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理论视域下高校学风建设的要素构件与路径策略

2022-03-02 07:08王方国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风育人大学

王方国

(1.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5;2.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 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思想政治工作就能润物无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1]大学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体现了大学人的应有追求和价值遵循[2]。 加强学风建设,营造优良学风环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事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培育时代新人目标任务的实现。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面对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办学条件改善不力、师资力量配备不足、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等问题,高校人才培养急需从数量向质量跃升,这一过程对大学创新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3]。 在我国大力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战略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聚焦服务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以学风建设凝聚和挖掘人才培养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愈发显得重要。

一、学风建设的时代意蕴

就高校学风建设而言,广义的学风涵盖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 学校层面集中体现在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之中。 每一所大学都有其独特而鲜明的文化个性,并成为无形的精神力量推动着大学不断发展。 大学精神或大学文化最核心、最根本的体现是对知识的传授和对真理的追求,并最终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教师层面集中体现在老师的学识水平和治学态度上。 一所好的大学,关键在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评判一名老师的治学之风,学识积淀无疑是基础,育人成效则是其治学水平的直接体现,而品行修养、态度作风、思维观念、方法手段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 学生层面而言,集中体现在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的无限渴求和在攀登知识高峰的过程中所展现的孜孜以求,它不仅折射了学生对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强烈愿望,还充分反映了学生志存高远的人生理想和无惧困难的顽强毅力。 狭义的学风主要指学生的学风,但无论哪个层面都直接影响和服务于学生的学。

当前,学风建设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已不仅仅关乎学生的学习好坏,无论是理性看待培育时代新人面临的各种挑战,还是客观审视大学生成长、发展、就业面临的各种瓶颈,都能感受到学风建设在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的历史紧迫感和不可替代性。 信息化时代的纵深发展、多元文化的交融冲撞、社会思潮的交织影响以及全球化背景下造成的价值多元,都对大学生成长成才造成了冲击。 通过强化学风建设,对影响大学生学习的内外部因素不断优化升级,大力倡导大学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和时代责任,打造并形成大学生普遍认同并躬身践行的行为规范,使热爱学习、探求真知、完善自我成为全体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学风作为特定环境氛围中学生普遍遵循的意志、行动与习惯,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作为学校特有的传统和风格,总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本文所关注的学风,是以“学生的学”为研究主体的求学之风。 学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既有大学精神的彰显,也有物质环境的体现;既有学校、社会、家庭、老师、学生等的共同作用,也有规章制度、校园文化、办学层次、育人目标等的共同影响。

二、学生发展理论概述

学生发展理论是20 世纪70 年代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过程中发展兴盛的理论模型,时至今日,仍然是美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哲学根基。 学生发展理论“是人的发展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运用和发展”[4],其最初的理论基础是“替代父母制”和“学生人事服务”。 “替代父母”是北美殖民地时期教会学校学生管理的模式描述,直观体现了学校应代替父母起到家长的角色。进入20 世纪30 年代后,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已“将学生看作没有决策能力的孩子”[5]的“替代父母制”,衍生发展为“既要养护学生心灵,也要为越来越多样的学生提供专业服务”[6]的“学生人事服务”。 在此基础上,“受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受人本主义心理学等心理学思潮的影响,学生人事管理从提供专业服务逐渐转变发展为以“学生发展”理念为导向,以“达成学生自我实现和自身独立”为目标的学生发展理论应运而生,并成为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7]。

学生发展理论的主要观念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要以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着眼大学生的智力发展、身体发展、情感发展、职业发展、社会发展和精神发展,使大学生在自身素养的各方面不断进步和提高。 二是要结合大学生成长规律,注重对如何促进大学生发展开展相关研究,要遵循大学生发展规律并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阶段性、差异性。 三是强调大学教育的质量水平依赖于学生和环境的互动,学校的育人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外部环境如学校目标、学校规模、学生社区、师生关系、学生友谊等,学习环境如课程设计与教学、学生发展项目和服务、课外活动、学习的整合等,个体环境如学生相互认可和尊重、个体差异等都会不同程度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四是学术性的学习活动和非学术性的各类活动,无论课内课外,在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上都有积极作用。[8]

学生发展理论是综合性理论,主要包括个体与环境、社会心理、认知和价值观以及整合型理论四个基本类型。 其中“个体与环境类理论”强调学生个体与大学环境的相互作用。 这一理论解释了大学的校园环境是怎样影响学生发展的,包括学生社会心理、 认知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如Astin1977 年提出的“输入—环境—输出”模型、1984年提的“学生参与”理论等。 Evans1996 提出的“社会心理类理论”着重阐释学生的个体认定和群体认定,旨在描述学生个体与他人的交往中以及与群体的互动中如何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发展理论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文化条件。 学生发展理论的相关模型,探讨了学生发展作为一个职业的哲学基础的可能性,较为系统地回答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发展什么,以及他们的发展是如何引起的、环境如何影响他们发展等。由此可见,学生发展理论较好地契合了我国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其关于学生培养目标的认识、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人与人的相互影响等,都对推进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有着直接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三、高校学风建设的要素分析

探讨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的路径与策略,需要首先明晰学风建设蕴含的要素构成。 学生发展理论以促进和服务学生发展为要旨,探究了在大学这一特殊环境中,怎样通过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推进大学生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 从学风建设的构成要素来讲,借助学生发展理论的基础,可以将其划分为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四个要素层。

1.精神层面——理念与氛围

“精神”要素层处于学风建设系统的内核维度,体现了一所大学在学生成长发展上的核心价值理念。 大学长期办学积淀形成的大学精神并衍生为一所大学独有的精神文化,是学风建设的根本性规定和哲学假设。 大学精神文化作为一所大学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是大学个性的直接彰显,在润物无声中对办学治校和育人实践中起着凝聚、激励、导向和保障的重要作用。 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一旦形成,作为“办什么样的学校”和“育什么样的人”的一种普遍认知和诠释,总是在有形无形中不断体现,并作为内在的基因深刻影响着学风建设的理念、大学整体的价值观及整个大学优秀文化因子的传承、弥漫和扩散[9]。

2.制度层面——纪律与规范

“制度”要素层处于学风建设系统的中介维度,旨在将大学所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转换为强制的制度约定。 作为一种规制性的制度安排,大学制度具有规范、约束和激励学风建设的特殊作用。 大学制度通过规范的形式,明确了“大学人”的价值选择和行为习惯,是学校治理体系的重要保障。 一定程度上讲,制度建设是学风建设的基础,它是学生行动的有形之规、无形之网,它规定了学生行为的普遍原则、规范体系。 这些规范体系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为学生所认可的,是满足学生需要而制定的。 它告诉全体学生,作为制度所涉及的个体,怎样做才能实现自我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共同满足,怎样做则是事与愿违的。

3.行为层面——行动与激励

“行为”要素层处于学风建设系统的显性维度,直接体现了学风建设的成效。 围绕推进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发展而产生的行为,是大学老师和学生在大学精神的激励感召和大学制度的规范约束下,为实现学生成长发展目标而本能地响应而采取的有意识有目的的积极行动。 行为层面最重要的是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它反映了大学生应对外部需求和自我建构的意愿与自觉,体现了个体追求发展进步的愿望程度和无惧学业挑战的刻苦拼搏。 作为一种外显的多样化的学习行为,是大学精神和制度规范在学风建设实践中的自然延续和必然体现,同时又反作用于精神、制度、物质层面的自我修复、自我发展,体现着学风建设的成果。

4.物质层面——环境与保障

“物质”要素层处于学风建设系统的表象维度,旨在为持续优化学风保驾护航。 物质层是学风建设最直观也是最基础的影响要素。 一方面,从校园楼堂馆所设计与布局到育人元素的挖掘与彰显,从学生学习环境条件的优化升级到校园人文环境的精心打造,无不体现学风建设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学习资料准备、学习平台搭建、网络空间延伸等的投入和建设程度,是学风建设必须依托的物质保障,只有为大学生提供优质而充分的学习资料和平台,才能从源头上为学风建设注入不竭动力,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从办学实际来看,大学物质层发挥育人功效的程度,往往依赖于蕴含其中的精神力量,简而言之,没有灵魂的物质建筑,无论怎样高大上,从育人的角度来讲,都会大打折扣。

四、新时代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路径策略

运用学生发展理论的思想基础,着眼学风建设的要素构成,应着重从“六个结合”出发,以建立健全“内生动力”机制、自我约束机制、协同育人机制、榜样激励机制、环境优化机制、持续改进机制六个方面的工作机制为目标,不断优化学风建设的实施路径。

1.目标引导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建立目标导向下的内生动力机制

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始终是学风建设的关键所在。 思想破冰,行动才能突破重围。 要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学习目标意识和专业发展意识,围绕节点、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结合高校办学和育人特点,面向广大学生开展多角度、立体式、全方位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 借力“云课堂”,依托易班、微信等网络多媒体平台精心推送理想信念教育、专业学业教育等优课内容。 依托“大课堂”,通过新生入学典礼、毕业生毕业典礼等集中教育平台,突出宣传勤学、奋斗、修身等主题,使学生得到心灵洗礼和灵魂涤荡。 用好“小课堂”,组织开展校史校情学习、名师校友讲座、经验交流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科学谋划、不断促进学业发展。

2.制度建设与行为规范相结合,建立精细管理下的自我约束机制

制度具有全局性、稳定性,是管根本、管长远的。 学风建设唯有运行在制度的轨道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行稳致远。 要以制度设定引导行为规范,强化制度权威,明晰规则认知。 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线上线下深入学习有关日常管理、毕业条件、学位授予等文件制度,促使学生熟悉各项规定,帮助学生划清纪律红线。 从严日常管理,注重养成教育,助力习惯养成,加强日常检查与管理,定期对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学风建设整体情况进行通报,形成常态化监管模式。 开展专项检查,巩固管理成效,有效把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性、普遍性问题,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督促学生科学作息、认真学习、健康生活。

3.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建立教学改革下的协同育人机制

围绕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教40 条”“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深入推进“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双万计划”和“课程思政”建设等创新举措,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效对接和双向互动。 深化一二课堂融合,实现课内课外双向发力。 一方面要狠抓课堂管理,切实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不断提升第一课堂质量;另一方面要强调第二课堂要紧紧围绕促进学生专业发展进行,不断增强第二课堂实效,打造精品育人项目,实现一二课堂良性互动。推进第二课堂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学分认定制度体系,严格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优化模块设计,制定完善学分认定的依据、标准及方式。

4.典型示范与警示帮扶相结合,建立朋辈引领下的榜样激励机制

榜样可使道德准则及行为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人格化,因而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鼓动力。 一方面,要发挥朋辈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少数带动多数,使更多学生受教育、受感召。 结合育人实际,积极构建学风评优体系,挖掘先进典型,由个人到集体全方位设立评优项目,如开展“优良学风示范班”“优良学风示范寝室”“优秀学习笔记”等评选活动[10]。 定期在在校生、毕业生中选塑各类先进学生代表,打造建立朋辈榜样库,开展“经验分享会”“学子讲堂”等形式多样的榜样示范活动,不断增强示范引领作用。 另一方面,要强化学困生帮扶措施,实行学业警示制度和学业辅助机制,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开展“结对子”“一帮一”活动,教育引导学困生重视学习、主动学习、努力学习。

5.组织建设与环境建设相结合,建立资源整合下的环境优化机制

加强学习型组织细胞建设,发挥班集体、学生干部组织、社团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着力培育积极向上的学风文化,使学生在组织系统中始终受到优良风气的熏陶。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读书会,定期召开学风建设主题班会等,凝聚提升班级勤学好学乐学的精神品质,不断汇聚起班级学风建设的强大合力。 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强化扶持、规范运作,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切实发挥学生社团在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加强学习环境建设,资金、场地等给予学风建设充分保障。 通过优化升级校园环境,使校园各种设施与学生的内心活动产生积极的“对话”,促进学生产生良好的内心体验。

6.全员参与与评估督导相结合,建立传承创新下的持续改进机制

贯彻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优化评估督导实施举措,不断推动学风建设工作进入新轨道、迈向新征程。 深化“三全育人”改革,优化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保障,形成学校领导、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直到学生班级,全员参与、齐抓共管、步调一致的工作网络,使广大党政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积极参与到学风建设之中。做实学风建设专题调研和督导,定期开展学风建设调查研究和评估考核,结合日常情况摸排、大数据分析、实地走访、师生座谈等举措,认真分析结果,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思想动态,不断总结学风建设中的成果和经验,认清学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提出改进思路和措施,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学风育人大学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留白”是个大学问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大学》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心理辅导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探讨
学风就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