总字数的0.4%,而且绝大多数都是用于提供直接证据。 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在面对面的互动性和对话性较强的话语中感觉动词会出现的更频繁,并会更多地用于表达直接证据。 Chafe 研究发现,面对面的会话中说话者在即时交际的压力下更倾向于提供自己直接经验的证据,因而就更喜欢使用表达个人信念和感官证据的词语(Chafe 1986:266 -271)。

最后,感觉动词大多属于多义词,其是否和在多大程度上表达言据意义需要在语境上下文中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根据我们对美国国防部和国务院的记者招待会和新闻发布会的考察,言据感觉动词的出现频率也会受到话题的影响,例如在涉及十分敏感的话题时,问答双方使用感觉动词,尤其是视觉动词的次数明显增多。

猜你喜欢
指向客体语料
基于归一化点向互信息的低资源平行语料过滤方法*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行动语义、客体背景和判断任务对客体动作承载性的影响*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Reliability assessment consideringdependent competing failure process and shifting-threshold
“活”源于怦然心动——写生对客体借用中的情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