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招考分育到自由分流: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重构研究

2022-03-02 07:52陈新忠康诚轩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分流硕士研究生

陈新忠 康诚轩

争鸣

从招考分育到自由分流: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重构研究

陈新忠 康诚轩

面向科学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设定学科发展方向,根据研究生兴趣和能力实施学硕生和专硕生分流培养是现代科学的内在要求,也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应然反映。除个别只适合学硕生或专硕生培养的学科方向外,大多学科方向统一招生,逐渐分流分类培养,是我国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当前学硕生和专硕生分类招生、分类培养的招考分育模式割裂了科学研究的完整性、撕裂了研究生成长的全面性、忽视了研究生未来的可塑性、淡漠了培养资源的珍贵性,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改变这一现状,借鉴英、美等国将硕士学位作为学术或职业的过渡性学位做法,我国亟须探索“学”“专”自由分流的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及其实施路径,为研究生继续学术深造或工作创新发展夯实基础,并从理念、招生、分流、培养、就业和社会认可等方面予以保障。

招考分育;自由分流;学硕生;专硕生;分类培养;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是大学本科毕业之后深造学习的更高层次专业教育,涵盖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1]。其中,硕士研究生教育包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前者侧重于对科学前沿问题进行分析、探索与发现,以师生学术研究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并向博士生教育阶段输送富有学术潜力、饱含学术热情和热衷学术创新的优质生源;后者则注重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致力于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满足社会行业对专门职业创新人才的需求。我国研究生分类培养最早可追溯至1990年首个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的设立,之后开启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分别简称“学硕生”与“专硕生”)并重的培养之路。2019年,全国学硕生和专硕生毕业人数分别为28.65万人和29.06万人,学硕和专硕毕业生比例约为1︰1[2]。研究生分类培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我国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与满足社会多元需求的必然选择。我国研究生分类培养已实施30余年,成效显著。然而,尽管我国使用世界上最长的学制2~3年作为独立性学位分类培养硕士生,“专硕不专”“学硕无术”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专业与职业错位、培养资源浪费、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依旧十分突出。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比较鲜明地显示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如何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顺其自然地合理分流分类培养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学”“专”招考分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通过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分类招生、分类培养学硕生和专硕生的招考分育模式缺乏对科学发展的前瞻认知和对学生能力的长远认识,人为地按照固定类型育人,违背了科学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与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原则,不利于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和事业发展。

1. 割裂了科学研究的完整性

追溯科研之源,科学是系统化的哲学体系。在人类发展史上,当科学还未独立的时候,哲学是一切知识的集合,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来源于浑然一体的哲学研究,围绕自然万物何以生成、何以存在的问题形成了包括自然科学的系列哲思[3]。最早对知识进行分类的学者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把知识分为辩证法、物理知识和伦理学说三大类[4]。随着生产力快速发展与人类对世界认识的不断加深,对客观事物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逐渐被人们接纳与认可,这些分门别类的研究进而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中世纪时的大学多设文、法、医、神四个学部,科学还未凸现和单列,其中文科具有预科性质,隶属于其他三科[5]。19世纪之后,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分支逐渐增多,科学呈现高度分化态势。当前,人类面临的科学问题愈来愈复杂,仅靠单一学科无法解决,必须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实行跨学科交叉研究。因此,在学科彼此交叉、相互渗透的基础上,现代科学又呈现出高度综合的回归趋势。研究生是未来科学研究的主力,应基于科学的自然性给予其最大程度的问题探索自由和科研方向选择。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都是从众多科学问题中偶然发现自己感兴趣且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而揭示出自然密码的,也有许多科学成果是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偶然性成果,但这偶然性中寓含着必然性,是自由思想脱离特定羁绊的产物。我国当前分类招生、分类培养的研究生招考分育模式过分强调了科学分化而忽略了科学综合,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分割开来,使学硕生与专硕生培养各自独立,割裂了科学研究的完整性。

2. 撕裂了研究生成长的全面性

从成长成才规律来看,研究生需要理论与实践能力全面发展。但就我国现有研究生培养类型的设置动机而言,对于学硕生,更多地强调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对于专硕生,更加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目标要求和培养侧重已将能力分化。按照培养类型规定,学硕生用于课程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创新的时间占据很大比例,这必然导致实践能力培养弱化;而专硕生为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减少了课程学习比重,降低了理论考核要求,势必淡化培养过程中的研究性。学硕生如果丢弃“实践性”,缺乏动手能力,只能“纸上谈兵”,影响了研究的针对性和深刻性;专硕生如果丢弃“研究性”,缺乏研究能力,那只能被称为“大五”“大六”的本科生[6]。然而,分类招生、分类培养的招考分育模式固化了研究生的研究类型和科研范畴,背离了因材施教原则和招考分育初衷,某种程度上撕裂了研究生成长的全面性,妨害了研究生学习期间和工作之后的科研成效,不利于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综合提升。从现有培养工作的实际运行来看,二者在培养过程、环节及学位论文标准方面大体一致。多数专硕生与学硕生的指导教师相同,课程学习内容相似,专业实践训练缺乏,致使专硕生培养学术化,失去了自身专业特色,培养模式与学硕生如出一辙,而培养效果则因2年制而大打折扣。当前“学”“专”招考分育方式过早地将研究生硬性分化、分类强育,使得学硕生不重实践、专硕生淡化研究,培养过程中培养模式混淆,撕裂了研究生成长中理论与实践内在需求的一体性。

3. 忽视了研究生未来的可塑性

研究生的未来发展成就以学业积累为基础,是能力、潜力与环境耦合的结果。研究生招生采用统一的考核标准与考核方式进行,没有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选拔出真正具有学术潜力、适合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生,同时也难以挑选出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较强、适合攻读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以此确定培养类型,忽略了研究生基于能力和潜力的学习意愿。在学习过程中,许多研究生发现自己不适合已定的培养类型,但培养类型确定后一般很难更改或者调整。2017年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中提出“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7],而实际上目前多数高校并没有出台研究生转专业的相关文件。有的高校尽管制定了相关规定,然而,文件对研究生转专业的要求较多,学业成绩门槛设置较高,导致许多研究生望而却步;已有文件尤其对学位类型和学科类别进行了限制,如《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转专业管理办法》明确指出不允许不同学位类型之间转专业[8]、《中南大学研究生转专业和转导师管理办法》明确表示不许跨学位类别申请转专业[9],《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转专业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拟转入专业与所在专业所属学科差异较大的不予转专业[10]。这使得那些有强烈意愿从事科研工作或有兴趣从事跨学科研究的专硕生只能在自己有志趣的科研大门外徘徊;而不善于做学术研究、倾向于毕业即就业的学硕生因实践应用能力不足而在求职中处于劣势。由于学业积累非志趣,个人能力、潜力与环境耦合产生创新突破的程度将大大降低,不仅影响了硕士毕业即选择就业发展的这类研究生未来职业事业的伸张性,而且制约了有意愿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业成绩和未来科研成就。当前招考分育模式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硕生被要求注重理论学习和科研创新,专硕生被强调注重实践应用,不断强化着这一特色和区分,过早地给研究生贴上了“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标签,引导着他们朝向培养目标设定的领域就业;过早固化了研究生就业理想和发展愿景的未来定位,不利于研究生在适宜的环境中依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潜力拓展事业。

4. 淡漠了培养资源的珍贵性

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研究生培养资源尤为珍贵。为了践行研究生培养中的“研究”,让研究生真正参与到研究之中,在实践中体验研究及其价值,培养单位不仅要建设先进的实验室,购置相应的实验设施、器材和相关用品,而且要建设与之匹配的实践基地和试验场所。这些育人基础的完整系统建设需要巨额投资,使其保持良性循环更需要巨大投入。鉴于科学的体系性,研究生培养的基础资源可以共享使用;由于资源的珍贵性,研究生培养的实验设施和实践基地需要高效利用。然而,在招考分育模式下,大多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学硕生和专硕生培养组织都圈建起各自的教学资源,画地为牢。本身就不富裕甚至不达标的培养资源被人为分割之后,更加显得捉襟见肘;学硕生和专硕生培养组织分别投入建设育人和研究的基础设施,分化了资源和力量,使得二者的建设都不充分。尽管当前多数培养单位的专硕生培养吸引了不少社会资源,但由于学、专分育,仍未有效做好资源整合和最大化利用。此外,课题组2018—2020年对武汉市7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在读研究生和毕业研究生跟踪调研,发现目前大部分学生考研只是为了提高自身学历,以期在求职时更具优势,能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学硕生70%以上不专心搞学术,毕业后继续从事相关学术研究者不到10%;专硕生70%以上不围绕所修专业就业,毕业后继续从事相关应用研究者不到15%。这样,培养结果与培养预期严重错位,学生的学业和就业大相径庭,一定程度上漠视了培养资源的珍贵性,造成了培养资源的浪费。

二、“学”“专”自由分流模式的路径设计

英美现代研究生教育形成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100余年来一直将硕士学位作为一种向博士生教育和社会职业过渡的过渡性学位,没有旗帜鲜明地将其区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学位,也没有严格统一的招生考试,而是根据社会需求在诸多学科领域设置若干学科方向,由学生自主申请,以学生修学课程、研究方法或相关技术为主,学制1~2年,只授予学位证书而没有毕业证书,为本科生攻读博士学位和职业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观照英、美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我国现有研究生分类招生、分类培养的招考分育模式已不适应研究生进修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亟须设定学科发展方向,发挥我国研究生培养学制长、独立性强、招录公平度高的优势,设计“学”“专”自由分流路径,根据学生兴趣和能力实施学硕生与专硕生分流培养,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

1.确定培养目标

宽厚的科学基础、自由的科学探索、理想的成才条件是研究生茁壮成长和取得突出创新成就的重要因素。新的自由分流模式,要根除传统招考分育模式过早分流、强行分类的痼疾,解构传统招考分育模式下学硕生和专硕生教学资源分别建设、彼此独立、各自为政的旧格局,不再用固化的目标方向和培养方式强制要求研究生按照某种类型学习知识与发展技能,而通过第一学年对研究生进行学科领域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培养,帮助研究生发现自我兴趣、优势和潜力,并于第二、第三学年强化研究生专业能力训练,逐渐培育专业优势。这样,一是能兼顾科学的分化与综合,有效保证科学研究的统一性,二是可以促进研究生的全面成长,帮助研究生打造将来无限发展的基础,助力研究生在未来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中取得重大创新突破,三是有利于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高质量建设,培养更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

2.设定学科方向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新知识、新技术、新科学不断涌现,科学知识不仅得到大幅拓展,而且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复杂。近年来,我国科技原始创新不足,基因编辑、生物合成、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核心技术被严重“卡脖子”。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作为现代科技后发国家想要完全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仍需一定时日,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传统学科体系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新时代能够突破各个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已显得滞后。而美国在发展传统优势学科门类的同时,不断整合优势学科,面向时代和未来催生了很多跨学科及联合硕士学位项目,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发展需求。为此,我国研究生教育亟须在筛选和巩固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围绕科技创新重点任务和“卡脖子”技术“使命清单”,设置新的学科方向或科研领域,“学”“专”并育、流转有序地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

3.统一考试招生

鉴于科学体系的完整性和学生对学科领域认识的模糊性,在设定了研究生培养的学科方向或领域后,除个别只适合学硕生或专硕生培养之外,大多学科方向或领域应统一考试招生,无须再泾渭分明地区分学硕生或专硕生而分别组织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录取。这样不仅有利于研究生夯实学科领域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利于研究生在充分认识该学科领域理论体系及前沿问题、体察自身对学科领域的适应性和领悟性后依据自己的真正兴趣和能力做出攻读学术学位或专业学位的选择。统一考试招生入学的研究生不分类型,“学”“专”打通培养,学习一年之后再根据自身需求及考核要求选择适当培养类型进行“学”“专”分流。

4.研一学年选修课程

如果说培养结果体现了培养目标的达成度,那么培养过程则检验着培养目标的可行性。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托,是培养过程中衡量研究生学科领域适应性的试金石。统一考试招生入学的研究生在第一学年以选修课程为主,除外语课强化研究生专业国际认知、思政课深化研究生修身社会价值外,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科研方法课引导研究生走入学科领域。针对学科领域的广泛性、学习时间的有限性和研究生学习的兴趣性,研究生教学应以模块化课程为主,包括学术模块、应用模块和学术+应用模块。学术模块课程以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为主,聚焦学科领域前沿,致力于培养研究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开放的创新精神;应用模块课程强调实践性教学,以实践基地为支撑培养研究生的应用能力,以职业发展为导向提升研究生的专业技能;学术+应用模块课程则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以学科领域理论的实践应用为主导,重点培养学术理论的运用能力。研究生通过第一学年的课程学习及科研训练,可以深刻认识自我修读的学科领域、自己真实的兴趣特长和面向未来的职业规划,为下一步“学”“专”分流做好充分准备。

5.研二学年“学”“专”分流

研究生第二学年开学伊始,学院或学科团队可组织对研究生进行资格能力考核,研判其适合哪种类型继续深入学习。根据学院或学科团队评价、导师建议及个人意愿,研究生自由选择适宜自己的培养类型,学科团队开启学硕生与专硕生分流分类培养的正式之旅,引导研究生朝向相应的培养目标努力[11]。据调查,就社会需求而言,95%的公司及企业需要从事生产实施、设计开发、经营销售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即专硕人才;从就业去向看,90%左右的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之外的岗位工作[12]。鉴于此,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可借鉴英、美研究生培养经验,根据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引导研究生向学术型和专业型合理地分流。培养类型一旦确定,研究生便可按部就班地进入相应模式完成学业。个别研究生在之后也可以根据自我学业情况,在导师同意和学院审批基础上变更培养类型。

6.分设“学”“专”学位

自由分流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仍然设置学硕和专硕两种学位,但对两种类型研究生的要求既有与以往相同之处也有与传统不同之点。一般而言,研究生在研二学年开学之初分流之后,通过2年的学习和研究,达到学硕毕业要求的,授予学术型硕士学位;通过1年的学习和研究,达到专硕毕业要求的,授予专业硕士学位。两种类型的研究生毕业之后既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与招考分育模式不同的是,新模式有了第一学年的“学”“专”合流,研究生继续学习的基础更加宽厚;研究生自由分流后基于兴趣而发展,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更多更广。

7.学业路径贯通

传统的招考分育模式将研究生直接分为学硕生和专硕生进行培养,基本上固化了研究生的发展路径,使其在学业和职业上只能按照既定类型前行。一方面,由于没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和相应方法支持,该模式下的学生转型发展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理论根基和方法论基础薄弱,研究生的发展潜能受到一定程度阻滞。新的自由分流模式下,由于第一学年“学”“专”合育,研究生的学科理论和方法基础得以较好积淀。尽管第二学年开始分类培养,研究生仍然可以在研究进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培养类型和研究方向。硕士生毕业后继续进修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攻读学术型或专业型博士学位,入职工作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术型或专业型岗位。新模式还可以与本科阶段的“强基计划”衔接,适当增加直博生比例,打造贯穿本—硕—博人才培养过程的“直通车”[13]。这样,研究生不仅学业路径彼此贯通,而且职业发展潜力巨大。

三、“学”“专”自由分流模式的实施保障

“学”“专”自由分流不仅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研究生自我成长成才的规律使然。从系统论出发,推动“学”“专”自由分流,我国需要从教育理念、招生、培养、分流、就业和社会认可等方面予以保障。

1.理念保障

理念是先导性的思想意识,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结果。要实施“学”“专”自由分流,研究生培养单位必须树立与之匹配的先进培养理念作为引导。①树立科学整体性与统一性理念。面对当今科学高度分化的局面,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科学高度的统一性,发现“科学是整体而系统的”内在属性,防范科学过度分化引发的风险和危害。②树立兴趣引导科学探索的理念。针对我国将科学划分为“学术性/基础性”和“应用性/专业性”,将科研人才区分为“学术型/基础型”和“应用型/专业型”,以及科学研究功利化等现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兴趣是科研的老师,是科研工作者的内在品质,是科学探索及重大发现的内在驱动力,以激发兴趣来引导研究生探索科学,逐渐去除科研功利化。③树立流转自由的科学培养理念。为消除研究生考研、读研中的盲从心理,我们要正视传统招考分育模式下对研究生“学”“专”选择引导中存在的不足,以流转自由的科学培养体系突出研究生充分认识学科领域后的自由分流、优势积累和潜力培育。

2.招生保障

招生是培养的先声,优秀的生源是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为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必须招到有创新基础和创新潜能的生源。研究生入读之前的创新基础和创新潜能表现在生源于学科领域相关的知识理论基础、阅读量及其思考度、创新活动及其成果等,不能简单地用考试来衡量。因此,国家应在研究生招生中大力推行“申请–审核+统一考试”的方式,并给高校更大的招生自主权,为录取更多优秀生源创造条件。①实行“申请–审核制”。专业成绩排名前10%的本科生申请攻读本学科的硕士研究生,阅读、思考、创新活动及其成果通过面试审核者,可以免试录取。②注重创新基础和创新潜能。阅读、思考、创新活动及其成果突出的本科生,专业成绩排名前50%,申请攻读本学科的硕士研究生,通过面试审核者,予以免试录取。③为更多有意愿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者提供选拔机会。专业成绩和科研潜能均不突出者,或跨学科报考的研究生候选人,除“申请–审核”外,统一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按照“申请–审核”成绩和“统一考试”成绩各50%的比例进行录取。这样既能扭转本科生过分重视绩点排名的现象,也有助于研究生培养单位招录到更多具有创新基础和创新潜能的生源。

3.分流保障

自由分流是研究生根据自我兴趣的自主选择,是其创新探索和创新突破的重要前提。研究生培养分流伴随研究生教育的产生而一直存在,但如何科学合理地分流是迄今为止多数研究生培养单位仍在探索的课题。自由分流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显而易见,但自由分流必须保障其“自由”内核的实现。①保证研究生自由分流前对学科领域的充分认识。为使研究生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学位类型,研究生培养单位要通过第一学年的培养,让研究生具备自由选择的基础和能力。②保证研究生在分流过程中对两种学位类型进行自由和自主选择。在研二学年之初,研究生培养单位要通过对研究生第一学年的考核,让研究生了解自己的学业情况和科研能力,在此基础上充分尊重研究生,由研究生自由自主地选择将要攻读的学位类型。③保证与国家和社会对各种学位类型研究生的需求相一致。在美国,约有85%的硕士学位项目注重实践应用,仅15%的硕士学位项目注重基础理论[14]。结合国情和发展现状,我国要逐步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满足个人愿望和社会需求;针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科技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要适当进行引导和调控,使学硕生和专硕生培养规模保持在3︰7或2︰8左右,实现自由分流的同时,促进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4.培养保障

培养是人才塑型的关键,决定人才的未来发展潜力和成就。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本科教育的延续,也是博士生教育的起点,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既可以就业,也可以继续学术研究,研究生培养的侧重点和质量影响着国家与社会的创新程度及业绩。为保障所培养的研究生富有创新潜力,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在实施自由分流模式中突出研究生的创新积淀。①调整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及教育教学管理环节。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宏观指导灵活设置多种类型的专业硕士学位,提高专业硕士生教育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和灵活转变能力,满足社会发展的多样性需求。如美国早期设置了工商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和教育硕士,后期又针对科学技术发展设置了联合学位、交叉学科学位[15]。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完善不同类型的硕士生培养体系,健全培养质量监督机制,加强对学位授权点进行动态专项评估,撤销整改不合格的授权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②重视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和自由探索精神。兴趣是科研的内驱动力,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努力激发研究生对科学的内在兴趣,将研究生对科研的外驱动力转变为内驱动力,调动研究生科研的自主性、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通过知识传授和项目引导将研究生引入科学的殿堂后,要注重运用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指导研究生自由探索科学问题,促进研究生养成对真知真理自觉探寻的习性。③尊重研究生的分流选择。无论是研二初始的分流,还是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攻读专博或学博,甚至研二、研三期间乃至博士生在读期间研究生对于学位类型变更的请求,高校都要高度重视,在研究生自证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研究生的选择。在实施自由分流模式的培养阶段,教师要努力做好第一学年的理论教学和方法传授,使研究生能够在第一学年学习中通过专业课程论文写作获得对学科科研的初步认识,据此研判自己的科研能力倾向,发展自己的相关科研兴趣,明晰自己的科研类型和方向。

5.就业保障

就业是研究生为社会做贡献的主要方式。研究生就业的专业对口情况反映了研究生培养单位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程度,研究生就业后的岗位稳定情况则影响着研究生的创新程度和贡献程度。为增强研究生就业的专业对口度和岗位稳定度,实施研究生自由分流培养模式要充分考虑和保障研究生高质量就业。①注重科研能力培养,保障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研究生是以研究为主的学生,核心竞争力应是科研能力。实施自由分流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时,教师应从专业课程涉及的科学问题入手,在研究生完成课程论文的过程中便开始锻炼其科研能力,此后持续加强训练强度,使其科研能力不断增强。②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对接,保障专硕生就业。鉴于专硕生的社会需求量大、学生数量多、培养规模大,国家要通过法律、制度严格规定培养单位与行业企事业单位的密切互动,推动实施专业认证制度,建立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考试及就业间的衔接机制。培养单位则要主动加强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合作,签订实习实践协议和联合培养合同,从第二学年分流后便让研究生走进企事业单位,以校企协同研究攻关为纽带,共同培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优先选择去实习实践单位就业[16]。为便于求职和流动,可借鉴美国应用性学位与执业注册制度挂钩的做法,将获得执业资格作为研究生培养目标之一,向专业学位毕业研究生颁发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③与科研单位对接,保障学硕生就业。学硕生是基础科学研究的后备力量,人数虽然相对较少,但非常珍贵。国家也要以法律制度严格规定培养单位与科研单位的密切协作方式,培养单位主动通过签订实习实践协议和联合培养等方式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从第二学年分流后便组织研究生与科研单位开展实质性协同研究,以共同培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就业者优先选择去合作单位从事相关学术工作。

6.社会认可保障

社会认可状况制约着人才的生存状态,决定着人才的社会贡献度。社会认可是研究生发展的动能,是研究生价值充分体现的重要条件。营造社会认可的文化环境是研究生发挥应有社会作用的关键,也是我国实施研究生自由分流培养模式的重要前提和保障。①营造认可与尊重宽基础研究生的文化环境。自由分流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宽基础研究生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之后可能短时间难以产出重要或显著科研成果,但工作单位要充分认识其科研潜力,以包容的态度给予其充足的发展时间和空间,协助其渐入创新和创造佳境。②形成对各种社会职业同等认可与尊崇的文化氛围。职业的产生是社会分工的需要,职业本身无高低贵贱之分。一视同仁地看待每一种职业,才能实现社会公平与平等。针对我国当前不同职业和行业社会地位及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国家要运用多种宏观、微观调节手段大体均衡各种职业和行业的地位及收入,社会各界要尊重每一种职业,促使每一个社会人都能够根据兴趣和专长走入职场,使得每一位入职的研究生都拥有职业自豪感,促进“人人岗位争先”“行行出状元”局面形成。③塑造认可与尊敬科研创新行为及成果的文化风尚。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引擎,拉动着现代社会跑步前进。为凸显科学的社会价值,助推研究生成长成才,应该塑造崇敬科学人、尊重科研行为、宣扬科研事迹、投身科研实践、应用科技成果的社会风尚,让研究生在创新氛围中脱颖而出。

[1] 陈新忠, 康诚轩. 研究生教育规律研究的回溯与展望[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0(4): 1-6.

[2] 教育部. 2019年教育部统计数据: 分学科研究生数(总计)[EB/OL]. [2021-02-18]. http://www.moe.gov.cn/s78/A03/moe _560/jytjsj_2019/qg/202006/t20200611_464779.html.

[3] 黄顺基. 历史上的科学分类及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特点[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1(5): 1-8.

[4] 彭漪涟, 马钦荣. 逻辑学大辞典[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 37.

[5] 贺国庆. 外国高等教育史[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43.

[6] 孙友莲. 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需“研用合一”[J]. 教育发展研究, 2014, 34(19): 62-6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EB/OL]. [2021-08-1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 s5911/moe_621/201702/t20170216_296385.html.

[8]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转专业管理办法[EB/OL]. [2021-08-15]. http://gs.ccnu.edu.cn/info/1053/1429.htm.

[9] 中南大学研究生转专业和转导师管理办法[EB/OL]. [2021-08-16]. https://xxgk.csu.edu.cn/info/1182/3076.htm.

[10] 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院. 研究生转专业管理暂行规定[EB/OL]. [2021-08-15]. http://gs.upc.edu.cn/2019/0619/c147 69a210424/page.htm.

[11] 郑建林.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探索[J]. 现代教育管理, 2011(2): 111-113.

[12] 孙也刚, 唐继卫, 朱瑞.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路径探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9): 1-4.

[13] 邓晖, 周世祥, 杨飒. 从“研”出发, 培养勇于钻研的高层次人才[N]. 光明日报, 2020-08-11(13).

[14] 克拉克. 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 王承绪, 译.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275.

[15] 范冬清. 美国专业硕士培养现状、特征及争议[J]. 比较教育研究, 2016, 38(10): 65-70,85.

[16] 英爽, 康君, 甄良, 等. 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1): 1-5.

陈新忠,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武汉 430072;康诚轩,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武汉 430070。

10.16750/j.adge.2022.04.009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的机制与政策研究”(编号:19ZDA066)

(责任编辑 周玉清)

猜你喜欢
分流硕士研究生
基于4G和5G上下行分流策略研究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与观护制度比较及完善
NSA架构分流模式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一种铝型材上模整体镶嵌式分流模结构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