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杨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北京 100000)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原发表于1884年2月的《高卢人日报》,早在“五四”时期就被介绍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更是屡次出现在各个版本的中学、中职语文教材中,是最被广大中国人所熟知的外国短篇小说之一。长期以来,围绕《项链》的教学,主要是以情节分析和人物分析为主,围绕着文学层面而展开的。对其中蕴含的思想性,往往止步于通过对主人公玛蒂尔德为代表的小市民阶级的虚荣心,以及资产阶级的虚荣心与享乐思想进行的讽刺。
然而,自从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以及之后教育部下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之后,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在教育各界大力推动。在此环境下,对于像《项链》这样的经典文学篇目,我们也应该能够以课程思政的视角,深入挖掘其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充分发挥语文课的育人作用,做到“把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有机地整合到相关课程内容的教学实践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润物无声地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2]。
基于以上的考虑,笔者在对《项链》这篇小说进行全面和细致的梳理后,认为这是一篇十分适合于在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不但能够进行多方面与课程思政相关的丰富拓展,而且可以做到与情节、人物紧密相关,不会令学生感到过于生硬和突兀。
在对于小说第一节“序幕”的分析中,学生能够得出结论:玛蒂尔德过得并不幸福,而这种不幸是由于她对于自己的物质生活极度不满而引起的。然而,通过作者对玛蒂尔德生活情况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她有一个工作稳定的丈夫,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有女仆,在大部分日子可以喝上肉汤,这样的生活其实谈不上多么悲惨——尤其针对在那个生产力远不如现在的十九世纪的法国而言,更是如此。然而玛蒂尔德却不能满足于此,她的追求与梦想实际上正洽和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的风气:享乐主义“极力主张追求最大限度的感官享受,导致人们只顾眼前,追求享乐的生活方式,怕艰苦、图安逸”[3]。而拜金主义“把拥有金钱的数量作为幸福的程度和标准,认为幸福就在于获得大量的金钱”。这两种风气恰恰是当今社会,尤其是在中、大学生群体中颇为盛行的,也正是我们要去重点遏制的。
因此,当语文课涉及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不能简单地将玛蒂尔德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归结于爱慕虚荣的个性,而应该更进一步指出,这是因为她“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的思想导致的。之后再结合我国古代众多文人、学者反对过分重视物质、崇尚简朴生活的诗文名句,继续向同学点明简朴生活是我国从古至今的传统美德。笔者在这里选取的名人名句包括孔子在《论语·雍也》中称赞弟子颜回的“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以及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等脍炙人口的名句。这些往哲先贤所追求的生活境界,显然与当下盛行的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错误价值观完全相悖,对学生能够起到较好的引领和教育作用。
如果只是停留于这一步,笔者认为还不足以说服学生为何古人的这种简朴生活能够让人快乐、幸福,自己为什么要这样生活。所以应该再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人究竟为什么吃不饱、穿不暖、住在简陋的房屋里还能感到开心。通过一定的引导和思考,大部分学生应该联想到这些诗文原文的其他内容,比如刘禹锡能快乐满足是因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五柳先生则是因为可以“好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而颜回则是“有颜回者好学”。总而言之,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在简朴甚至可以说贫寒的物质生活之下依然感到快乐和满足,是源于他们无一例外都有着丰富的精神生活和追求。而这种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满足所获得的快乐与满足,相较于物质生活带来的快乐,无疑更加持久、深刻。这种引导学生重视、丰富自身精神生活的课程思政教育,也高度符合党和国家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号召。同时也是中、高职学生在这一容易受到拜金与享乐主义错误思想和价值观影响的时期所需要的。
玛蒂尔德在舞会大获成功,受到很多男士,包括官员们的瞩目,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玛蒂尔德为何能收获成功。并且还有两个提示性的问题:如果她不戴着项链,是否能够成功;以及如果她戴着同样的项链,但她心里知道这是假货,是否能够成功。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得出结论:玛蒂尔德的成功是源于佛来思节夫人项链所带给她的自信。也就是说,玛蒂尔德将自己的自信——或者说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与那挂项链联结了起来,认为这昂贵的珠宝能够代表自己的价值、为自己带来尊严,从而产生自信。
类似玛蒂尔德这样,借助名贵的物品来显示自己的尊严,为自己提供自信的例子在我们如今的生活中也并不罕见。比如,有些人靠一部新款的iPhone手机,有些人靠胳膊上的名牌包,有些人靠腰上挂着的豪车钥匙,只有依靠着这些不同的“项链”,他们才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自信。
然而,一个人的尊严、价值不该与这些外物相联系,从这些地方获取自信。因为这些外部因素无法持久、稳定,一经失去,随之而产生的自信也会崩塌。这里会有学生提出来,将外部因素转化为内部因素,例如自身的学识、修养、能力或成就等。但是考虑到所面对学生群体的现状——他们之中绝大部分并没有过人的学识或出色的成就。所以笔者选择在这些学生共同具有的特点上想办法——这些学生未来的职业。因为笔者长期授课的对象为卫生职业学院护理系的学生,其中大部分毕业后会成为护士,具有很强的职业指向性。由于目前职业教育的困局,来到职业院校的学生多为中考、高考的落榜生,出身远郊区县的学生比率远高于出身城区的比率,这些因素让笔者注意到学校中有很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不自信,认为自己低人一等,甚至有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护士只是医院里伺候人的卑贱行当。这样的想法甚至会影响学习和以后的工作。所以在这里,笔者进行的课程思政是以学生的未来职业为依托,提升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使学生在自己的专业与未来的职业中,找到个人的尊严与价值并建立自信。其实针对这一点,学院一直在想各种办法。毕竟如果能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与未来的职业多一分热爱与认同,自然能够增加一分动力。但这不仅仅是靠举办几场活动,或者只是在护理专业课应该做的事情,而是更应该渗透在每一门课中,正所谓“只要是课堂,都得去育人,每一堂课、每一门课都应知晓自己育人的作用所在,教师要尽到自己育人的责任,守好自己的课堂,保持思想政治课程协同前进的状态。”[4]。
在这一部分的课程思政中,笔者首先选择了一些平时收集的本学院毕业生在工作中救死扶伤的突出事迹,再从这种突出的个例,引入护士平时的工作,如急诊科护士帮助医生挽救垂危病人的生命、儿科护士帮助患儿减轻痛苦,让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未来的职业能够“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节选自国家教委高教司医学生誓言,下同)是何等的荣幸,感到让病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多么重大的责任。而作为人的尊严与作为社会一份子的价值,在这样的责任下能够得到最好的彰显,完全无需借助如同珠宝、名包之类的外物。接着,笔者向学生们展示出我院优秀毕业生、南丁格尔奖获奖者陈征、王克荣,及其他优秀护士如王琇瑛、叶欣、吴景华的事迹和照片,号召同学向这些护理届的前辈学习。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追逐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在与很多学生在课下的交流中,她们均向笔者表示通过课上的这些课程思政内容,相比原来切实地增强了对未来职业的认同与自豪感。
在分析总结完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后,如何评价这个人物就成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长久以来,我们的教材都在引导学生,作者在尖锐地讽刺和批评玛蒂尔德,受到这种影响,学生对玛蒂尔德也缺乏同情,大部分学生认为她咎由自取、罪有应得,几乎没有人以同情的眼光看待她。这无疑只是一种粗暴的、简单化的理解,也体现了部分学生所具有的颇为狭隘和偏激的情绪。
这不能不使笔者心生担忧,这样过于粗暴的、意识形态化的理解文学作品和文学形象,几乎完全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到的“阅读中外文学作品,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的目标背道而驰。在这种错误思路的引领下,学生很难正确对待、理解很多文学名作,如描写婚外情的《安娜·卡列尼娜》、描写不伦恋情的《雷雨》等。
因此,笔者在这里设计了另一个课程思政的环节:学会宽容与同情,不仅在小说中对玛蒂尔德的评价更加宽容,更应该在生活中对他人的评价更加宽容。
对玛蒂尔德而言,她的虚荣心小部分来自自身,而大部分其实来自当时的法国社会,这一点是大部分人的共同认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玛蒂尔德的心态实际上是十九世纪后半期法国社会贫富分化、道德堕落、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暂时还不能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时代大背景下的很正常的心理现象。在这样的社会中,如玛蒂尔德这样爱慕虚荣的人可谓比比皆是。仅从这篇小说本身来说,购买假钻石项链还专门为之搭配了一个名贵盒子的佛来思节夫人便是如此。因此,我们尽可以去批判那样的腐朽、堕落的社会,却不应该对这样一个受到社会影响,只是做不到“出淤泥而不染”的女子大加指责。毕竟“莫泊桑要揭露和批判的是一个属于特殊时代的社会必然性,而不是玛蒂尔德个人性格缺陷导致的一个偶然的不幸”[5]。而且除了这些许的虚荣心,玛蒂尔德实在没有罪大恶极到值得如此悲惨的下场才能大快人心的地步。比如,她虽然对生活的不满,对丈夫不满,却从未做出过背叛丈夫,依靠自己的美貌换取她那些梦想的生活的事情。
在讨论完玛蒂尔德之后,笔者认为应该将这一部分继续引申到实际生活中来。因为,在我们的身边,尤其是网络上充斥着太多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挥舞着看似“正义”的大棒,对各种看不顺眼的人进行恶毒的揣测、攻击与道德审判的人。而大、中学生与中、高职学生,也正是很容易受到这种风气影响的网民群体。因此,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仅要具备独立判断的能力,还要始终对自己暂时无法认同的行为、思想和价值观抱有理解、尊重和宽容的心态。
本文只是笔者针对《项链》这篇小说进行的几点在课程思政方面挖掘和拓展的尝试。力图在教学中切实做到“依照教学大纲,跨出教材,将时代的、社会的正能量内容引入课堂……将育人置于首位,将正确的价值观、成才观渗透到教学全过程”[6]。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语文课本身所具有的良好的课程思政基础和条件,坚持注重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6]。